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五五 章章脂脂 类类 代代 谢谢Metabolism of LipidMetabolism of Lipid 1.1.掌握脂肪酸掌握脂肪酸 - -氧化的具体生化反应过程氧化的具体生化反应过程,熟悉脂解激,熟悉脂解激素的作用;素的作用;2.2.掌握酮体的定义、生成和利用的生化反应及生理意义掌握酮体的定义、生成和利用的生化反应及生理意义3.3.掌握胆固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及转变生成的重要化合物,掌握胆固醇生物合成关键酶及转变生成的重要化合物,熟悉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熟悉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4.4.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合成部位及生理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特点、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功能
2、5.5.熟悉熟悉脂类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脂类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 ; 6 6. .熟悉甘油磷脂的合成,胆碱的活化及熟悉甘油磷脂的合成,胆碱的活化及CDPCDP胆碱的重要胆碱的重要作用;作用;目的要求目的要求脂脂 类类 的的 概概 述述脂类的概念脂类的概念 脂类脂类(lipid 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脂类脂类胆固醇(酯)胆固醇(酯)(cholesterol, CHOL) 脂肪(甘油三酯、三酯酰甘油)脂肪(甘油三酯、三酯酰甘油)磷脂磷脂(phospholipid, PL) 类脂类脂糖脂糖脂(triglyceride, TG; triacylglycerols,TAG) (chole
3、sterol ester, CE)游离脂肪酸(脂酸)的来源游离脂肪酸(脂酸)的来源自身合成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进行脂肪动员,多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进行脂肪动员,多为为饱和脂酸饱和脂酸和和单不饱和脂酸单不饱和脂酸。(非。(非必需脂酸)必需脂酸)食物供给食物供给 包括各种脂酸,其中一些包括各种脂酸,其中一些不饱和脂酸不饱和脂酸,动,动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中摄取。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中摄取。 必需脂酸必需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等多不饱和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成,需从食物摄取,故称必
4、需脂酸。成,需从食物摄取,故称必需脂酸。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Lipid第第 二二 节节脂类的消化与吸收脂类的消化与吸收一一. .脂类的消化发生在脂脂类的消化发生在脂- -水界面,且需胆汁水界面,且需胆汁酸盐参与酸盐参与1.1.消化的条件:消化的条件: 乳化剂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等)(胆汁酸盐、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等)的乳化作用。的乳化作用。 酶酶的催化作用的催化作用 辅脂酶辅脂酶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 乳化乳化 消化酶消化酶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产产 物物 食物中的脂
5、类食物中的脂类 2-2-甘油甘油- -酯酯 + 2+ 2 FFA 磷磷 脂脂 溶血磷脂溶血磷脂 + + FFA 磷脂酶磷脂酶A A2 2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胆固醇 + + FFA 胰脂酶胰脂酶 辅脂酶辅脂酶微团微团(micelles) 辅脂酶辅脂酶是胰脂酶消化脂肪不可缺少的蛋白是胰脂酶消化脂肪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辅因子。质辅因子。辅脂酶原辅脂酶原 辅脂酶辅脂酶(无活性)(无活性) (有活性)(有活性) 五肽(五肽(N N末端)末端)胰蛋白酶胰蛋白酶 辅脂酶本身不具脂肪酶的活性,但它具有与脂辅脂酶本身不具脂肪酶的活性,但它具有与脂肪及胰脂酶结合的结构域。它与胰脂酶结合是通
6、过肪及胰脂酶结合的结构域。它与胰脂酶结合是通过氢键氢键进行的;它与脂肪通过进行的;它与脂肪通过疏水键疏水键进行结合。进行结合。2.2.消化的部位:消化的部位:主要是在主要是在小肠上段小肠上段(十二指肠及空肠)(十二指肠及空肠)二二. .饮食脂肪在小肠被吸收饮食脂肪在小肠被吸收1.1.吸收的部位:吸收的部位: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十二指肠下段和空肠上段。2.2.吸收方式:吸收方式: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乳化 吸收吸收 脂肪酶脂肪酶 甘油甘油 + + FFA 门静脉门静脉 血循环血循环肠粘膜肠粘膜 细胞细胞 长链脂酸及长链脂酸及2-2-甘油一酯甘油一酯 肠粘膜细胞肠粘
7、膜细胞(酯化成(酯化成TGTG)胆固醇及游离脂酸胆固醇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肠粘膜细胞(酯化成(酯化成CECE)淋巴管淋巴管 血循环血循环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 TG、CE、PL + +载脂蛋白载脂蛋白(apo) B48、C、A、A 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溶血磷脂及游离脂酸 肠粘膜细胞肠粘膜细胞(酯化成(酯化成PLPL)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第第 三三 节节甘油三酯代谢甘油三酯代谢一、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脂酸酯一、甘油三酯是甘油的脂酸酯(一)甘油三酯是脂酸的主要储存形式(一)甘油三酯是脂酸的主要储存形式(二)甘油三酯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
