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姓名:张永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学科教学(数学指导教师:陈建华20091001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中文摘要江苏省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己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 革命性的变化,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获得数学改革的成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 革的重中之重,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课堂教学模式决定的。课 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以及新 教材实验日益深入,呼唤
2、着相匹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 改革的真谛就在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造,在于对现代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 略体系,是一种广泛运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本文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教学理 论的指导下,调查和分析了高中数学合作教学现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尝试着建立符合 高中数学教学实际的操作模式,就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自己的数学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从新授课, 复习课,研究性课的三种不同角度出发,创建了“合作学习”三个教学模式,构建了三个
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提出了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和实施策略。在这些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实验结论。并针对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扬州人学硕上论文 Abstract 2一Jiangsu,a new round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fully implemented.The newcurriculum ideas with rev
4、olutionary pared、析tl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proposes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synthesis of practical ability.Its goal is to cultivate an innovative spirit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compound talents to gain the success of educational reforms.Learning to change the way th
5、at curriculum reforms is a top priority,whil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styles,is again to a large extent determined b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The changing pattem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curriculum reform.As the new”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
6、ards”progressive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new material Experiment deepens, it calls to match the production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To some extent,the essence of the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and in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modem te
7、aching mode.Cooperative Learn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countries as a creative and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and strategy system is a widely used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This paper is under the modem education,psychology and various theories of teaching,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v
8、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high school andunder the premis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According to my own teaching practice to try to establish hil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mode of operation,the paper is on how to construct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9、It is also about ”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of 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research.The theory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e is combinedwith their new classes,review classes,research lesson.I create the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3,building three ”cooperati
10、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of the basic procedures,puRing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to be followed in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I conclude that”cooperative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model can enhance student mathematics
11、 achievement,Can foster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and can enhance student awareness of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experiment. An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coope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l problems,1will mak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Key Words:curriculum reform;learningstyles;coope
12、rative learning;teaching Mode扬州人学硕上论文扬州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对本 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 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站哆年J,月二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到一蓠瓶姗络=提W瓮汤 躲血斟 名:f/留沁纠 签字日期:御年f 7月如日 签字日期:年 月 日 (本页为学位论文末页。如论文为密件可不授权,但论文原创必须声
