(第7-11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7-11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_第1页
(第7-11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7-11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_第2页
(第7-11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7-11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_第3页
(第7-11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7-11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_第4页
(第7-11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现代教育学》(第7-11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现代教育学 (711章串讲)主讲:郭孔生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七章 课 程课程概述课程编制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概念(P218P218,识记),识记) 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918年 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P219P219220220,领会),领会) (一)几种

2、主要的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二)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四)分化与综合的关系 (五)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现代化:就:就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P231P231233233,识记内涵),识记内涵) (一)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三)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四)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3、 1、评价对象不唯一 2、评价技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3、评价手段多样4、评价主体多元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第二节 课程编制(P235P235242242) 含义 课程编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材料组织成合理的结构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问题。一般来说,课程编制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一门技术,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和结构、选择与组织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方法和技术;第二,它是一套完整的实践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与结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不同的阶段和环节。 一、几种课程编制模式 课程编制模式即以

4、一定的课程理论和思想为指导的编制课程的过程结构。 (一)目标模式 博比特、泰勒 目标模式把确定课程目标当做编制课程的关键。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泰勒的目标编制模式围绕四个问题展开 (二)过程模式 英国 斯滕豪斯 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 四点 过程模式把课程编制过程视为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它看重的是编制过程的研究性质,因而没有固定的程式。 评价 (三)探究模式 施瓦布 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 (四)批判模式 阿普尔 (五)情境模式 英国 斯基尔贝克 课程是由经验构成的,而经验又包含内在价值,反映特定的文化结构。五个组成部分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

5、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二、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程编制的各种原则体系 1、史密斯课程编制的五大准则 系统知识准则、历久尚存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要准则、社会发展准则 2、克尔的课程编制三原理 一是统合,二是反复,三是系统 3、伊藤信隆的课程编制五原则 互补性原则、准备性原则、教育转换原则、价值统一原则、法规依据原则 4、课程专家会议论课程编制的原则 囊括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二)课程编制方法 1、主观法 2、客观法 3、经验法 4、活动分析法 5、实验法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 (一)我国中小学

6、课程编制的组织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的三个层次(P242P242,领会),领会) 1、制定课程计划 2、制定课程标准 3、编制教材 教科书的构成部分:目录、本文、作业、图表与附录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教材含义: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音像教材或多媒体教材等,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有的称之为课程资源。其中教科书的编写最为重要。其他材料基本上围绕着教科书的内容展开或深化,属辅助性材料。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P244P244246246,领会),领会) 1、加强基础与更新内容 2、怎样处理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

7、教育课程 3、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 4、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单选: 1.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7-218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7-218 A. 课程 B. 教师 C.学生 D.教材 3. 课程编制的统合、系统、反复三原理是( )提出的。7-239 A.克尔 B. 史密斯 C. 伊藤信隆 D.布鲁纳 多选: 4. 下列属于课程编制的模式的有( )。7-235-236 A. 目标模式 B. 探究模式 C. 过程模式 D. 情境模式 E. 批判模式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8、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名词解释:泰勒模式 。 5.泰勒模式是课程编制模式中一种最典型的目标模式。它围绕如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第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第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在提出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泰勒确定了课程编制的四个要点、四个步骤或阶段:四个要点是目标、选择经验、课程组织、评估;四个步骤或阶段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简答: 6.如何加强课程实施的现代化。7-232 7.如何加强课程评价的现代化?7-233 8.什么是

9、课程编制的情境模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7-238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八章 教学理论教学概述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与开发教学原则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概念(P262P262,识记),识记) 1.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在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3.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P262P262,领会),领会)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学所指与教育一词的含义没有什么

10、区别,但在狭义上,教学专指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从教育概念中分化了出来。人们往往把教学和智育两个概念混同起来,其实教学与智育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并不等同于智育。讲教学,突出的是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讲智育,突出的是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的地位(P262P262,领会),领会) 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 (二)教学的基本作用(任务)(P263