8、二)甘油三酯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1. 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甘油三酯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2. 甘油三酯是机体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甘油三酯是机体的主要能量储存形式男性:男性:21%,女性:,女性:26 1g TG = 38kJ(一)(一)脂肪动员是甘油三酯分解的起始步骤脂肪动员是甘油三酯分解的起始步骤概念:概念: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脂肪酶逐步逐步水解为游离水解为游离脂肪酸脂肪酸及及甘油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的动员。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的动员。 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主要是
9、脂酸的氧化主要是脂酸的氧化 脂肪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肪酸脂肪酸甘油甘油水解水解对抗脂解激素因子:对抗脂解激素因子:限速酶:限速酶:(hormone-(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HSL) )脂解激素:脂解激素:(二)甘油经糖代谢途径代谢(二)甘油经糖代谢途径代谢肝、肾、肠肝、肾、肠等组织等组织 (三)(三)脂酸经脂酸经-氧化分解供能氧化分解供能部部 位位(1 1)组)组 织:织:除脑组织外除脑组织外, ,大多数组织均大多数组织均可进行,其中可进行,其中肝、肌肉肝、肌
10、肉最活跃。最活跃。(2 2)亚细胞:)亚细胞:胞液、线粒体胞液、线粒体 代谢过程代谢过程u脂酸的活化脂酸的活化 u脂酰脂酰CoA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u脂酸的脂酸的氧化氧化u乙酰乙酰CoACoA的氧化的氧化1.1.脂酸的活化形式为脂酰脂酸的活化形式为脂酰CoACoA脂酰脂酰CoACoA合成酶合成酶 ATP AMP PPi * 脂酰脂酰CoACoA合成酶合成酶(acyl-CoA synthetase)存在于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外膜上上脂脂 肪肪 酸酸RCHRCH2 2CHCH2 2C C- -OH OH OO=OO=脂脂 酰酰SCoARCHRCH2 2CHCH2 2C CS
11、CoA SCoA OO=OO=每分子脂酸活化消耗每分子脂酸活化消耗2 2个高能磷酸键个高能磷酸键脂酸的活化在胞液中进行脂酸的活化在胞液中进行关键酶关键酶 2.2.脂酰脂酰CoACoA经肉碱转经肉碱转运进入线粒体运进入线粒体 肉碱脂酰转肉碱脂酰转移酶移酶是脂酸是脂酸氧氧化的化的限速酶限速酶,脂,脂酰酰CoACo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是脂酸是脂酸氧化的主氧化的主要限速步骤要限速步骤3.3.脂酸的脂酸的-氧化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乙酰氧化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乙酰CoA “ - -氧化学说氧化学说”是是19041904年由年由KnoopKnoop根据根据一个一个苯基标记脂酸的实验结果提出的。苯基标记脂酸的实验结
12、果提出的。 CH2CH2CH2CH2CH2COOHCH2COOH 苯乙酸苯乙酸 CH2CH2CH2CH2CH2CH2COOHCOOH苯甲酸苯甲酸 脂酸的脂酸的氧化氧化u概念概念 :u反应过程:反应过程:(1 1)脱氢)脱氢(2 2)加水)加水 (3 3)再脱氢)再脱氢 (4 4)硫解)硫解 饱和脂酰饱和脂酰CoA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酸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酸 - -氧氧化多酶复合体催化下,在脂酰基化多酶复合体催化下,在脂酰基 - -碳原子碳原子上依次进上依次进行行脱氢脱氢、水化水化、再脱氢再脱氢及及硫解硫解等四步连续反应,从等四步连续反应,从而使原来的脂酰而使原来的脂酰CoACoA转变
13、为少转变为少2 2个碳原子的新脂酰个碳原子的新脂酰CoACoA和和 1 1分子乙酰分子乙酰CoACoA的过程,称为的过程,称为脂酸的脂酸的氧化。氧化。脱氢脱氢 加水加水 再脱氢再脱氢 硫解硫解 脂酰脂酰CoA L(+)-L(+)-羟脂酰羟脂酰CoA酮脂酰酮脂酰CoA脂酰脂酰CoA+ +乙酰乙酰CoA 脂酰脂酰CoACoA 脱氢酶脱氢酶反反2 2- -烯酰烯酰CoAL(+)-L(+)-羟脂羟脂酰酰CoACoA脱氢酶脱氢酶 NAD+NADH+H+2 2-烯脂酰烯脂酰CoACoA水化酶水化酶H2O FADFADH2酮脂酰酮脂酰CoACoA 硫解酶硫解酶CoA-SH RCH=CHCSCoA O =RC
14、H=CHCSCoA O =O =RCH2CH2CSCoA O =O =RCHOHCH2CSCoA O =O =RCOCH2CSCoA O =O =RCSCoA+ CH3COSCoA O=O=CH3(CH2)7CH2CH2CH2CH2CH2CH2CH2COSCoACH3(CH2)7CH2CH2CH2CH2CH2COSCoACH3COSCoACH3(CH2)7CH2CH2CH2COCoACH3COSCoACH3(CH2)7CH2COSCoACH3COCoACH3COSCoAFADH2 H2O 呼吸链呼吸链 1.5ATP NADH + H+ H2O 呼吸链呼吸链 2.5ATP 乙酰乙酰CoA彻底氧化
