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02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_第1页
(全)202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_第2页
(全)202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_第3页
(全)202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_第4页
(全)202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含解析共2套时间:47分钟分值: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一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 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 看"正统”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看朝代的更 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 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看 他们"正"过来。还有

2、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 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淮 南子时则训I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 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 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 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史传夏 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 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

3、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 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 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 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 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 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 为岁首的原因。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国间呼正月

4、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 的,故日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 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 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 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 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

5、;而除旧布新,以 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正月实 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 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 节令的由来。(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11月、12月、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 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 的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

6、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D.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 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病之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岁之首月",朝代更换 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B .第二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 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 “正

7、月之正" 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D.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 准确解读了 "正月”的文化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 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B .春秋战国时期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份不同, 因此存有“三正论"。C.秦始皇为表达“占据天下”之意,更改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从此"正月"之"正"就有了 "正统”的意思。D ."农

8、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使用夏历后, 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6题。材料一: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第十一版国际疾病分 类,首次将“游戏障碍"(又称"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之一。游戏成瘾是 一种游戏行为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 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无法通过个人心理因素进行克制。就游戏成瘾的诊断而言,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 重,导致在个人

9、、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并 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游戏有关的疾病定义,名 为“有害的游戏行为"。它指的是一种不健康的玩游戏模式,对本人或周边其他 人造成了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例如玩到视网膜脱落),主要表现在玩游戏频率过 高、在游戏上消耗的时间过长、玩游戏不计后果、产生与游戏有关的高危险行为 等,或者以上多种。而且,大多数时候本人虽然已知这种行为会造成生理或心理 伤害,但依然无法停止。(摘编自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正式发布 游戏成瘾 位列其中)材料二: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Q017)材料三:在我们专家委员会之前的讨论

10、中,有人觉得社会问题不应该变成医学问 题,但专家委员会后来达成的一个共识是,将它变成医学问题,是有利于我们进 行干预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的。比如,以前有些人睥气不好,大家觉得是性格问题, 但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知道他们是患上了焦虑症。也有一些抑郁症患者,医学 研究发现他们不只有心理问题,其实身体也出了问题。"游戏障碍"被列入疾病 范畴之后,就意味着家庭可以将患者送到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也减少了家庭的 一些误区。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只是将"游戏障碍”列入疾病的范畴, 相关的研究还处在原始阶段,比如,并没有直接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因为 此前药物的研发者会认为,根

11、本没有这种病啊,怎么发明药物呢。未来,相关的 科学研究都可以努力跟上。我们提出了 “游戏障碍”的规范化标准,也就意味着 能够规范化地了解这种疾病在社会中的情况。我们可以有效地统计发病率、发病 高发年龄等盾况,有助于医学的进步。此外,这也有助于规范游戏成瘾的诊疗市 场,毕竟这个市场之前可以说是“鱼龙混杂”的。(摘编自世卫专家揭秘游戏 成瘾为何“入病")材料四:中国网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未成年人上网成 瘾现象已不能再被忽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 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网络游戏公司应当在法律规 定的权限内提供游戏服务,需

12、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责任感 和使命感,那将不会成为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不仅 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更是社会要求使然。游戏公司在创作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 内容恰当、模式合法,而且要在技术上将游戏世界和现实生活进行隔离,在运营 游戏中时刻提醒玩家回归现实,不要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创作游戏是为 了让人身心愉悦,广大游戏公司不要忘记产业发展的初衷。现代社会离不开游戏 娱乐产业,离不开每个游戏创造者,但是,娱乐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本 末倒置不能因为游戏丧失本性,希望游戏公司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切实维护好未成年人的利益,为未成年人创造出更优的成长

13、环境。(摘编自游 戏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戏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它表现为游戏成为患者生活的主要部分,患 者沉溺其中,无法对自己玩游戏的行为进行控制。B."有害的游戏行为”是一种不健康的玩游戏模式,它包括玩游戏本身的高频 率、长时间、不计后果等,也包括产生与游戏有关的高危险行为方式。C.从我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分布状况图来看,青少年整体14岁 以下就开始玩网络游戏的占比较大,高达41.1%。D.作为网络游戏的开发者和运营商,网络游戏公司也要防止未成年人沉溺于其 运营的网络游戏中,这不仅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14、,更是一种社会责任。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一个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和家人、同学等交流,不愿意学习和参 与社会生活,对自己造成了重大损害,且时间超过一年,就可以确定其“游戏成 瘾”。B.中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益低龄化趋势,年龄段越小,首次 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在10岁及以下的比重越大。C.由于认识上的滞后,面对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疾病,医学工作者还没有研发 出有效的治疗药物,也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D.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上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广大网络游戏公司忘记 了产业发展的初衷,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6 .世界

