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地基基础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基基础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1以下哪些基础形式属浅基础()A沉井基础 B扩展基础 C地下连续墙 D地下条形基础E箱形基础 答案:BDE2、以下属于扩展基础的是()。A.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B,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C.毛石基础D,墙下条形石专基础12、某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为 3亦4m,基础理深d=1.5m,拟建场地 地下水位距地表1.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 1米,丫 = 18.0kN/m3;第二层为粉质粘土,层厚为 5米,产19.0kN/m3, 上 = 22q Ck=16kPa;第三层为淤泥质粘土,层厚为6米,产17.0kN/m3, a=110 Ck=10kPa;。按地基基础设计

2、规范(GB50007 2002)的 理论公式计算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 个数值? B(A) 184kPa; (B) 191kPa; (C) 199 kPa; (D) 223kPa。注意:具体是哪个土层的 H Ck?公式的规定,是指“ b”深度范围内的dk Ck。fa =Mbb Mdd m McCk1 18 0.5 19-10= 0.61 3 18 3.44 1.5-6.04 161.5= 190.51Kpa13.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9m,长20m,埋深d=5m,地下水位距地 表2.0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为填土,层厚为1.5米,产18.0kN/m3; 第二层为粘土

3、,层厚为10米,水位以上 -18.5kN/m3、水位以下丫 = 19.5kN/m3, IL=0.73, e=0.83由载荷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 特征值fak =190kPa。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fa最接 近下列哪个数值? D(A)259kPa; (B)276kPa; (C)285kPa;(D)292kPa。注意:该计算公式中因b=9m>6m,所以b取值6m。其次是、的计算要注意水下的所有不为有效重度。1.5 18 0.5 18.5 3 (19.5-10)35fak b(b-3) d(d-0.5) mfa1 1 12.95KN /m3M90 0.3(6-3)(19.

4、5-10) 1.6(5 - 0.5) 12.95Kpa=291.79Kpa = 292Kpa14.某矩形基础底面积为3.8mx 3.2m,基底埋深在天然地面下1.5m, 设计地面高出天然地面 0.5m。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顶的竖向中心荷 载为1250kN,地基土重度为18.0kN/m3。基底附加压力最接近下列哪 个数值?D(A) 90 kPa; (B) 98 kPa; (C) 106 kPa; (D) 116 kPa。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一般建筑物都埋在地表以下,建筑物建成 后作用在基底上的平均压力减去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 才是新 增加的压力,此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18.条形基础宽2m,

5、基底埋深1.50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0m, 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350KN/m,地基土分布:第一层土厚度为 3 米,天然重度-20.0kN/m3,压缩模量Es=12MPa;第二层为软弱下 卧层,具厚度为5米,天然重度 产18.0kN/m3,压缩模量Es=4MPa; 扩散到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Pz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A)78kPa;(B) 89kPa; (C)109kPa; (D)143kPa。时注意:荷载F是作用在基底,此即为所有竖向力的合力,就包含 了自重G在内了,因此在计算时不必再累算 G。15 .有一个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在基底平面上作用着中竖向轴心 荷载240

6、0kN及力矩M。问M为何值时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 B(A) 1000 kN m ; (B) 1200 kN m; (C) 1400 kN m; (D) 1600 kN m。Fk GkM2400M =1200KN.m注意:1、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在基底/; 2、考核基本概念及公式16 .矩形基础底面积为 4mX3m,在基底长边方向作用着偏心荷载 1200kN。当最小基底压力Pmin等于零时,最大基底压力Pmax最接近下 列哪个数值?D(A) 120 kN m ; (B) 150 kN m ; (C) 170 kN m; (D) 200 kN m。注意:荷载作用点的位置在基底,且在长边方向;1

7、7 .某构筑物基础4>m,埋深2m,基础顶面作用有偏心荷载Fk=700kN,其偏心距计=1.3,基底边缘最大压力Pmax最接近下列哪个 数值? CA. 203.2kPa; B. 212.1kPa;C 213.2kPa;D. 217.4kPa.20 .某条形基础上部结构荷重为 F=160kN/m,经修正后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为f=100kPa,基础埋深为d=1m,条形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于 下列哪一个数值? C(A) 1.0m;(B) 1.5m; (C) 2.0m; (D) 2.5m。直接套用公式21 .拟设计独立基础埋深为2.0m。若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226kPa。 上部结构荷重 N=1

