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家》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家》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家》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家》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江苏专版:名著精微阅读《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一、作者与创作背景巴金 (1904 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 ,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1928 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 年到 1937 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 , 以及 海的梦 春天里的秋天 砂丁 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等中长篇小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创作了家的续集春和秋 ,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等。巴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之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

2、的作家”。巴金 1982 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 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 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 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 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1990 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 1993 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 1998 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2001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2003 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同年获选“感动中国”人物。巴金 1904 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少年时代目睹封建家庭内的当权势力的种种腐朽、丑恶生活,以

3、及青年们所受到的压迫,“下人”们悲惨的命运,这一切都使他激愤。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的冲击下,他由最初朦胧的觉醒进而形成了强烈的民主主义革命要求。思想上受到的震动和鼓舞,激发了他对于新文学的兴趣。这些早年的生活和思想经历,就反映在他后来的创作之中。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的政治要求以及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呼号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原则, 把新文学创作推向新的水平。 1923 年, 他从封建家庭出走, 到上海、 南京等地求学。 1927 年初赴法国, 在更为宽广的天地里, 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其中, 最吸引他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所揭示的民主主义理想。 后来俄国虚无党人的主张和行为,也使他受到鼓舞。这

4、些内容复杂的思想影响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深浅不同的印记。二、情节与结构家共四十章,它以 20 世纪 20 年代的四川成都为背景,以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叙写“四世同堂”的高公馆逐渐没落和分化的故事。作为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内的一家之主,高老太爷专制、顽固。长房长孙高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表妹梅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觉新的胞弟觉民、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琴在省立一女师读书,正与觉民相爱,是一名富有反抗性格的女性。觉新以自己的隐忍来维护封建大家庭,同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和弟弟们的热烈反应 对他也有所影响,他心里信服这些新的东西,但在行动上却有太多的羁绊和束缚。觉慧与婢 女

5、鸣凤暗暗相恋,但是在高公馆这样的地方,这种爱情是没有希望的。觉慧与同学们去向督 军请愿,被高公馆“最高统治者”一一他的祖父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并不许他出门。梅出嫁后不久就守寡,一次为避军阀混战,她被迫躲入高公馆,并与觉新相遇。善良的瑞珏知道 了他们二人的隐情,心里十分同情,她真诚地安慰梅,两人随后也成为了朋友。觉慧瞒着家 人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旧思想。可是就 在这时候,高老太爷决定把鸣凤送给六十多岁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小妾。鸣凤欲找觉慧商 量主意,却苦于无机会开口。万般无奈之下,她喊着觉慧的名字投湖自尽了。另一个丫鬟婉 儿,代替鸣凤被逼上了花轿。高老太爷

6、做主,让觉民与冯乐山的侄孙女成婚。觉民公然违抗祖父的旨意,离家出走。 老太爷的四子克安、五子克定,皆酒色之徒,在外胡闹事发,以致全家不宁。继而,又发生 了家产之争,老太爷在气愤中去世。陈姨太以封建邪说为由,强迫瑞珏去乡间分娩,致使瑞 珏难产而死。至此,觉新才有所觉醒,而觉慧则毅然脱离家庭,投身革命。家中描写的人物,多达 70人左右。作品所写的事件也相当多,如闹学潮、梅与觉新 的感情悲剧、鸣凤之死、觉民逃婚、瑞珏惨死等等。尽管作品里人物多、事件杂,但由于采 用了单纯明快的讲故事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 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与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织成一体

7、,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 浑然天成地完成了全书的艺术结构,突显了作品的主旨。三、重要情节细读早下重要,1春节吃年夜饭过年的时候,局家聚集在一起吃年夜饭。热闹欢快的场面是图老太爷 统治掌控的“家”的象征,而繁盛的表象下却隐藏着诸多罪恶。第十八节 看龙灯过新年的时候,觉新的五叔克定决定请大家看龙灯。公馆里的主人仆 人们燃起花炮,对着玩龙灯的人烧,以此来取乐。觉慧对此非常气愤。第二FT见面觉新在花园里邂逅了丈夫去世的1日恋人梅,二人回忆往事,不由百感 交集,伤心不已,深深悲叹命运的捉弄。觉新看到不幸的梅,4着苦地自责, 表达自己的悔恨,但是他没有任何反抗的勇气。第二十六节鸣凤投湖鸣凤与觉慧真诚相爱,然

