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数列分析_第1页
时间数列分析_第2页
时间数列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选择:1、作为动态数列水平的指标可以是:(甲总量指标;(乙相对指标;(丙平均指标。()甲乙丙甲乙丙甲丙2、我国"九五"时期每年钢产量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计算这个数列的平均水平要运用的算术平均数是:丙简单算术平均数;(丁)加权算术平均数。()甲丁乙丙甲丙乙丁3、最近几年每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是:(甲)时期数列;(乙)时点数列。计算这个数列的平均水平要运用的平均数是:(丙)简单算术平均数;(丁)“首末折半”序时平均数。()甲丙甲丁乙丙乙丁4、某企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变动资料(单位:千元:1998年1月1日8000当年新增2400,当年减少40

2、0试确定工业生产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价值()100009000500015005、某车间月初工作人员数资料如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280284280300302304320计算该车间上半年月平均工人数计算式是:a?a31-an1Q26、2003年上半年某商店各月初棉布商品库存千元为:()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42343632363338试确定上半年棉布平均商品库存。353035.7407、某银行农业贷款余额(千元)如下:2002年1月1日842002年4月1日812002年7月1日1042002年10月11日1062003年1月1日94试确定农业贷款平均余额()93.87695

3、117.25&2003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人):2003年11月1日在册9192003年11月6日离开292003年11月21日录用15试确定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9009059129199、某采购点12月1日有牛300头,12月5日卖出230头,12月19日购进130头。试确定该采购点月平均牛头数()15418620025011、某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平均发展速度:19982000年为1.03,20012002年为1.05,试确定19982002五年的平均发展速度:()V1.331.05:51.0331.052/1.0321.05217、计算年距指

4、标的目的是()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季节变动为了反映时间序列中的循环变动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的长期趋势变动二、简答题:1、何谓时间数列,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2、比较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不同。3、为什么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不用算术平均而用几何平均?三、计算分析题2、某企业19952000年间某产品产量资料如下: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产量(万件)500逐期增长量50累计增长量104环比发展速度(%110105定基增长速度(%增长1%勺绝对值(万件)7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2)计算19952000年间该企业的年平均产量、年平均增长量和年平均

5、增长速度。3、某企业有关资料如下表:单位:(百万元)年份19191919191920202020209495969798990001020304销售产值6.6.6.6.6.7.6.7.7.7.-0256909258增长逐量期(百累万计元)发展逐速度期(%累计增长逐速度期(%累计增长1%的绝对值计算:(1)将表中空格数据填齐;年初职工人数(人)90!98108106110116114118120122120其中工人数(人)64(60667072747七810828680平均职工人数(人)工人人数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2)计算19942004年的平均年销售产值、销售产值的平均增长量、平均

6、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3)计算职工人数的序时平均数和工人人数的年平均比重;(4)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序时平均数;参考答案一、选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简答:1、何谓时间数列,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时间数列:亦称为动态数列或时间序列(TimeSeries),就是把反映某一现象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取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一个动态数列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1)现象所属的时间。时间可长可短,可以以日为时间单位,也可以以年为时间单位,甚至更长。2)统计指标在一定时间条

7、件下的数值。2、比较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的不同。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累计量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期数列的特点:1)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2)各项指标值随着现象的发展进程进行连续登记,因而各项指标值可以相加,相加后的指标值反映现象在更长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3)每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所包括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长,指标值大,时期短,指标值小,因此其时期间隔一般应该相等。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某种现象在一定时点(瞬间)上的发展状况的总量指标所构成的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点数列的特点:1)时点数列中各项指标值反映现象在

8、一定时点上的发展状况;2)各项指标值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进行不连续登记,相加无实际经济意义,因而不能直接相加;3)各项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点间隔的长短没有直接关系。3、为什么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不用算术平均而用几何平均?几何平均法计算应具备三个条件:各项连乘要有意义、数列中变量值x工0、被平均项表现为比例形式。由环比发展速度组成的动态数列进行平均计算所得的平均发展速度同样是序时平均数。环比发展速度是相对指标,它的平均值不能按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因为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不同于一般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它并不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所构成,而是由一个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前、后项对比构成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在于确

9、定现象发展的平均程度。做为被平均的现象发展总速度(也应视为标志总量)是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连乘得来的,决定了平均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数列的平均水平,要用几何平法计算,不能用一般的序时平均法!(算术平均法)计算。4、时间数列的构成因素有哪些?时间数列结构分析的两个基本模型是什么?它们的假设条件是什么?时间数列一般可归纳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四个因素。长期趋势(T):是指客观社会经济现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受某种基本因素的影响所呈现出来一种基本走势。季节变动(S):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年内或更短的时间内,随着季节的转变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动。循环变动(C):是指社会经济现象以若干年为周期的涨落起伏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种波浪式的变动。、不规则变动(I):指客观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天灾、人祸、战乱等突发事件或偶然因素引起是无周期性波动。时间数列分析是指把影响数列变化的四个组成因素进行分解,以便了解它们对时间数列的影响程度和变动规律。因此,进行时间数列分析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如何设想时间数列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即这四种变化因素是什么样的模型进行结合。通常就四个组成因素假定二种基本模型:Y=T+S+C+IY=TXSXCXI第一种即加法模型,它假定四个要素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趋势变动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