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_第1页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_第2页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_第3页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_第4页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答题技巧(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 、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 现象到本质等。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说明方法的 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 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举

2、例子:具体说明 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把 _ 和 _相互比较 , 突出强调了 _ 的 _特点 .列数字 : 用具体的数据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

3、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 、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突 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A. 词曲小知识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 容。如卜算子 . 咏梅 ,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 ; 2、表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 4、表强调。B.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 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

4、会。C.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 ,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 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 于强调后者。2、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 育3、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 中的含义。4、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 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5、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

5、、表达的感 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D.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 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E.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 5、突出、深化主题。F.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 :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G.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1、用第一人称;2、采用1+

6、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 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 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 语境。H. 提炼中心、主题: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 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 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 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 刺、说明、揭示、反映等。I.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

7、此、此;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三语文应试答题方法、技巧A. 知识积累与运用一、书写题:1、认真规范书写; 2、不出现错别字; 3、不乱画涂改,在草稿纸写好后再 誊写。 4、学会审题。二、选择题:中考选择题不多,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字音字形修辞语病文学常识等,全部 出自中考大纲可用以下两种方法:1、直选法 2、排除法三、修改病句的原则:能改一处不改两处。 1、删减 2、添加 3、替换 4、换 位 5、重组 检查病句的方法:(1审读法。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的毛病。凡是读起来别扭,听 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有语病。例如:她有一个女

8、儿,同许多年妈的妈妈 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谁“同一样”呢?读到这里,就含 混不清。在“同”前加一个“她”字,语意就明确了。 (2提取主干法。提取主干法就是把结构复杂的句子的主干提取出来进行 检查的方法。例如: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徐洪刚的报告。 (句子的主干是“同学们注视着和倾听着报告”这样发现“注视着” 同“报告”搭配不当。应改为:“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徐洪刚,认真 的倾听着他的报告” 。 常见的语病:(1成分残缺:这种毛病是指句子里缺少必不可少的成分,缺主语、缺谓 语、缺宾语,例如:经过这次学习,对大家教育很大。(2搭配不当: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

9、反了语法规律和 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定语与中心语、 状语和谓语都是句中密切相关的成分,在组织句子时,不注意它们之间的配 合,就会犯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每年的发电量,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3语序不对:这种毛病是指由于词语的位臵放得不对,从而影响句子意 思的表达,造成语法错误。例如: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 点。(4前后不一致:指句子在表达上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例如:两天 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5成分多余:成分多余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多余。 例如: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感到又喜悦又满意的心情。(6误用虚词或关联词语:指句

10、子中用了不该用的虚词或用错关联词语。 例如: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就能攀登科学高峰。(7句式杂糅:就是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例如:止咳片,它里边的主 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等配制而成的。四、名著阅读:水浒 、 西游记 、 三国演义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鲁滨逊漂流记1、人物:姓名、绰号、外貌特征、性格特征、主要事迹 2、故事情节:人 物事例 3、教育意义 五、语言运用:主要题型有:(1概括主要内容。 (2拟写标语、手机短信。语句必须简短、精炼;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 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3 介绍风景名胜、地方特产、本地

11、名人等。(4仿写:与例句的结构、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保持一致;内容保 持一致,语意连贯,话题统一。(5句式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三者间的转换;直接叙述变转述 。(6缩句:满足压缩要求,要有概括性;找中心句、段;找出主要成分; 排除干扰项。(7口语交际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注意过渡、衔接 和呼应;、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 、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 使用。格式:礼貌用语+表达内容+询问以上题型有些还限制字数,对于这样的题要注意: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作 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

12、数的多少 ; 其次,对照字数要 求进行简缩: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用简 称(尤其是地名 。最后,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 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B. 文言文阅读(一 、文言文阅读(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 试内容。(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默 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3朗读节奏的划分:以前从没有涉及,这种题要求考生用“ /”来划出文 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

13、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 例如:“入 /则无 /法家拂士”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 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 / 谪守 /巴陵郡” 、 “予 /尝求 /古仁人之心” (主语 +谓语 +宾语 ,又如“今齐地 /方千里”等。(4解释实词的含义。词语解释五大类:通假,活用,多义,古今异义, 重点字词。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 这里指的内容。(5文言句子的翻译。注意译句与原句的对应,重点字词务必解释出来。 注意句式:省略,判断,倒装,反问。 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 。 步骤:切,直,补

14、,调,誊。 六不译: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古今义相同的。 从内容上看, 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 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 、 “ 补” 、 “删” 、 “换” 、 “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 子时要字字落实。(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 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 ,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 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

15、。就 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 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作文(一材料作文所谓材料作文,是要求写作者根据所给的一段文字或图画等具体材料,按照 作文命题要求,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它的特点是读写结合。写作者要 经过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提炼主旨、联想想象、筛选甄别、文字表达等步 骤,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 材料作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1. 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读懂所给材料的要点或寓意,能够提炼出写作中心 。2. 要根据提炼出的中心,联系作者的学习、生活、工作实际,写实事、抒真 情、谈看法、说体会。 3. 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观点无误的前提下,

