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 (16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出成用(文天祥过零丁洋)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远近不同的感受,描绘春草似有似无特点的句子是“ (2)默写杜牧泊秦淮2.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
2、,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l :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 。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幅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l u遭挫折百无聊赖.(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矢志不渝”中的“渝”的意思是 “风尘仆仆”在文中的意思是 。(4)仿照文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写句子发(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3. (3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作品相关内容名人传作品中所写的三位名人分别
3、是贝多芬、托尔斯泰,他们虽然事业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历经了,最终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 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可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 暴风雨所诞生的。”选文中的“他”是。4. (12分)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如图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2)网络新词层
4、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请你根据下表概括网络词语的特点网络词语表达的意思萌萌哒有“太可爱了”的含义,多诙谐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宅男指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男子,其多沉迷于上网或玩游戏等室内活动。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的意思。雷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3)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自己却并不知情。针对此种现象,你如何发微信对他进行劝告。(4)活动中,某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美好环境,我校团委号召定大青少年坚守网络公约,A阅抵制网络语言,为了避免不犯错误,特向大
5、家发出如下倡议:B同学们,让我们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正义感,坚决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A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请将“ ”或“"删去。B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 一词改为“ ”。加 7% 岁命二、阅读.(55分)5. (21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故乡的标点有时候回望故乡,曾经的点滴种种,就像一篇情节曲折细节感人的小说,心就徜徉 于其间,流连忘返。而那份乡情浸润的记忆,如风如月,散文般动人心怀,回味悠长。 那些星星点点于往事中闪烁的,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 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
6、符号。村西的那条小河直直地流淌,儿时遥望河流的尽头,是无尽的憧憬,如今从记忆里 望去,却是延长着我的思念。河流是一个破折号,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我的心,完 成着一句最深情的表达。最眷恋村中央的老井,多少清晨同太阳一起涌起的喧闹,多少黄昏烟袋点亮井台上 空的第一颗星星,它沉默地陪伴,在日月流年里。圆圆的井口,装进了祖祖辈辈的目光, 也装进了数不尽星光月色、许多岁月的沧桑变迁。然后终于有一天,它静静地消失。老 井是个句号,终结了一段过往,开启了一轮想念。它把怀念封存于过去,只有回望的目 光,只有心底的温暖,才能走近它的故事。那些灵动着的鸟雀,倏聚倏散,时栖时飞,就像一群不安分的逗号,调皮地更换着
7、 位置。于是村庄故事的情节被它们不停地打乱重组,生发出许多不被预料的精彩。还没 有从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来,逗号们已把另一个情节呈现。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跟不上 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纤毫毕现。有人说,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被炊烟牵手 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村庄的炊烟是无数的叹号,每一天的早中晚,都在天地 之间书写着一种情感。就算有风的时候,也吹不散那一缕牵挂。炊烟下的房子,就是叹 号的一点,也是生长着所有梦与情感的地方。所以,跟着炊烟能回到家,一个所有爱恋 的来处。村周围的那些林子,像一组巨大的括号,把故乡揽进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荫
8、凉洒落,所有的温暖萦绕,多少春秋冬夏,故乡都在安逸宁静与幸福中存在着,它也一直这样存 在于我的心里,从不曾因世事沧桑而改变。宁静的夜里,狗的叫声就像一个个顿号,在现实和梦境中切换着情节。仿佛梦里一个短 暂的停顿,狗沉默了之后,便又回到梦里的故事。可是在没有犬吠的都市之夜,一梦沉 沉,疲惫至极。再没有一两声狗叫,缓冲一枕的流逝。就像不停地跑了许久,累到欲死, 依然没有能够接近故乡。亲人的心是引号,我的心是引号,我们用心记取着每一句话。虽然时光走远了,那 些话却一直在引号间响着,便是彼此的幸福。当亲人故去了,当时光也老了,失去了一 半的引号,那些话便都散落在泪水中。我想说更多的话给他听,可是,再也
9、没有另一颗 心把这些话语留住。于是,我的思念便不可断绝。小河边的垂柳是问号,亲人弯了的腰是问号,想念时低头流泪的姿势是问号,都在 问着同一句话,为什么要离开故乡?为什么宁可在终生的怀念中去爱,也不愿意守着那 一方热土?所以,父亲夜里的咳嗽声,我离开家乡的足音,母亲时常的叨念,都是省略号。省 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种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走得越远,离得 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1)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的景物。B、本文托物言志,通过描写故乡的景物和人,赞美了故乡的美丽富饶
