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18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1.gif)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18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gif)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18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3.gif)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18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4.gif)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18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6/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2ff8c25d-3048-4a59-9134-5757309f3f2a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是齐桓晋文之事道:述说,谈论。 保:爱护,安抚。 爱:吝啬。A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保 民而王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王若隐 其无罪而就死地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D.天下之欲疾.君者 我虽不敏 ,请尝试之解析B 隐:痛惜、哀怜。答案B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是A.愿枉车骑过.之/有牵牛而过堂下者B.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彼且恶乎待哉隐:隐瞒,隐藏。 明:视力。 形:情形,表现形式。 疾:憎恨。 敏:聪慧,通达。()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是 不为 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一羽之不举,为 不用力焉 舆
2、薪之不见 ,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见 保,为不用恩焉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见”字相同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见”字不相同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从郦山下,道芷阳问行D.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解析 A 拜访;走过,经过。B 怎么;什么。C 道路;取道,经过。D称王。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C.两个“为”字不相同,两个“见”字相同。D.两个“为”字不相同,两个“见”字不相同解析 为:做。 为:连词,相当于“ 因为 ” 。 见:看见。 见:介词,表被动。答案 D()岁恶 不入,请卖爵子然后从而刑之A.彼若知之B.刑于寡妻C.时不
3、可以敌强以羽天下之民D.其芍是,又孰能御之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解析 A 项恶:怎么/不好。B 项刑:通 “型 ”,作榜样/处罚。C 项弱:弱国/削弱。D 项若:像。答案D5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B.是以后世无传焉,民未之闻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解析A 项为主谓倒装,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答案A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610题。曰: “ 有复于王者曰: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 “ 否。 ”“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
4、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 “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 “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6下
5、列加点的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例句: 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A.至若春和景明.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C.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D,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解析 D 项和例句都当“ 视力 ” 讲。 A 项明媚;B 项圣明; C 项明白地。答案 D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百姓之不见 保B.幼吾电!以及人之幼C.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 之!D.吾力足以举.百钧言举 斯心加诸彼而已解析 B项都当“孩子”讲。A项看见/表被动;C项用尺子去量/思考;D项 举起/拿、用。答案 B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6、()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今恩足以及禽兽,而 功不至于百姓者B.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 孝悌之义C.有复于王者曰而功不至于 百姓者D,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师者,所以 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析 A 项都是转折连词。B 项来/用;C 项向/在;D 项表原因/表凭借。答案 A9下列对本文段的判断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段选自孟子,文中孟子极力宣传了自己“仁政”的政治主张,指出“王之不王”是因为齐王没有实行仁政,而不是做不到。B 文中引用了诗经的内容,借以说明推行仁政,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再推而广之,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C.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
7、妻子”是互文的句子,意即“推恩”可以“保妻子”, 也可以“保四海”; “不推恩”则保不了“四海”, 也 保 不了“妻子”。D 文段中突出运用了比喻、比拟、对比和排比等手法来加强说理的气势,正体现了孟子善喻善辩、咄咄逼人的语言特色。解析D 项文段中没有运用“ 比拟 ” 手法。答案D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译文: 答案诗经上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说的就是拿这样的心(思想感情)施加到他人身上罢了。三、能力拓展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115题。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 义。孔子见齐景公,景
8、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 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 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 不复 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 臣请死。 ” 王曰: “ 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 子囊曰: “ 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 荆国终为天下桡 。 ” 遂伏剑而死。王曰:“ 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 ,加斧 锧 其上
9、。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 。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 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 ,请死于王。王曰:“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 事矣。 ”石渚辞 曰: “ 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 不去斧 锧 ,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 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
10、矣。【注】 诚:通“成”。槎:弱。桐棺三寸:墨子 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 后以 “ 桐棺三寸 ” 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 政廷:执法官。1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景公致K丘以为养.养:供养之地。B.遁者无并无罪:不加惩处。C.还车而返还:退回。D.再有罪,废国法,不可阿:私,偏袒。解析 句中“还车而返”的“还”这里应读“xuS”,通“旋”,回环,掉转。答案 C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令弟子趣驾,辞而行A.:石渚建日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槎B.L ,;,、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不于王而遁C.:
11、子复事矣不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解析 A项辞别/拒绝;B项那么/副词,表判断;C项动词,告白/仍旧。答案 D13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描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的一组是()景公致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正法枉必死 不去斧锁,殁头于王廷A.B.C.D.解析 都不是对“行为”的描述,是评价语,是表述观点。 答案 A1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动必缘义”与“行必诚义”互文,意思是:“举动一定要依据道义, 实行道义”。8 .子囊认为撤军
12、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赐他一具桐木棺材并“加 斧锁其上”。C.文中认为,在荆国历史上,子囊是不可多得的人杰,其节操不只单单激 励一代人臣。D.上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彰显儒家所谓的“廉耻” “仁爱” 与“忠孝”。解析“子囊认为撤军有罪”与“荆王追悔莫及”不符合原文意思。答案 B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 问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 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
13、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注】充虞:孟子弟子。(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子若有不豫色然。译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译文:(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 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2)体现了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意思对 即可)四、表达交流16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五则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 居而视其所亲,富而视其所为,达而视其所举,窘而视其所为,贫而视其所 取。请根据示例,任选两则,作出合理解释。
14、示例:“居而视其所亲” 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 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答案“富而视其所为”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则不可重用。“达而视其所举”达而视其所举”如已处于显赫之位,需要观察他如何选部属。若能任人唯贤,量才录用,自然是胸襟坦荡、秉公办事的有为之士。“窘而视其所为” 对处于困境的人,可以视其操守如何。 身处困境,却不做任何苟且之事,这样的人就可以放心地委以重任。“贫而视其所取” 看一个人在贫因潦倒之时的行为。不取不义之财,甘守清贫,则品行高洁。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就万不可重用。17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
15、成大林在谈到长城保护问题时,认为“应该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与长城捆绑起来,引导他们,让长城成为老百姓的经济来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保护这棵摇钱树,而不是去破坏。”这段话曾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请认真琢磨这段话,然后从赞成和反对的角度各写一段文字,陈述其理由。答: 答案 赞成:(1)将长城保护与当地老百姓经济利益挂钩,能将责、权、利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能使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2)长城的保护不能停留于经济利益的低层面上,功利性的劝说只会导致功利性的“保护”。树立对长城的自豪感,加强责任感,严格按照法律保护,强化监督,才是保护长城的大道。反对:经济利益与保护意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杀鸡取卵的事情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去破坏文物,或者是进行破坏性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压与液力系统污染控制考核试卷
- 航空飞行器飞行器无人机搜索与救援考核试卷
- 肥料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外币国际旅游个性化金融服务考核试卷
- 地毯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物联网智能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的租赁模式创新与实践考核试卷
- 苗木抗污染能力研究考核试卷
- 电视剧独家网络播放权授权与广告植入协议
- 子女作息时间调整与生活教育服务协议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浅析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4600字(论文)】
- 数学中的整体思想
- 康复医学科疾病损伤急性期康复指南规范
- 部编版语文初一(下)期末复习:词语成语运用检测卷
- 《字体设计》模块四 具象性变化设计技巧的训练
-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Unit 4 Using Language》第2课时教学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 四川省地震灾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料全套表格
- 自然辩证法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使用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