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1. 无论是中国还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A.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D.文学理论2. 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作为文艺学的独立的分支是在(D)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3. 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A)A.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B.文学理论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C.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史D.文学理论、文学学、文学批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的作者是(D)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D)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
2、艾布拉姆斯在中国古代提出“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B)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看成是(C)A.社会生活的反映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之一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B)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马克思主义解答文学源泉问题用的是(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反映论D.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精神生产D
3、.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艺术交往论把文学看成是(C)A.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映C.一种社会意识形态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A.社会生活B.文学作品C.人D.摹仿文学活动的前提是(B)A.生活的积累B.人的生活活动C.知识的积累D.作家的出现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C)A.发生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
4、.形成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D.形成对立关系马克思说“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A.合规律性B.合目的性C.深刻性D.丰富性#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这个尺度是指从世界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从作品自身要素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从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是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创造“文学本体论”这一术语的是英美新批评的A.合规律性A.摹仿论A
5、.摹仿论A.摹仿论A.摹仿论A15世纪A.英伽登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及读者阅读的A.创造性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A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50年代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B合目的性B表现论B表现论B表现论B表现论B16世纪B.兰瑟姆B.再创造性质C.深刻性C.文学本体论C.文学本体论C.文学本体论C.文学本体论C17、18世纪C.萨特D伽达默尔和中国古语的“仁者见仁,C.意识形态性质B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D丰富性D读者反应论D读者反应论D读者反应论D读者反应论D19世纪智者见智”D反映论性质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 伊
6、瑟尔3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的是A.英伽登B.兰瑟姆C.姚斯D.伊瑟尔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构成的一个(B)A.系统结构B.交往结构C.读者反应系统D.创造系统在文学活动发生问题上提出巫术发生说的是(C)A.康德B.席勒C.弗雷泽D.格罗塞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同类相生或同果必有同因”称为(A)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其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B)A.相似律B.接触律C.必然律D.可然律最早在理论上阐述游戏说的是(A)A.康德B.席勒C.黑格尔
7、D.普列汉诺夫系统地阐述游戏说,并作为游戏说代表的是(B)A.康德B.席勒C.黑格尔D.普列汉诺夫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本原因是(D)A.巫术B.游戏C.宗教D.劳动刘勰文心雕龙提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B)A.文学发展与经济的关系B.文学发展与时代的关系C.文学发展与情感的关系D.文学发展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关系(C)A.总是平衡B.总是不平衡C.并不总是平衡D.基本平衡经济是支配文学发展的A.惟一因素B.一般因素C.次要因素D.最终因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其文学的概(A)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
8、的符号学的(A)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A)A.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D.符号学的18世纪之前所使用的“文学”一词的含义基本上是(A)A.广义的B.狭义的C.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鲁迅所称的“文学的自觉时代”是指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在现代世界,文学的通行含义是A.广义的B.狭义的C.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的含混主要是指话语意义的A.单一性B.多重性C.D 符号学的( B )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
9、 B )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 C )C 18 世纪D 19 世纪D 符号学的( C )D 完整性( B )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B)A.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C.文学的创作原则的问题D.文学的反映对象问题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标是(B)A.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一定政治服务D.为特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指出了(B)A.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B.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C.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
10、关系D.文学活动的人民性对于古代的文化遗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C)A.全盘继承B.全盘否定C.批判地继承D,无须继承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化的根本性方针是(C)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继承文学遗产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物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判断古代文学遗产价值的一条重要的标准是(C)A革命性B先进性C人民性D当代性第六章文学作为特殊的精神创造“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A)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 剩余价值论D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文学创造与科学创造比较,其特点是(C)A.揭示客体的真实本质B.如实地把
