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归纳(句子_第1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归纳(句子_第2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归纳(句子_第3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归纳(句子_第4页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归纳(句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句子)xx老师六个方面:一句式变换;二仿写句子;三修改病句;四扩句和缩句;五关 联词语运用;六连词成句。(一)关联词1、xx词语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 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 写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2、常见的xx词语类型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既,,又,,那么,,那么,,一边,,一边,,有的,有的,,不是,,而是,,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还,,不光,,还, 甚至,,不仅,,还,,选择关系一一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

2、的情况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转折关系一一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去葭尽管,,还是,然而“假设关系一一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如果, 就, 即使, 也,要是, 就, 假如, 就, 哪怕 , 也 ,因果关系 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为 , 所以 , 所以 ,之所以 , 是因为 , 因此 ,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只要, 就, 只有, 才,无论, 都, 不管, 都, 无论 , 也 ,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xx, 也

3、 , 与其 , 不如 ,3、 xx 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 “成双配对” ,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考试时常见的题型有:1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虽然 , 但是 , 即使 , 也 , 不但 , 还 , 只有 , 才 , 例 我们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学习内容,还要多读课外书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我遇到过许多学者,虽然他们庄严而

4、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是他们教 给我的远远不及那位小学老师。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按时完成。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例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不 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递进关系)我常常去探望青鸟的巢。我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我虽然常常去探望青鸟 的巢,但是从来不偷鸟蛋,不毁坏鸟窝。(转折关系)3、把一句话,用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写出来。例:你爱学生,他们也爱你。你如果爱学生,他们就爱你。(假设关系) 因为你爱学生,所以他们也爱你。(因果关系)只要你爱学生,他们就会爱 你。(条件关系)关联词语注意

5、事项:1、关联词语一般都是一对出现,只有少 数单独使用。(如 可是“、而"、因此"等)2、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 愤,不能任意组合。3、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二)句式变换句式变换就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根据表达和理解 的需要把某种句式变成另外一种句式。小学生学习和考试中常见句式变换主要 有以下几种:1、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 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2)增添的词语 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3)扩句不能另加主干,

6、如:主语 我”不能变成 我们”或我和某某”。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 基本的成分。缩句的基本步骤:1、先把句子分成 诧”、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 部分。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 的词语,去除 得”以及后面的词语。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 连接成完整的句子。例 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我思念着启蒙老 师们。(缩句) 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都 江堰是大堤。(缩句) 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我和同伴们前进。(缩句)

7、 这位 “当代神农氏 ”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 “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 “第五大贡献”。(缩句)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 “的、地、得” ,但可以保留 “着、了、过 ” 。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 , “第五大贡献”等。2、陈述句、“把 ”字句与 “被”字句的互换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3 、

8、 “直接引用 ”与 “间接转述 ”的互换把某个人的话直接描写出来,叫直接叙述,把某人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叫间接转述。例 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 “你得想想办法啊! ” (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直接引用 ”与 “间接转述 ”做好以下几点:( 1)改换人称。只能改引号里面的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即 “我 ”改为 “他” ; “我们 ”改为 “他们 ”)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2)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 3)如果是问句,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 4 )增删个别词语

9、,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4、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 彩。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虽然反问 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 的。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例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 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 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 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 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

10、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1、把陈述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 定或肯定的词。2、加上语气功词 呢"、吗”。3、将原句中的句号改为问号。4、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 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把反问句改为陈 述句,其改法与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正相反。5、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都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句子,后者更加强烈的表示肯定。(双重否定句是指一句中有两个否定词语的句子。如,非不"、不能不等)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 强。例如: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

11、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肯定句)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双重否定句) (三)修改病句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1、常见的语法类型有:(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6)词序混乱(7)指待不明(8)分类不当5 / 8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摆脱了贫穷与落后。(成分残缺)改为:在全 国人民的努力下,中国摆脱了贫穷与落后。 二王庙的修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 父子而建成的。(重复累赘)改为: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成的。二王庙的修 建就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2、怎样修改病句(1)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

12、表达的是什么意思。(2)找出有毛病 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修改病句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简(修 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顺序混乱的)3、常用的删改符号:(四)修辞手法:小学阶段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反复、对偶、设问和反问等。例雨一直下着。(陈述句)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拟人 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比喻句)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 母亲蛮可爱蛮可爱的。

13、(设问)(比喻)比喻和夸张的区别:比喻句中的被比 喻物和比喻本身没有关系。夸张句中被夸张的和本身有某些相同之处,或形 状、或声音、或颜色等有相同的地方。(高耸入云)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间的相似点作比。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好象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 ,2、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3、排比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 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4、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 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5、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

14、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辨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与疑问句的区别:(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 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 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6、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 法。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 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7、对偶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 五 言”或七言”古诗中。(五)仿写:就是将已有的生动优美、含义深刻的语段为例句,要求学生仿照已有的句

15、子的句式、修辞方式、情感等,用指定的(也有不指定的)词语或造出新的独 立的句子来。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幸福是什么?医生说: 幸福就是看见病人康复后的笑容。”幸福是什 么?老师说:幸福就是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播种知识的种子。”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碧海间任意遨游。”仿写的基本要求:1、内容要协调一致。仿句和例句的内容要能够互相搭 配,互相衔接;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要匹 配。2、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 但要注意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

16、用词尽可能不与例 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3、修辞要相同。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基本相 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例句用了哪种或哪几种修辞方法。(六)连词成句:所谓 连词成句”就是将杂乱无章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一句话。连词成句的方法:先通读词语,并分析词性,连词成句,最后检查句子。例闪过时间叹息影子的里在时间在叹息的影子里闪过。(连词成句) 直笑我看着小妹姐姐和我看着小妹和姐姐直笑。(连词成句)小妹和姐姐看着 我直笑。(连词成句)我和小妹看着姐姐直笑。(连词成句)姐姐看着我和小 妹直笑。(连词成句)我家在市图书馆附近。市图书馆在我家附近。(改变 词序)连词成句注意事项:1、读懂词的意思,不能增减词语。2、语句通顺, 结构完整,句末打标点符号。3、将词语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