10、。C、本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文章的中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2)请找出本文中具有揭示题旨和点题作用,又总领下文的句子,将其抄在横线上。(3)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简要作答。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 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 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 纤毫毕现。(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走得越近,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这句话表达了怎 样的意蕴和情感?)(5)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少于两点)6. (1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俗世,俗人,俗生活。是的
11、,烟火尘世里,寻常百姓的生活,像张贴在正门上的年画,是俗的,一点浓烈的 红,一点俏皮的艳,却俗到恰好:有烟火味,有尘世香。当然,亦可超拔于尘俗之上。粉窗碧瓦,煮一瓯雪水,沏一杯清茶,茶烟缭绕,倚靠 在老式的藤椅里,素手捧一卷李易安或温飞卿,唇齿间,茶香伴着文字香,是雅致,是 雅趣,亦是雅境。雅,是俗的桃花源。一个人高雅,格局会阔而大,情致会高而逸,在自我的精神领地 里,雅由俗而曲径通幽,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大气象,大滋味。雅和俗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来,雅有雅趣,俗有俗味。一个人,若不能全雅,可半雅半俗,当然了,再退一步,亦可全俗,但绝不可低俗。人一低俗,就真的俗了。低俗,有多低?有多俗?
12、言行低到粗俗里,身体低到卑俗里,精神低到庸俗里,思想 低到恶俗里。一个人,若灵魂在污浊里,生命自会陷入泥淖中。自此,格再难高,境再 难阔,情致再难高贵,意味再难丰富。一个人,若低俗了,便是彻底地向这个世界投降了,灵与肉一溃千里。粗鄙而不加掩 饰,媚妖而不再矜持,滥贱而不予遮挡,卑琐而不愿整饬,无耻而不知愧作。低俗的人, 最初是尊严的投降,后来是灵魂的投降。当一个人低俗到灵魂都缴械的时候,已经俗到 俗不可耐的地步了。低俗,是生命一场彻底的沦陷。沦陷到最后,人性与人格都面目全非,变得一点正经 也没有,不是成了二皮脸,就是沦为不要脸。低俗与恶,是此岸与彼岸,中间隔着一条叫作道德的河流。低俗的人,若是
13、背弃了道德,与恶苟且,那么,不仅自己沦陷,还会糟蹋了世界。所以,低俗能止于道德,是我们看到的,低俗身上一点善的光亮。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希望与善为邻,与美好为邻。基于此,低俗的人,都会有一些孤单。低俗于这个尘世,是颓废的辛,是厌弃的腻,是跳脱的腥,是出尘的臊。总之,味道 尖锐得有些离谱,古怪得有些出格。低俗的人,就是这样,令人无奈而又难耐。?高雅活出的,曷一种品位;俗活出的,曷一种滋味。低俗,站在高雅和俗的对面,成为一种沉沦的痒。是的,痒!你若不理它,它会不停地让你难受。你若挠它,痛的,却是你自己。?唉!?低俗的人,全都在这一声“唉”里吧。(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用“/”给本文划分结
14、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D、/?/ ?(3)说说你对第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第?段画线句子在运用道理论证的同时,还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5)文章所议论的高雅之人和低俗之人在生活中都有例证,试从学过的课文中各举一例(要求:写出人物姓名和简要评析)7.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狙,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 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
15、 中府中,俱为一体,砂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要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变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沉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
16、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以塞忠谏之路也第5页(共23页)陟罚财否莫不秋王皆朗于齐(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下面是对甲乙两文的阅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甲文第一段分析形势,目的是指出当前形势危急,希望后主发愤图强,发扬光大先 帝遗德,复兴汉室。B.乙文中可以看出邹忌忠君善谏,不愧为一个贤臣;而齐威王虚心纳谏,不失为一个 明君。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感情,表 现文章中心。D. “以塞忠谏之路也” “王之蔽甚矣”这两句话的朗读停顿分别是“以塞/忠谏之路也” “王之蔽/甚矣”。(4)邹忌和诸葛亮
17、劝谏君王都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他们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三、写作(55分)8. (55分)请以“ 在我心中”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责任” “梦想” “温暖” “友情”四个词语中任选一词,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具体,文章不少于 600字。2018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16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
18、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出成用(文天祥过零丁洋)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远近不同的感受,描绘春草似有似无特点的 句子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默写杜牧泊秦淮【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 累所学的应背
