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第1章绪论_第1页
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第1章绪论_第2页
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第1章绪论_第3页
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第1章绪论_第4页
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第1章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线电技术无线电技术:研究以电磁波能量方式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研究以电磁波能量方式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 的信号传输技术的信号传输技术超宽带电磁学超宽带电磁学 :研究以:研究以UWB电磁信号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电磁信号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 间的信号传输间的信号传输 UWB信号的产生信号的产生 UWB信号辐射与传输信号辐射与传输 UWB信号接收与数据处理信号接收与数据处理 基于基于UWB信号的系统应用信号的系统应用 1.1 超宽带电磁学的研究对象超宽带电磁学的研究对象 1.2.1 由宽带向窄带发展的无线电技术由宽带向窄带发展的无线电技术 莫尔斯电报工作原理莫尔斯电报工作原理:信号由键控一个载波信号的

2、开和关来代:信号由键控一个载波信号的开和关来代 表用不同的传号表用不同的传号(点点)和空号和空号(划线划线)表示字母特征。表示字母特征。 中等信息速率约每分钟中等信息速率约每分钟25字,相当于信号带宽为字,相当于信号带宽为 101 Hz ; 发射机产生的冲击信号带宽为发射机产生的冲击信号带宽为 104 Hz。 困难与局限困难与局限 信号占用了比通信所需带宽宽得多的频谱,使得电台间的干信号占用了比通信所需带宽宽得多的频谱,使得电台间的干 扰十分明显;扰十分明显;1.2 超宽带电磁学技术发展概述超宽带电磁学技术发展概述 宽带接收机接收到了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宽带接收机接收到了比信号带

3、宽宽得多的背景噪声,信噪比 (SNR)很低,只能接收到非常弱的信号。很低,只能接收到非常弱的信号。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使信号占用带宽与通信所需要的带宽相等使信号占用带宽与通信所需要的带宽相等(或成比例或成比例) ; 用户共享某些信道频谱,通过信号时间信息或其它编码信息用户共享某些信道频谱,通过信号时间信息或其它编码信息 识别各自所需要的信号,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增大识别各自所需要的信号,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增大 系统的通信容量。系统的通信容量。 技术发展技术发展 1903年年 ,查尔斯,查尔斯 斯坦梅茨为了产生无线电信号载波,发明了斯坦梅茨为了产生无线电信号载波,发明了 机械的机械的

4、高频交流发电机高频交流发电机; 1905年,加拿大的雷金纳德年,加拿大的雷金纳德 费森登利用该交流发电机,发明费森登利用该交流发电机,发明 了了幅度调制幅度调制(AM)的话音发射机,实现了数百英里话音传输;的话音发射机,实现了数百英里话音传输; 1913年,哈罗德年,哈罗德 D 阿诺德阿诺德(Harold D. Amold)发明了发明了放大电子放大电子 管管,使得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通话变成可能;,使得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通话变成可能; 1915年,出现了第一个大西洋彼岸的年,出现了第一个大西洋彼岸的无线电发射系统无线电发射系统。1.2.2 宽带通信技术的孕育与发展宽带通信技术的孕育与

5、发展 AM 技术的局限与困难技术的局限与困难 通过载波幅度变化来编码的通过载波幅度变化来编码的AM技术易受静电、雷电干扰;技术易受静电、雷电干扰; 频谱资源必将匮乏。频谱资源必将匮乏。FM 技术的发现与宽带通信技术的孕育技术的发现与宽带通信技术的孕育 埃德温埃德温 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 (Edwin Armstrong) 1933年,发现了信号的频率调制年,发现了信号的频率调制(FM)方法;方法; 奠定了信息理论的基础,量化了信号带宽与抗噪声干扰能力奠定了信息理论的基础,量化了信号带宽与抗噪声干扰能力 之间的关系;指出宽带信号可克服窄带信号失真的优越性!之间的关系;指出宽带信号可克服窄带信号失

6、真的优越性!丹丹 诺布尔诺布尔 (Dan Noble) 实现了实现了FM信号的双向陆地通信,有效推进信号的双向陆地通信,有效推进VHF信道的应用信道的应用 ;宽带通信的发展宽带通信的发展克劳德克劳德 山农山农 (Shannon Theroy) 1948年,山农提出信道容量定理年,山农提出信道容量定理 如果以如果以C表示信道容量,表示信道容量,S 表示信号功率,表示信号功率,N 表示噪声功率,表示噪声功率, W 表示信道通频带宽,则在高斯白噪声情况下,有表示信道通频带宽,则在高斯白噪声情况下,有)1(log2NSWC 提高信号提高信号S与噪声与噪声N功率之比,可以增加信道容量;功率之比,可以增加

