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系统分析(下册)题库填空题参考答案1.电 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 表示。功率2.调 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 。频率3.减 小输出电元件的电抗将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提高(改善)4.减 少原动机出力将 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改善)5.电 厂供电负荷与综合用电负荷的差别是前者包括 。网络损耗6.潮 流计算中,三类节点数量最多的是 。PQ 节点7.电 力系统节点按照给定条件不同可以分为 、 、 。PQ 节点 PV 节点 平衡节点8.常 用的潮流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是 。节点电压方程9.电 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 、及 。同步调相机 静电电容
2、器 静止补偿器10.电 力 系 统 无 功 电 源 电 源 包 括 、 、 、 。发电机 同步调相机 静电电容器 静止补偿器11.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 统的负荷,亦称电力系统的 。电力系统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发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 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称为电力系统的 。综合用电负荷 供电负荷 发电负荷12.在 元件的电抗比电阻大得多的的高压电网中, 从电压高的一端流向电压低的一端, 则从电压相位越前的一端流向相位落后的一端,这是交流电网功率传输的基本规律。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13.在电力
3、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中,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是:和 。牛顿 -拉夫逊法P-Q 分解法14.频 率的一次调整由 进行,频率的二次调整由 进行。调速器 调频器15.电 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 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可实现 调整。调速器无差16.中 枢点调压方式分为 、 。顺调压 逆调压恒调压17.电 力 系 统 调 压 措 施 有 、 、 、发电机调压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 压 利用无功功率补偿 调压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 调压 。18.等 面积定则是 。指判断系统暂态稳 定性时,在功角特性上,加速面积与 减速面积相等19.潮 流计算中的电压数值约束条件是由 决定的。电压质量标准20.简 单系统静态稳定依据为
4、 。dPE/d0单项选择题参考 答案1.同 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 )否 是 不一定 根据发电机的形式定22.环 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与电阻成正比分布与电抗成正比分布与阻抗成正比分布与阻抗成反比分布43.电力系统中 PQ 节点的数量( )全都是 大量的 少量的 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24.三 类节点中,只有一个且必须有一个的是( ) PQ 节点PV 节点平衡节点 都不是35.在 同一时间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量之比的百分值称为( ) 负载率 网损率 供电率 厂用电率26.电 力系统的频率主要决定于( )有功功率的平衡无功功率的平衡电压质量电流的大小17.关 于顺调
5、压电压调整方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 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适用于用户对电压要求不高的场合 适用于供电线路不长的场合28.通 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实质上( )改变了电压损耗的数值改变了负荷变化时次级电压的变化幅度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功率分布增加了整个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容量39.作为判据 dPE 0 主要应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 ) d暂态稳定 故障计算 静态稳定 调压计算310.分 析简单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可以应用(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等面积定则 小干扰法 对称分量法211.PQ 迭代是在()基础上简化来的。直角坐标形式的 NR 迭代; 极坐标形式的 NR 迭代;G
6、S 迭代;都不是212.变 压器的运算负荷是 ( )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的功率损耗;变压器付方功率加上变压器导纳的功率损耗; 变压器副方功率加上变压器阻抗和导纳的功率损耗; 在 C 的基础上,再加上变压器所联线路导纳中的功率。413.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 PT 与电磁功率相比,将()大 小 相等 无关系314.牛 顿-拉夫逊迭代的主要优点是()2简单 收敛快 准确 占用内存小15.通 常逆调压的调压范围是(基准为 UN)() 0 5%2.5%7.5%5%10%010%116.仅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的是( )典型的顺调压 典型的逆调压 典型的常调压 均不对117.在发电机稳态