11、握世界的客观规律C.力求表达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D.获取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它所凭借的“艺术符号”是(B)A.语言B.言语C.线条D.色彩与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比较,文学语言强调的是(D)A.严谨的逻辑B.严谨的语法结构C.服从说明的需要D.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形成的文学观念是A.艺术摹仿自然C.艺术即直觉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观念是A.诗言志B.诗缘情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A 毛诗序C.陆机文赋亚里士多德认为“诗人的职责,在于A.描述已经发生的事C.叙述个别的事认为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是A.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A)B艺术表现情感D艺术是情
12、感的形式(A)C.诗者,吟咏情性D.感物吟志(C)B乐记D钟嵘诗品(B)B.描述可能发生的事D描述体现理念的事(A)B.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15C.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史达尔夫人D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乃是象征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的是A.科林伍德B.苏珊朗格C.贝尔D.阿恩海姆西方古代文学理论认为,文学创造的主体就是A.艺术的摹仿者C.艺术生的产者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A.别林斯基B.立普斯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评价的心理特征是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创造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把握的思维特征是A.逻辑推理B.感性直观创作主体的主导性、能动性、创造性首先体现在B.艺术的创造者D 生活的旁观者( B
13、)C.洛克D 克罗齐( C )C.情感体验D 理性思维( B )C.情感体验D 理性思维( C )A.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等B.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观念移注C.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D客体被创作主体重新塑造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文学创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学创作的材料应该是(B)A.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物质B.贮存于作家内心的精神现象C.记录于书本上的知识D.独立于作家之外的社会生活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是(B)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发生的枢纽是(B)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
14、力指(C)A.素材积累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D艺术构思创作动机的触发往往表现出一种(C)A.单一性B.直接性C.复杂性D机械性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B)A.想象B.联想C.幻想D记忆接近联想是指(A)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类似联想是指(B)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
15、境中引起的联想对比联想是指(C)A.由于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类似的特征引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比照的关系而引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引起的联想文学创作中的灵感是指(A)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创作中的直觉是指(B)A.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B.省略推理过程而对事物底蕴作出直接把握的心理过程C.由一个事物形象想到另一个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D改造和重新组合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6、艺术构思中的动力因素是指(D)A.记忆B.想象C.联想D.情感颜之推说:“为文犹须放荡,但又须随时以嚼勒制之”,强调的是(B)A.回忆与沉思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灵感与直觉的关系D.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略去具体细节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的构思方式称为(D)A.夸张B.变形C.突出D.简化在艺术构思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称为(C)文学创作中由“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过程属于A.变形B.漫画C.陌生化D粘合B 构思阶段D 修改阶段A “形之于手”是“形之于心”的深化是“形之于心”的深化B“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矛盾与“形之于心”的矛盾C
17、“形之于手”与“形之于心”的统一与“形之于心”的统D “形之于心”对“形之于手”的制约对“形之于手”的制约A.积累阶段C.物化阶段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曹植写七步诗的情况,是一种A.推敲B.即兴C.雕琢袁于令认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学的真实乃是与生活的真实比较,艺术的真实是一种A.人民性B.倾向性C.真实性、 “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D 功利性,指出了文A.客观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C.历史的真实D 科学的真实A.客观的真实B 事实的真实C.假定的真实D 历史的真实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从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角度说,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是衡量文学创造成就的首要标准是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概括要达到的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这种统一应该是般”的统一,这种统一应该是B 在特殊中显出一般A.为一般而找特殊C.只要描写了特殊就具有了一般D 把特殊归纳为一般他在文赋中说:A.情动于中而形于言C.诗缘情而绮靡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是A.以热情为元素C.唤起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的总主题是A.认识真理B.反映生活文学创造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永恒主题是A.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与社会公共事务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攻防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中的法律文件研究与试题及答案
- 经济政策评估的标准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考试各类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要素试题及答案
- 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的练习计划
- 高效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计划
- 法学概论的法律环境构建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政务网络中心招聘政府辅助工作人员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江苏宜兴市国有资本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防控与护理要点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课件
- 酒店宾馆装修合同协议书
- 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天津市高三高考模拟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黑磷行业销售模式与发展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2025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4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大兴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