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页(共25页)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 .在函数y=点口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Wl且 xw 2 B. x< 1 C. x<1 且 xw 2 D. x>1 且 xW22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B.C.D.3 .已知三组数据:2, 3, 4;3, 4, 5;1,石,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A. B.C.D.4 .已知直线y=kx+b ,若k+b= - 5, kb=6 ,那么该直线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 .如图,在

2、? ABCD中,AD=2AB , CE平分/ BCD交AD边于点E,且AE=3 ,则AB的长为()AEDBCA 4 B-3 C1 D 26 .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 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月用电量(度)2530405060户数12421A.极差是3 B.众数是4 C.中位数40D,平均数是20.57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 D- C- B-A 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 x, AAPD的面积是V,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8 .如图,在边长为1的菱形

3、ABCD中,/ DAB=60° ,连接对角线 AC,以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CiDi,使/ DiAC=60° ,连接ACi,再以AC i为边作第三个菱形 AC1C2D2,使/ D2ACi=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六个菱形的边长为()A. 9 B. 93 C. 27 D. 27、乃二、填空题9 .计算:我一出的结果是.10 .将正比例函数 y=-6x的图象向上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11 .如图所示,DE为4ABC的中位线,点 F在DE上,且/ AFB=90° ,若AB=5 , BC=8 ,贝U EF的 长为.12

4、 .如图,函数y=ax-1的图象过点(1, 2),则不等式ax-1 >2的解集是13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候选人甲乙丙丁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9083笔试9083839214 .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 , AE=3BE , P是AC上一动点,则 PB+PE15 .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发现忘带饭盒, 停下往家里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

5、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 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始终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刚和妈妈的距离y (单位:米)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 (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四种说法: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250米;打完电话后,经过 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 255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是.三、解答题(共75分)16 .计算:蜃2,j0+ (2寸办6)17 .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秆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秆比城门第6页(

6、共25页)高1米,当他把秆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秆长多少米?18.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BCD=90° ,BC=CD , CEXAD ,垂足为E,求证:AE=CE .19 .如图,直线 AB与x轴交于点A (1, 0),与y轴交于点B (0, -2)(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直线AB上的点C在第一象限,且 SAboc=2,求点C的坐标.20 .我市某医药公司要把药品运往外地,现有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方式一:使用快递公司的邮车运输,装卸收费400元,另外每公里再加收 4元;方式二:使用铁路运输公司的火车运输,装卸收费820元,另外每公里再加收 2元

7、,(1)请分别写出邮车、火车运输的总费用y1 (元)、y2 (元)与运输路程 x (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你认为选用哪种运输方式较好,为什么?21 .如图,在 ABC中,点D、E分别是边 BC、AC的中点,过点 A作AF / BC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 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 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ADCF是菱形?为什么?5次3分投篮测试,每人22 .某市篮球队到市一中选拔一名队员.教练对王亮和李刚两名同学进行每次投10个球,下图记录的是这两名同学5次投篮中所投中的个数.(2)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3)若你是教练,你打算选谁

8、?简要说明理由.姓名 平均数 众数 方差王亮7李刚 72.823 .现从A, B向甲、乙两地运送蔬菜,A, B两个蔬菜市场各有蔬菜 14吨,其中甲地需要蔬菜 15吨,乙地需要蔬菜 13吨,从A到甲地运费50元/吨,到乙地30元/吨;从B地到甲运费60元/吨, 到乙地45元/吨.(1)设A地到甲地运送蔬菜 x吨,请完成下表:运往甲地(单位:吨)运往乙地(单位:吨)Ax (2)设总运费为 W元,请写出 W与x的函数关系式.(3)怎样调运蔬菜才能使运费最少?24 .已知,在 ABC中,/ BAC=90。,/ ABC=45。,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 D不与点B, 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 AD

9、EF ,连接C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BC上时.求证:CF+CD=BC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 BC, 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3)如图3,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 A, 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他条件不变;请直接写出CF, BC, 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若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2叵,对角线AE, DF相交于点O,连接OC .求OC的长度.SD CS C DE国1国2囹3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 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在函数y=且口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

10、2A. xWl且 xw- 2 B. x< 1 C. x<1 且 xw- 2 D. x>1 且 xW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 解:由题意得,1-xRO且x+2wo,解得x< 1且x丰-2.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 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考点】 最简二次根式.【分析】化简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公式是解本

