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都是写入的文章。要好好学字讲的是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教导两位小八路要好好学字,体现了领袖对小八路的关怀,寄托了对他们的期望。梅兰芳学艺讲的是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勤学苦练眼神的事。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一心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孔繁森写的是优秀援藏干部孔繁森收养3个藏族孤儿的故事,赞颂了孔繁森关心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这四篇课文,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的,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词句来学习。从这四篇课文中,我们可以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二、【单元教

2、材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新偏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从杰出人物的言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懂得要向伟人学习。4.学会探望病人。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2.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杰出人物的言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懂得要向伟人学习。四、【单元教学策略】:1、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2、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探究语言文字。 3、加强朗读训练与写字的指导。4、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五、【

3、单元课时安排】:12要好好学字 2 13 朱德的扁担 214 梅兰芳学艺 2 15 大禹治水 216 孔繁森 2 练习6 4 合计14课时12要好好学字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 揭示课题,引导质疑1板书课题,齐读。2 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 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1) 画出生字词。(2) 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3)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

4、课文。2 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 抽读生字词,正音。(3) 指名分节读课文。(4) 齐读课文。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事?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遇见()。毛主席教导他们要()。三 精读课文1 出示投影,引导观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 细读第一段。(1) 自由轻声读。(2) 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才”是什么意思?这里强调什么?(3) 齐读第一段。(4) 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3 细读第二段。(1) 指名读。(2)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

5、主席的句子。(3) 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比较句子: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指名读句子。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弯下腰”说明了什么?(4) 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4 细读第三段。(1) 指名读。(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3) 这是谁对谁说的?(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6) 指导朗读。四 作业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用“参加”说一句话。复备栏第 2 课时一 复习检查1 抽读词语卡片。2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岁刘泽

6、参二 总结全文1 指名读课文。2 毛主席希望两个小八路干什么?听了毛主席的话,你是怎么想的?三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四 课堂练习1 读写词语延安革命参加点头毛主席毛泽东2 组词1 延()刘()过()划()3 扩词贵()()()腰()()()革()()()席( )( )( )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例:毛主席(弯下腰)写字。()爸爸( )看起报纸来。()小白兔( )走进家门。练写生字。复备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3 朱德的扁担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出产、扁担。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读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同甘共苦的

7、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 1 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谈话。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你们知识他是谁吗?板书朱德。说说这两个字怎么记。简介朱德。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板书: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扁担”这

8、两个字怎么记。课题中“朱德”“扁担”两个词里的四个字都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其中有三个字是要求会写的字。利用图片,随着出示课题分散识字。这样字不离词,音、形、义紧密结合,学生识记生字的效果好。(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自由读课文。要求:(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集体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生字词:井冈山同志一支队伍不远生产草鞋打仗(1)小老师教读生字词。要求:先读词中的生字,再读词。(2)开火车认读。生字放在词语中认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三)再读课文

9、,整体感知。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1)什么是“斗笠”?(2)“会师”“朱德记”“不料”是什么意思?(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贴有“斗笠”词语的斗笠实物或课件。一起读读这个词。这就是斗笠,是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

10、的。用来遮阳光和雨。出示总司令带着一支队伍在井冈山和毛主席会师的图片或课件。你们看,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的队伍会合了,书上用的是什么词。(会师)“会师”就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让学生看书上插图。“朱德记”三个字写在哪儿呢?(扁担上)“记”在这里表示标志、符号。在扁担上写“朱德记”表示这根扁担是谁的呢?(朱德的)(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

11、,不再藏他的扁担。)板书:心疼敬爱(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3集体交流。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是敌人。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陡峭的高山,你有什

12、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指导朗读:评读、赛读。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让学生进入角色。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5教师小结:

13、战士们看朱德同志天不亮就出发和大家一起去挑粮,天黑了才回来,晚上还要研究工作,实在太累了,大家怕累坏了他,就劝他不要去挑粮,可他还是坚持跟战士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着心疼,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了。复备栏第 2 课时(一)齐读课文。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二)研读课文,感悟理解。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2同桌互相交流。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请同学们找出

14、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字。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15、朗读这两句话。(三)总结谈话。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记”三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四)拓展。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五)指导书写。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收集有关朱德或其他革命先辈的故事、名言。复备栏板书设

16、计:教学反思: 14 梅兰芳学艺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 1课时一、揭示课题、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