7、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 PT 与电磁功率相比,将()大 小 相等 无关系318.P 曲线被称为()耗量特性曲线 负荷曲线 正弦电压曲线 功角曲线419.等 面积定则主要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 )潮流计算 故障计算 调压计算 暂态稳定分析420.关 于中等长度线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长度为 100km300km 的架空输电线路属于中等长度线路; 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采用集中参数 型等值电路作为数学模型; 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忽略电导和电纳的影响; 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不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321.如果高压输电线路首、末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1<U2、1>2,在忽略线路电阻
8、影响的情况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无功功率从末端流向首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从首端流向末端; 无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从末端流向首端。122.图示环网中变压器的变比均为实际变比,对于环网中的循环功率,正确的说法 是( )3无循环功率有顺时针方; 有逆时 向的循环功率。 有循环针方向 功率,的循环功率; 但方向无法确定23.环形网络中自然功率的分布规律是( )与支路电阻成反比与支路电导成反比与支路阻抗成反比与支路电纳成反比324.在 不计网络功率损耗的情况下,下图所示网络各段电路中( )。3仅有有功功率;仅有无功功率;
9、既有有功功率,又有无功功率;不能确定有无无功功率。25.在 多电压等级电磁环网中,改变变压器的变比( ) 主要改变无功功率分布; 主要改变有功功率分布; 改变有功功率分布和无功功率分布; 功率分布不变。126.对 于下图所示的放射性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2网络的潮流分布可以调控; 网络的潮流分布不可以调控;网络的潮流分布由线路长度决定; 网络的潮流分布由线路阻抗确定。27.电 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是( )。节点电压方程;回路电流方程;割集方程;支路电流方程。128.电 力系统潮流计算时,平衡节点的待求量是( )。 节点电压大小和节点电压相角; 节点电压大小和发电机无功功率;
10、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节点电压相角和发电机无功功率。329.装 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中可以维持电压恒定的变电所母线属于( )。PQ 节点; PV 节点; 平衡结点; 不能确定。230.影 响电力系统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关系;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131.电 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 )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 范围;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
11、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 围。232.下 面所列的电力系统负荷波动中,可以预测的是( ) 由用电设备的投入和退出运行所引起的第一类负荷变化; 由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投入或退出所引起的第二类负荷变化; 由生产、生活规律和气象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负荷变化; 第一类和第二类负荷变化。333.关 于电力系统的有功备用容量,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检修备用容量可能不需要设置; 事故备用必须全部为热备用;负荷备用应为热备用;国民经济备用应为冷备用。234.从 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最适合担负系统调频任务的发电厂是( )。 具有调整库容的大型水电厂;核电厂;火力发电厂;径流式
12、大型水力发电厂。135.如果某发电厂装有四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四台机组都没有达到额定出力,且有1 2 3 4 、 1 2 3 4 ,当发电厂有功负荷增大时, 应首先增 加出力的发电机组是( )。1 号机组; 2号机组; 3号机组;4号机组。436. 在 既有水电厂、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电力系统中,洪水季节调频电厂通常选择 ()大型水电厂;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37.核电厂;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当负荷功率为 200MW 时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为( PG150MW 、PG255MW 、PG395MW ; PG140MW 、PG280MW 、PG380MW ; PG150MW 、PG275MW 、PG375
13、MW ; PG160MW 、PG250MW 、PG390MW 。机组功率约束条件为:20MW PG1 50MW20MW PG2 100MW20MW PG3 100MW)。某发电厂有三台机组并列运行,其耗量特性分别为:F12.80.26PG120.0015PG21(T/h)F23.50.29PG20.0015PG22(T/h)F34.00.17PG320.0015PG23(T/h)38. 关 于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变化,改变发电机 的有功出力,维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 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针对第一