19、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 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1)烽火连三月(注意“烽”的书写)大漠孤烟直(注意“漠”的书写)燕然未勒归无计断肠人在天涯天涯若比邻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惶恐滩头说惶恐(注意“惶恐”的书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点评】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 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 应不是难事。2.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20、 (4)题。幸福,是一种人生的感悟,一种个人的体验。也许,幸福是你风尘仆仆走进家门时亲切的笑脸;也许,幸福是你卧病床上百无聊赖时温馨的问候;也许,幸福是你l :遭挫折心灰意冷时劝慰的话语;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关键的是,你要有一幅热爱生活的心肠,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目标,要有一种矢志不渝的 追求。这样,你才能感受到幸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1 1屡遭挫折百无聊赖.l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一幅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一副 工(3) “矢志不渝”中的“渝”的意思是改变 “风尘仆仆”在文中的意思是形容旅途的辛苦劳累 。(4
21、)仿照文中的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写句子发(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第二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第三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第四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1仃遭挫折”写作“屡遭挫折”,“百无聊赖”的“赖”读作 l do(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阅读语段,其中的“你要有一幅热爱生活的心肠”中的“一 幅”书写有误,应写作“一副”。(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渝”是改变的意思;“风尘仆仆”在语段中用来形容旅途的辛苦劳累。(4)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按题干要求,依照画线句的句式,选择生活中一个平
22、凡的图景来表现幸福即可。如: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答案:(1)屡;ld(2) 一幅;一副(3)改变;形容旅途的辛苦劳累。(4)示例:也许,幸福是你历经艰辛获得成功时赞赏的掌声。【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O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 语意雷同。3. (3分)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作品相关内容名人传作品中所写的三位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他们虽然事业不同, 所处的
23、时代和国家也不同, 但他们都历经了 人生的种种磨难,最终成为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 钢铁是怎样 可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选文中炼成的的“他”是 保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将与名著有关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内容,或者是相关的其它名著作品内容填入表格或者是读书卡片内。【解答】名人传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选文中的“他”是保尔,出自钢铁是
24、怎样炼成的,保尔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答案:米开朗琪罗 人生的种种磨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点评】这是最常见也考查比较多的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的基本信息的把握。如作家的有关文学常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主要故事情节,精彩片段的分析解读。4. (12分)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如图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微信朋友圈信
25、息分享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2)网络新词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请你根据下表概括网络词语的特网络词语表达的意思萌萌哒有“太可爱了”的含义,多诙谐形容自己的萌化形象。宅男指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男子,其多沉迷于上网或玩游戏等室内活动。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的意思。雷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很无语的意思。(3)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自己却并不知情。针对此种现象,你如何 发微信对他进行劝告。(4)活动中,某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 求帮他修改。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美好环
26、境,我校团委号召定 大青少年坚守网络公约,A阅抵制网络语言,为了避免不犯错误,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B同学们,让我们进一步增加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正义感,坚决不信谣、不传谣、不造 谣,杜绝虚假信息,共建诚信网络。A句有语义重复的语病,请将“避免 ”或“ 不"删去。B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增加” 一词改为“ 增强 ”。9%7%8%【分析】第一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第二题考查表格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总结;第三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第四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解答】(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题干给出的是“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第11页(共23页)由图中数据可见,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以分享游戏
27、、娱乐、自拍等内容为主,对与读书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分享很少。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来即可。(2)本题考查表格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总结。根据表格中所给出的四个网络词,可以看出它们表意直观,易懂;而且多用谐音与比喻的方式。(3)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某同学;其次针对情况: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自己却并不知情;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4)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此题解答相对容易,因为题干中已经指出句子所犯的语病。A 句语义重复,主