16、展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维定 势,克服从众心理,独辟蹊径,力求写出摄人心魄的好文章。4. 要锤炼语言,巧用修辞,力求使文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5. 写好材料作文除了在审题、立意、编写提纲、行文、修改等方面注意围绕 中心写作外,还要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做到首尾呼应,反复点题。 (二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指命题人限定了作文题目的一部分内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内容 由作者按要求自己填写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形式的 主要标志是作文题目中留有空缺。其特点是有较大的开放度、灵活性,给人 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又有一定的限制性。写这类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补全题目。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

17、斟酌已给 出的半个题目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写作内容等将其补 全,使它变成自己熟悉的生活。 2. 注意审清题面要求,明确选材范围。如 湛江中考作文题要分清“生活”与“生命”的不同。3. 标题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个性风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眉目” ,它 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调、精神和色彩,好的标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 4. 立意要鲜明,集中,新颖。半命题作文限制较少。空缺处可以填名词、动词、形容词,如音乐、读书、 挫折、爱等,也可以填短语,如得到关注、奋力拼搏、遭遇苦难等。题目一 旦确立,就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彩链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闪光的那一颗来写 ,要写出精彩的一瞬、精彩

18、的场面、精彩的心灵感悟。对于精彩的那一点, 可以像拍电影一样,拍全景、拍特写,从高往低拍、从下往上拍等等。总之大连同芳学校官网 ,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写的词语,突出主题。 (三)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是一种根据提供的材料和提示语提供思考的范围和方向,要求作者 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以“题目自拟,立意 自定,文体自选”的新形式,使考生的创作个性得到展现,优势得到发挥, 才干得以施展;同时,高一级的学校所需要的能够写不同文体的学生也能够 在话题作文这种考试形式中得到满足。随着作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话 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在不断完善,话题作文的出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 1.用导语

19、引出话题。 2.用材料引出话题。题面由文字材料和话题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作用是激活 思维,引出话题,限制写作范围。 3.直白式。作文直接呈现话题的题目,不做任何解释说明。 作文冲刺要强 调的是: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1).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2).一个 精彩的开头 3).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4).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5).一 个完美的结尾 6).一个清爽的文面 能拿高分的中考作文妙招 1.让历史风云为作文壮阵 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凝注着丰富的意蕴。审视并回顾这些历史,常常可开 掘出警策的震撼人心的深意来。 以“什么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作文。一个考生以历史事件为材料的作文。 他选取了李斯

20、、范增、魏徵等忠臣的声音,表现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 苦口利于病”的主旨。 大连同芳学校官网 题为“为他人喝彩” ,一考生选取了汉代“苏武牧羊”的历史事件,赞美了 苏武忠贞坚定的高尚节操,选材新颖,别具一格,文章自然获得高分。 2.让政治文化进入作文视野 “有家真好”一题,一般总是写家庭或集体的事,而有一考生把祖国比为大 家庭,把台湾比作大家庭中的一员,把对台湾的援助作为家庭对成员的帮助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模拟离家的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 湾同胞的真切感受,表现了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重大主题。 “珍贵的礼物”也是个常见作文题,一考生的构思极为巧妙。他把古代先贤 留给我们的文化瑰

21、宝作为“珍贵的礼物” :唐诗、宋词、元曲,这是一份“ 凝聚万千灵魂与思想,将历史的不朽与辉煌带向现代的通道的一份沉甸甸的 精神财富” 。小作者的构思独特、清新、脱俗。细细想来,唐诗、宋词、元 曲确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智慧和胆识。 3.让艺术作品中的人物走进作文 我们读过许多名著,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些作品中的素材,那一定是一种令人 迷醉的景象。 一地区作文考题为“忘不了他” ,这是一个常见的作文题。作者从中国古典 名著红楼梦中选取了一个独特的人物林黛玉,让她走进作文,走进 你的视线。读完全文,我们不能不慨叹小作者思维之敏捷,选材之高明。这 样选材,无疑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4.用

22、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寄予深刻哲理 这几种文体行文中多用拟人、夸张、比喻手法,借助联想和想像,曲折地表 现生活,立意独特,语言活泼,结尾有意蕴,在故事的叙述中体现文章的主 大连同芳学校官网 题,形成劝戒、歌颂、讽刺的作用。 中考作文题是以“勇气”为话题,某 考生改写了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对狐狸的勇气加以赞赏,寄予了“只要 有勇气,再大的困难都会低头”的哲理。 又如,以“鼓励”为话题的中考优秀作文单翅鸟可以高飞 ,文章写了一 则童话故事:小猫头鹰拉拉刚出生不久,就被猎人打断了一只翅膀,很久不 能飞翔,她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刻苦训练,使原本折断的翅膀的后边长 出了不大的新翅膀,还长出了羽毛,拉拉倍受鼓舞,不怕万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