13、明。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1引言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新 课标"【l】正是顺应这一要求指出:“课改重点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 模式的转变,它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因为教育必须着眼 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 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独特需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必须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究的思维和空间。"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 变以往单一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倡导构建具有“
14、自主、合作、探究"特征的学习方 式,2001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基础教育章程改革纲要 【2】也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 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 作的能力。合作学习作为实现自主、探究的载体,倍受老师们的青睐。在实际教学中,教 师如何尽快转换角色,改变沉闷呆板的教学模式,更科学、更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 习,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合作学习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
15、的 研究尚缺乏深入的探究,期待进一步的突破。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教学手段 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对象的发展性,在新形势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育人目 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学习环境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传统的“以 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点:(1以“教”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 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在: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中国 的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中,成
16、绩非常优异,而在诺贝尔奖上,却是零。课堂上教师常常忽扬州人学硕士论文 4一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学”,总认为自己“教”得越多,学 生就学得越好,因而常出现“满堂灌”的现象;教学进程大多是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步骤 展开,很少给学生以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空间,学生学到的是孤立的、机械的知识,很 难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完成任务大多依靠模仿,缺少主动探索的过程。 (2传统教学 模式中,所有学生往往被置于相同的教学要求和相同的教学起点之中,是一种无个性的学 习。表现在课堂上,就是经常出现无论学生会与不会,都必须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讲 授,缺少个性化的学习,结果常出现“好的吃不饱,
17、差的吃不了”的现象,严重影响学习 的积极性。 (3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表现为知识的孤立接受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或 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时间很少,因而学习上很难得到同伴或教师的及时帮助。 学生的学习大多“各自为阵”,常常造成懂的很快做完了,无事可干,不懂的或因某一步 “卡壳”的只能被迫停下等待老师续讲。这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对学生健康情感 的形成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极为不利【3】。在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如何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 接受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己成为 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对
18、高中数学课中的“合作学习”的 研究,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与人合作的 能力及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 【4】。合作作为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自从人类产生便随之出现。合作学习是一种 古老的教育观念和实践。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就非常 重视合作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他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合作,例如, 在他所编撰的儒家经典著作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谓 之摩。在反映他教育思想的著作论语中也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有关合作学【3
19、】杨捷。从“中心”到一对话”:现代西方师生观的转向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7,I【4】梁吴。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应片j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14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习的论述。在西方,古犹太法典上便强调为了了解犹太法典,每个人应该寻找学习伙伴【5】。 公元l世纪,古罗马昆体良(Quintillion指出,学生可以在相互学习中获益。古罗马哲学 家塞内力H(Seneca也认为,当你教别人时,你自己等于学习了两次。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 斯(J.A.Conenius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指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 识,而且还以通过对别的学生的教学来获取知
20、识。夸美纽斯主张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 干小组,每组10人,挑选年龄最大、才能出众或者是特别勤勉的学生做“十人长,其职 责是协助教师管理学生,并在勤勉和德行上做出好榜样【6】。18世纪初,英国牧师兰喀斯特 (J.Lancaster和贝尔(A.Bell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了广泛的运用,并于兰喀斯 特学校1806年在纽约市成立时,这一观念迅速在美国传播。19世纪初期,美国的共同学 校运动十分强调合作学习的运用。帕克(C.EParker是这一时期合作学习最杰出的代表人 物之一。在其代表作关于教育学的谈话一书中提出了教师应该从儿童自己的活动规律 中去研究儿童,儿童也应该在相互交往中学习等思想。这
21、些思想把鲜明的革新精神引入了 课堂,使课堂充满了真正合作与民主的气氛,他所倡导的合作教学方法在19世纪末20世 纪初一直主导着美国的教育。20世纪初杜威(J.Dewey成为了帕克合作教学方法的传承 和拓展者,他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小组,并将之作为其著名的设计教学法中一个十 分重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梅依(M.May和杜伯斯(L.Dobs在社会科学 研究审议会(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的支助下完成了竞争与合作。20世纪40年代,莫瑞诺(J.L.Moreno研究发现社会关系图(sociogram上同伴间喜好的排序是动 态的,当学生面对的团体改变时
22、,他们对同伴的喜好排序也随之改变。同一时期勒温 (K.Lewin的“田野理论(field theory将焦点集中在现在的情境(非历史的来分析 行为.他的学生道奇(M.Deutsch发展了勒温关于“田野理论”的思想,他研究合作和竞 争团体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的表现。道奇认为:(1良好的表现和组织生产力是源于合作的 互动关系;(2当为了某种外在的目标而采取竞争时,团体的和谐和效率会中断;(3合 作较之竞争会产生更多的人际互动。他首次提出合作的相互依赖是一种相互助长 (promotive interdependence的情境。这些理论进一步形成了关于竞争与合作的目标结构 理论,为随后的课堂合作学习理论的