11、题的关键.2.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3.已知三组数据: 2, 3, 4;3, 4, 5;1,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A. B.C.D.【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即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只要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解答】解:: 22+32=13w,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 32+42=52 ,,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12+ (谩 2=22,,以这三个数为长度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故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故选:D

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判断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判断的方法是:判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大数的平方即可判断.4 .已知直线y=kx+b ,若k+b= - 5, kb=6 ,那么该直线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首先根据k+b= - 5、kb=6得到k、b的符号,再根据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直线经过的象限,进而求解即可.【解答】 解:: k+b= -5, kb=6,k<0, b<0,直线y=kx+b经过二、三、四象限,即不经过第一象限.故选:A.【点评】 本题考

13、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k、b之间的关系确定其符号.5 .如图,在? ABCD中,AD=2AB , CE平分/ BCD交AD边于点E,且AE=3 ,则AB的长为()5A. 4 B. 3 C. - D. 2【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DCE,【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得出 AB=DC , AD/BC,推出/ DEC= / BCE ,求出/ DEC= /推出DE=DC=AB ,得出AD=2DE即可.【解答】解:二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DC , AD / BC , . / DEC= / BCE, CE 平分/ DCB,/ DCE= /

14、BCE,/ DEC= / DCE,DE=DC=AB , AD=2AB=2CD , CD=DE ,AD=2DE ,AE=DE=3 , . DC=AB=DE=3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用,关键是求出 DE=AE=DC .【分析】根据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求解.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月用电量(度)2530405060户数12421A.极差是3 B.众数是4 C.中位数40D,平均数是20.56.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考点】 极差;加权平均数;

15、中位数;众数.【解答】解: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5, 30, 30, 40, 40, 40, 40, 50, 50, 60,极差为:60-25=35,众数为:40,中位数为:40,平均数为:25+30+30+40+40+4CH40+50+&046010=40.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4, 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 D" C> B A 的路径匀速移动,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专题】压轴题.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根据动点从点A出发,首先向点D运动,此时y不随x的

16、增加而增大,当点 P在DC山运动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 P在CB上运动时,y不变,据此作出选择即可.解:当点P由点A向点D运动时,y的值为0;当点P在DC上运动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CB上运动时,y=AB?AD , y 不变;当点P在BA上运动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第18页(共25页)故选B.y随x的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 而变化的趋势.8.如图,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 DAB=60。,连接对角线 AC,以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C1D1,使/ DiAC=60° ,连接AC1,再以AC 1为边作第三

17、个菱形 AC1C2D2,使/ D2ACi=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六个菱形的边长为()A. 9 B. 93 C. 27 D. 276【考点】菱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先求出第一个菱形和第二个菱形的边长,得出规律,根据规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连接BD交AC于O,连接CD1交AC1于E,如图所示: .四边形 ABCD是菱形,/ DAB=60 ,ACD ±BD, / BAO=±/DAB=30 ,OA= *AC , . OA=AB?cos30 =1 *亚=诋, 2 2,AC=2OA=、忌同理 AE=AC?cos30 = 1呼等 AC 1=3= (V-3)

18、2,, £ 乙第n个菱形的边长为(6)n1, .第六个菱形的边长为(6) 5=9月;故选:B.根据第一个和第【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二个菱形的边长得出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 .计算:友一出的结果是血【考点】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叵【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同类二次根 式的合并.10 .将正比例函数y= - 6x的图象向上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可以是y=二6x+l(答案不唯一

19、)(写出一个即可).【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在函数解析式后加一个大于0的数即可.【解答】 解:土加下减”的原则可知该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y= - 6x+1 (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y= - 6x+1 (答案不唯一).【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只要比例系数k相同,则直线平行,保证 k不变的条件下,b的正负决定平移的方向.11 .如图所示,DE为LABC的中位线,点 F在DE上,且/ AFB=90° ,若AB=5 , BC=8 ,贝U EF的 长为YL.【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压轴题.【分

20、析】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 DF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求出 DE的长,进而求出 EF的长【解答】 解:AFB=90 , D为AB的中点,1DF=-AB=2.5 , DE为LABC的中位线,DE=,BC=4 ,EF=DE - DF=1.5 ,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 半和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2 .如图,函数y=ax-1的图象过点(1, 2),则不等式ax1 >2的伽I集是x> 1【考点】一次