15、彻底氧化 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生成酮体生成酮体 肝外组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氧化利用 乙酰乙酰CoACoA氧化氧化 u脂酸脂酸氧化的产物:氧化的产物:4.4.脂酸氧化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脂酸氧化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 以以16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8 x 乙酰乙酰coA 8 x 10=80 7 x FADH2 7 x 1.5 =10.5 7 x NADH+H+ 7 X 2.5 =17.5 生成生成ATP的数量:的数量: 80+10.5+17.5=108 脂酸活化消耗脂酸活化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相当于消耗个高能磷酸键,相当于消耗2分子分子ATP 净得净得ATP的数量:的数量: 10
16、8-2=106 (五)酮体的生成和利用(五)酮体的生成和利用酮体生成的酮体生成的器官器官:肝脏肝脏 ( ( 线粒体线粒体) ) 酮体酮体是脂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特有的中间代是脂酸在肝氧化分解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谢物,包括乙酰乙酸(30%30%) 、- -羟丁酸羟丁酸(70%70%)和丙酮(微量)三者。)和丙酮(微量)三者。酮体的概念:酮体的概念:1.1.酮体在肝细胞中生成酮体在肝细胞中生成酮体的生成过程酮体的生成过程酮体生成的酮体生成的主要原料主要原料乙酰乙酰CoACoA(- -氧化生成氧化生成) ) 限速酶限速酶HMGCoAHMGCoA合成酶合成酶脂肪酸脂肪酸 - -氧化氧化2CH
17、3COSCoASCoA乙酰乙酰CoACoACH3COCH2COSCoASCoA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CoACoASHCoASH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CoA硫解酶硫解酶HOOCCH2CCH2COSCoASCoAHMGCoA合成酶合成酶OHCH3CH3COSCoASCoACoASHCoASH羟甲基戊二酸单酰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CoA ( HMGCoACoA )CH3COSCoASCoACH3COCH2COOH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NADH+H+NAD+CH3CHCH2COOHOH -羟丁酸羟丁酸CH3COCH3CO2丙酮丙酮酮体的生成过程酮体的生成过程酮体生成酮体生成的限速酶的限速酶CO2 CoAS
18、H CoASH NAD+ NADH+H+ -羟丁酸羟丁酸脱氢酶脱氢酶HMGCoA 合酶合酶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解酶硫解酶HMGCoA 裂解酶裂解酶酮体的生成过程酮体的生成过程CHCH3 3CSCoA CSCoA = =OOCHCH3 3CSCoA CSCoA = =OO= =OOCHCH3 3CSCoA CSCoA = =OOCHCH3 3CSCoA CSCoA = =OO= =OOCHCH3 3CCHCCH2 2CSCoA CSCoA ( (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CoACoA) )= =OO= =OOCHCH3 3CCHCCH2 2CSCoA CSCoA ( (乙乙酰酰乙乙酰酰
19、乙乙酰酰乙乙酰酰CoACoA) )= =OO= =OO= =OO= =OOHOCCHHOCCH2 2CCHCCH2 2CSCoACSCoA( (HMGCoAHMGCoA) ) CHCH3 3OHOH羟羟甲甲基基戊戊二二酸酸单单酰酰羟羟甲甲基基戊戊二二酸酸单单酰酰CoACoA= =OO= =OOHOCCHHOCCH2 2CCHCCH2 2CSCoACSCoA( (HMGCoAHMGCoA) ) CHCH3 3OHOH羟羟甲甲基基戊戊二二酸酸单单酰酰羟羟甲甲基基戊戊二二酸酸单单酰酰CoACoA= =OO= =OO= =OO= =OO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20、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OHOH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OHOHCHCH3 3CCHCCH3 3 丙丙酮酮丙丙酮酮= =OOCHCH3 3CCHCCH3 3 丙丙酮酮丙丙酮酮CHCH3 3CCHCCH3 3 丙丙酮酮丙丙酮酮= =OO= =OO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 =OOCHCH3 3CCHCCH2
21、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 =OO= =OO= =OO2. 2. 酮体在肝外组织利用利用酮体在肝外组织利用利用器官器官( ( 线粒体线粒体) )过程过程 NAD+ NADH+H+ 琥珀酰琥珀酰CoA 琥珀酸琥珀酸 CoASH+ATP PPi+AMP CoASH 琥珀酰琥珀酰CoA转硫酶转硫酶(心、肾、脑及骨(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激酶硫激酶(肾、
22、心和脑(肾、心和脑的线粒体)的线粒体)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OHOH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CHCH3 3CHCHCHCH2 2COOH COOH D(D(- -) )- - - -羟羟丁丁酸酸羟羟丁丁酸酸OHOH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 =OO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CHCH3 3
2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CHCH3 3CCHCCH2 2COH COH 乙乙酰酰乙乙酸酸乙乙酰酰乙乙酸酸= =OO= =OO= =OO= =OOCHCH3 3CCHCCH2 2CSCoA CSCoA ( (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CoACoA) )= =OO= =OOCHCH3 3CCHCCH2 2CSCoA CSCoA ( (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乙乙酰酰CoACoA) )= =OO= =OO= =OO= =OOCHCH3 3CSCoA CSCoA = =OO2CHCH3 3CSCoA CSCoA = =OOCHCH3 3CSCoA CSC