14、类负荷变化进行的,它通过发电机组装 设的调速器来实现,但一次调整不能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 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结束后,不管频率是否回到负荷变化前的数值,负 荷的变化量均为调频机组所承担;在无差调节方式下,二次调整结束后,负荷的变化全部为调频机组所承担。39. 为 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 调整;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 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 数量;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40.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
15、制为 300MW ,频率偏 移超出 0.5Hz 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 A 出现功率缺额 200MW 时,如系统 A 不参加一次调频,则联络线的功率功率情况为( 3 )。 B 系统向 A 系统输送 A 系统向 B 系统输送 B 系统向 A 系统输送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2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B 系统向 A 系统输送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41.关 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将电力系 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
16、的范围;要维持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首要的条件是要满足在所要 求的电压水平下的电力系统的无功率平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 压限制在允许范围;当无功负荷变化时,不必改变系统无功电源的总出力,只要调整电力系统的 无功潮流分布总可以将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242.在 下面所列出的各组无功电源中, 完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的一组是 ( )。 调相机、 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调相机、 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TSC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调相机、 SR 型
17、静止无功补偿器、 TCR 型静止无功补偿器。343.电 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 )。等耗量微增率准则;等网损微增率准则;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等比耗量准则。244.在无功电源并不缺乏的电力系统中,关于是否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下述说 法中正确的是( )。绝对不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 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直到各节点的网损微增率均为正值为止。245.最大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下降,最小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 压适当升高,这种调压方式是( )。顺调压方式; 逆调压方式; 恒调压方式;
18、 常调压方式。146.下 述各项调压措施中,不能实现逆调压的是( )。 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无功补偿装置调压;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调压;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调压。447.对于有功电源过剩,但无功不足引起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的 调压措施是( )。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增加无功补偿装置。348.某降压变电所由 110kV 线路供电, 变电所装有一台 40MVA 普通变压器, 如下图 所示。 110kV 送端电压 U1 保持 115kV 不变。若要求变电所 10kV 母线电压 U2 变化范围不超出 10.010.7kV ,则应选择的变
19、压器分接头额定电压为()。4110kV; 115.5kV ; 112.75kV ; 107.25kV 。49.电力网接线如下图所示,已知 X ij 70 ,变电所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最小 负荷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最大负荷时电压为105%U N),低压母线额定电压为10KV ,变压器额定电压为 110 2 2.5% / 11KV 。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归 算到高压侧的实际电压分别为: U j.max 101.1KV;U j.min 110.2KV 。若Ui不 变,则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为( )。1115.5 K10.5 ;补偿电容器容量 QC 14.41MVAR ;11110