23、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0世纪60年代,米勒 和汉林(L.K.Miller&R.L.Hamlin通过研究竞争和合作对生产力的关系,发现团体奖励效 果比个别奖励效果更能提高效率,这对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在我国,著名教5j靳玉乐:合作学习,I四11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16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3224页.扬州人学硕上论文 6一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小先生制”71的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著名特级 教师李庚楠老师于20世纪80年代所创立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采用个人学习、 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三结合的
24、教学形式,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包含有合作学习的理念。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 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8】,以及近 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 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通过这些研究,合作学习的价值逐渐被教育系统内部成员所认可, 不少学生从中受益,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开发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与此同时,一些 突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没有清晰的界定。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 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
25、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 需要研究合作学习适于解决何种学习任务。其次,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的学科,甚至 是同一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也不可能干篇一律,我们必须开发多样 化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以适宜不同的学习情境。教师要注意不能只重形式,要加强方法的研究,搞好管理。要研究教材,根据教材的 特点选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所有的教材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要研究新授 课应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式,复习课应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针对性地选用合作学习的 教学模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多种因素:合作前的准备,时间的设定,内容的选择, 合作的方式,环境条件,课
26、堂纪律的保障,过程的监控、指导,成果的反馈和评估,安全 事项等。只有选择科学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周全,安排妥当,才能使合作学习这种教学 模式发挥出更大的优势。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合作现状如何是本研究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 们通过调查问卷,获得详实的数据。然后,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 面的研究结果,就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提出自己的建议。【71倪守建,陶行知/J、先生制中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蕴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04【81曾庆可,数学教学中应倡导合作学习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概括
27、起来,本文针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研究:(1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2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3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1.4本研究意义 7一(1有利于了解本地区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 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 挥。(3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培 养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间试行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观教学的民主。扬州人学硕十论文 2研究的方法设计与实施下。 8一合作学习是新课改革
28、所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对其内容与要求都有一定的说 明,本文在分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及相关中外著作、期刊杂志 的研究,对合作学习的定义等内容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本文提供了根据合作学习的主要要素设计并描述了一些真实的案例,第一,案例分析 以个案的收集作为实际出发点.第二,案例分析也为我们深入开展数学教育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思路,通过不同案例的描述旨在体现出有合作学习观的教师的处理方法,从而说明如 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高中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具体研 究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看法;(2学生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态度;(3
29、课堂合作学习实际效果;(4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2.3.2调查问卷的编制 9一问卷的编制参考了数学学>-j过程中的心理模型建构研究(汪航,2004qb的问卷, 调查问卷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设置了相关问题.(1对象的确定与样本的选取对象:由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尚未完全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所以在调查时学生 主要以高二、高三的学生为主作为研究对象,教师为全体数学教师。样本:笔者选取了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数学组教师55人,高二、高三学生330人。 (2问卷调查的实施为解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在指导语中强调“这份问卷调查表
30、是想了解同学们的一些基 本情况和想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做参考资料。这份问卷不是考试评定,不对你个人做任 何评分,也不会留给你的老师和学校,你可以不用填写你的姓名。请你根据你的真实情况, 认真答题。谢谢合作”,然后简单介绍答题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整个测验时 间用时大约为20分钟,学生感到时间充裕。深入了解高中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教师 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情况及驾驭情况。在进行调查问卷的同时,不时抽取教师进行访谈,以便更好的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尽量选择有教学经验的名师,便于获取定性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扬州人学硕士论文3研究的理论基础lO合
31、作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由于合作学 习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各不相同,各个国家对合作学习的阐释也不尽相同,莫衷一是,众说 纷纭。如苏联称“合作学习"为“合作的教育学习",欧美国家称之为“合作授课”,我国 有时则称之为“合作教学”等。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者和教育专家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是,他们的定义都揭示了许多共性的东西,这对于我们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特征以及 活动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上定义中归纳出合作学习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方面:(1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2合作学习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