11、P263265265,领会),领会) 1、授受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科学世界观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P265267,领会) 从重心转移的角度看,当代教学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为以下六大走向: (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二

12、节 教学系统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P267P267,识记),识记)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因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复合体。 (一)教学系统的特性(P267P267268268,识记),识记) 1、独特的要素 2、组合型特征 3、独特的结构与功能 4、表现的多样性 (二)教学系统的要素(P269P269271271,识记),识记) 1、教师 2、学生 3、内容 4、环境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P271,领会) 概念: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基本观点:格外重视知识传授、教法、教学结果(P2

13、71272,领会) 概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基本观点:重视能力培养、学习方法和教学过程,注意和重视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情感需要的整合(P272273,领会) 布鲁纳教育过程学科结构。古德莱德、施瓦布、菲尼克斯 基本观点: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创新文化,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P274P274,识记),识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它的指称有几个层面:一是指一节课为时间单位、从开始上课到下课的教学过程;二是指为完成

14、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课题的教学任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教学过程;三是指在一个教育阶段里,比如小学期间、初中期间等,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学过程;四是指贯穿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过程;五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动力 (一)教学过程动力的实质(P274P274,识记),识记) 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过程的动力,也就是教学动力,“是推动和维系教学系统运动的力量,它的产生和作用方式受到教学系统结构与逻辑联系的制约,教学动力的教学动力的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动机联合体。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动机联合体。”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

15、学理论 教学过程动力就是存在的内部矛盾存在的内部矛盾。 人们对教学动力问题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 一是教学存在动力论;二是教学内部矛盾论;三是学习动机论;四是教学系统动力结构论;五是教学认识动力论。 (二)教学过程的(P275P275276276,领会),领会)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或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P276P276,识记),识记) 概念 教学过程结构是指教学过程内部各组成阶段或组成环节及其在时间方面有机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或顺序。指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进行的时

16、间流程或逻辑历程。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一)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结构的探讨 古代: 孔子:学、思、行 荀子:闻、见、知、行 西方:昆体良提出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练习。 夸美纽斯 赫尔巴特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杜威: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20世纪上半叶 凯洛夫:提出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教学阶段 我国教育学界: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二)教学过程的环节(278-280278-280) 基本式基本式 1

17、、明确教学目标 2、激发学习动机 3、感知教学材料 4、理解教学材料 5、巩固知识经验 6、运用知识经验 7、测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相对教学过程的现象而言的,后者是指教学过程外在的、可以为人感知的各种联系和各种形态,而前者则是指教学过程内在的、只能为人的思维把握的关系和属性。(P281P281,识记),识记)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一)认识说 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二)特殊认识说(P281P281,领会),领会) 显著特点:(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 (三)儿童发展说(P282P

18、282,领会),领会) 其理论基础:维果茨基;皮亚杰;科尔伯格;赞可夫。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其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双边活动说 (五)多质说或复合说 (六)认识-实践说 (七)认识-发展说(P283P283,领会),领会) 知情意行、德智体、个性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 (八)审美过程说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 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 (一)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与开发,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与开发,将选自文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其基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

19、学习成果。 (P283P283,识记),识记) (二)心理学基础 注意的规律、兴趣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想象心理学、自我经验、使人成人。(P284P284,领会),领会)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三)基本途径(P284P284,领会),领会) 现代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现代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现代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 (一)知识的学习 (二)经验的学习 (三)价值的学习 三、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一)物-物互动原理 (二)物-人互动原理 (三)人-人互动原理 (四)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

20、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第五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P291P291,识记),识记)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评价等均起指导作用。 教学原则是借助于一定的教学规则来实现的。教学规则是教学原则的组成部分和具体细节,每个教学原则都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规则。 (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P292P292,领会),领会) 1、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五种必然联系) 3、教学原则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学目

21、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和归宿。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三)教学原则研究的现状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概念 依据 要求)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 依据 要求)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原则(概念 依据 要求)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概念 依据 要求) (五)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概念 依据 要求) (六)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概念 依据 要求) (七)理解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概念 依据 要求) (八)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

22、相结合的原则(概念 依据 要求)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单选: 1.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8-261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2.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8-271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3.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 )。8-276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4.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8-264 A. 信念 B. 性格 C. 理想 D.动机 5.“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8-272 A. 苏格拉底 B. 昆体良 C.