20、K10 ;补偿电容器容量 QC 13.07MVAR ;11 112. 75 K10.25;补偿电容器容量 QC 13.73MVAR ;11107.25K9.75 ;补偿电容器容量 QC 12.42MVAR 。11 C50.判断题(下述说法中,对于你认为正确的请选择“ Y”,错误的选择 “ N”)参考 答案1.利用年负荷损耗率法和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求得的电网年电能损耗一定相等。 ()N2.高 压电网中无功功率分点的电压最低。 ( )Y3.任 何多电压等级环网中都存在循环功率。 ( )N4.均 一电网功率的经济分布与其功率的自然分布相同。 ( )Y5.在 环形电力网中串联纵向串联加压器主要改变电网
21、的有功功率分布。 ( )N6.电力系统潮流调控的唯一目的是使电力网的有功功率损耗最小,以实现电力系 统的经济运行。 ( )。N7.如果两个节点之间无直接联系,则两个节点互导纳为零,两个节点的互阻抗也 为零。( )N8.电力系统节点导纳矩阵中,某行(或某列)非对角元素之和的绝对值一定小于 主对角元素的绝对值。 ( )Y9.未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变电所母线为 PQ 节点。( )Y10.电 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必须设置,并且只设置一个平衡节点。 ( )Y11.PQ 分解法是对牛顿 -拉夫逊潮流计算法的改进,改进的依据之一是高压电网中, 电压相角的变化主要影响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潮流分布,从而改变节点注入有
22、 功功率;电压大小的变化主要影响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潮流的分布,从而改变节 点注入无功功率。 ( )。Y12.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额定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就可以保持电力系统频率为额 定值,同理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额定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维持电 力系统各点电压都为额定电压。 ( )N13.电力系统的热备用是指系统中可运行机组的可发有功功率和系统所消耗的有功 功率的差值。 ()Y14.电 力系统的事故备用应为热备用。 ( )N15.电 力系统中可能不需要设置检修备用( )。Y16.电力系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的目的是使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最少,最优分配的 原则是等耗量微增率准则。 ( )Y17.电 力
23、系统有功负荷的最优分配是针对第三类负荷进行的。 ( )Y18.水 电厂的允许耗水量越大,则水煤换算系数的取值也应越大。 ( )N19.在 任何情况下都应使水力发电厂承担调峰任务。 ( )N20.发电机担负调峰任务和调频任务实际上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 ()N21.发电厂的最优组合实际上研究的是电力系统的冷备用分布问题,有功负荷的最 优分配研究的是热备用的分布问题。 ( )Y22.联 合电力系统调频时,应严密注意系统联络线上的功率变化。 ( )Y23.电力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越大,同样负荷变化所引起的系统频率变化越小,电 力系统中总是优先考虑通过增大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来提高系统的单位调节功
24、 率。( )N24.只 要电力系统无功电源不缺乏,就不应当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 )N25.对 于网损微增率小于最优网损微增率的节点,应考虑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 )Y26.TCR、SR、TSC 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其无功电源都是并联电力电容器。 ( )Y27.拥有充裕的无功电源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Y28.并 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缺陷是其具有负的无功电压调节效应。()Y29.从 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装设无功补偿装置时,应当优先考虑调相机。 ( )N30.电 力系统设置电压中枢点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电力系统的电压管理。 ( )Y31.电力系统调压过程中
25、,既要考虑满足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也要考虑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 )Y32.在需要经常改变变压器变比来满足调压要求的变电所,应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 ()Y33.同并联电容器调压相比较,串联电容器调压更适用于电压波动频繁的场合。 ()Y34.对于无功电源不足导致整体电压水平下降的电力系统应优先考虑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因为它不需要增加任何投资费用。 ( )N35.为使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最小,变电站的降压变压器应选择尽可能高的变比。 ()N36.逆 调压方式是一种要求最高的调压方式,一般需要专门的调压装置。 ( )Y37.简答题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
26、不充足时仅靠改变变压器变比 分按头来调压并不能改变系统 的电压水平?通过调分接头实质是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分布,只能 改善局部电压水平,同时却使系统中另个的某些局部 电压水平变差并不能改变系统无功不足的状况因此就 全系统总体来说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2.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 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 故障进的暂态稳定性?在输电线路送端的变压器经小电阻接地,当线路送端 发生不对称接地时,零序电流通过该电阴将消耗部分 有功功率起到了电气制动作用,因而是能提高系统的 暂态稳定性。3.列出三种提高系统静态稳定的 措施。( 1)自动励磁装置的应用; ( 2)减小各元件的电流; (3)改善网络结