15、卫生组织格"游戏成瘾”列入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有何重大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现仁人志士在面临"生"与“义”的抉择时,勇于 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 果像刘义隆一样草率出兵,虽有"一"的雄心,也只怕会落得""的结局。(3)庄子在逍遥游开篇"一"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鹏的 翅膀,形象地描绘出鹏之

16、大。接着引用谐中"一"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 鹏乘风而飞的状态。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 19题。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看浆汁,数不清的杂草 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看。而荷叶铺满了河面 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蚌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当田野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 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 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 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自天而降,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o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

17、,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 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 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 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 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 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 风另阱羊 O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趋之若鹫急于求成纷纷扬扬盛气凌人B .争先恐后迫不及待淅淅沥沥咄咄逼人

18、C.争先恐后急于求成淅淅沥沥盛气凌人D.趋之若鹫迫不及待纷纷扬扬咄咄逼人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田野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 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B.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 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C.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似乎也像出嫁生 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D.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 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1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

19、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看;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看光B.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看C.田野是静的,但雨却闪着光;天空是暗的,但雨在倾诉看D.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看;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看光1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 示例相同。(6分)这漫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材料:慷慨昂扬光辉灿烂热烈蓬勃力透纸背璀璨耀眼如火如荼晚霞星 斗书法12 .下面是某校“荷韵”文学社活动的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5分)7 .(1)二者

20、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其翼 若垂天之云接扶摇而上者九万里8 . B趋之若鹫:形容许多人争看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争先恐后:争看向 前,唯恐落后。急于求成:不顾一切地想马上要取得成功。含有贬义。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或形容消息、 流言广为传布。对象不能是雨。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适用对象限于"人",不能形容事物。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多用于人,也用于事物。故选B。9 .DA项成分残缺,应在“当田野上"后加"染上"

21、;。B项成分残缺,应在"铃 铛"后加"的时候",构成"当.的时候"介词结构。C项缺少主语,应在"似 乎"前加"雨"。10 . B抓住前文"自天而降",注意空间顺序。11 .(示例)这布满天空的晚霞,红得如火如荼,把激情抒发得慷慨昂扬。这 遍布苍穹的星斗,闪得璀璨耀眼,把宇宙装点得光辉灿烂。这遒劲酣畅的书法, 写得力透纸背,把灵魂燃烧得热烈蓬勃。12 .(示例)“荷韵"文学社将在校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读书会、创作交流 会、中秋诗会、感恩诗会和课本剧、话剧表演活动;

22、并利用节假日,在校外开展 微电影拍摄、作家访谈、社员采风以及与其他文学社团交流活动,以培养社员的 文学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时间:54分钟分值:54分(答案附在最后)一、语言文字运用(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同样一个美国政府,一边在释放信号表示愿意重回谈判桌,一边又在高举贸易战 大棒肆意威胁。这无非是美国政府两面手法、反复无信的继续表演。 中美贸易交锋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与美国以最大的诚意进行几轮谈判,并一 度出现共识。但美国政府一再 轻易撕毁协议,并且迅速升级贸易战。不得不说的是,对于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美国内外舆论已经明确表达 了反对态度。在此情此景之下,特朗普政府的

23、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做出"随 时准备谈判”的姿态,尽可能地将责任推给中国,希望借此缓解因其 而产生的内外压力;另一方面,借大幅提高关税来进行“极限施压",以期获得超 出正常范围的最大利益。美国政府的这种不断切换软硬两手牌的所谓"交易的艺 术",在最近屡屡上演,中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已经 了。而对于美国发动的这场贸易战,中方的态度一贯是明确的,()。对美国的贸易战大棒,中方一定 会果断采取反制措施。此前如此,以后也如此。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自相矛盾出尔反尔一意孤行见怪不怪B漏洞百出出尔反尔固执己见司 空见惯C .

24、自相矛盾翻云覆雨固执己见司空见惯D .漏洞百出翻云覆雨一 意孤行见怪不怪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中美贸易交锋的过去几个月中,中国与美国以最大的诚意进行几轮谈判, 并一度出现共识。B.在过去几个月的中美贸易交锋中,中国以最大的诚意与美 国进行几轮谈判,并一度达成共识。C.在过去中美贸易交锋的几个月中,中国 以最大的诚意与美国进行几轮谈判,并一度完成共识。D.中美贸易交锋在过去 的几个月中,中国与美国以最大的诚意进行几轮谈判,并一度形成共识。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不愿打贸易战,同样也不怕打贸易战B.不怕打也

25、不愿打贸易战,就是 中国的态度C .中国不怕打贸易战,同样也不愿打贸易战D .中国是既不愿意也 不怕打贸易战的4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 例相同。(6分)梦想之于人生,正如星光之于黑夜,即使一点,也会驱走黯淡。材料:烦躁绚烂生机一汪一抹一缕甘泉之于沙漠清风之于炎夏色彩之于白纸5 .下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7题。蔡幼学字行之,温州瑞安人。年十八,试礼部第一。是时,陈傅良有文名于太学,