23、赫尔巴特 D. 布鲁纳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6.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8-2768-276 A.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7.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是( )。8-264 A.性格 B. 理想 C. 兴趣 D. 能力 8.决定教学系统本身存在的内在因素是( )。8-269 A.教学要素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师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出自( )著作。8-276 A.中庸 B.论语 C. 大学 D.孟子 多选: 10.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包括( )。8-289 A.“

24、人物”互动原理 B.“物物”互动原理 C. “人人”互动原理 D. “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 E.“家庭个人”互动原理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改错:11.“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主张出自于大学。8-292 12.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精神。6-213 13.儿童发展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皮亚杰。8-382 填空: 14.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的矛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 15.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16.学校咨询与辅导

25、一般可分为_,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缺陷矫正 早期干预)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真题链接 简答: 17.简述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比较流行和常用的教学原则。8-294-297 18、什么是媒体设计和开发原理 8286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九章 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组织形式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教学方法 一、概念(P300P300,识记),识记)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

26、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制约的关系。 (P300P300301301,领会)领会)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制约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制约甚至决定作用。教学内容甚至决定作用。教学内容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一切教育现象、教学过程得以形成的基点基点就是目标目标,所以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不是内容而是目标。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形态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

27、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主要有陶冶法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主要有发现法 (二)行为主义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三)主体性分类 1、提示型教学方法 包括示范、呈示、展示、口述等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2、自主型教学方法 3、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 教学对话、课堂讨论 (四)层次分类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

28、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时主要考虑的依据有: 1、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教学内容特点3、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4、教师自身的素养5、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6、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7、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等 8、平衡点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一、教学策略概述(P308P308309309,识记),识记) 广义的教学策略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的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狭义的教

29、学策略主要指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直观性、完整性、稳定性,甚至还有一定的封闭性。 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专门活动组织开展的方法、结构及其特性等相统一的特殊形式,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P308P308309309,识记),识记)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二)教学策略的类型 教学策略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 广义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学习策略、教授

30、策略和教学策略 二、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内涵: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掌握学习策略是会学的重掌握学习策略是会学的重要标志。要标志。 (P310,识记) (二)学习策略的教学 1、学习策略的教学原则 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个人效能感 2、学习策略的教学方式 通用学习策略的教学、学科学习策略的教学、交叉式学习策略的教学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三、教授策略(P312315,识记) 包括(一)呈现技巧 主要有设置导入、解释行为、结尾和讲座 (二)内容转化策略 主要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

31、 (三)指导行为策略 练习指导、阅读指导、活动指导等 (四)教学管理策略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亦即提高集体活动中教师处理个别学生问题的能力,以及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和敢于挑战的能力;二是提高教师创造、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三是提高预防学生问题行为发生的能力。 (五)课堂强化技术: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替代性强化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P315317,识记) (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 1、支持性互动策略 2、课堂交流策略 主要有两类:发问技巧和讨论策略 (二)课外教学互动策略 1、调和策略 2、人际交往策略 五

32、、学习方式(P318P318,识记),识记) (一)概念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心理学概念心理学概念)。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所采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方法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形式用的方法以及方法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形式(课程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研究概念概念)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二)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掌握学习”人人都能学好人人都能学好 1、掌握学习的组成 第一,自定学习步子。第二,选择性教学。第三,形成性评价 2、掌握学习的基本程序(p320 p320 图图9-19-1) 第一、

