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七年级(下)月考语文复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保持整张卷面的整洁,注意书写规范。(3分)(2)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2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道多少。(8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共同体验“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美妙乐音;心中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的惆怅;我们与文学大师探讨人生,终于明白,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要记住:“ ,一切都将会
2、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读童年,我们了解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 的丑小鸭,我们知道只要心中保持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写课文或诗词中的句子。(6分)在第二、三段的括号内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2分)3、为下列画横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读书,能使冰冷的心变得炽( )热;读书,能使枯死的心变得澎pai( );读书,能使彷( )徨的心变得坚定;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ai( )。4
3、、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 仲永/生五年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
4、啡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7.初三某班拟定了四个同音字的班训,请依次填写空余的三个字。(3分)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自修纪律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字。8.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4分)(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9、阅读下
5、面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4分)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2分) (2)、“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二 现代文阅读(18分)一 (8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
6、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8、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的思想感情。(2分)9、请找出语段中暗示小说时代背景的一句话。(2分) 10、在“最后一课”里,师生心心相通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表明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状态? (2分)(二)1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
7、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 。(2分)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猜测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
8、书的一个原因。(2分) 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3分) 例如:拔何首乌 、 、 、 (三)我们是一家人(15分) 秦文君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
9、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这样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
10、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
11、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巳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13、第3段中“倒不是不领情
12、,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指的是 (3分) 14、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5、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3分) 16、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3分) 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文章末段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
13、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世隶耕( ) 父异焉( ) 指物作诗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泯然众人矣( )2.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A.于舅家见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忽啼求之3.从文中,你能看出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5.从方仲永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二)(6
14、分)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刺史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注释:累迁:多次升官。昌邑:地名。举:举荐,推荐。茂才:秀才。23、解释加点的字。(2分)(1)王密为昌邑令。为: (2)夜怀十金以遗震。遗: 24、翻译句子。(2分)暮夜无知者: 25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2分) 二(8分)(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
15、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大行(h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21、翻译下列句子。(4分)吾欲之楚。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2、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2分)2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四、作文(30分)24、生活于世间,我们常常被美丽所感动。为一朵花的美丽,为一句祝福的美丽,为锦绣河山的美丽,为父母之爱的美丽我们深深的感动着。请以“最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 题材自选,立意自定
16、,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1)保持整张卷面的整洁,注意书写规范。(3分)(2)把下面的两句话抄写在方框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美观大方(2分)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人间总有真情在,爱就在我们的身边!2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道多少。(8分)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共同体验“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的美妙乐音;心中是“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7、 ”的惆怅;我们与文学大师探讨人生,终于明白,假如生活欺骗了我们,要记住:“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读童年,我们了解这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读 安徒生 的丑小鸭,我们知道只要心中保持一份恒久的梦想,你我都能成为一只天鹅!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写课文或诗词中的句子。(6分)在第二、三段的括号内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2分)3、为下列画横线的字注上汉语拼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读书,能使冰冷的
18、心变得炽(ch )热;读书,能使枯死的心变得澎pai(湃 );读书,能使彷(png )徨的心变得坚定;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cai(彩 )。4、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 仲永/生五年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C )(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注意句子的前后连贯)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
19、挫折都表达不幸A B C D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7.初三某班拟定了四个同音字的班训,请依次填写空余的三个字。(3分)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自修纪律突出一个“ 静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 敬 ”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 竞 ”字。8.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
20、,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4分)(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批评小林没礼貌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 老大爷,请问到白云湖怎么走?离这儿还有多远?9、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回答后面问题。(4分)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在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几句诗,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2分)成功的背后蕴涵艰苦的努力(2)、“透”或“遍”这两个字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1、2分) 突出成功背后的努力是艰苦卓绝的,成功是来之不易的。二 现代文阅读(18分)一 (8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8、语段从 神态 、 动作 、 语言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爱国主义 的思想感情。(2分)9、请找出语段中暗示小说时代背景的一句话。(2分)
22、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10、在“最后一课”里,师生心心相通的原因是什么?(2分) 师生爱国情感相同 11、 “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表明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状态? 此时的韩麦尔先生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2分)(二)15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
23、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伏 、 窜 。(2分)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分) 春夏秋三个季节 。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猜测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2分) . 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4.指
24、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3分) 例如:拔何首乌 、. 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三)我们是一家人(15分) 秦文君 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