27、构和采用中间补偿设备。4.解释采用减少原动机输出功率 的方法能够改善系统的暂态稳 定性。减小 增大原动和输出机械功率, 将减小发电机的功率差额,减速面积,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5.线路的末端电压是否总是低于始端电压?为什么?不一定,当线路较长时对地电容较大,而线路又处于 空载状态时会出现末端电压高于始端电压。6.年最大负荷曲线的定义和作用年最大负荷曲线描述一年内每月(或每日)最大有功 功率负荷变化的情况,它主要用来安排发电设备的检 修计划,同时也为制订发电机组或发电厂的扩建或新 建计划提供依据。7.输 电线路何时作为无功电源、 何时作为无功负荷35KV 及以下的架空线路的充电功率甚小,一般说,
28、 这种线路都是消耗无功功率的; 110KV 及以上的架空 线路当传输功率较大时,电抗中消耗的无功功率将大 于电纳中产生的无功功率,线路成为无功负载,当传 输功率较小(小于自然功率)时,电纳中生产的无功 功率,除了抵偿电抗中的损耗以外,还有多余,这时线路 就成为 无功电源。(1800 :无 功电源 ;1800,无功负荷)8.什么是循环功率的定义由两端电压不等而产生的功率叫循环功率,它与负荷 无关,当两电源点电压相等时,循环功率为零。9.功率自然分布和经济分布的慨念功率在环形网络中是与阻抗成反比分布的,这种分布 称为功率的自然分布。功率在环形网络中与电阻成反 比分布时,功率损耗为最小,这种功率分布
29、为经济分 布。10.潮流方程中平衡节点存在的必 要性潮流计算前有功网损未 知,且电网中节点电源的相角须 有参考轴在潮流分布算出以前,网络中的功率损失是未知的, 因此,网络中至少有一个节点的有功功率 P 不能给定, 这个节点承担了系统的有功功率平衡,故称之为平衡 节点。 另外必须选定一个节点, 指定其电压相位为零, 作为计算各节点电压相位的参考,这个节点称为基准 节点。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常将平衡节点和基准节点 选为同一个节点。11.主调频厂的慨念和选择原则概念:负责全系统的频率调整(即二次调整)称为主 调频厂(一般是 12 个电厂)。原则: 应拥有足够的调整容量及调整范围; 调 频机组具有与负荷
30、变化速度相适应的调整速度; 调 整出力时符合安全及经济的原则。12.频率调整和电压调整的关系或它们的调节顺序当系统由于有功不足和无功不足因而频率和电压都偏低时,应该首先解决有功功率平衡的问题,因为频率的提高能减少无功功率的缺额,这对于调整电压是有 利的。如果首先去提高电压,就会扩大有功的缺额, 导致频率更加下降, 因而无助于改善系统的运行条件。13.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 改善网络中的功率分布; 合理地确定电力网的 运行电压水平; 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对原 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14.等微增率的准则负荷在两台机组间分配时,如它们的燃料消耗微增率 相等
31、,即 dF1 / dPG1 dF2 / dPG2 ,则总的燃料消耗量 将是最小的。这就是著名的等微增率准则。15.电 力系统稳定性 , 同步稳定性 , 电压稳定性的慨念电力系统稳定性,通常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微小的或大 的扰动后,所有的同步电机能否继续保持同步运行的 问题。同步稳定性:人们把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微小的或 大的扰动之后能否继续保持系统中同步电机(最主要 是同步发电机)的同步运行的问题,称为电力系统同 步稳定性问题(也叫功角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指电力系统各母线电压在正常和受干扰 后的动态过程中被控制在额定电压的允许偏差范围内 的能力(幅值和波形) 。16.有功经济分配和无功经济分配
32、的目标和原则有功经济分配的目标和原则:在整个运行周期内满足 用户的电力需求,合理分配水、火电厂的负荷,使总 燃料(煤) 耗量为最小。 无功经济分配的目标和原则: 在有功负荷已确定的前提下,调整各无功电源之间的 负荷分布,使有功网损达到最小。17.惯性时间常数的含义惯性时间常数 TJ 是反映发电机转子机械惯性的重要J2 参数。 TJ J NJSB18.计算题参考答案1.某系统发动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为 740MW/Hz, 当负荷增大 200MW 时,发电机二次调频增发 40MW ,此时频差为 0.2Hz, 求负荷的单位调 节功率。 PDO=PG KGf KDf200=40740×0.2
33、0.2 ×KD所以 KD=60MW/Hz所以负载的单位调节功率为 60MW/Hz 。2.额定电压 110kV 的辐射形电网各段阻抗及负荷如图所示。 已知电源 A解 设 U C=U N= 0 ° =110 0 °的电压为 121kV ,求功率分布和各母线电压。 (注:考虑功率损 耗,可以不计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U )。22102 82SBC2 (20 j30) 0.271 j0.407110SBSCSBC ( 10 j8) 0.271 j0.407 9.793 j7.593SB SBSB 40 j30 9.793 j7.953 30.207 j22.407SAB 30
34、.207 222.407 (20 j40) 2.338j4.676SA SBSAB 30.207 j22.407 2.338 j4.676 32.545 j27.083已知UA=121kVUA32.545 20 27.083 40B 14.332(kV)B 121UBUA UAB 121 14.332 106.668(kV)( 9.793) 20 ( 7.593) 30U BC 3.972(kV)106.668U C U BU BC 106.668 3.972 110.64( kV )3.某发电厂装有两台发电设备,其耗量特性分别为F1=3+0.3PG1+0.002 PG21(t/h)F2=5+