24、oA = =OO= =OO2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硫解硫解酶酶(心、肾、脑及(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骨骼肌线粒体)2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酸乙酰乙酸 HMGCoA D(-)-羟丁酸羟丁酸 丙酮丙酮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 琥珀酰琥珀酰CoA 琥珀酸琥珀酸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乙酰CoA 特点特点:肝内合成肝内合成肝外利用肝外利用 酮体的生成是酮体的生成是肝脏肝脏为为其他组织其他组织输送能源的一种输送能源的一种方式。方式。3.3.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
25、脑组织的的重要能源重要能源。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血浆水平: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 ) 在饥饿或患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肝内合在饥饿或患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加强,肝内合成的酮体增多,超过肝外组织氧化酮体的能力,于成的酮体增多,超过肝外组织氧化酮体的能力,于是血中酮体堆积,造成是血中酮体堆积,造成酮血症酮血症,酮尿症酮尿症。由于酮体。由于酮体是酸性物质,造成是酸性物质,造成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 饱食和饥饿的影响饱食和饥饿的影响4.4.酮体生成
26、的调节酮体生成的调节抑制脂解,脂肪动员抑制脂解,脂肪动员 饱饱 食食 胰岛素胰岛素 进入肝的脂酸进入肝的脂酸 脂酸脂酸氧化氧化 酮体生成酮体生成 饥饥 饿饿 脂肪动员脂肪动员 FFA 胰高血糖素等胰高血糖素等 脂解激素脂解激素 酮体生成酮体生成 脂酸脂酸氧化氧化 主要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主要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肝细胞内肝细胞内FFA合成甘油三脂合成甘油三脂和磷脂和磷脂进行进行 - -氧化氧化生成酮体生成酮体饱食饱食肝糖原丰富肝糖原丰富饥饿饥饿糖代谢减弱糖代谢减弱 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 丙二酰丙二酰CoACoA的抑制作用的抑制作用丙二酰丙二酰CoA抑制脂酰抑制脂酰Co
27、A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饱食饱食 乙酰乙酰 CoACoA和和柠檬酸合成柠檬酸合成别构激活乙酰别构激活乙酰 CoACoA羧羧化酶化酶丙二酰丙二酰CoACoA合成合成肉碱脂酰转移酶肉碱脂酰转移酶I I活性活性脂酸进行脂酸进行 - -氧化氧化及生成酮体及生成酮体三三. .脂酸在脂酸合成酶系的催化下合成脂酸在脂酸合成酶系的催化下合成(一)软脂酸的合成(一)软脂酸的合成1.1.合成部位合成部位主要在肝脏的胞液中 脂肪组织、乳腺、脑、肺、肾也能合成NADPH的来源的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来源) 胞液中胞液中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及及苹果酸酶苹果酸酶催化的反应催化的反应 乙酰乙
28、酰CoACoA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乙酰乙酰CoACoA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全部在线粒体内产生,通过柠檬酸柠檬酸- -丙丙酮酸循环酮酸循环 (citrate (citrate pyruvatepyruvate cycle) cycle)出线粒体。出线粒体。乙酰乙酰CoA 氨基酸氨基酸 G(主要)(主要) 2.2.合成原料:乙酰合成原料:乙酰CoACoA 还需要还需要NADPHNADPH、ATPATPHCOHCO3 3( (COCO2 2) )、MnMn2 2+ + 等等线线粒粒体体内内膜膜胞液胞液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 苹果酸苹果酸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柠檬酸柠檬酸
29、 柠檬酸柠檬酸 乙酰乙酰CoACoA NADPH+HNADPH+H+ + NADPNADP+ + 苹果酸酶苹果酸酶 CoACoA ATP ATP AMP AMP PPiPPi ATPATP柠檬酸裂解酶柠檬酸裂解酶 CoACoA 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H H2 2O O 柠檬酸合酶柠檬酸合酶 苹果酸苹果酸 COCO2 2COCO2 23.3.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1 1) 丙二酰丙二酰CoA的合成的合成酶酶- -生物素生物素 + HCO+ HCO3 3 酶酶- -生物素生物素-CO-CO2 2 ADP+Pi ATP 酶酶- -生物素生物素- -CO2 2+ +乙酰乙酰CoAC
30、oA 酶酶- -生物素生物素 + + 丙二酰丙二酰CoACoA 总反应式总反应式 丙二酰丙二酰CoA + ADP + Pi ATP + HCO3- + 乙酰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CoA羧化酶羧化酶 (acetyl (acetyl CoACoA carboxylasecarboxylase) )是脂酸合成的是脂酸合成的限速酶限速酶,存在于,存在于胞液胞液中,其辅基是中,其辅基是生物素生物素,MnMn2+2+是其激活剂。是其激活剂。 乙酰乙酰CoACoA羧化酶羧化酶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用CMCM或或VLDLVLDL中的中的FAF