28、要表现在“避免”与“不”两个词上,可将二者删去其一; B 句为搭配不当, “责任感和正义感”是不能“增加”的,应改为“增强”或“强化”。答案:(1 )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主要是游戏战绩、明星八卦、各种自拍和幽默笑话,而分享读书学习、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很少。(2) 表意直观,易懂; 多采用谐音与比喻的方式表达意思。(3)示例:同学,网络平台发布的消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如果随意转发会以讹传讹,造成极大影响的,所以的我们最好在确定消息可靠性的情况下才转发,好吗?(4) 避免;不。增加;增强。【点评】修改病句的原则1不要改变句子的原意。2修改后不能再出现新的语病。3要保持句子的简洁。4要根据实
29、际表达需要修改,不能为了改病句而改病句,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二、阅读( 55 分)5 ( 21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故乡的标点有时候回望故乡,曾经的点滴种种,就像一篇情节曲折细节感人的小说,心就徜徉于其间,流连忘返。而那份乡情浸润的记忆,如风如月,散文般动人心怀,回味悠长。那些星星点点于往事中闪烁的,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村西的那条小河直直地流淌,儿时遥望河流的尽头,是无尽的憧憬,如今从记忆里望去,却是延长着我的思念。河流是一个破折号,
30、一头连着故乡,一头连着我的心,完成着一句最深情的表达。最眷恋村中央的老井,多少清晨同太阳一起涌起的喧闹,多少黄昏烟袋点亮井台上空的第一颗星星,它沉默地陪伴,在日月流年里。圆圆的井口,装进了祖祖辈辈的目光,也装进了数不尽星光月色、许多岁月的沧桑变迁。然后终于有一天,它静静地消失。老井是个句号,终结了一段过往,开启了一轮想念。它把怀念封存于过去,只有回望的目光,只有心底的温暖,才能走近它的故事。那些灵动着的鸟雀,倏聚倏散,时栖时飞,就像一群不安分的逗号,调皮地更换着位置。于是村庄故事的情节被它们不停地打乱重组,生发出许多不被预料的精彩。还没有从一个情节中回过神来,逗号们已把另一个情节呈现。当年看不
31、过来的细节,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纤毫毕现。有人说,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被炊烟牵手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村庄的炊烟是无数的叹号,每一天的早中晚,都在天地之间书写着一种情感。就算有风的时候,也吹不散那一缕牵挂。炊烟下的房子,就是叹号的一点,也是生长着所有梦与情感的地方。所以,跟着炊烟能回到家,一个所有爱恋的来处。村周围的那些林子,像一组巨大的括号,把故乡揽进温暖的怀抱。所有的荫凉洒落,所有的温暖萦绕,多少春秋冬夏,故乡都在安逸宁静与幸福中存在着,它也一直这样存在于我的心里,从不曾因世事沧桑而改变。宁静的夜里,狗的叫声就像一
32、个个顿号,在现实和梦境中切换着情节。仿佛梦里一个短暂的停顿,狗沉默了之后,便又回到梦里的故事。可是在没有犬吠的都市之夜,一梦沉沉,疲惫至极。再没有一两声狗叫,缓冲一枕的流逝。就像不停地跑了许久,累到欲死,依然没有能够接近故乡。亲人的心是引号,我的心是引号,我们用心记取着每一句话。虽然时光走远了,那些话却一直在引号间响着,便是彼此的幸福。当亲人故去了,当时光也老了,失去了一半的引号,那些话便都散落在泪水中。我想说更多的话给他听,可是,再也没有另一颗第 13 页(共23页)心把这些话语留住。于是,我的思念便不可断绝。小河边的垂柳是问号,亲人弯了的腰是问号,想念时低头流泪的姿势是问号,都在 问着同一
33、句话,为什么要离开故乡?为什么宁可在终生的怀念中去爱,也不愿意守着那 一方热土?所以,父亲夜里的咳嗽声,我离开家乡的足音,母亲时常的叨念,都是省略号。省 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种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走得越远,离得 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1)下面是对文章内容的阅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故乡的景物。B、本文托物言志,通过描写故乡的景物和人,赞美了故乡的美丽富饶。C、本文形散而神不散,这个“神”就是文章的中心-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2)请找出本文中具有揭示题旨和点题作用,又总领下文的句子,将
34、其抄在横线上。(3)本文的标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揣摩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要求简要作答。当年看不过来的细节, 跟不上的节奏,在多年以后的回忆里, 却如慢镜头般一一上演, 纤毫毕现。(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走得越近,离得越近,永远不能省略的,都是离家孩儿的赤子之心(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意蕴和情感?)(5)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说说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不少于两点)【分析】文章把家乡的不同的景物,比做了不同的标点,通过描写故乡的景物和人,勾勒出了家乡的一幅幅美丽温馨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热爱。【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 .有误,“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
35、应该是借景抒情的散文。B.有误,本文没有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通过描写了故乡不同的画面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C.正确。故选:C(2)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把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把握关键句子。分析一下题干的要求:“具有揭示题旨和点题作用,又总领下文“,可知这类句子大多在文章的开头。然于往事中闪烁的,就如标点般,分隔着许多情节的变换,也连缀着许多细节的相互辉映。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 ”分析,可以得出: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多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号。( 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要求学生拿握标题的一般作用,( 1)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36、(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 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故乡的标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家乡的不同的景物,比做了不同的标点,形象而新颖,吸引读者;同时标题也是了本文的线索,文章内容围绕着“标点”展开。(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纤毫毕现:纤毫:细小的毫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毕:全,比喻极细微的东西都显现了出来。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作者的回忆里,故乡的往事历历在目,印象深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