32、助活动;(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预设的教学活动;(4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和奖励依据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是一种按照小组总体成绩来 进行奖励的教学策略;(5合作学习仍是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各个动态因 素,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内部各因素与社区、 家长等与教学有关的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互赖来协调、促进学习群体中的个体成员的全 面发展,以期达到预先调制的、共同的教学目标,并以学习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 种教学理论和策略1101。本文中的合作学习主要指课堂中的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33、与交流, 在教学上体现出以下的观念特点:(1互动观:由于合作学习中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 而这种互动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传统教学大不相同,它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f1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是将教学互动推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目标观:合作学习在教学目标上,注重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 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3N生观:合作学习认为,师生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是动态的,根据教学情境 的变化而变化,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原有“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步转变成了 “指导一参与”的关系。(4形式观:合作学习认为,教学
34、应当兼顾教学的个体性和集体性特征,应当把个别化 与人际互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5情境观: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体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利用,符合 教学规律和时代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情境的一大变革。(6评价观: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 转向大家合作达标。“教学模式(Model ofTeaching-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 i1提出的,他们于1972年出版了教学模式书。提出教学模式是“试图系统地探讨 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
35、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可以使 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推厂的类型”的定义,同时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3种流行教学 模式,并用较为规范的形式进行分类和阐述,将教学模式分为四大类:社会相互作用模式; 信息处理模式;个人发展模式;行为主义模式。近年来,我国的学者、一线教师也都纷纷 专门撰文介绍和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己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对于教学模 式的定义,国内外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表述,国外较有影响的是乔伊斯和韦尔的定义。 国内大致有四种看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定义;从教学结构的范畴定义;认为教学模式是 “小型教学论”;从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角度定义。上述定义虽在某些侧面
36、反映了教学模式 的本质,但都有所欠缺。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一定的 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构及其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 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ll】本文借鉴这个定义,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 联系的产物,它以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的简化形式表述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便于教 【11】李果民.中学数学教学建模(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2扬州人学硕上论文 12-一师掌握,并能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同时,它是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课堂 手段等融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
37、么做、后 怎么做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帮助教师预见教学活动所预期的效果,把比较抽象的理论化为 具体的操作策略。可见教学模式上联理论,下联教学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学习、运用和建 构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发展教育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 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 的。"新课标同时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
38、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 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 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与合作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求和建构者,而这种建构又与教师 和同伴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其他同学是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 发展能力的帮助者、促进者,通过共同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互补,最大限度地 实现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区。从国内外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文献来看,合作学习能迅速成为
39、当代深受世界上许多国 家普遍关注和欢迎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绝非偶然。合作学习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 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着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合作学习的理论基 础作一简要的分析,以期对大家深刻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施效率有所 裨益。总而言之,合作学习主要奠基于社会学与心理学等学科之上,其理论基础涉及以下 几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社会互赖理论(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格式 塔学派的创始人考夫卡(KaVa,K.曾经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整体。考夫