8、600kN, M=400kN-m,基底处Q=50kN。则经济合 理的基底尺寸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B(A) 3.8mX4.6m; (B) 3.6mx 3.2m; (C) 2.4mX3.2m; (D) 2.8m X2.6m。直接套用公式A _=8.6m2 fa - Gd 226a -20*222 .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墙厚240mm。上部结构传至基 础顶部的轴心荷载 N=360kN:m,弯矩M=25.0kN m/m o条形基础底面 宽度b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1.8m,则经济合理的基础高度最 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B_(A) 280mm ;(B) 380mmm; (C) 480

9、mm;(D) 580mm。25、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A B D);(A)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B)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 计算时的规定一致;(C)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时的规定一致;(D)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 时的规定一致。13 .在下列情况 C 下,可认为群桩承载力为单桩承载力之和。A.摩擦桩或sa > 6d的端承桩B.端承桩或sa <6d的摩擦型桩C.端承桩或s

10、a>6d的摩擦型桩D.摩擦桩或sa<6d的端承桩14 .与灌注桩相比,预制桩具有C 的优点。A.可采用很大的直径B.可采用很大的桩长C.桩身混凝土质量容易保证D.可以基岩作持力层15.对承受偏心荷载的基桩(群桩基础)B时,其承载力条件得到满足。A. V0N <RB. 4N MR和?oNmaxMl.2RC. V0NmaX<1.2RD. %NMR或 为NmaxMl.2R三、判断改错题(对者在括号内画,错者画“X”并将错误的地方标出改 小。每题2分,共12分)1 .无筋扩展基础的台阶宽高比是指基础的宽度与高度之比。()2 .现场荷载试验时,低压缩性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常由变形控

11、制。()3 .在公式fa=fak+(b-3)+”Jm(d-0.5)中,埋深d 般自室内地坪算起。()4 .持力层与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之比越小,应力扩散越快。()5,横向受力的桩,当 口l至4.0时,桩底的边界条件对桩身变形及内力影响较小。()6.端承桩基础的承载力小于其单桩承载力之和。()5偏心荷载下的基础强度应满足 Pmax<1.2f,即偏心荷载下地基承载力提高 20%( )6.当地基上部土层较好,而下部埋藏有软弱土层时,最宜考虑采用桩基。()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基底净反力。()9.浅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中将要出现但尚未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7 .刚性基础设计时,

12、必须进行基础本身材料强度验算。()8 .在地下水位以上应采用 科计算土体自重应力。()5.偏心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强度应满足 Pmaxw 1.2f ,即偏心荷的地基承载力可以提高 20%。()9.浅基础的最小埋深为500mm。(三、填空题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 2002 )根据 、 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 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2、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所有建筑物基础底面尺寸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即满足地 基土体强度条件;

13、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部分丙级的 建筑物尚应进行 验算; 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 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以及基坑工程,尚应进行 验算;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 验算。3、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 的荷载效应应按 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4、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下荷载效应的 组合,不应计人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4、无筋扩展基础通常由砖、石、素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砌筑而成。这些材料都具有相对较好的 性能,但其

14、 强度却较低,因此,设计时必须保证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 基础材料强度的设计值。5、基础埋置深度是指 距地面的距离。1 .确定地基承载力方法有、和 等几大类。2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和 03 .按规范查得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当基础宽度大于 米、埋7采大于 米时必须进行修正。4 .在容许承载力按基础的宽度、埋深进行修正的公式尸为士的天然容重,下m为 士的加权平均容重。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当基础宽度 b,埋深d 时,需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进行修正,具修正公f。6 .在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或特征值公式中,”、,按查表确定,不取7m 取。7 .地基基础变形验算中的变形指标包括

15、 > > ? 四种。8 .地基变形特征可分为 、和。9 .框架结构基础是以 控制变形的。10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是以 控制变形的。11 .高耸结构基础是以 和 控制变形的。12 .单层排架结构柱基是以 控制变形的。1 .桩基按承载力的性状可分为 和 两种。2 .受压桩又可分为 和。3 .桩基按受力性能可分为 和。4 .桩基按施工方法可以分成 和 桩。5 .砂垫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 和。6 .砂垫层的主要作用是 、和。7 .用于处理软弱地基的换土垫层法,其厚度需经计算确定,从提高效果和方便施工出发,一般可取 米。8 .在地基处理方法中,当场地允许时采用 来处理厚度较大的砂土地基较为