31、A合成脂肪。合成脂肪。四、甘油和脂酸合成甘油三酯四、甘油和脂酸合成甘油三酯(一)合成部位(一)合成部位肝脏:肝内质网合成肝脏:肝内质网合成TGTG,肝合成脂肪的能力最强,肝合成脂肪的能力最强 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肝脏、脂肪组织和小肠均有合成甘油三脂的肝脏、脂肪组织和小肠均有合成甘油三脂的脂酰脂酰 CoACoA转移酶转移酶TG+TG+载体蛋白载体蛋白B100B100、C+C+磷脂磷脂+ +胆固醇胆固醇 VLDL分泌分泌入血入血脂肪肝脂肪肝TGTG在肝内堆积在肝内堆积分泌失常分泌失常甘油和脂酸甘油和脂酸 主要来自于主要来自于葡萄糖葡萄糖代谢代
32、谢CMCM中的中的FFAFFA(来自食物脂肪)(来自食物脂肪)(二)合成原料(二)合成原料1.1.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2.2.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三)合成基本过程(三)合成基本过程甘油一酯途径甘油一酯途径 脂酰脂酰CoA合成酶合成酶 脂酰脂酰CoACoA 转移酶转移酶 CoA R2COCoA R3COCoA CoA 脂酰脂酰CoACoA 转移酶转移酶CHCH2 2OH OH CHCH2 2OH OH CHOCHO- -C C- -R R1 1 O =CHCH2 2OH OH CHCH2 2OH OH CHOCHO-
33、-C C- -R R1 1 O =CHCH2 2OH OH CHCH2 2OO- -C C- -R R2 2CHOCHO- -C C- -R R1 1 O=O =CHCH2 2OH OH CHCH2 2OO- -C C- -R R2 2CHOCHO- -C C- -R R1 1 O=O =CHCH2 2OO- -C C- -R R3 3 CHCH2 2OO- -C C- -R R2 2 CHOCHO- -C C- -R R1 1 O=O=O=脂肪酸脂肪酸脂酰脂酰CoA2-2-甘油一酯甘油一酯1 1,2-2-甘油二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甘油三酯甘油二酯途径 脂酰脂酰CoACoA转移酶转移酶 CoA
34、R1COCoA 脂酰脂酰CoACoA 转移酶转移酶 CoA R2COCoA 磷脂酸磷脂酸磷酸酶磷酸酶Pi 脂酰脂酰CoACoA 转移酶转移酶 CoA R3COCoA PiPiCHCH2 2OO- -CHCH2 2OH OH CHOH CHOH 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PiPiCHCH2 2OO- -CHCH2 2OH OH CHOH CHOH 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O=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H CHOH 1-酯酯酰酰-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O=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H
35、 CHOH 1-酯酯酰酰-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H CHOH 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H CHOH 1-酯酯酰酰-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O=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CHO- -C C- -R R2 2 O=磷磷脂脂酸酸O=PiCHCH2 2OO-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CHO- -C C- -R R2 2 O=磷磷脂脂酸酸CHCH2 2OH OH CHC
36、H2 2OO- -C C- -R R1 1 CHOCHO- -C C- -R R2 2 O=O=1 1,2 2- -甘甘油油二二酯酯CHCH2 2OO- -C C- -R R3 3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CHO- -C C- -R R2 2 O=O=O=甘甘油油三三酯酯CHCH2 2OO- -C C- -R R3 3 CHCH2 2OO- -C C- -R R1 1 CHOCHO- -C C- -R R2 2 O=O=O=甘甘油油三三酯酯* * 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肝、肾等组织含有甘油激酶,可利用游离甘油。肝、肾甘油激酶肝、肾甘油激酶 A
37、TP ADP CHCH2 2OH OH CHCH2 2OH OH CHOH CHOH 游游离离甘甘油油PiPiCHCH2 2OO- -CHCH2 2OH OH CHOH CHOH 3 - 磷磷酸酸甘甘油油 * * 3-3-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磷酸甘油主要来自糖代谢。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3-3-磷酸甘油磷酸甘油(+2H)(-2H)五、几种多不饱和脂酸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五、几种多不饱和脂酸衍生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前列腺素前列腺素 ( Prostaglandin, PG)血栓血栓烷烷 ( thromboxane, TX)白白 三三 烯烯 ( leukotrienes, LT)共同特点共同特
38、点: 三者均为二十碳多不饱和脂酸的衍生物三者均为二十碳多不饱和脂酸的衍生物(一)(一)PG、TX、LT的化学结构及命名的化学结构及命名合成部位:合成部位: PG: 除红细胞外的全身各组织除红细胞外的全身各组织 TX : 血小板血小板 LT:白细胞白细胞合成原料:合成原料: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三)(三)PG、TX及及LT的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1. PG的主要生理功能 u诱发炎症(红、肿、痛、热),促局部血管扩张u使动脉平滑肌舒张而降血压。u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平滑肌蠕动。u使卵巢平滑肌收缩引起排卵,使子宫体收缩加强,促进分娩。2. TX的主要生理功能 强烈促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收缩促血栓形成3.