40、卡的同事勒温(Lewin,K.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阐发:第一,群体的本质就是导 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成员之间的互赖(这种互赖通常由共同目标而创设,在这个 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第二,成员之间紧张的 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12】。勒温的弟子道奇(Deutsch,M.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了合作与竞争的理论,这对 合作学习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道奇认为,在合作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的个体目 标表现为“促进性的相互依赖”,也就是说,个体目标与他人目标紧密相关,而且一方目标 的实现有助于另一方目标的实现。而在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下,群体内个体目标
41、则体现为“排 斥性相互依赖”,虽然个体目标之间联系紧密,但一方目标的实现却阻碍着另一方目标的实 现,是一种消极的相互关系。道奇的学生戴卫约翰逊(Johnson,D.W.,同他的兄弟荣约 翰逊(Johnson,R.T.一道,将道奇的理论拓展为“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假定:社 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 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消极互赖(竞争通常产生反向 互动,个体之间相互妨碍彼此取得成绩的努力。在没有互赖(个人努力存在的情境下, 会出现无互动现象,即个体之间没有相互影响,彼此独立作业。这就是约翰逊兄弟所提出 的社会
42、互赖理论的要义。据此,约翰逊兄弟明确地指出课堂中存在着合作、竞争与个人单 干三种目标结构,并由此构成三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在合作的目标结构下,个人目标与群 体目标是一致的,个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群体其他成员目标的实现,个人目标的实现与群 体的合作相联系;在竞争的目标结构下,个人目标的实现与群体目标的实现是负相关,若 某一成员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其他成员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个人单干的目标结构下, 个人的利益与他人没有关系,个人目标的实现不影响他人目标的实现。从社会互赖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的理论核心可以用很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当所 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43、。相互依靠为个 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X勉,愿意做任何促进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 f3X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l 31。”J21JohnSon D W,Johnson R T,HoIubec E J.Circles of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00m(4tIl edM.Edina,MN:Interaetion Book Company.1993.131Johnson D W,Johnson R T,Holubec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44、in the classroom(4th ed 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扬州人学硕士论文 3.2.2选择理论 14 -。一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原称控制理论(control theory。1996年哥拉斯将自己1979年就倡导的控制理论改称为选择理论。哥拉斯指出:“我过去把选择理论称为控制理论, 是因为它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控制。我发现选择理论是一个更好、 更积极和更完美的名称。”1141Et了此看出,选择理论与控制理论是同一种理论。哥拉斯指出:“控制论是建立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的,即我们是被内在动力所推动的,
45、 是被我们的各种需要所驱使的。这些需要如同我们的胳膊和腿之连于我们的生动性结构一 样,也建立于我们的生物性结构之上。我们一出生,就必须去奋斗。我们为生存,为获得 一些爱、一些力、一些乐趣和自由,我们只有靠争取,别无选择。这些需要,我们经常能 满足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我们控制自己生活的效力能达到什么程度【l 51。”哥拉斯认为:“我 们都被潜伏于基因中的四种心理需要所驱动,它们是: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 需要和快乐的需要。与我们必须靠食物和住所来生存一样,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需要。满 足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需要都会使人感到愉快。实际上,快乐的生物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一种 需要得到了满足。痛苦则告诉我
46、们目前我们的所作所为无法满足我们非常想满足的那种需 要。我们之所以苦恼,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找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如果这种失败的痛 苦持续不断,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约翰(实际上是指学生两年内就会离开学校。”161他 还指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于压抑,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学生懂得在一 个群体情境中不可能让他们自行其是,需要遵循规则和纪律。另一方面,如果有了归属感 和影响力,愉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问题就集中到了归属的需要和影响力的需要。 总之,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 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等。按照选择理论,不爱学习
47、的学生, 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不愿学习”(软件问题。只有创造条件,满 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 能取得学业成功。许多学生正是因为在课堂上得不到认可、接纳和表现出对别人的影响力, 才转向课外活动、校外小团体等寻求满足自己需要的机会。可以说,“只有愿意学,才能学 得好”是选择理论最为通俗的一种表述。【14】Glasser W.cChoice Theory”and Students Success E M I.The Education Digest.1997.63(11.115GlasserW.RealityTherapy
48、:ANewApproachtoPsychiatry EM3.NewYork:HarperandRow,1965.910. Glasser W.Reality Therapy:A New Approach to Psychiatry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5.910.张永丰: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教学工学(classroom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理论认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及社会心 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任务结构(task structure、奖励结构(reward structure和权威 结构(authority str
49、ucture。斯莱文博士认为:“课堂教学工艺学可以描述为三个要素:任务 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的统一体。”具体言之,任务结构包括:(1教学方式方法,如 讲解、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练习、实验操作等;(2教学组织形式,如全班教学、分组教 学或个人自学。在分组教学中,又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之别。合作学习在任务结构方面 利用小组合作,异质性小组团体,采用各种不同方式的学习活动来进行学习。奖励结构一方面是指运用何种方式来强化学习行为的结果,它涉及:(1奖励类型,如 分数、表扬或物质性鼓励;(2奖励频数,如奖励间隔时间的长短、奖励数量的多少等;(3 奖励的可接受性,如直接奖励或间接奖励;(3奖励的对象,
50、如面向全班、小组或个人。另 一方面,奖励结构是指人际间奖励的互赖性。合作学习是合作的奖励结构,因为一个学生 的成功同时可以帮助别人成功,合作学习利用这一正性(positive的互赖关系来激发和维 持学习活动。权威结构主要是指在课堂这一社会系统中,教师或学生控制教学活动的程度。任何社 会都必须有社会控制,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并满足社会需要,课堂这一社会系统也是如 此。在课堂中,控制可能由教师个人、学校行政人员,其他成人,学生自己,同伴团体、 班长等来承担。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通常是由教师个人以奖惩和分数来控制学生的学习 及各种行为表现的。学生的努力和用功只是为了避免教师的处罚并为自己赢得某种利益
