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理科试卷第第三次教学检测12月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理科试卷第第三次教学检测12月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理科试卷第第三次教学检测12月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理科试卷第第三次教学检测12月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理科试卷第第三次教学检测12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教学检测高二历史试卷(理科)时间:7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王守利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1翦伯赞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从制度角度看,这里的“封建”是指( )A. 中央官制 B.地方制度 C. 社会制度 D.土地制度2“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中反映的信息与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相符?(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3“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

2、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4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5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

3、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6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为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并授予“自由的奠基人”的称号,卢梭受此推崇是因为他主张君主立宪 宣传主权在民 倡导天赋人权 提出三权分立A B C D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8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C

4、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9陈独秀认为:“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下列说法中最符合题意的是A陈独秀倡导使用新法B陈独秀提倡民主与科学C陈独秀认为新法优于旧法D陈独秀未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94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

5、振兴商务。”1903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13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11党史专家龚育之说:“南方谈话是代表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是标志着新时期的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对上述“新时期”、“新阶段”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D新中国诞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12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

6、( )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杂交水稻问世A BC D13用音乐美术特有的艺术形式,用不同流派表现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格尔尼卡 B民族乐派:柴科夫斯基天鹅湖C印象派绘画:莫奈日出印象 D现代主义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14“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C在城内建立夜间市场D建立一座活字印刷坊15很久以来,糖在欧洲只是作为药用并被视为一种舶

7、来奢侈品,直到美洲被发现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此推断在下表中,英国人均糖消费量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呈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均糖消费量(磅)欧洲(除英国外)英国16801750180008519019841018A新航路开辟之初英国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B圈地运动促使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C英国逐步控制了海上霸权从而占据贸易优势D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英国的生产力飞速提高161936年初,国民政府规定,对农产品加工,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发展,对一般工业应由政府实行保护和奖励的政策,对于那些地方上无力举办的大工业,应由政府、企业家一致进行。这说明国民政

8、府采取的行动是(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外资投资国内产业C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7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西餐种类繁多、营养卫生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18“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9、D“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19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20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的关系21选举

10、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A B C D22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 法国大革命初期,各地人民组织自治政府,政权落人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政治主张是A. 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C. 议会制度 D社会契约23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

11、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24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朝历代不断加强对台湾管辖。17世纪以来台湾面临西方殖民者的侵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到了近代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 抗

12、美援朝战争A、 B、 C、 D、一届全国人大召开(1954年)二届全国人大召开(1959年)三届全国人大召开(1964年)四届全国人大召开(1975年)五届全国人大召开(1978年)六届全国人大召开(1983年)七届全国人大召开(1988年)25十月革命时期的真理报副主编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A.俄国退出世界大战 B.发动七月革命C.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建立苏维埃政府26右表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表,以下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一届人大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来B“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

13、仍能正常召开C1978年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步入正轨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27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参与发起建立APEC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8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29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

14、标题A.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 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C. 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30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俄罗斯与格鲁吉亚战争爆发,美国随即高调介入。美俄双方舰队在黑海形成对峙,有人将之称为“新冷战”。对此表述错误的是 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 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 D形成了新的美俄两极格局第II卷(非选择题)二、判断题(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每题2分共10分。)31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32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奥巴马由选民直接选举,当选为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3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

15、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34乾隆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同治、道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3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三、材料题(每题10分,共20分)36学会把课本中的文字知识用图表、材料等多种方式呈现,是会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重要标志。请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所示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1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谁?(2分)(2)三省六部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完善到图二中的程度是在哪一朝代?当时中书 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各自负责的职能分别是?(4分)(3)图三中的政治结构

16、设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哪一朝代?为了维护这一设计,这一朝代的统治者采取了何种政治措施以加强皇权?(3分)37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

17、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 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 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2)概括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形成的原因。(4分)四、简答题(10分)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传

18、承了中国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又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材料二 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材料三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 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19、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请回答:(1)材料一孟子提出了什么民本思想?(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具体的民生主张?(3分)(3)材料三出自何处?根据材料回答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3分)(4)以上材料和分析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试卷第5页,总5页高二历史(理科)参考答案1.2.3.4.5.6.7.8.9.10.BBDBCBCDDC11.12.13.14.15.1

20、6.17.18.19.20.BBDBCDCDBC21.22.23.24.25.26.27.28.29.30.CABBCBDACD3135:BBABA36(1)秦朝(1分)、秦始皇(或赢政)(2分)。(2)隋朝、唐朝或隋唐都对(1分),决策、审议和执行(3分)。(3)明朝(1分)、废丞相(1分)设内阁(1分)。37(1)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产(或:文明)的交流和传播;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人类走向整体世界;促进了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型。(6分)(2)现象: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或: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4分)38

21、(1)民贵君轻。(2分)(2)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3分)(3)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吸取苏联教训。(3分)(4)民生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答案解析: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分封制是周王为了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而采取的地方措施,解题关键是熟知材料中“封建”的含义,这里的“封建”是分封建邦的意思,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2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的信息可知该事件是义和团运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说明清政府准备出卖国家权益以获取