39、LT的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炎症及过敏反应的发展。uPGEPGE2 2诱发炎症(诱发炎症(红、肿、痛、热红、肿、痛、热), ,促局部血管扩张促局部血管扩张uPGEPGE2 2、PGAPGA2 2 使动脉平滑肌舒张而降血压。使动脉平滑肌舒张而降血压。uPGEPGE2 2、PGIPGI2 2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平滑肌蠕动。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平滑肌蠕动。uPGFPGF2 2使卵巢平滑肌收缩引起排卵,使子宫体收缩加使卵巢平滑肌收缩引起排卵,使子宫体收缩加强强, ,促进分娩。促进分娩。(二)(二)PG、TX及及LT的生理功能的生理功能1. PG ( (分分9 9型型) )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aspirin
40、)(aspirin)在医学上用于消炎、镇痛、退热。在医学上用于消炎、镇痛、退热。作用机理:作用机理: 通过乙酰化通过乙酰化PGHPGH合酶的活性中心的合酶的活性中心的Ser530Ser530羟基不羟基不可逆地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抑制可逆地抑制该酶的活性,而抑制PGPG的合成。的合成。2. TX *PGEPGE2 2、TXATXA2 2 强烈促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收缩强烈促血小板聚集,并使血管收缩促血栓形成,促血栓形成,PGIPGI2 2 、PGIPGI3 3对抗它们的作用。对抗它们的作用。*TXATXA3 3促血小板聚集,较促血小板聚集,较TXATXA2 2弱得多。弱得多。3.LT LTCLTC
41、4 4、LTDLTD4 4及及LTELTE4 4被证实是过敏反应的慢反应物质被证实是过敏反应的慢反应物质LTDLTD4 4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还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LTBLTB4 4还可调节白细胞的游走及趋化等功能,促进炎还可调节白细胞的游走及趋化等功能,促进炎症及过敏反应的发展。症及过敏反应的发展。 阿司匹林也抑制阿司匹林也抑制TXTX的合成,因此它又是一种抗的合成,因此它又是一种抗凝剂,可用于防止过度凝血凝剂,可用于防止过度凝血磷磷 脂脂定义:定义:含磷酸的脂类称磷酯。含磷酸的脂类称磷酯。分类:分类: 甘油磷脂甘油磷脂 由甘油构成的磷酯由甘油构成的磷酯 (体内含量最多的磷脂)(体内含
42、量最多的磷脂) 鞘鞘 磷磷 脂脂 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FAFAPiX 甘油甘油FA PiX 鞘氨醇鞘氨醇FAX X 指与磷酸羟基相连的取代基,包括胆碱、水、乙指与磷酸羟基相连的取代基,包括胆碱、水、乙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醇胺、丝氨酸、甘油、肌醇、磷脂酰甘油等。CH2一一O一一C一一R1 R2一一C一一O一一CHCH2一一O一一P一一O一一XOOOOH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组成:甘油、脂酸、磷酸、含氮化合物组成:甘油、脂酸、磷酸、含氮化合物结构:结构: 常为花生常为花生四烯酸四烯酸 X=一一HX=一一CH2CH2NH2X=一一CH
43、2CH2N(CH3)3X=一一CH2CHCOOHNH2(一)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统称为甘油磷脂(一)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统称为甘油磷脂机体内几类重要的甘油磷机体内几类重要的甘油磷脂脂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功能:含一个极性头、两条疏水尾,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双分子层。(四)神经鞘磷脂和卵磷脂在神经髓鞘中含量较高(四)神经鞘磷脂和卵磷脂在神经髓鞘中含量较高二、磷脂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二、磷脂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一)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一)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卵磷脂存在于细胞膜中卵磷脂存在于细胞膜中 心磷脂是线粒体膜
44、的主要脂质心磷脂是线粒体膜的主要脂质(二)磷脂酰肌醇是第二信使的前体(二)磷脂酰肌醇是第二信使的前体(三)缩醛磷脂存在于脑和心肌组织中(三)缩醛磷脂存在于脑和心肌组织中(一)甘油磷脂的合成(一)甘油磷脂的合成1. 1. 合成部位合成部位 组织:全身各组织,组织:全身各组织,肝、肾、肠肝、肾、肠等组织最活跃等组织最活跃细胞定位:细胞定位:内质网内质网。 2.2. 合成原料及辅因子合成原料及辅因子甘油、脂酸、甘油、脂酸、不饱和脂酸不饱和脂酸、磷酸盐、胆碱、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丝氨酸、肌醇、ATP、CTP等等三、磷脂甘油的合成与降解三、磷脂甘油的合成与降解CTP在磷脂的合在磷脂的合成中特别重
45、要。成中特别重要。它为合成它为合成CDP- -乙醇胺乙醇胺、CDP- -胆碱胆碱及及CDP- -甘甘油二酯等活性中油二酯等活性中间物质所必需。间物质所必需。3.3.合成基本过程合成基本过程: : (1 1)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2 2)CDP-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二酯合成途径甘油磷脂的作用:甘油磷脂的作用:(1)(1)磷脂磷脂ChCh、TGTG、APOAPOVLDLVLDL,将肝内脂肪运到肝外。,将肝内脂肪运到肝外。 如果肝功能损害使甲硫氨酸合成减少,胆碱如果肝功能损害使甲硫氨酸合成减少,胆碱将合成不足,肝脏磷脂合成减少,影响将合成不足,肝脏磷脂合成减少,影响VLDLVL
46、DL合成合成,会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而引起脂肪肝。,会导致脂肪在肝内堆积而引起脂肪肝。(2)(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性结构的重要成分。磷脂是组成细胞膜性结构的重要成分。CH2O-C-R1R2C-O-CHCH2O-P-OXOHO OO OO OPLA1 PLA2PLCPLDPLB2PLB1CH2OHR2C-O-CHCH2O-P-OXOHO OO OCH2O-C-R1HO-CHCH2O-P-OXOOHO磷脂酶磷脂酶 ( (phospholipasephospholipase , PLA) , PLA)( (二二) )甘油磷脂的降解甘油磷脂的降解 溶血磷脂溶血磷脂1 1是表面活性物质,是表面活性物质,能