37、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结合“省略了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心情,却使无言的神种如海一般将我淹没。 ”分析得出:表明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越浓烈,抒发了“我”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故乡的依恋。( 5)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的写法。要求学生从写作手法,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角度分析自己的心得体会即可。如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文辞优美,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理解。把” 景物比喻成标点”, 写作构思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借景抒情,借故乡之景抒发思乡之情。答案:( 1 )C。(2)那些标点般的存在,就是故乡烙在我心上不可磨灭的符
38、号。(3)标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标点符号写思乡之情,形象而新颖,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点明了本文的线索。( 4) “纤毫毕现”的意思是完全显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作者的回忆里,故乡的往事历历在目,印象深刻,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这句话表明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越浓烈,抒发了“我”对亲人的牵挂和对故乡的依恋。( 5) 借景抒情,借故乡之景抒发思乡之情。 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文辞优美,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理解。 层次清楚,描写了故乡不同的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故乡的真挚情感。 以标点喻景物,写作构思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
39、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6 ( 19 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 俗世,俗人,俗生活。 是的,烟火尘世里,寻常百姓的生活,像张贴在正门上的年画,是俗的,一点浓烈的红,一点俏皮的艳,却俗到恰好:有烟火味,有尘世香。 当然,亦可超拔于尘俗
40、之上。粉窗碧瓦,煮一瓯雪水,沏一杯清茶,茶烟缭绕,倚靠在老式的藤椅里,素手捧一卷李易安或温飞卿,唇齿间,茶香伴着文字香,是雅致,是雅趣,亦是雅境。 雅,是俗的桃花源。一个人高雅,格局会阔而大,情致会高而逸,在自我的精神领地里,雅由俗而曲径通幽,寻找到人生的大意趣,大气象,大滋味。 雅和俗都可以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来,雅有雅趣,俗有俗味。一个人,若不能全雅,可半雅半俗,当然了,再退一步,亦可全俗,但绝不可低俗。人一低俗,就真的俗了。 低俗,有多低?有多俗?言行低到粗俗里,身体低到卑俗里,精神低到庸俗里,思想低到恶俗里。一个人,若灵魂在污浊里,生命自会陷入泥淖中。自此,格再难高,境再难阔,情致再难
41、高贵,意味再难丰富。 一个人,若低俗了,便是彻底地向这个世界投降了,灵与肉一溃千里。粗鄙而不加掩饰,媚妖而不再矜持,滥贱而不予遮挡,卑琐而不愿整饬,无耻而不知愧怍。低俗的人,最初是尊严的投降,后来是灵魂的投降。当一个人低俗到灵魂都缴械的时候,已经俗到第 15 页(共23页)俗不可耐的地步了。低俗,是生命一场彻底的沦陷。沦陷到最后,人性与人格都面目全非,变得一点正经也没有,不是成了二皮脸,就是沦为不要脸。低俗与恶,是此岸与彼岸,中间隔着一条叫作道德的河流。低俗的人,若是背弃了道德,与恶苟且,那么,不仅自己沦陷,还会糟蹋了世界。所以,低俗能止于道德,是我们看到的,低俗身上一点善的光亮。这个世界,每
42、一个人都希望与善为邻,与美好为邻。基于此,低俗的人,都会有一些孤单。低俗于这个尘世,是颓废的辛,是厌弃的腻,是跳脱的腥,是出尘的臊。总之,味道尖锐得有些离谱,古怪得有些出格。低俗的人,就是这样,令人无奈而又难耐。?高雅活出的,是一种品位;俗活出的,是一种滋味。低俗、站在高雅和俗的对面,成为一种沉沦的痒。是的,痒!你若不理它,它会不停地让你难受。你若挠它,痛的,却 是你自己。?唉!?低俗的人,全都在这一声“唉”里吧。(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用“/”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BA、 /?/ ?B、/ / ?C、/ ?D、/?/ ?(3)说说你对第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第?段画线
43、句子在运用道理论证的同时,还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5)文章所议论的高雅之人和低俗之人在生活中都有例证,试从学过的课文中各举一例(要求:写出人物姓名和简要评析)【分析】本文 -段,提出问题:人,绝不可低俗。-段,阐释低俗的种种表现,论证中心论点“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 - ?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中心论点。【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文首或结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地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本文的标 题就是中心论点。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的思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大多是三段论,即引论、本论和结论
44、。本文 -段,提出问题:人,绝不可低俗。-段,阐释低俗的种种表现,论证中心论点“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 -?段,总结全文,再次明确中心论点。故选:B。( 3) 本题考查的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本题含义关键在于分析“止于道德”和“善的光亮”的含义,进而联系前面的语句“低俗与恶,是此岸与彼岸,中间隔着一条叫作道德的河流”, 可知其含义是说低俗与恶之间的区别在于道德。( 4)本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时首先应知道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等,然后根据画线句了的内容“对号入座”,其次明确此论据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的,并在此基础上