21、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已知图象过点(1,2),根据图象的性质即可得出y=ax - 1 >2的x的范围是x> 1,即可得出答案.【解答】 解:方法一二.把(1,2)代入y=ax-1得:2=a- 1,解得:a=3,y=3x - 1 > 2,解得:x>1,方法二:根据图象可知:y=ax - 1 >2的x的范围是x>1,即不等式ax-1 >2的解集是x>1,故答案为:x> 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 力,能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结合起来是解此题的关键

22、.13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表: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乙.候选人甲乙丙丁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9083笔试90838392【考点】加权平均数.【分析】 首先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分别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各是多少;然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谁的平均成绩最高,即可判断出谁将被公司录取.【解答】 解:甲的平均成绩 =(90>4+86X6) +10=876+10=87.6 (分)乙的平均成绩=(83X4+92X6)勺0=884+10=

23、88.4 (分)丙的平均成绩=(83X4+90X6)勺0=872+10=87.2 (分)丁的平均成绩=(92X4+83X6)勺0=866+10=86.6 (分)/88.4>87.6> 87.2 >86.6,乙的平均成绩最高,公司将录取乙.故答案为: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要突出某个数据,只需要给它较大的权”,权的差异对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P是AC上一动点,则 PB+PE14.如图,在正方形 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 , AE=3BE ,的最小值是 10 .H【考点

24、】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分析】由正方形性质的得出 B、D关于AC对称,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 DE,交AC 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 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D关于AC对称, .PB=PD , .PB+PE=PD+PE=DE .BE=2 , AE=3BE ,AE=6 , AB=8 , DE=J6% 产10,故PB+PE的最小值是10.故答案为:10.【点评】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解此题通常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的性质

25、得出.15.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发现忘带饭盒, 停下往家里打电话,妈妈接到电话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 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始终以100米/分的速度步行,小刚和妈妈的距离y (单位:米)与小刚打完电话后的步行时间t (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下列四种说法: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250米;打完电话后,经过 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 2550米.【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和已知条件分别分析探讨其正确性,进一步判

26、定得出答案即可.【解答】 解:由图可知打电话时,小刚和妈妈的距离为1250米是正确的;因为打完电话后 5分钟两人相遇后,小刚立即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妈妈到家,再经过 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经过 5+15+3=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所以是正确的;打完电话后5分钟两人相遇后,妈妈的速度是1250抬- 100=150米/分,走的路程为150X5=750米,回家的速度是750+15=50米/分,所以回家的速度为150米/分是错误的;小刚家与学校的距离为 750+( 15+3) M00=2550米,所以是正确的.正确的答案有.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运用,函数的图象的实际意义,

27、结合题意正确理解函数图象,利用基本行程问题解决问题.三、解答题(共75分)16.计算:2【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然后合并即可.【解答】解:=4-27+11+46 =15+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 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17 .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秆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秆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秆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秆长多少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题意

28、可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便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秆长x米,则城门高(x-1)米,根据题意得x2=(x-1)2+32,解得x=5答:木f长5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较简单.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准确的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如图,四边形 ABCD 中,/ A=/BCD=90° ,BC=CD , CEXAD ,垂足为E,求证:AE=C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过点B作BFLCE于F,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 BCF=/ D,再利用 角角边”证明 BCF和4CDE全等,根

29、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F=CE,再证明四边形 AEFB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AE=BF ,从而得证,【解答】 证明:如图,过点 B作BFLCE于F,. . CEXAD/ D+ / DCE=90 / BCD=90 , / BCF+ / DCE=90 , ./ BCF= ZD,jNBCF 二 ND在BCF 和CDE 中,CED=/BFC=90“ , ,BC=CDBCFA CDE (AAS),BF=CE ,又. / A=90° , CEXAD , BFXCE, 四边形AEFB是矩形, . AE=BF , . AE=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

30、性质,难度中等,作辅助线构造出全 等三角形与矩形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直线 AB与x轴交于点A (1, 0),与y轴交于点B (0, -2)(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若直线AB上的点C在第一象限,且 SAboc=2,求点C的坐标.fY-L_J yl【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题】计算题.【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 (1, 0)、点B (0, -2)分别代入解析式即 可组成方程组,从而得到AB的解析式;(2)设点C的坐标为(x, y),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Sboc=2求出C的横坐标,再代入直线即可求出y的值,从而得到其坐标.【解答】解:(1)设

31、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2。,直线 AB 过点 A (1, 0)、点 B (0, 2),k+b=O- 2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 - 2.(2)设点C的坐标为(x, y),SaBOC=2 ,.二?2?x=2,解得x=2 ,.y=2X2- 2=2,点C的坐标是(2, 2).【点评】 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答此题不仅要熟悉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还 要熟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0 .我市某医药公司要把药品运往外地,现有两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方式一:使用快递公司的邮车运输,装卸收费400元,另外每公里再加收 4元;方式二:使用铁路运输公司的火车运输,装卸收费820元,另