7、信道容量; 当信道中噪声功率当信道中噪声功率N0 时,信道容量时,信道容量C ; C一定时,带宽一定时,带宽W与信噪比与信噪比 S/N 之间可以互换;之间可以互换; 增加带宽会造成增加带宽会造成S/N下降,无限增大带宽的信道容量极限为下降,无限增大带宽的信道容量极限为 NWSCW 44. 1讨论讨论 1948年提出:如果信息信号能够以使信号类似于噪声的方式更年提出:如果信息信号能够以使信号类似于噪声的方式更 高地扩展信息信号的频谱,那么该信号就能携带更多的信息高地扩展信息信号的频谱,那么该信号就能携带更多的信息 “扩频通信扩频通信”的发展。扩频通信是指用一族特殊的、比原始信的发展。扩频通信是指

8、用一族特殊的、比原始信 息宽得多的特殊数字序列来有意地扩展信号;息宽得多的特殊数字序列来有意地扩展信号; 频谱分配政策的改变导致了频谱分配政策的改变导致了“数字无线数字无线”时代的开始;时代的开始;UWB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 1960-1970年代,冲激雷达和政府主持的一些项目研究,导致年代,冲激雷达和政府主持的一些项目研究,导致 了后来被称为了后来被称为UWB的的“脉冲无线电脉冲无线电”的产生;的产生; 1970-1980年代,面向通信和定位的现代低功率脉冲无线电技年代,面向通信和定位的现代低功率脉冲无线电技 术的实用性得到证实;术的实用性得到证实; 2002年年2月月14日,日,F

9、CC规定将规定将3.1-10.6 GHz 这一无需政府执照这一无需政府执照 的带宽分给的带宽分给UWB系统使用,美国开始了系统使用,美国开始了UWB通信技术研究通信技术研究 1.2.3 UWB系统的应用和未来方向系统的应用和未来方向 (1) UWB信号的基本特征信号的基本特征 低功率密度低功率密度。相对于窄带接收机而言,。相对于窄带接收机而言,UWB信号的功率密度信号的功率密度 相当于窄带接收机感受到的噪声信号;相当于窄带接收机感受到的噪声信号; 高分辨率高分辨率。一些。一些UWB信号的时域波形脉宽非常窄信号的时域波形脉宽非常窄(ns 或亚或亚ns 量级量级),使,使UWB系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

10、系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cm 甚至甚至 mm 量级;量级; 宽带宽宽带宽。UWB信号具有很宽带宽,极宽的带宽使得采用信号具有很宽带宽,极宽的带宽使得采用UWB 信号的局域无线网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信号的局域无线网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G bits。(2) UWB系统的应用前景系统的应用前景 UWB雷达系统雷达系统A 美国陆军实验室海杂波环境探测雷达美国陆军实验室海杂波环境探测雷达RCS: 1m2 ; 作用距离:作用距离: 25 km;距离分辨率:距离分辨率:0.3 m; 电脉冲宽度:电脉冲宽度:1.5ns;上升沿:上升沿: 0.35 ns; 幅值幅值 80kV;脉冲功率:脉冲功率: 160 MWB

11、 欧洲机载欧洲机载AESA雷达计划雷达计划 EADS(德国德国)、Thales(法国法国)、BAE System(英国英国) AESA计划在飞行试验中展示其性能计划在飞行试验中展示其性能 美国研制的冲激体制探地雷达美国研制的冲激体制探地雷达C 近期文献报道的探地与穿墙冲激雷达近期文献报道的探地与穿墙冲激雷达(美国美国)美国研制的冲激体制穿墙雷达美国研制的冲激体制穿墙雷达D 瑞典瑞典Mala公司研制的钻孔式勘探雷达公司研制的钻孔式勘探雷达 最大钻孔放置深度:最大钻孔放置深度:1 km 分辨率:分辨率:1 m 探测距离:探测距离:3-10 m 已产品化已产品化 (全球唯一产品化钻孔雷达全球唯一产品

12、化钻孔雷达)地面主机地面主机地下探测主机地下探测主机电磁信号电磁信号E 中石化中石化电子科技大学钻孔测井雷达原理样机电子科技大学钻孔测井雷达原理样机原理样机照片原理样机照片甘肃油井测试现场甘肃油井测试现场测试到的直达波与回波测试到的直达波与回波F 冲激雷达的其它应用研究冲激雷达的其它应用研究电子科大电子科大368单元对空雷达单元对空雷达 地下地下CO2封存监测雷达封存监测雷达 冲激体制的近炸引信系统冲激体制的近炸引信系统 煤层地下水探测雷达煤层地下水探测雷达 钻孔式地震勘探雷达钻孔式地震勘探雷达UWB通信通信 有线有线UWB通信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基础设施、不影响现有有通信系统。在不改变现有基础

13、设施、不影响现有有 线通信系统已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线通信系统已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UWB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无线无线UWB通信系统。用通信系统。用UWB替换现有有线低速率传输系统;替换现有有线低速率传输系统; 研制高速率的研制高速率的UWB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 有线、无线有线、无线UWB混用通信系统。混用通信系统。传感网络传感网络 UWB技术既可以使现有传感网络无线化;技术既可以使现有传感网络无线化; 独立充当传感器。独立充当传感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阮成礼:阮成礼:电磁导弹概论电磁导弹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年年 (全国全国 “八五八五”高技术重点图书高技术重点图书); 阮成礼:阮成礼:超宽带天线理论与技术超宽带天线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