33、单元目标的设计。 第二、实施前测验。 第三、基本教学。 第四、形成性评价。 第五、矫正学习。 第六、形成性评价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三)合作学习 -当前课改的主流 1、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小组奖励、个人责任感、均等的成功机会 2、合作学习的一般形式 学生小组学习、花锯式策略、集体调查研究 3、典型的合作学习课 最典型的合作学习课有四个组成部分:内容的呈现;学习小组中的学生讨论和技巧练习;评价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小组认可和奖励。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第三节 教学评价 一般而言,教学评价是一种在收集必要的

34、教学事实信息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有1、检查2、反馈3、激励4、研究 5、定向 6、管理 教学评价非常复杂,必须遵循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学习化四个基本原则。 (P323P323,领会),领会)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P323P323324324,领会),领会) 教学评价的对象至少有五个方面: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教师教授质量、学生学业成就、教学系统和教学评价,其中学生学业成就是核心,教师教授质量和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是重点。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1、他评价与自评价 2、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

35、体内差异评价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课程材料评价方法 例如专家判断法、观察法、实验法与调查法 (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 1、学科成就测验 2、日常考查 3、专门调查与心理测量 (三)教师教授质量评价方法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比价常用的有: 1、综合量表评价法 2、分析法 3、调查法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P331)(P331) 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学习经

36、验,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分类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二、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大致有三种:1、全班上课 2、班内分组教学 3、班内个别教学 (二)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教学、现场教学 (三)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主要包括:备课 上课 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指导 课外辅导 学业成绩的测评。 (P336P336,识记),识记) (一)备课 1、备课的内容 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样式、拟定教学计划 2、备课的种类 学期备课、单元备

37、课、课时备课(P337P337339339,领会),领会)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九章 教学实施 3、课的类型与结构 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4、教案编写 (二)上课 注意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效果优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 课外作业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等三种 (四)课外辅导 (五)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P343,领会) 五个环节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单选: 1.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 A.诊断性测验B.安置

38、性测验C.常模参照性测验D.标准参照性测验 2.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 )。9-301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3.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9-302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讲受法 4.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9-311 A. 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 学习内容 D.学习过程 5. 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 )为主体的策略。9-312 A.学生行为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师行为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6.教学策略的基础和核心是( )。9-311 A.教学方法 B

39、. 学习策略 C. 教学过程 D.教学内容 7.学习方式的核心是( )。9-319 A. 学习活动形式的设计 B. 学习需要 C. 学习心理原理 D.学生素质 8.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校外活动 D教师的培养工作 9.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9-332 A电化教学 B复式教学 C课堂教学 D现场教学 多选: 10.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 B课的具体任务 C学科特点 D教学内容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11.下列属于个别化教学的有( )。9-332 A. 道尔顿制 B. 文纳特卡制 C. 开放课堂

40、D. 导生制 E. 分组教学 改错: 12.教案按形式可以分为条目式教案和简要教案。9-340 13.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是一种相对性评价。9-325 14.高中实行的会考属于相对评价。9-326 15.根据强化物的不同,可以把课堂强化技术分为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示范性强化。9-315 16.发现学习模式是_提出的.(布鲁纳) 名词解释:16.形成性评价 9-326 教学策略 9308 简答: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9-336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十章 德 育德育与现代德育观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过程及其组织外国德育思想与流派简介扈中平主编现代

41、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一、概念(P346P346,识记),识记)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说来,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P348P348351351,领会),领会) (一)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制约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42、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二)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 1、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与舆论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P351P351352352,领会),领会) (一)德育与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的概念:一般来说,指的是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狭义理解则是专门的公民学科。 (二)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四、德育价值的重现与几种现代德育观(P355P355356356,领会),领会)

43、 (一)德育价值的重现 背景:德育危机、科技与工商业进步、全球化、终身教育 (二)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 1、德育实体观 2、德育双重价值观 3、德育主体观 4、全方位德育观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P356P356,识记),识记)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德育目标特点:社会性、层次性、参照性(P356P356357357,领会),领会)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P357P357358358,识记),识记) 学校德育目标总的方针 宪法第二十