32、外每公里再加收 2元,(1)请分别写出邮车、火车运输的总费用y1 (元)、y2 (元)与运输路程 x (公里)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你认为选用哪种运输方式较好,为什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方式一、二的收费标准即可得出y1 (元)、y2 (元)与运输路程 x (公里)之间 的函数关系式.(2)比较两种方式的收费多少与x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x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解答】解:(1)由题意得:yi=4x+400; y2=2x+820;(2)令 4x+400=2x+820 ,解得 x=210,所以当运输路程小于 210千米时,yiy2,选择邮车运输较好

33、,当运输路程等于210千米时,yi=y2,两种方式一样,当运输路程大于210千米时,y1 >y2,选择火车运输较好.【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所述两种运输方式的收费标准,得出总费用y1 (元)、V2 (元)与运输路程 x (公里)关系式.21 .如图,在 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过点 A作AF / BC交DE的延长线于F点,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 ADCF是平行四边形;(2)当 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F是菱形?为什么?【考点】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ABD

34、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 AF=DC ,利用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二.点 D、E分别是边BC、AC的中点,. DE / AB , AF / BC,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 AF=BD ,贝U AF=DC , AF / BC,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第21页(共25页)(2)当 ABC是直角三角形时,四边形 ADCF是菱形, 理由:点D是边BC的中点, ABC是直角三角形,. AD=DC ,平行四边形 ADCF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菱形的判定,熟

35、练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 性质是解题关键.22.某市篮球队到市一中选拔一名队员.教练对王亮和李刚两名同学进行5次3分投篮测试,每人每次投10个球,下图记录的是这两名同学5次投篮中所投中的个数.第24页(共25页)(2)你认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3)若你是教练,你打算选谁?简要说明理由.姓名 平均数众数 方差王亮7李刚 72.8【考点】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方差.【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5次投篮成绩之和与 5的商即为王亮每次投篮平均数;根据众数定义,王亮投篮出现次数最多的成绩即为其众数;(2)先算出王亮的成绩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计算王亮的投篮次数的方差.(3

36、)从平均数、众数、方差等不同角度分析,可得不同结果,关键是看参赛的需要.【解答】解:(1)王亮5次投篮,有3次投中7个,故7为众数;方差为:S2= (6-7) 2+ (7-7) 2+T (7-7) 2=0.4 个. b李刚投篮的平均数为:(4+7+7+8+9)与=7个,姓名平均数众数方差王高710.4李刚712.S(2)两人的平均数、众数相同,从方差上看,王亮投篮成绩的方差小于李刚投篮成绩的方差. 王亮的成绩较稳定.(3)选王亮的理由是成绩较稳定,选李刚的理由是他具有发展潜力,李刚越到后面投中数越多.【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际问题,将统计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 的意识

37、,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本质.23.现从A, B向甲、乙两地运送蔬菜,A, B两个蔬菜市场各有蔬菜 14吨,其中甲地需要蔬菜 15吨,乙地需要蔬菜 13吨,从A到甲地运费50元/吨,到乙地30元/吨;从B地到甲运费60元/吨, 到乙地45元/吨.(1)设A地到甲地运送蔬菜 x吨,请完成下表:运往甲地(单位:吨)运往乙地(单位:吨)Ax14 xB15xx 1(2)设总运费为 W元,请写出 W与x的函数关系式.(3)怎样调运蔬菜才能使运费最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题意A, B两个蔬菜市场各有蔬菜 14吨,其中甲地需要蔬菜 15吨,乙地需要蔬 菜

38、13吨,可得解.(2)根据从A到甲地运费50元/吨,到乙地30元/吨;从B地到甲运费60元/吨,到乙地45元/吨 可列出总费用,从而可得出答案.(3)首先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利用 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函数最值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运往甲地(单位:吨)运往乙地(单位:吨)Ax14 xB15 - xx - 1(2)由题意,得W=50x+30 ( 14-x) +60 ( 15-x) +45 (x- 1) =5x+1275 (1<x<)14(3) A, B到两地运送的蔬菜为非负数,7)。14 -工>015 -苫。k- 10.解不等式组,得:1WxW14在 W=5x+1275 中,k=5>0,. W随x增大而增大,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