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九中的应用_第1页
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九中的应用_第2页
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九中的应用_第3页
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九中的应用_第4页
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九中的应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浅析数学思维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内容摘要:数学对于化学来说是基础,是一种工具。在学习中,如果能将数学思维方法迁移到化学中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化学教学中,善于把数学与化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知识上互相迁移,在方法上互相借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跨学科思考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关键词:数学思维方法;化学解题能力从近几年的化学初升高的试卷及全国化学复赛试卷分析不难发现,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处理化学问题的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用数学思维方法来指导、分析有关化学问题,可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敏捷性,不断优化思维品质

2、,对提高化学解题能力和思维有极大的帮助。这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分析相关试卷和竞赛题可以发现有许多知识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维。这些思维主要体现了数形结合,讨论法,极值法,差量法,等价转化(即守恒)等数学思想。下面结合一些具体事例来加以说明:一、助力“数形结合”,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数形结合”是数学最重 要的一种解题方法,它可以把抽象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初中化学中与数形结合较多的有数轴、集合图、坐标等。要解决这类题型,关键是从图形中分析出一些有用信息,再结合化学中一些原理、知识加以判断。(1)数轴类 数轴上的数的大小关系一目了然,看懂图是关键。例1(2011宿迁市) 某同学对家

3、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测定,结果如下图: pH345789106食醋葡萄汁酱油西瓜汁牛奶玉米粥牙膏皮蛋pH345789106pH345789106葡萄汁酱油西瓜汁牛奶玉米粥牙膏葡萄汁酱油西瓜汁葡萄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食醋可以除去皮蛋的涩味 B牙膏是中性物质C酱油显碱性,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D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分析:在数轴可以看到每种食品的PH的范围,而根据PH>7的呈碱性,PH7的呈中性,PH<7的呈酸性,易选出A。(2)集合类 集合中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可以明确化学概念间的关系,也深化数学概念,避免独立地呆板地看待某些问题。例2. (08年烟台)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

4、、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单质、化合物 B.碱、氧化物C.碱、含氧化合物 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分析:由图易看出、是并列关系,包含,包含。当它们间的大小关系理顺后,结合所给物质的关系不难得出结论,选C(3)坐标类坐标是数与形结合的最完美的结合体,它让直观和抽象相结合这样可以拓宽思路例3.(10广安20)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分析:A中随着加入

5、的Ba(OH)2溶液的量的增加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也不断增加,当硫酸完全反应沉淀量达到最大,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会有沉淀生成C中随着加入的Ba(OH)2溶液的量的增加溶液的PH会由酸性变成中性最后变成碱性D与A相似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只有水故质量分数为.而B中只要增加了Ba(OH)2溶液水的质量一定会质量选B二、善用“讨论法”,消除定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密性“讨论法”要求学生能对满足所给条件的各种可能性加以分析,不能有所遗漏,再结合一些实际进行综合判断,不合题意的应舍去。这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严密性是有相当的好处。例4往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6、问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分析:本题中所给的只是笼统地说是一定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它的量应加以各种可能性的想像,仔细品味不难想出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为加入的硝酸银的量不能完全消耗氯化钠,这时滤液中的溶质除了反应生成的硝酸钠外,还会有多余的氯化钠。第二种为加入硝酸银的量恰好下氯化钠完全反应,这时滤液中的溶质就只有硝酸钠了。第三种为加入的硝酸银过量时,这时滤液中的溶质就不仅有硝酸钠还会过量的硝酸银了。这三种可能性都存在,是缺一不可的。又如2008年全国化学竞赛附加题,这是一道用分类讨论法求解的的范例。例5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25 g,加热至恒重。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的固体加入12 g水中,

7、有12 g固体未溶,再加入5 g水,仍有10 g固体未溶。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下表。求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ClO3的质量。表 KCl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100g H2O)28.034.440.345.851.156.3分析:完成本题的关键就是要发掘出题中题眼两次共加水17克后这10 g未溶固体中的成份。当然10 g未溶固体也有两种可能:一种它全都是KCl,另一种它可能是KCl和 MnO2的混合物,然后再根据KCl的从0100溶解度判断就可得出它不可能是全都是KCl,再对第二种考虑就得出正确的结论。三、巧用“极值法”,破解思维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极值

8、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故也称为极端假设法。例6 0.56克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2克氢气,则铁中可能混有的金属的是( )A Cu B Zn C Mg D Al分析:假设0.56克全是铁,那么它完全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0.2克。与题中生成的0.22克氢气对比,可以判断出铁中混有的金属在等质量时与酸反应放出的氢气比铁要多。故应选CD四、引入“差量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差量法的应用原理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9、”。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初中化学主要涉及的差量是质量。例7将木炭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在空气中强热,充分反应后称得固体质量与原来的相等。求原混合物中木炭粉和铜粉的质量比。分析:这是一道已知条件很少的判断计算题,用常规方法较难解答。如果运用差量法则迎刃而解。关系式 C CO2 固体减少质量 Cu-CuO 固体增加质量 12 12 64 80 16x x y 1/4y由题意易得x=1/4y,即x/y=1/4.五、“等价转化”(即守恒法)的思想,找准要点,简化过程。等价转化思想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

10、的转化能给人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分析问题中思维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例8(03天原杯14) 50克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物溶液,蒸发后得到218克固体(已换成无水酸盐)则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 2g B 3g C 3.5g D 4.5g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质量比原金属混合物质量增加为(218-50)g168g,而这168g增加的质量分析后可知就是参加反应的SO42-4的质量,有了这个转化后问题就简单了,又根据参加反应的SO42-4的质量与氢气间的关系: SO42-H296 2168g x得x3.5g,选B上述事例只是用数学思维解决化学问题的一些代表,还有不少应用了其它数学方法来解决的,这里就不一一例举。总而言之,把化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有机结合, 使数学为化学教学的需要服务, 提高对概念理论等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建立起质和量的统一哲学观,发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化学教学的归宿。实践证明,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