17、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二、初读课文。、自由练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检查读书情况。()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B 男女生分节朗读。C 齐读课文。、填空,出示小黑板。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

18、,注音。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兰、芳、艺、紧、或、者、灵”(1)交流识记的方法(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3、师范写,生书空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四、作业:、练读生字词。、练习朗读课文。复备栏第 2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二、指导

19、读书,释疑。(一)“梅兰芳是何许人?”、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创立了“梅派”。他演过)、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是因为_。”“因为梅兰芳_,所以师傅说他_。”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

20、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1)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

21、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3)理解了这段话

22、,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三、回归总结,明理。、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注、视、灵”1、指名认读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4、给它们组词5、师范写,生书空。6、生描红,完成作业。复备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5 大禹治水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认知: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

23、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成功的原因。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养人定胜天的信念。教学准备: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2、大禹治水的挂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16 大禹治水2、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2、检查自读情况。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三、细读课文

24、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四、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3、学生描红。复备栏第 2课时一、复

25、习检查二、继续细读课文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2)学习二、三两句。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尽)“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板书:挖通劈开)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

26、“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指导朗读。学生练读,齐读。2、细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4)指导朗读。3、细读第4自然段。(1)齐读。(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三、练习背诵课文。复备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6 孔繁森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1、能

2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歌声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教育学生学习孔繁森关心人民、为民族团结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从小确立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的思想。教学重点: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孔繁森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孔繁森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组织看电影孔繁森或了解孔繁森的事迹。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16 孔繁森2、简介孔繁森的事迹。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一读,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二读,画出长句子,读通读顺。三读,标出自然段序号。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3、师范读

28、课文。4、引导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他们正在干什么。5、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的什么事?三、教学部分生字词1、出示:干部、拉萨市、失去、献血。指名读词。2、引导分析字形。部,与“都”比较。市,与“布”比较。失,与“大”比较。献,左右结构,左下不是“羊”,右边是“犬”。书空“血”的笔顺。3、学生按笔顺描红四、细读课文细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2、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查字典理解“优秀”。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优秀的干部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复备栏第 2课时一、复习检查1、检查字词:用投影出示以下字词,指名读。优秀干部拉萨市失去抚养医生献血感动2、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他是一个怎

29、样的人?“援藏”是什么意思?二、细读课文1、过渡:为什么说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2、细读第2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自然段。(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3)哪一句最能表现出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干部?(4)齐读第三句话。比较句子:(用投影出示)孔繁森抚养他们。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他们。这两句话都是说的什么?“抚养”是什么意思?轻声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一句好?为什么?齐读这一句。板书:接孤儿到身边(5)指导朗读。3、细读第3、4自然段。(1)指名读这两个自然段。(2)这两段主要写孔繁森的什么事?孔繁森为什么要献血,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由

30、这一句可以看出什么?(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把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4)分段释疑。(学生讨论)第3段:“夜里”、“悄悄”说明孔繁森不想让人知道献血,说明他的无私。“年纪大”、“身体又不好”还坚持要求献血,更说明的他的无私精神。“请求”和“再三恳求”写出孔繁森要求献血心情的迫切,强调这是一组近义词,“再三”突出了心情的迫切。“勉强”说明医生是在孔繁森的再三恳求下才同意他献血的。(查字典,了解“强”的意思,说明这是多音字。过渡:孔繁森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求献血,用自己鲜血换来的营养费供给几个藏族孤儿上学读书,当藏族同胞知道这件事后,他们(感动得留下了热泪)。这时,他们只能用歌声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激

31、和深情。(5)范读歌词。自由练读,知名读,齐读。指名说说藏胞们唱着这首歌,心里会想些什么?板书:献血供孤儿上学(6)指导朗读。三、总结全文1、齐读课文。2、讨论:学过这篇课文,你觉得孔繁森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优秀的援藏干部你还知道哪些像孔繁森这样的干部?3、复述课文。出示提纲。(1)孔繁森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2)孔繁森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抚养三个孤儿。(3)孔繁森去医院献血。(4)孔繁森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孤儿上学,这深深感动了藏族同胞。4、学生练习复述。练习6第 _ 周 星期 _ 总课时数 _教学目标: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3 熟记成语。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习运用。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教学重难点: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教学时间:四课时。复备栏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 教学第一题1 审题。2 指导。(1) 出示“迎”。(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b. Y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查找“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