16、有效和经济。11、基础按埋深,可分为 和 两类。11、建筑物的地基分为 和 两类。12、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施工,一般采用 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施工。13、钻孔桩施工时,一般用 法灌注水下混凝土。14、浅基础刚性角值与 有关。15、基坑排水方法有 和 两种。16、埋置护筒的方法有 、和。17、清孔有、和 等几种方法。18、刃脚主要作用是沉井下沉时 ,同时也有 的作用。19、建筑物的地基分为 和 两类。20、基坑坑壁支撑方法有 、。21、预制沉桩主要采用打入法、振动法、静压法和 等方法。四、简答题1、简述浅基础的类型及特点。2、简述刚性基础设计要求。3、选择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要求?4、地基基

17、础设计基本验算要求有哪些?五、计算题某场地土层分布及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如图7-1所示,若在该场地拟建下列基础: 柱下扩展基础,底面尺寸为2.6m x 4.8m ,基础底面设置于粉质粘土层顶面; 高层箱形基础,底面尺寸 12mX45m ,基础埋深为4.2m 。试确定这两种情况下持力层承载力修 正特征值。二、计算题I .某建筑物的箱形基础宽8.5m,长20m ,埋深4m , 土层情况见下表所示, 由荷载试验确定的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 =189kPa ,已知地下水位线ds(10) w位于地表下2m处。求该粘土持力层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a地基土土层分布情况层次土类层底埋深(m)土工试验结果

18、1r填土1.80T =17.8kN/m 32粘土2.00 0=32.0% l=37.5%p=17.3% ds=2.72水位以上 Y=18.9kN/m3 水位以下Y=19.2kN/m37.80解:(1)先确定计算参数因箱基宽度b=8.5m>6.0m,故按6m考虑;箱基埋深d=4m。由于持力层为粘性土,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表5.2.4, 确定修正系数 增,下的指标为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它们可以根据土层条件 分别求得:/ 2.72 (1 0.32) 9.819.2-1 二-1.0 =0.83,一 p 32.0 -17.3 II = = = 0.73L - d

19、 37.5 -17.3 p由于 Il=0.73<0.85, e=0.83<0.85,从规范表 5.2.4 查得 m=0.3 ,m=1.6因基础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故持力层的丫取有效容重为:T ' =12-10=9.2kN/m 33、ihi1-3“ hi1而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容重为: 二 17.8 1.8 18.9 0.2 (19.2-10) 2.0 2 = .N/m31.8 0.2 2(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 fak b '(b-3) d m(d - 0.5)= 189 0.3 9.2 (6 -3) 1.6 13.6 (4 -0.5)= 189 8.2

20、8 76.16= 273.4kR本算例中容易出现如下错误:(1) 对持力层土层判定错误,采用了地下水位以上的容重计算;(2) T未用有效容重计算,Ym采用了持力层的容重计算;(3) 取宽度b=8.5m ,未按6m考虑。2、在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设计值,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所示,验算持力层承载力F=105kN填土填土1 =16KN /m9kNJ/mM=105kNmQ=67kN3.0 mx3.5m05 1 08 o粉质粘土| 到9kN/m e=0.80 IL=0.74 5fak=230kPa ES1=5.6MP a3淤泥质粘土g-=IE =1.86MPa地基剖面(尺寸单位:m

21、解:(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因 b=3m,d=2.3m,e=0.80<0.85,L=0.74<0.85,查规范(GB5007-2002)表 5.2.4 可得 m=0.3 , m=1.6 o基底以上土的平均容重:16 1.5 19 0.832.3二 17.0kN / m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fa = fakb (b-3) d 0(d -0.5)= 200 0.3 (19-10)(3 -3) 1.6 17 (2.3-0.5)=200 0 48.96249kPa(1)基底平均压力PFF G 1050 3 3.5 2.3 203 3.5= 146kPa 二 fa=249kPa(满足)基底最大压力:% M =105 67 2.3 = 259.1kN mF G Mpmax r A W259.1二 1462=188.3kPa <1.2fa =1.2 父 249 = 298.8kPa(满足)3 3.5 /6所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本算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1)基础自重设计值G计算错误,如采用G=ac &(2)上部荷载合力计算错误,如未计算水平力的作用;(3)W=lb2/6计算中b值用3.0计算。3、在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设计值,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所示 粉质粘土:18kN/m3, e = 0.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