26、幼学从之游。月书上祭酒芮烽及吕祖谦,连选拔,辄出傅良右,皆谓幼学之文过 其师。孝宗闻之,因策士将置首列。而是时外戚张说用事,宰相虞允文、梁克家 皆阴附之。幼学对策,其略日:"陛下资虽聪明而所存未大,志虽高远而所趋未 正,治虽精勤而大原不立。即位之始,冀太平旦暮至。奈何今十年,风俗日坏, 将难扶持;纪纲日乱,将难整齐;人心益摇,将难收拾;吏慢兵骄,财匮民困, 将难正救。"帝览之不释。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丁父忧,再调潭州。执政荐 于朝,帝许之,且问:"年几何矣?何以名幼学?“参政施师点举孟子”幼 学壮行”之语以对。上伫思,慨然日:"今壮矣,可行也。&quo

27、t;遂除敕令所删定官。 首言:”大耻未雪,境土未复,陛下睿知神武,可以有为。而苟且之议,委靡之 习,顾得以缓陛下欲为之心。"孝宗喜曰:"解卿意,欲令朕立规摹尔。”寻以 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入全境适值具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 皆言当亟与幼学请对,言:"玉帛之使未还,而侵轶之师奄至,且肆其侮慢,形 之文辞。天怒人愤,可不伸大义以破其谋乎!"于是朝论奋然,始诏与金绝。幼 学因请"固本根以弭外虞,示意向以定众志,公汲引以合材谋,审怀附以一南北”。 帝称善。一夕感异梦,星限于屋西南隅,遂卒。年六十四。(选自宋史蔡幼学 传,有删改)6 .下列

2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入全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 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B .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入金境/适值其 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C .寻以母忧去/先是朝 廷既遣/岁币入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避以兵叩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 与/D .寻以母忧去/先是/朝廷既遣岁币入金境/适值其有难/不果纳/则遽以兵/叩 边索之中外/汹汹皆言当亟与/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是中央

29、政府设置的官学。B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C .下 第,既指下等、劣等,又指科举时代考试不中。文中指前者。D .参政,即参知 政事,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权力同宰相。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蔡幼学才学出众,青出于蓝。他十八岁就位列礼部考试榜首,而且其文章水 平超越了老师陈傅良,得到了孝宗的赏识。B.蔡幼学廷对直言,不避权贵。外 戚张说专权时,他敢于直言朝廷政治弊病,因此惹怒了皇上,没能置于首列留京 重用。C.蔡幼学恪尽职守,能解圣意。调任漳州后,他建议孝宗不要受消极的 言论、积习影响,而应积极收复国土

30、 ,引起孝宗共鸣。D .蔡幼学极尽忠言,鞠 躬尽瘁。蔡幼学力排众议,使皇帝答应同金国断交,提出了加固根本、聚合人才 等治国主张。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即位之始,冀太平旦暮至。奈何今十年,风俗日坏,将难扶持。(2)玉帛之使未还,而侵轶之师奄至,且肆其侮慢,形之文辞。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 15题。生查子张孝祥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注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注延:嫌。10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两句交代了女

31、主人公的外貌特点,从韦庄的“一 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可知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B ."楼阁断霞明,帘 幕春寒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阵阵寒气袭入了女主人公的住处,直接写出了女 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C ."花影和帘卷”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将帘 幕和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一同卷起来的情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出女子想要看 月的心理。D.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然后写深夜时的烛暗, 最后写忽然之间的月明。11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 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32、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中感慨山高得连猿猴都无法攀援的句子是"",描写山 崖上急流、瀑布争相轰鸣的句子是""。(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所结交之人非平庸之辈的句子是",李商隐锦瑟中以比兴手法引出自己对哀怨人生回顾的句子是",参考答案1 . A 自相矛盾:比喻说话办事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漏洞百出:形容说话、 作文、办事不周严,破绽很多。语境强调的是美国政府的说法和做法不一致,并 没有破绽很多之意,所以应选用"自相矛盾。出尔反尔: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 照看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

33、常。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 段。根据句意可知,应选用“出尔反尔"。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 的意思行事。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语境强调的是美国政 府因顽固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而产生了内外压力,所以应选用“一意孤行"。见 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或事物不大惊小怪,习以为常,比喻熟视无睹或沉得住气。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结合语境,用“见怪不怪",有对美国做法进行批判的意味,选用"见怪不怪"更合适。2 . B 画线句有三处语病:一是偷换主语,"中美贸易交锋"做了第一个分句 的主语,尚未有谓语部分,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变成了 "中国与美国”;二是不合 逻辑,根据语境来看,"以最大的诚意"不应该包括美国,所以第二个分句的主 语不能是"中国与美国";三是搭配不当,"出现"与"共识"不搭配。只有B 项将三处语病都修改过来了。3 . A 限系前后文,对比所给选项可知,"不愿打”是表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