35、0.3PG2+0.002 PG22(t/h)两台发电设备的额定容量均为100MW ,而最小可发有功功率均为30MW ,若该厂承担负荷 150MW ,试求负荷在两台发电设备间的最 优分配方案。解 两台发电设备的耗量微增率分别为dF11 1 0.3 2 0.002PG1 0.3 0.004PG1dPG1dF22 2 0.3 2 0.003PG2 0.3 0.006PG2dPG2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分配负荷,令1=2,有0.3+0.004PG1=0.3+0.006PG2而等约束条件为PG1+PG2=150联立式( A )、式( B )、求解 PG1、 PG2。把 PG2=150- PG1 代入式( A
36、)有0.3+0.004PG1=0.3+0.006(150 PG1)0.004PG1=0.9 0.006PG10.01PG1=0.9于是解得PG1=90MWPG2=60MW此分配方案符合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即满足等约束条件,也满足不等约束条件 (30<90<100 、 30<60<100 ),因此,可做为最优分配方案。4.已知图示网络导线截面都相同,求网络功率颁及功率分点(不计功率 损失)S12 (5 j2)(20 40) (8 j4) 6.89 j3.1112 30 20 4038+j45. 求图示网络的末端功率 S3 和末端电压 u3。18+j12MV A10+j201
37、2+j16 -j0.8×10-4S120kV6. 某枢纽变电所,变压器二次母线要求1011KV ,试问当分接头,位置选择为 110KV 时能否满足调压要求,如不能应如何处理?110113kV110± 2.5%/117.某电力系统中, 与频率无关的负荷占 30%,与频率一次方成正比的负 荷占 40%,与频率二次方成正比的负荷占 10% ,与频率三次方成正比 的负荷占 20% 。求系统频率由 50Hz 降到 48Hz 和 45Hz 时,相应负荷 功率的变化百分值解 (1) 频率降为 48Hz 时, f5480 0.96 系统的负荷为23PDa0 a1f a2f 2 a3f 3
38、0.3 0.4 0.96+230.1 0.962 0.2 0.963 0.953负荷变化为PD 1 0.953 0.047其百分值为PD % 4.7%(2) 频率降为 45Hz 时, f 50 0.9 ,系统的负荷为PD 0.3 0.4 0.9+0.1 0.92 0.2 0.93 0.887相应地 PD 1 0.887 0.113PD % 11.3%如图所示某降压变电所装设一台容量为 20MVA 、电压为 110/11kV 的变压器, 要求变 压器低压侧的偏移在大小负荷时分别不超过额定值的2.5%和 7.5% ,最大负荷为18MV A ,最小负荷为 7MVA, cos =0.8,变压器高压侧的
39、电压在任何运行情况 下均维持 107.5kV ,变压器参数为 U k%=10.5 , Pk=163kW ,励磁影响不计。试选 择变压器的分接头。107.5kV变压器的电阻和电抗为末端最大和最小负荷为RTXT21000SN22Uk %UN2100SN110/11kV20MVAP2+Q2Smzx18cosu22163 110221000 202210.5 110100 204.93( )63.5( )j18sin 18 0.8 j18 0.6 14.4 j10.8(M VA)Smin7cos j7sin7 0.8 j7 0.6 5.6 j4.2( M VA)按最大和最小负荷时调压要求,变压器低压侧
40、电压应为U i max 10(1 2.5%) 10.25(kV )Uimin 10(1 7.5%) 10.75( kV )在最大和最小负荷时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由下式求得14.4 4.93 10.8 63.5 Uimax UI max U max 107.5U imax5.6 4.93 4.2 63.5 Uimax UI max U min 107.5U imin解得Uimax 99.9(kV )Uimin 104.6(kV )故选分接头电压为然而最大和最小负荷时分接头电压为UiiN99.9107.2(kV )maxUimax10.25UiUiN104.611107(kV )minUimin10
41、.75T/maxUT /min107.2107107.1(kV )110( 1-2.5% )=107.25 的分接头。U T / minU T / maxUTI U最大负荷时U imax%UimaxU imaxiN99.911imaxUTI107.25最小负荷时UiminU imin U iNimin104.611UTI107.25电压偏移:最大负荷时U max%10.2510100%2.5%10最大负荷时U min %10.7310100%7.3%10比较可知,所选择的分接头满足调压要求。校验低压母线电压:10.25( kV )10.73(kV )7.5%2. 某简单系统如图若在 K 点发生三相短路,求使得系统保持暂态稳定的极限切除角。3. 有一台降压变压器如图所示, 其归算至高压侧的参数为 4.93 j63.525 ,已知变压器 母线在任何方式下均维持电压为 107.5KV ,其低压侧母线要求顺调压, 若采用静电电 容器作为补偿设备,试选择变压器分接头和无功补偿设备容量。11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大数据与物联网平台构建-洞察阐释
- 云安全意识培养策略-洞察阐释
- 二手手机市场发展前景-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母婴保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椰棕床垫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机械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公共总线标准优化-洞察阐释
- 2025-2030中国显示驱动IC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排污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扫平仪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四渡赤水(课件)
- 《安装施工管理》课件
- 刺杀操培训课件
- 《高等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背诵与强化训练23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诗词默写背诵
- 酒店餐饮部经理聘用书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方案
- 专题07 解析几何(选填题)-【好题汇编】五年(2020-2024)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