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分配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_第1页
第7章 分配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_第2页
第7章 分配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_第3页
第7章 分配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_第4页
第7章 分配理论(经济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唐树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7 7章章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内容并注重应用,理解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熟悉生产要素分析,了解公平与效率。7.1生产要素分析 711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用于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投入。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是四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1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joint demand)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2 2)影响生产要

2、素需求的因素)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以及产品的价格。 (2)生产技术状况。 (3)生产要素的价格。 3 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如果以实物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收益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际收益产品(MRP)。 712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指在不同的报酬下,生产要素市场上所提供的要素数量。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是生产

3、要素所有者对提供一定数量生产要素所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一般来说,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就会增多;如果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降低,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就会减少,其供给数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所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713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同产品的价格(和产销数量)是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一样,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也是由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但由于厂商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而产品的供求与要素的供求关系存在着如上所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对要素需求的分析要比对产品需求的分析复杂一些。因此,对生产要素供给和

4、需求进行分析时还必须区分各种不同情况。 7.2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 721工资理论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或劳动力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劳动价格是在劳动市场上形成的。同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一样,在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也有不同的情况。 1 1)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1)劳动的需求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说,劳动的要素价格取决于劳动这一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也就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随着劳动这一要素的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2)劳动的供给 从供给方面说,劳

5、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最初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在达到一定点以后,便开始转向左上方弯曲。即劳动供给量开始时随工资的提高而增加,后来则随工资的提高而降低。 (3)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水平。 2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它包括三种情况:(1)厂商对劳动购买的垄断,劳动的购买者是“独家买主”的厂商,劳动的供应者则是众多的相互竞争的劳动者。(2)劳动者对劳动的垄断,即劳动者组成工会,垄断了劳动的供给。(3)“双边垄断”,即卖方与买方都有一定的垄断,主要是劳动者工会通过集体

6、谈判与买方垄断者“独家买主”协定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 (1)工会通过提倡保护关税、扩大出口等办法扩大产品销路,从而提高对劳动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工资。 (2)工会通过限制非会员受雇、移民、童工的使用、缩短工作时间、实行强制退休等办法来减少劳动的供给,从而提高工资。 (3)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从而使工资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722利率理论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或使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之所以能带来利息,这是因为使用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利息用利息率来表示。 1 1)对资本支付利息的原因)对资本支付利息的原因 (1)时间偏好。 (2)迂回生产

7、与资本净生产力。 迂回生产迂回生产是指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 2 2)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1)资本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 (2)资本的供给资本的供给,就是资本的所有者在各个不同的利率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资本的数量。它依存于人们的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以后的余额储蓄。(3)利率的决定723地租理论地租是土地的价格,同劳动和资本的价格由该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一样,地租的高低也由土地的供求决定,租地人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

8、产力。但由于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并非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能通过人类劳动增加其供应量,它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以及不能再生产的特点。 724利润理论1 1)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质与工资相类似,也是由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与供给所决定的。不同的只是由于对企业家需求和供给的特殊性(边际生产力大和培养成本高),决定了它的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的工资。 2 2)超额利润)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1)垄断与超额利润 (2)创新与超额利润 (3)风险与超额利润7.3社会收入

9、分配731收入分配的衡量: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在图7-17中,横轴代表人口百分比,纵轴代表收入百分比。OX线为45线,在这条线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称为绝对平均线。折线OEX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称为绝对不平均线。实际的洛伦茨曲线应该介于这两条线之间,利用洛伦茨曲线可以表明收入与财产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运用洛伦茨曲线可以比较同一个国家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收入分配的平均状况与变化状况。 假如在图7-18中,A、B、C三条洛伦茨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三

10、个国家的实际洛伦茨曲线,那就可以看出,甲国收入分配最平等,丙国收入分配最不平等。如果把A、B这两条洛伦茨曲线作为实施一项政策前后的洛伦茨曲线,那么可以看出,在实施该项政策后,收入分配更不平等了。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称为基尼系数。如果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来表示,实际收入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则计算基尼系数的公式为:基尼系数 A /(AB) 基尼系数的优点:便于了解、掌握和比较。人们可以对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不同国家的基尼系数进

11、行比较。 基尼系数的缺点:(1)它不能说明不平等的全部情况;(2)不同国家可能采用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资料,可比性差。 732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1)由历史原因所决定的初始财产分配状态的不平等。 (2)来自于劳动力的差异,即能力(智能和体能)的不同,由此决定了具有不同能力的劳动者的收入的差距。 (3)由要素报酬率的不平等造成。 733公平与效率 1 1)公平)公平 公平公平(justice)是指待人处事中合乎人的正当情感和正义之理,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准则,是分配社会权利和义务时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 2 2)效率)效率 效率是指劳动、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它属于生产力范畴。 3 3)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党现行分配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强调效率优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强调兼顾公平,符合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