22、西方列强欢喜,愿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与辛丑条约相符,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通过题干材料的描述可知这位学者出现的时间是明末清初,通过“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可知该学者反对君主专制,且其思想又有启蒙的作用,所以影视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而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个条件,所以D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提出“

23、兼爱”、“非攻” “节俭”、“节用”的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同时还提出了尚贤,尚同,非命、非乐等主张,所以B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古希腊文化更深层次的体现是古希腊的思想。古希腊的思想注重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此题应该选择C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人文主义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学生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卢梭的的主张的只有,不是卢梭的主张,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民主共和,是孟德斯

24、鸠的主张,所以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本题答案是B,A、C、D三项不符合史实。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信息可知这符合戏曲夸张虚拟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戏曲的特点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在“浅色的桦树林、深色的松树林”环境中生活的蛾,其颜色种类的分布是有差异的,这说明生物物种的种类与生

25、物生存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进化论·达尔文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可知,“西洋的法子”指的是西方的民主科学等思想,“中国的法子”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题干中陈独秀认为两者水火不容,如果要革新,就需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这说明其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故D项正确。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6、注意题干要求“共同诉求”,李鸿章主张机器生产,郑观应主张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章太炎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旧社会,梁启超主张提高国民的觉悟,改造国民的思想,他们四人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都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A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D项与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不符,排除。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李鸿章、郑观应、梁启超1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方谈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答案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7、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依据所学,是1964年10月;也是1964年6月;是1970年4月;是1973年10月。故符合题意,所以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世纪60年代的成就13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D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ABC表述正确。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浪漫主义1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开封世纪北宋的都城,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

28、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项;ACD项都与宋代的史实相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航路开辟之初葡萄牙率先进行殖民掠夺活动,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信息可知欧洲人均糖消费量增长的原因在于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地区大量种植甘蔗并加工制糖,而英国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结合表格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的英国逐步掌握海上霸权,占据了贸易优势,人均糖消费量增长与圈地运动无关,故C项正确,B项错误。19世纪中期英国才完成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

29、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16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国民政府对工业发展采取鼓励保护和扶植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与材料所述吻合,所以选D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产生· 民国年间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材料所反映的吃西餐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通商口岸,且是少数人的行为。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史实不符。所以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

30、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表现18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史实判断,材料中描述的是科举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九品中正制;“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是科举制;“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是宗法制;“举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是察举制。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1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依据所学,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中央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对地方的可知越来越严密;同时,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也逐渐完善严密,如清时对西藏等的管辖。分析选项,A、C、D均符合史

31、实;B表述错误。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2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是在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新的社会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形成的,因此C的表述不合史实。而ABD的表述均符合罗马法的内容,故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演变2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众议院而不是“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中国的一届政协当然

32、不是在普选基础上召开的。所以,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只能是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选举制度22A【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任何政府的正当权利,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可以得出独立宣言认为国家的权力在于人民,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组成自治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更是直接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所以选A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政治的扩展·主权在民思想2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暴露了中西方的差距,促使爱国知识分子的思考。结合所

33、学知识鸦片战争时期开始睁眼看世界的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其核心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C项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运动潮流,是D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都不符合鸦片战争这个时期,所以不选。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抵抗派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近代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和鸦片战争是毫无关系的,甲午中日战争导致割占,抗日战争导致台湾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逃离台湾,导致了

34、分离。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对台湾管辖2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国发表了四月提纲。在提纲中列宁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所以答案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四月提纲2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依据所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A正确;从材料可知,1964至1975年长达十年之间没有召开人代会,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

35、意;从材料可知,1978年以后,基本上是5年召开一次人代会,故C正确;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D项的结论。所以应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28A【解

36、析】试题分析: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签署,意味着中美关系的改善,这是在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处于守势所采取的举措,故其意图是A。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29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三种力量,即要求单极化趋势的势力、要求多极化趋势的势力、处于二者之间的游移力量,可以看出世界格局有两个变化趋势,即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故选C。从图中三种力量的分配上可以排除B、D两项;A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37、·当今国际局势3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A冷战结束后天下并不太平、B美国干预别国和地区事务、C美俄关系趋向紧张都和题意完全吻合,没有任何错误。充其量不过是美俄关系趋向紧张,然而并没有形成新的美俄两极格局。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新冷战”31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明朝废除丞相,造成政务繁忙,明成祖时设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但内阁没有决策权仅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使皇权空气强化

38、,但是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是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立。所以本题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3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美国中央政权机构的特征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美国中央政权机构实行的是三权分立,三权之间相互制约与平衡,双向制约。总统是不对国会与最高法院负责的。故,题干表述错误,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征3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39、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以劣势装备与日军血战,由于劣势的装备而失败,此后台湾被日本统治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台湾光复。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反割台斗争。3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的能力。题干表述错误。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是萌芽时期。京剧形成:是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即鸦片战争之后2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走向成熟:是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3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197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