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期中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一、基础题(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卿然偏执一叶扁舟鞭辟入里C.衬托称职游目骋怀趁热打铁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敷衍:yon门当户对:dmgC.刮短:sh a孤寡老人:gu a3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眉黛岱宗玳瑁饰品代代相传D.宁谧庇荫蓬草生辉刚愎自用B.撮土:cu 0困窘:j mC.撑持:chg私塾:shuA.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B.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颗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檄子上摘了下来C.寒风凛洌,有太阳,很弱,仿

2、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D.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味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一一正在涉过这条急流.B.当它爬上岸朝向我们,并摇晃着它的尾巴时,我们才发觉我们错了:这是一只狼C.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圈套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D.对鹿来说,它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牧牛人来说,是 银行账户透支的威胁.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这里,我学得了爱 ,爱,守秩序.这些

3、至今还被我保存着.到如今我的好客的,还未全改A.清洁花习惯习性B.花清洁习性习惯C.花清洁习惯习性D.清洁花习惯习性6 .依次填入下文空缺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 是狼,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A.所以 因此 无论 或B.因此 但是 无论 或C.所以 但是 即使 还D.因此 因此 即使 还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然.,美不胜收.他为之很苦恼8 .他把出幽如其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C

4、.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D.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B.看来,提高人们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在今天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了 .C.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我国古代的饮食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10 下面的情景或场合中,语言最得体的一项是()A.饭店里的标语:t#勿随地吐痰 .B.建筑工地的标语:施工给您带来了不便,请绕行,谢谢

5、合作 C.公共场所的标语:禁止吸烟,违者罚款 .D.患者病愈后,向医生表示感谢,送给医生一面锦旗,上写: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10.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B. 莫言在 卖白菜 一文中, 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折射出母亲与“我”的不同性情.C. 当代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 ,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D. 英国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像山那样思考中思考的是: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

6、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题( 40 分)阅读下列各语段,完成1119 题 .(一)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 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 “以后, 您可以歇一歇了! ”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

7、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 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 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 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 .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

8、炉冷灶的家中 .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 “去吧,小子!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11. 这段话以时间为顺序,共写了三件事: ( 9 分)12. 该段文字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请写出每一层次的最后一句话 .( 6 分)(二)三十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 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

9、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 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 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一一全体打柴去!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 转眼就释放完了, 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

10、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 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13. 课文用大量笔墨叙写了挖红柳根的情形:由用利斧斩到用炸药

11、炸.这有什么用意?在这似乎平静的叙写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4 分)14. 在文中作者把“红柳”比成“冰山” ,两者相似点是什么?突出了红柳的什么作用?( 4 分)15. 第二段写“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了哪两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 分)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红柳是平均海拔5000 米高原上仅有的树种,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作者称之为“高原上的精灵”B. 作者介绍了砍伐红柳的过程,赞扬了那些“男子汉们”的艰苦劳动以及高科技的强大威力.C. 红柳有巨大而顽强的根系,它们与沙子黏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从而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D.文中

12、以“千年古木”、“亿万颗沙砾”来形容红柳生存年代之久远与沙山之巨大,这并非夸张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 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当花瓣微微收拢,.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17.填入文中空缺处恰当的文字是(2分)A.小屋显得轻灵而自由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B.归来时带着几分雀跃的心情那使我增加几分寂寞C.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D.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那是夜晚来临了7 / 6(4分)1

13、8.对“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小屋比作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群山怀抱中晨暮昏晓时的光线变化B.作者将层山比作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破晓或入暮时的柔静和宁谧C.作者将群山怀抱的小屋比作一个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晨暮昏晓之时的光线变化D.作者将群山怀抱中的小屋比作一个花蕊,形象地写出了小屋在破晓入暮时的柔静和宁谧19.作者将小屋称为“我的空中楼阁”,是因为小屋建在山上,在夜幕之中“小屋迷失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犹如耸立于空中的楼阁.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无其他原因?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个是()(4分)A.小屋建在山上,出入只有一条山路一一空中走廊,就犹如建于空中的楼阁.B.小屋玲珑地建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犹如建于空中的楼阁C.小屋建于山上,环境独立安静,是作者理想中的空中“空中楼阁” D.小屋在树的遮掩下,凌空而起,若隐若现三、写作题(40分)20. 某人因病或因事不能照常上学,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