25、,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这样就不会挨饿了。 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
26、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
27、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如今,我早巳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
28、动)13、第3段中“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指的是 (3分)担心自己改变想法,不能独立做主。14、第5段画线句“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因为“我”已感受到与亲人的隔膜所带来的凄楚(无助、委屈、脆弱等)15、第8段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3段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3分)“分伙”之初的快乐是初次品尝自由(自主、独立)带来的快乐,“分伙”结束时的快乐是重新感受家庭温暖(亲情、关心)带来的快乐或是与家人消除隔膜、同心同德之后带来的快乐16、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3分)细节一:“家人在桌上吃饭,不
29、时地看我”。表明家人对我的关心。细节二:“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表明家人仍然在看着我,不放心我。细节三:“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子上放一副筷子”。“以往坐的”表明女儿在母亲心中的位置一直没变。17、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对文章末段的理解。(3分)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
30、,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3分)世隶耕( 属于 ) 父异焉(对感到诧异 ) 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 泯然众人矣(完全 )2.选出下列“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C )(2分)A.于舅家见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忽啼求之3.从文中,你能看出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的人。 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仲永长到五岁,还不曾认识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5.从方仲永的经历
31、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要重视后天教育。 (二)(6分)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刺史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十金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注释:累迁:多次升官。昌邑:地名。举:举荐,推荐。茂才:秀才。23、解释加点的字。(2分)(1)王密为昌邑令。为: 担任 (2)夜怀十金以遗震。遗: 送给 24、翻译句子。(2分)暮夜无知者:晚上没有人知道这件事。25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2分)是一个廉洁之人。二(8分)(季梁)往见王曰:“
32、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大行(h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21、翻译下列句子。(4分)吾欲之楚。 我想到楚国去。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然好,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22、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南辕北辙 (2分)2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要选择正确的方向,才能有收获。 四、作文(30分)24、生活于世间,我
33、们常常被美丽所感动。为一朵花的美丽,为一句祝福的美丽,为锦绣河山的美丽,为父母之爱的美丽我们深深的感动着。请以“最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 题材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语言荟萃(18分)1、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2分)打开心灵的窗口,睁开敏ru( )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ro( )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fn( )恼之泉。一个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悲惨的结局在于自以为找到了答案而其实完全南辕北zh( ) 。2、指出下
34、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1分)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B有人说:“生活提高了,生产就会提高。”这真是舍本逐末的说法。C他们个个生机勃勃,决心大干一场。D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的确不同凡响。3、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的世界。你也用一段类似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概括出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2分)答: 4、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 , ;
35、, , ;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5、默写诗句(8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_,_!、我站在高山之巅,望,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 ,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请写出有关黄河的两句诗句。 诗句: , 。6、阅读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材料一:有一个40岁的人被医生告知患了绝症,最多再活三年时间。因此,他为了使自己最后的生命更有意义,便拟出一个“三年要做十件事”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写一本书、学一门外语、搞一项发明、办一个工厂、游30座名山、看50个城市等等,计划列出并付诸行动。过了两年零八个月,十项目标全部完成。材料二:三位大学的同学,同时分配
36、到县直机关工作。几年后,一个不甘心总这样打水扫地,看领导眼色,调到了企业。另外两个没动心。又过了几年,又一个辞职下海。剩下的一个仍未动心。再过几年三人相聚,到企业的那个已成了大厂的厂长,辞职的已成了富翁,留在机关的则后悔莫及。答: 第二部分:佳作欣赏(42分)(一) 文言文欣赏(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
37、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伤仲永: 宾客其父: 泯然众人矣: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8、翻译下列各句。(4分)、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分)译: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分)译: 9、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38、(3分)三个阶段:童年时期, 。少年时期,才思 ,“不能称前时之闻”。青年时期,才思 , “泯然众人矣”。10、方仲永由神 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语句)(2分)答:、“ ”、“ ”、“ ”11、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分)答: (二)小说欣赏(8分)、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
39、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音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
40、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都德最后一课12、第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到底是什么事?(用课文语句回答)(1分)答:“ ”13、“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中破折号作用是: (2分)14、“我
41、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采用 (修辞)。句中的“监狱大门”指 ;“钥匙”指 。(3分)15、第段采用 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1分)16、点明社会背景(社会环境)的语句是:“ ”(1分)(三)散文欣赏(14分)没有一种冰不被阳光融化 在我的故乡,高考中榜很不容易。一年中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就很好了。我高考的第一年名落利、山,从此一蹶不振,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毁课本,认命与庄稼为伍,从此不再读书。父亲一直是乐观的,
42、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土地不长庄稼!” 那段时间,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是在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 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生活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我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阡陌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扶持我这样的因一时的风雨而倒伏的庄稼。 在父亲的关爱下,我拿起书本,加入到复读的行列之中。送我上学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我知道他是想用这种新的面貌来鼓励他的儿
43、子重新开始。父亲一直没有说话,只在我上车时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车开动了,车窗外九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耀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几乎掉下;目来,但我强忍着没有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高三的学习是很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 行”!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那年冬天,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有一次在河边放牧,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父亲抽烟,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父亲笑了,一脸的执著,“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冷的那一天起,冰就开始融化了,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标版权所有合同协议
- 民宅贴外墙合同协议
- 商场合同自行终止协议
- 正规物流运输合同协议
- 2025教育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快餐出租转让合同协议
- 2025激光打印机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陕西省汉中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2025yy临时工合同协议模板
- 2025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夜泊牛渚怀古
-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培养的分析7400字(论文)】
-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
- 智能化弱电行业测试题库含答案2023
- 项目部管理人员通讯录
- 贝恩杯案例分析大赛初赛题目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默写题复习(附答案解析)
- 全国各省市邮编对照表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YS/T 837-2012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 烧烤类菜单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