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意识与语文课感六安九中 余波有时听老师说起,上语文课,常常找不着感觉;不过也有老师说过,语文课好对付,跟学生侃大山,课堂那是鸦雀无声。这里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谁的口才好,谁就能受到学生的欢迎,谁就因此能拥有很好的语文课感。所谓语文课感,就是教师上语文课的自我感觉,是语文教学行为所引发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心里折射,其实也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自我判断。虽然口才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好感,并激起他们的模仿行动,但是语文课感仅仅与口才相关吗?显然不是,因为学生上语文课,决不等同于听演讲。当然,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精熟,是影响语文课感的一个重要前提;否则,口才好也是瞎唠叨。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都能做
2、到对语文教材的精熟,但也仅仅是精熟而已;上课便是不厌其烦地精讲,陶醉痴迷在自己的认知框架中。在他们看来,语文教学就是要向学生讲清知识要点,是要对学生的考试负责的。其结果是,学生收获了一本本记下来的语文知识,既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融会贯通。这就是杜威曾批评过的,“教学并不是一个告知与被告知的事体,这一点几乎无人不知晓,但在实践中又几乎无人不违反。”1他对教学提出过一个很好的建议,认为“教师要精通教材,但他的注意力,必须放在学生对教材的态度与反应上”。或者说,“教师要关注教材与学生当前学习需要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师自然不能向学生讲授自己关于课文的理解,而是要帮助学生在自己原有理解水平上更进一步,
3、解决学生关于课文理解上的认识落差问题。因此,学生意识也是决定语文课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是学生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对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不断的支持与激励。因此,语文教师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不要过多表现自我,让课堂更多成为学生的舞台。具体说来,教师的学生意识要体现在课前、课中与课后,为学生设疑,让学生述疑,帮学生解疑,听学生表达,思其中缘由,出协调办法,并追问其合理性等。学记有言:“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课前,为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应试语文教育下,教师备课大多只备教材,而很少备学生。事实上,教师也不能神机妙算,并不能确切知道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不过,笔者所理
4、解的“备学生”,应该是教师为学生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做准备与做铺垫,即为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安排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许多老师在教案中也设置疑问,但所提问题大多是公共问题,如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等。教师常套用教学参考书上的观点,学生也不敢妄下结论。至于词语解释,就让学生查工具书,很少关注词语的语境义与情感色彩。其实,教师要关注学生“可能怎么想”,而不是词典的解释、教参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这就涉及到一个知识观问题,知识并不是一个客观性存在,而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体。所谓主观性,是指知识是自身主观经验所支撑与孕育的一个观念实体;所谓客观性,是指
5、这个观念实体能够为他人所接受。所以,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也就是自我性与他者性的平衡。这样看来,让学生记忆过多外在文字符号,并不是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知识不是复制语言与经验,而是生成语言与经验。教师要为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空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变公共问题为个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行动。杜威说过,“引导儿童将一个问题作为他自己的问题去认识,使他自动地去注意以找到它的答案。”3例如,你认为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请说明你的理由。多一个“你认为”与“说理由”,就涉及到学生个人的思维推理,需要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认知过
6、渡到元认知。第二,设置意义干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要善于设置意义干扰,通过“变看法”、“换词法”与“对照法”等,借助同构点与异构点的延伸与对比,努力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广度。这种意义干扰,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的自组织过程,利于提高他们的理性认识与辨别能力。第三,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构筑学生与文本的反思性关系。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世界,其实就是要凿开文本与学生、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意义通道。教师要善于设计拓展延伸性问题,帮助学生构筑与文本、他人以及自身的反思性关系,通过他者性与自我性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实现自我与他者融合。如学习背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朱自清眼中的父亲“背影”,联想到自己眼中的父亲
7、“背影”,建立文本中历史的“父子深情”与学生现实的“父子亲情”的意义联系,让文本意义将学生生活世界照亮。课中,倾听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反思性理解。有老师指出,自己上课时也向学生提出问题,但是学生语文程度太低了,没办法,只有自己满堂灌了。比较而言,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抱怨多一些。可能不是学生的语文程度太低了,语文教师要多一点自我问责。如上所述,这就涉及到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问题。当然,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行动必不可少;否则,抛出再好的问题也可能是“对牛弹琴”。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主动发问,也要留有时间让学生主动提问。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善待问者如撞钟”。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师要主动倾
8、听学生的心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如同张华教授所批判的,“讲授教学观”的倡导者关注语言的功能没有错,其错误在于过于强化了教师的“口头语言”和学生的“听觉功能”,弱化了学生的言说和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教师一味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自卑与盲从心理,形成杜威提到的“理智的奴性”。教师放弃自己主动的讲解,转而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依据自身语文经验所允许的逻辑方法展开思考。学生经验与话语中必然包含积极与消极的因素,教学的意义正在于,通过学生的经验与话语本身,作用于学生的内部心灵世界,实现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师倾听,不仅为学生自主生成语文知识提供机会与自由,也
9、为语文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重要学习资源,使得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个人情境深刻关联。教师倾听,也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像传统那样,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前进,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新鲜感。当然,教师还要善于判断与协调。教师要通过质疑与追问等手段,引导学生对自我话语所包含的价值取向与逻辑推理再审视与再思考,实现自我思维的修补与自我思想的完善。学生从自由性思考走向反思性理解,从“实际怎样想”发展到“应该怎样想”,语文课堂也因此有了一个飞跃,即引导学生从发现知识跃向认识自己。和被动听讲不同,主动表达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编织话语,生成语言作品,学生的即兴思维、情境思维、多元思维等都得到了锻炼,学生的独立性、意志力与自信
10、心等也得到了培养。课后,追问语文课堂教学的合理性。一堂课结束并不简单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还要就课堂教学过程做必要的回顾与整理,从事语文教学所必须的教学叙事与教学反思。教学叙事主要是记录语文课堂所发生的有意义故事情节,是对师生共同经历却无法重复的语文学习生活的精心剪辑。教师在教学叙事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这也就是要求教师从发现课堂到认识自己。教师反思的内容很多,包括学生“为什么那样想”,自己的协调是否合理,有无更好的协调方法,自己提出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自己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满意吗,为什么满意或不满意,等等。教师要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自我诊断,这是应试语文教育
11、所忽视的,却是新语文课改所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传统语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向学生讲授语文知识,关注学生的可接受性,却相对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一个关于学生学习情意积极变化的显性主题。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海德格尔说过,“教,意味着让学生去学。”“学习就是呼应所学对象的亲切呼唤的过程。”4语文教学就是要构筑学生与文本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与爱好读书的学习态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师生的双重学为基础,并以促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为根本鹄的,是一种反思性实践与关系性实践。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语文教师要关注的,并不是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而是要将语文知识的探索与生成,转化为学生自我的欲望与意志;将语文教学这种被动性活动,转变为学生关于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动。这样,语文学习将成为学生终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事业。语文课堂教学如果没有促进学生在动机、情感、意志、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其合理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而其能够得以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要具有鲜明的学生意识;否则,再好的语文课感,也可能只是教师的主观臆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护工劳动合同协议
- 清洁工劳务合同协议
- 清洗吸污转让合同协议
- 游乐项目收购合同协议
- 西湖大学《公共艺术选修视频剪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文理学院《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教师心理健康疏导课件
- 函授应用数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文化产业融合试题及答案
- GB/T 32960.3-2025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协议及数据格式
- 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
- 甘肃武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机械制造及非标零部件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绍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 2025年湖北省鄂州市荆楚联盟中考模拟生物试题(一)(含答案)
- 纳税实务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