47、使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破坏,引能使红细胞及其他细胞膜破坏,引起强烈的溶血或细胞坏死。起强烈的溶血或细胞坏死。 溶血磷脂溶血磷脂1 溶血磷脂溶血磷脂2动物胆固醇结构动物胆固醇结构 固醇共同结构:固醇共同结构:环戊烷多氢菲环戊烷多氢菲HHHHH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概概 述述 胆固醇(胆固醇(cholesterol,Chcholesterol,Ch)是环戊烷多氢菲是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衍生物( (又称甾体化合物又称甾体化合物) )* *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胆固醇的生理功能 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控制生物膜的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对控制生物膜的流动性有重要作用;流动性有重要作
48、用; 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 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 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含量:含量: 约约140140克克分布:分布:分布广泛分布广泛 约约 在脑、神经组织在脑、神经组织肝、肾、肠等内脏中也较多肝、肾、肠等内脏中也较多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肌肉组织含量较低肾上腺、卵巢等的腺体含量较高肾上腺、卵巢等的腺体含量较高存在形式:存在形式:游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胆固醇酯胆固醇酯食物胆固醇含量(食物胆固醇含量(mg/100gmg/100g食物)食物)猪脑猪脑 3100 羊肉(瘦)羊肉(瘦) 65 带鱼带鱼 108 猪肾猪
49、肾 405 鸭肉鸭肉 80 鸡蛋黄鸡蛋黄 1705猪肝猪肝 368 鸡肉鸡肉 117 鸭蛋黄鸭蛋黄 1522 猪肚猪肚 159 蟹黄蟹黄 536 鸡蛋(全)鸡蛋(全) 680猪肠猪肠 180 螺肉螺肉 236 鸭蛋(全)鸭蛋(全) 634猪肉(肥)猪肉(肥) 107 蚌肉蚌肉 227 奶粉奶粉 104猪肉(瘦)猪肉(瘦) 77 鲤鱼鲤鱼 90 牛奶牛奶 13牛肉(瘦)牛肉(瘦) 63 草鱼草鱼 100 奶粉(脱脂)奶粉(脱脂)28 食物食物 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含量 食物食物 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含量 食物食物 胆固醇含量胆固醇含量组织定位:组织定位: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外,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
50、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以肝(80%80%)、小肠为主。)、小肠为主。细胞定位:细胞定位:胞液、光面内质网胞液、光面内质网(一)合成部位(一)合成部位一、胆固醇的合成原料为乙酰一、胆固醇的合成原料为乙酰CoACoA和和NADPHNADPH18乙酰乙酰CoA + 36ATP + 16(NADPH+H+) (二)合成原料(二)合成原料(三)合成基本过程(三)合成基本过程乙酰乙酰CoA 甲羟戊酸甲羟戊酸 鲨烯鲨烯 胆固醇胆固醇1分子胆固醇分子胆固醇葡萄糖有氧氧化葡萄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乙酰乙酰CoA通过柠檬酸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丙酮酸
51、循环出线粒体合成胆固醇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的限速酶1.1.甲羟戊酸的合成甲羟戊酸的合成 此阶段与酮体的生此阶段与酮体的生成过程相同,但合成成过程相同,但合成ChCh是在线粒体外。是在线粒体外。 HMG-HMG-CoACoA同时存在于肝同时存在于肝细胞胞液及线粒体中,其细胞胞液及线粒体中,其生成过程相同,但生成过程相同,但在线粒在线粒体中生成酮体体中生成酮体,而在,而在胞液胞液中则生成甲羟戊酸中则生成甲羟戊酸,以供,以供合成胆固醇用。合成胆固醇用。2.2.鲨烯的合成鲨烯的合成3.3.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合成(四四)胆固醇合成受多种因素调节胆固醇合成受多种因素调节1.1.限速酶限速酶HMGCoAHM
52、GCoA还原酶还原酶u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酶的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 ( (午夜最高午夜最高 ,中午最低),中午最低)u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u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u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HMG-COA还原酶的合成还原酶的合成 2.2.饥饿与饱食饥饿与饱食饥饿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饥饿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高糖、高脂肪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高糖、高脂肪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 3.3.胆固醇胆固醇 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胆固醇可反馈抑制HMG-HMG-CoACoA还原酶的活性而还原酶的活性而降低
53、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胆固醇的合成。乙酰乙酰CoACoAMVAMVA胆固醇胆固醇HMGCoAHMGCoA还原酶还原酶( )4.4.激素激素乙酰乙酰CoACoAHMGCoAHMGCoA还原酶还原酶MVAMVA胆固醇胆固醇(+ + )胰岛素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可诱导甲状腺素可诱导HMGCoA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也促进还原酶的合成,也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总的结果是降低胆固醇总的结果是降低胆固醇1.1.来源来源食物胆固醇的吸收食物胆固醇的吸收 1/41/4由乙酰由乙酰CoACoA在肝中合成在肝中合成 3/43/42.2.转化转化在肝中转
54、化为胆汁酸(主要去路在肝中转化为胆汁酸(主要去路 ,40%40%)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转变为类固醇激素转化为转化为VitDVitD3 3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3.3.排泄排泄肝细胞肝细胞胆道胆道肠道肠道重吸收入血重吸收入血 粪固醇粪固醇随粪便排出随粪便排出还原还原二、转化成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是体内胆固二、转化成胆汁酸及类固醇激素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去路醇的主要去路 一、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一、血脂是血浆所含脂类的统称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血脂,包括:甘油三,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酯、磷脂、胆