45、指出其作用。第? 段画线句子将雅和俗的生活态度与低俗进行对比,运用对比论证;把低俗比作沉沦的痒,是比喻论证。都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在认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从学过的课文中各举-一个高雅之人和低俗之人的例子,例如范仲淹、鲁迅、冰心等都是高雅之人的典范;菲利普夫妇、胡屠户等都是低俗之人的代表。按要求写出人物姓名和简要的评析即可。答案:( 1 )低俗是一种沉沦的痒。( 2) B( 3) 这句话指出了低俗与恶之间的区别在于低俗没有背弃道德,说明低俗并作不可救药,只要不突破道德底线,就仍然有善的本性。( 4)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示例:对比论证。通过将雅和俗的
46、生活态度与低俗进行对比,既树立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又否定了低俗的处事方式,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论证。通过把低俗比作沉沦的痒,写出了低俗的令人无奈而又难耐,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5)示例:高雅之人: 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冰心,冰清玉洁,永葆童真。低俗之人: 菲利普夫妇,势利自私,冷漠贪婪。 胡屠户,言行粗俗,嫌贫爱富。【点评】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7. (15分)
4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狙,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 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 中府中,俱为一体,砂罚藏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 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要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
48、善。”乃下令:“群臣变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沉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 战胜于朝廷。(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以茎忠谏之路也 堵塞陟罚臧否好的莫不必王偏爱皆典于齐朝见(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下面是对甲乙两文的阅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 .甲文第一段分析形势,目的是指出当前形势危急,希望后主发愤图强,发扬光大先 帝遗德,复兴汉室。B.乙文中可以看出邹忌忠君善谏,不愧为
49、一个贤臣;而齐威王虚心纳谏,不失为一个 明君。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感情,表 现文章中心。第19页(共23页)D “以塞忠谏之路也”这两句话的朗读停顿分别是/忠谏之路也”“王之蔽/甚矣”。(4)邹忌和诸葛亮劝谏君王都希望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他们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分析】译文:甲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
50、,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乙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
51、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齐威王说: “好! ”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解答】 (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
52、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塞,堵塞。 句意为: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臧,好的。 句意为:都偏爱大王。私,偏爱。 句意为:都来朝见齐五。朝,朝见。(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此,这。诚,确实。句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 重点
53、词语:面刺,当面指出。受,接受。句意: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BC 正确。D 有误,正确停顿应为“以/塞忠谏之路也”。故选: D(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细读两文,仔细分析后可作答。甲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开张圣听,二是来明赏罚。这两条建议是直接提出的。乙文中邹忌是从自己的家事说起,运用委婉劝谏的方式,向齐威王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答案:(1 )堵塞 好的 偏爱 朝见(2) 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3) D(4)希望君主广开言路;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正规的公寓式商品房租赁合同样本
- 皮脂腺异位医学科普
- 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
- 班级布置专项培训方案
- 透析患者水分控制的管理
- 房地产电商营销模式研究报告(专业版)
- 2025年通勤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
- 第二课时: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 认识新质生产力
-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 《管道用消气过滤器》
- 初级应急救援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 DB11∕T 243-2014 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
- 广西专升本(高等数学)模拟试卷3(共212题)
-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质量保证手册-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 DL∕Z 860.1-2018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第1部分:概论
- 数字图像处理-第12章 图像编码
- 三会一课制度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