8、而高老太爷却把鸣凤许给六十多岁的孔教会 头面人物冯乐山。鸣凤怀着绝望的心情与觉慧诀别,然后投湖了。一个美 丽的女性就这样被封建礼制吞噬了。书中描写哀婉欲绝、催人泪下。觉慧 从此认清了这个社会的本来面目,坚定了与它决裂的决心。第三十F觉新和表妹梅青梅竹马,后屈从于老太爷而与瑞珏结婚。不久,梅出梅芬之死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回到了娘家。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 避难与觉新重逢。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觉新与梅见了 最舟-面。他不哭,也没有悲哀。他有的是满腹的愤怒。他的话是用一种 交织着爱和恨的声音说出来的:“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 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

9、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 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第三十二节克定受罚觉新的五叔克定打着高老太爷的招牌借债、嫖妓,高老太爷愤怒地责 罚了他。作为封建家族制度内部制造的痛疽,克定的所作所为,以及他被 责罚时表现出来的猥琐、软弱,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必然灭亡的 结局。第二十八、三十七节血光之灾为了避讳高老太爷的灵柩,高家长辈把临产的瑞珏送到城外。瑞珏因 难产在惨叫声中死去。觉新突然明白了,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夺去了他 所希冀的一切。小说笔调沉重、感人肺腑,揭示了 “不抵抗主义”的破产。四、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1 .主题思想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

10、年一代与以高 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 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 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2 .艺术特色(1)在人物塑造上,作品非常善于通过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心理,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 心世界,从而突出人物性格。例如作品写鸣凤投湖时的心理,就非常细腻,是全书极其感人的篇章。它将一位年仅17岁的少女在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的痛苦、惘然、哀怨、挣扎以及最终的绝望,一层层真

11、实细 致地剖示出来,使读者从这位被凌辱的少女身上,看到旧制度摧残人性的罪恶,看到这位弱 小者生命的宁折不弯。又如,作品写觉慧在鸣凤死后的内心活动也极细致,作者还利用梦幻 来剖示人物内心的隐秘,笔墨中透露出人物内心极度的悲哀和懊悔。除此之外,作品在塑造 梅、觉新等人物时,也非常注重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如,正是由于作品细 致地写出了梅的内心,才使梅多愁善感的性格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觉新是一位有着“两重人格的人”,作品多处细致地剖析他的内心,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因受新思想的启发,而 对现实不满,又受旧思想的羁绊而最终不能或无力抗争的苦闷、矛盾,使人物复杂的性格得 以凸现。(2)作品在

12、结构上很有特色。一般说来,一部作品所描写的人物多、事件多,就需要作家有精心安排结构的能力。这部小说全书描写的人物有70 人左右; 作品所写的事件也相当多, 但由于采用了单纯明快的讲故事的结构方式,以事件为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便巧妙地把高家内外的各种人物、各种矛盾纠葛,同祖孙两代矛盾冲突这条主线交织成一体,围绕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条不紊地分别展开,使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始终保持着庞大而紧凑、严密而不游离于主要情节的结构特点。(3)作品在语言上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 流畅奔放, 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家 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了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

13、还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五、典型人物形象1 .人物关系图2.主要人物形象简介(1)觉新痛苦的病态的矛盾个体进取的、觉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痛苦的灵魂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他接 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他虽然也接受了新的教育,然而封 建传统思想在他思想中留下的深厚积淀使他无法割舍与旧家庭的情感。于是,觉新式的“两 重人格”便油然而生。 他无法跨越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属的家庭而获得一种健全的、 独立完善的人格,他最终只能成为封建家族的最后一位守墓人

14、。由于他处于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和平共处”,他凡 事采取“不抵抗主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他爱表妹梅,但当这段美好的恋情被长辈无 理地扼杀后,他并不反抗,对父亲为他与李家订的亲事,也表示顺从,然后回房蒙头大哭一场, 与瑞珏完了婚。 祖父死后, 陈姨太无端以避“血光之灾”为由, 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小孩。觉新虽然觉得这有如“晴天霹雳”,但还是接受了,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难产死去。觉新身上虽然有着很严重的旧观念的束缚,但他又是个接触了新思想的人,因此,在他心中,善恶是非是有着清楚的界限的。他也有过美好的向往,与表妹梅的相恋就是他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他也同