44、四条规定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P358P358360360,领会),领会)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社会公德教育 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 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 四、德育课程的编制 (一)德育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二)德育课程的总体编制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第三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一、德育过程概述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P363P363,识记),识记)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

45、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P363P363364364,领会)领会) 前者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二者属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与矛盾(P364P364,领会),领会)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内外、个体化(P364P364365365,领会),领会)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二、德育过

46、程的组织(P365P365366366,领会,领会制订和实施教育制订和实施教育方案的要求)方案的要求) 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心里内部矛盾,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效性 三、德育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P367P367,识记),识记) 在德育过程中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称为德育方法。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

47、育 (二)德育方法的分类(P368P368,领会,领会层次和类型)层次和类型) 第一层次,作为指导思想的方法,是组织德育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德育原则 第二层次,作为德育方法总和的方法,即以某种标准或特性,对一系列具体的德育方法、程序、策略等进行概括而成的一类方法,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等 第三层次,作为具体操作技能的方法,是以一定的方法论思想为指导,以某一类方法的基本精神为其操作准则,具有一定的工作策略和操作程序,如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教育方式、运用奖励来控制行为的策略等。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48、 第十章 德育 (三)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 2、角色扮演法 3、情境体验法 4、合作学习法 5、榜样示范法 6、实际锻炼法 7、品德评价法 8、修养指导法 (四)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P370P370371371,领会),领会) 、四大基本准则、四大基本准则 、四个相互结合、四个相互结合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第四节 国外德育思想与流派简介 一、苏联的主要德育思想 四个阶段: 1917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德育实施问题和对社会主义德育经验进行总结,探索期,以马卡连柯为代表; 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后期,是德

49、育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凯洛夫代表 从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德育理论得到新的发展,以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 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第四阶段,主要体现为合作教育学的教育思想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一)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德育、自我教育 二、当代西方重要的德育思想与流派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德育思想 皮亚杰 科尔伯格 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道德教育的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2、道德判断发展分三水平六阶段 3、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4、两种基本的德育实践模式 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扈中平

50、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章 德育 (二)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 (三)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 班杜拉、沃尔特斯 米切尔、洛塔尔 (四)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思想 价值澄清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 运动中的一种学校德育改革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斯、柯申鲍姆、哈明、西蒙等。合著的价价值与教学值与教学是该学派的文献。 (五)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基本主张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单选: 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10-364 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

51、者,德育环境 2.“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10-378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3.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10-348-349 A.发挥德育的教育性 B.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C.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D.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4.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10-347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5.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10-371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6.德育与政治教育是( )。10-347 A.不同的两个

52、范畴 B.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C.是一种辨证的内在关系 D.两者没有关系 7.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10-374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米切尔 D.洛塔尔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8.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 )10-347 A.使受教育者获得人类思想方面的知识 B.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使受教育者受到思想教育 D.对受教育者做思想工作 9.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有争议、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种学校德育改革流派是( )。10-379 A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派 B价值澄清学派 C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派 D品格教育运动派 改

53、错: 10.性道德教育属于我国中小学智育教育内容。10-360 名词解释:11.德育目标 10356 角色扮演法 10369 简答:12、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现代德育观 10354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班级与班主任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班级个别指导班级学生评价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及其功能 (一)班级的含义(P384,识记) 所谓班,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的划分往往与学年、学籍相联系,因而通常

54、被称为班级。 (二)班级的产生与发展(P385,领会) 宋代的三舍法、元明清时代的六斋法使用班级一词的是伊拉斯谟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夸美纽斯 在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06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癸卯学制颁行之后,班级授课被。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三)班级的功能(P386388,识记,领会) 1、归属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个性化功能 4、选择功能 5、保护功能 二、班主任的职责 (P386388,识记,领会) (一)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四)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三、班主任的角色转变(P389390,领会) 从角色向角色转变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第二节 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一、班级群体的发展 班级群体发展水平的程度体现: 1、共同的群体意识 2、一定的群体规范 3、被大多数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