55、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n定义:定义:甘油三酯甘油三酯 血脂血脂 磷脂磷脂胆固醇及其酯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酸游离脂酸外源性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放入血n来源:来源:血脂含量受血脂含量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膳食、年龄、性别、职业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等的影响,波动范围很大。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组成及含量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CM 前前 1. .电泳法电泳法(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脂蛋白(lipoprotein
56、)(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形式而运输。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A 1 2 二、不同血浆脂蛋白其组成、结构均不同二、不同血浆脂蛋白其组成、结构均不同2.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CMCMVLDLVLDLLDLLDLHDLHDL乳糜微粒乳糜微粒 (chylomicron, CM)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 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两种分离方法及血脂
57、分类的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及血脂分类的比较电泳法电泳法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各种脂蛋白所带各种脂蛋白所带电荷不同,电泳电荷不同,电泳迁移率不同迁移率不同各种脂蛋白的密各种脂蛋白的密度不同,沉降速度不同,沉降速度不同。度不同。原原理理乳糜微粒乳糜微粒前前 - -脂蛋白脂蛋白 -脂蛋白脂蛋白- -脂蛋白脂蛋白乳糜微粒乳糜微粒(CM)(CM)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HDL)种种类类 CM VLDL LDL HDL密度密度0.950.951.0061.0061.0631.0631.210组组成成脂脂类
58、类98-99%含含TGTG最多最多80-95%80-95%90-95%含含TG TG 较多较多5070%75-80%75-80%含胆固醇含胆固醇( (酯酯) )最多最多,4050%酯化酯化40-42%含含脂类脂类50%50%Pr最少最少, 0.5-2%510%2025%最多最多,约约5050% %载脂蛋载脂蛋白组成白组成apoB48、E A、A A、C C、CapoB100、C、C C、 EapoB100apo A、 A生成生成部位部位小肠粘膜小肠粘膜细胞细胞肝细胞及小肝细胞及小肠粘膜细胞肠粘膜细胞血浆血浆肝、肠、血浆肝、肠、血浆功能功能转运外源性转运外源性TG及胆固醇及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转运内
59、源性TG及胆固醇及胆固醇转运内源性胆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固醇逆向转运胆固逆向转运胆固醇醇(二)血(二)血 浆浆 脂脂 蛋蛋 白白 的的 组组 成成(三)载脂蛋白(三)载脂蛋白定义定义 载脂蛋白载脂蛋白( (apolipoproteinapolipoprotein, , apoapo) ) 指血指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种类(种类(2020种)种)apo A: A、A、A apo B: B100、B48 apo C: C、C、C 、C apo D apo E 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A激活激活LCAT ( (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
60、酶卵磷酯胆固醇脂转移酶) )C激活激活LPL ( (脂蛋白脂肪酶脂蛋白脂肪酶) )A辅助激活辅助激活LPLC抑制抑制LPLA激活激活HL ( (肝脂肪酶肝脂肪酶) ) 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A识别识别HDL受体受体B100,E识别识别LDL受体受体 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功功 能能(四)血浆脂蛋白的结构(四)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疏水性较强的疏水性较强的TGTG及及胆固醇酯胆固醇酯位于位于内核内核。具极性及非极性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载脂蛋白、磷脂、游离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以,以单分子层借其非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建筑工程的承包合同范本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护理
- 企业货物买卖协议
- 互联网支付服务合同
- 建筑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 民用航空器维护行业前景试题及答案
- 2025建筑工程招标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广东省药材种植收购合同模板
- 社区有机农产品供应销售合作框架协议
- 2025新款公共果园承包合同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进校园”事业单位引进人才28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口腔与健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midas参数实用手册-gen模型窗口内容存为图形文件
-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不同意见沟通的标准操作规程
- 白酒酿造工艺课件
- 关节镜技术在骨科的应用
- 2023年版-肿瘤内科临床路径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java考试管理系统源代码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英文文献计001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政治经济专题复习课件44张】(共44张)
- T∕CSEA 6-2018 锌镍合金电镀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