15、情受压制的青年,如暗中帮助觉民逃婚,帮助觉慧离家出走等。新思想虽然触动了他的心灵,但封建旧观念却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无法喘气,使他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极度痛苦之中。他恨旧制度,自己也是旧礼教的牺牲品,封建大家族制度的殉葬品;但由于他受封建传统观念毒害较深,丧失了反抗能力,因此在“不抵抗主义”“作揖主义”支配下,处处妥协,不自觉地扮演着旧制度的维护者的角色。他是一个受害者,同时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总之,觉新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悲剧人物。他性格中的这种矛盾性,真实地反映出了当时的某些时代特征。 觉新的悲剧命运宣告了“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彻底破产。(2)觉慧 勇敢而幼稚的叛逆者大胆、

16、幼稚是觉慧性格的主要特征,觉慧是受“五四”思想冲击、新生的、民主力量的代表,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是投进高家这个死气沉沉大家庭的一颗火种,“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 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 这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 腐朽以及罪恶。他对封建势力毫不顾忌、毫不害怕、毫不妥协。他讨厌别人说自己坐轿子,不想让别人把他当作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他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并为之忘我地工作,反对封建家长压制青年,公开支持觉民抗婚,主张年轻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反对大哥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鄙视克安、克定荒淫无耻的生活,追求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把瑞珏搬到城外

17、分娩,同情下层人,主张人格平等,他爱丫鬟鸣凤,他恨老太爷,与觉民相比他敢爱敢恨,毫不掩饰。最后,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揭示了他反抗的坚定性。他的幼稚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的一切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认为旧家庭里一切就是一个复杂的“结”,没有办法把它解开。尽管觉慧身上有着明显的幼稚,但他却真实地反映出了“五四”时期我国觉醒了的一代青年人的某些精神面貌。(3)高老太爷 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他是大家庭的统治者,在高家,他的话就是法律,谁也不能反对。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专横、冷酷,他坚

18、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对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十七岁的鸣凤送给六十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觉民逃婚,他大发雷霆时,有一段议论:“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但他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比如年夜饭的微笑,临终前流露出对子孙的怜爱和对自己罪恶的忏悔,对觉民婚姻的最终成全等,既表现了他面对强大新生力量的幻灭感、没落感,也表现了

19、亲情未泯的一面,老太爷这性格矛盾的两面,统一于他的维持、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人生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内涵丰富复杂而又富于立体感的形象。(4)觉民 沉着稳健的反抗者觉民,一个积极进步,逐渐上进的新青年,他的性格介于觉新和觉慧之间,他比觉新少了思想上的落后,又比觉慧多了遇事、抉择时的沉着和稳重。他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向往民主自由。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的时候,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表现了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的一对胜利者。像觉慧一样,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斗士,也跨不过阶级的鸿沟,忘不了

20、主人与奴才的差距,在大年初九舞龙人的惨叫、求饶声中,他表现出麻木的神情:“太平淡了,小时候看起来倒有趣味,现在却不然。”在他的心目中,下人们的痛苦,算不了什么。(5) 鸣凤 旧礼教下绝望的抗议者鸣凤是高家的一个小丫鬟。他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的姑娘,她与高家的三少爷觉慧相恋,向往着自由和幸福。身份的鸿沟不允许他们结合,她只幻想能继续给三少爷做奴婢。但是,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她的丫鬟地位就决定了她的悲惨命运。一天深夜鸣凤被叫到周太太房里,通知她老太爷三天以后要把她送给冯老太爷去做小。她跪在周太太的脚下苦苦哀求,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实在没有法子可想。”她从太太房里出来又去找觉慧,然而觉慧却忙着赶写文章,没有马上领会她的来意。她觉得“有一堵墙横在她跟他的中间”,其实这堵墙,正是冷酷无情的封建制度和旧礼教。于是她便想到了死。从觉慧的房里出来以后,她知道这是真正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便一直来到花园湖畔,面对万籁俱寂的世界,她感到“所有的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就要死了”,投入了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鸣凤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控诉自己的不甘。鸣凤的故事反映了千百万类似的女性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控诉和抗议。(6)瑞珏 封建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