51、, 这是无法满足开放社会要求的,也无法使学生真正地张扬个性,获得最佳发展。合作学习 则不同,它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内在动机及同伴的激励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去努力进行学 习,最大程度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表面上看,合作学习似乎只是改变了课堂内的社会群体结构,但在实际上,课堂上 的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值得注意的。在以上三种 课堂结构中,合作学习首先将任务结构中的教学方式方法从传统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单向交 流或双向交流,拓展为各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交流。其次,合作学习还将分组教学作 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确定下来,分组的观念一改以往能力分组中所强调的同质性,而是 主张将小
52、组成员按学业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征、性别比例、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进行 合理搭配,形成一个微型的合作性异质学习团体。在奖励结构中,合作学习把以往表面上扬州人学硕上论文 16面向全体学生,实际上却鼓励人际竞争的奖励形式改变为面向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性奖 励。在权威结构中,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我控制活动为主,教师指导协助为辅,用约 翰逊的话来讲,就是“从旁指导”(a guide On the side。【l 7】总之,在合作学习的各种具体方式中,改变最为突出的主要是奖励结构。研究业已证 明,奖励结构是合作教学赖以提高学业成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斯莱文曾经指出:奖励结 构所具备的功能是合作教学的特色所
53、在。动机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主要研究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 (Deutsch,M.,1949曾界定了三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和个体性结构。从 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与竞争性相反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 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帮助他 们的成员做任何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而且,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同伴们去尽最大 的努力”。B8动机主义者在批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时指出,课堂中的竞争性评分和非正式奖励制度 导致了学业努力相对立的同伴规范。由于一个学生的成功会削弱其他学生成功的可能性, 学
54、生们就可能形成这样一种规范(norms,即谁得高分就是为了“出风头”,或者是想成为 老师的“宠儿”。“竞争性的计分标准造成一种同伴常模,这种常模不利于调动学生努力学习 的动机”。【19】另外,这种阻碍和限制工作的规范在工业上也是人人皆知的。如工作中的峋陕 手”就会受到其工作同伴的讽刺和排斥。然而,当学生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活动时, 在合作性奖励结构下,他们学习的努力有助于同学的成功。学生们在学习上会因此而相互 鼓励,强化彼此在学业上的努力,并且能形成有利于学业成绩的规范。约翰逊等人认为, 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的积极的 彼此依赖关系。激发动
55、机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 这种共同体可以通过共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工、学习资源共享、角色分配与扮演、 团体奖励和认可来建立。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关系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17】Johnson D W,Johnson R T,Holubec E 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 ed 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B81R.E.斯莱文.合作学习与学业成绩:六种理论观点J.于红宇
56、,译.夕h国教育资料,1993,(1:637. 【19】乔治.雅各布斯.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林立,马容,译一匕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1.张水睾: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与动机论有些联系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 以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veness为媒介的。实质上,学生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是因为 他们相互关心并希望彼此都获得成功。这种观点与动机观的相近之处就是它强调从动机而 不是从认知上解释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动机理论家们认为,学生们帮助小组同伴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利益要求这样做。相反, 社会凝聚力理论家们则认为,学生们帮助小
57、组同伴学习是由于他们关心集体。社会凝聚力 观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突出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活动,以及小组活动过程之中和之后的 小组自我评价活动。社会凝聚力理论家倾向于不接受动机理论家视为根本的小组奖励和个 体责任,他们认为,“如果学习任务是挑战性和有趣味的,如果学生具备充分的小组过程技 能,那么学生们就会于集体工作过程本身体验到高度的奖赏性一永远不要对小组成果中的 个人贡献进行评分或评价。,【201沙伦与阿朗逊(Sharan,R.,&Aronson,E.等人的研究就主要 是以社会凝聚力理论为依据的,他们在其创设的合作教学方式中,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角 色。在阿朗逊的“切块拼接法”中,将4或5
58、个课题分配给小组成员,学生们分别学习一个 课题的材料,他们在“专家组”中与其他小组学习同一课题的学生开会交流信息,然后再回 到各自的小组中去轮流讲解所学的课题;在沙伦的“小组调查法”中,各小组承担全班学习 的某一单元内的各个课题,然后在小组内再进一步将课题分解为各项子课题。学生们共同 探讨某一课题,最后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向全班介绍。“切块拼接法”和“小组调查法”都要求 将学习任务专门化(task specialization,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小组中创造一种相互依赖 性。在约翰逊兄弟的方法中,这种相互依存性是通过让学生们担任“检查员”“记录员”“观察 员”等不同角色来实现的。约翰逊兄弟的研究似乎对动机主义和社会凝聚力的观点都持赞成 态度。凝聚力理论家们认为,小组建设、小组评议及任务的专门化,不但可以使小组的成员 协调工作,而且还使全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每个人不管其能力大小,都能给小 组任务及全班任务的完成作出独特的贡献。【20】R.E.斯莱文.合作学习与学业成绩:六种理论观点J.王红宇,译-夕h国教育资料,19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内容解析及试题答案
- 使用数据库编程的VB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城区八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法学概论考试必考内容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软考重要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文化传媒主管总结与项目开发展望计划
- 高考作文追求梦想的试题与答案
- 优化学习方式2025年软件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杭州市2025年中考作文《勇敢自信》写作策略与范文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古朴与时尚(审题指导与例文)
- 河南省洛阳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原卷)
- 2025年入团考试各科目试题及答案分析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模拟测试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学校设计施工及运营一体化(EPC+O)招标文件
- 江苏南京茉莉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