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写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迁客骚人 : 以物喜,以己悲。 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一、文体常识: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1. 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2议论文的一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即引论 - 本沦- 结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2. “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
2、分别照应什论 ) 。3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概括性强。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么?2、小说常识: (1) 、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表达和环“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哪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居庙堂之高 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 照应 “居庙堂之高,“退 照应 “处江湖之远。2、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
3、中的“二者是指: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发奋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4、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享受在后的品德。5、故事情节: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14. 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是指:居庙堂之高 ;“退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二、文学常识:指: 处江湖之远。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1. 雨果: 180
4、2-1885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亦忧是指: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15. “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 ,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两种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民;“退亦忧是指: 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乐有何不同?2. 鲁迅 1881-1936 ,本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前者是个人因“物因“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先天下之忧
5、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16. 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构造上起什么作用?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3、莫泊桑 1850-1893,法国19 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17.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夕阴,气象万千。结果? 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勒?等。长篇小说有?漂亮朋友?等
6、。?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悲,天气好才会“心旷神怡4、施耐庵 1296-1370 元末明初 ,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之乐而乐。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著成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当时禁书,后被人改“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名为现在的 ?水浒传?。它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悲的博大胸襟。它以北宋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
7、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提醒了当时的社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3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会矛盾,暴露了封建阶级统治的腐朽,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对抗精神。3. 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比照,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5、吴敬梓 1701 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胸怀和高尚情操。说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挖苦小说?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4. “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4迁客骚人的览物
8、之情是什么?答:以物喜,以已悲。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18、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6. 罗贯中 约 1330- 约 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 名本,字贯中, 号湖海散人。5. 第二段说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从他的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政治很不满,痛恨暴君、暴政,主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认。施仁政,
9、行王道,向往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19、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否认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简历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表达6. 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风光的目的是什么?风光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20、“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有联系吗?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写岳阳楼及其周围风光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
10、情。风光特点与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7. 曹雪芹 约 1715- 约 1763,名霑, 字梦阮, 号雪芹, 清代小说家。?红楼梦?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风光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2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是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可惜由于他早逝,在他生前,小说宏伟气度吻合。答:提醒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没有最后完稿。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是我国古7.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风光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22、“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代
11、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 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风光一 :天气阴冷 阴;相关览物之情: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风光二:春光明媚 晴;相关览物之情: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喜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决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三、文言文模块: 一、岳阳楼记8.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境界。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那么一、文学常识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泰然,喜那么淡然。?岳阳楼记?选自 ?范文正公
12、集? ,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9. 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3、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比照,突出古仁人之心。“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那么,在封建社会具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0.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
13、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1、出自本文的成语。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浩浩汤汤11. 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四、翻 译:先忧后乐气象万千波澜不惊春和景明皓月千里二醉翁亭记2、用课文语句填空一、出自本课的成语答: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3) 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1、【觥筹交织】2、【峰回路转】3、【醉翁之意不在酒】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4) 看雪的气氛: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气氛;4、【水落石出】5、【山肴野蔌
14、】6、【风霜高洁】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这(5) 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7、【前呼后应】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3、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摘录几联。不少于4 联二、理解默写。三湖心亭看雪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醉翁亭命名的缘由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问答题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故自号曰醉翁也。1、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侧面衬托,由堤及亭,由亭
15、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酒也。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二、理解性填空、写山间早晨风光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2、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 写湖心亭1、点明时间地点及当时环境的句子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写山间黄昏风光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巧遇两人的情节的作用?)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2、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写夏景的句子是:
16、佳木秀而繁阴;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一是使文章富有波澜,给寂静浑茫的夜景增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添一分生气和一分暖色,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二是借他人之口抒3、点明作者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发知已难逢的惆怅,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情绪变化。痴情人不只“我一4、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收束全文的句子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共写了哪四个场面:个,巧妙的侧面衬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三、课文内容理解。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3、结尾的“痴有何含义和作
17、用?( 结尾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情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构造上有何、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感? )作用?想一想这句中“绝字的妙在何处?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痴的含义应是“痴迷 “着迷,为西湖的雪景而迷,为故国的山河而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迷,也为知音难觅而迷。作用是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心亭看雪作铺垫。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4、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
18、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 ,况且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而年又最高。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达作用? 13、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这里并不矛盾这样写突出自已与舟子的志趣不同,反衬自己清高与孤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傲的情怀, 这个小小的尾声, 如轻舟荡浆, 使人感到文情摇曳, 余味无穷。式,也暗示作者的“痴 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三、阅读理解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2、“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
19、什么景象?1、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写景的作用是什么?构上有何作用?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由远而近;写醉翁亭周围环境的优美,引出醉翁亭,为下文写太守与民同乐作铺路无行人, 天无飞鸟, 天寒地冻, 万籁俱寂的意境。 作用:为下文 “独3、“与云与山与水、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垫。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用?2、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提示:要从内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于微观中显出宏观,把铺天盖地的雪景衬托而出,写出了感?容和构造两面答 ) ( “独
20、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作视觉的移动,使人感慨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在?爱莲说?中也有相似的语句,请写4、“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出来。 )情?关。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快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清高与孤傲的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3、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怀,为下文作伏笔。5、哪些动词
21、表现作者的“痴?“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照应?写出作者什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么心情?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拏、拥、往、看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照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4、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8、“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的性格。“醉和“乐是统一的。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物什么感情?6、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5“
22、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确实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 1“山水之乐 ; 2“宴酣之乐 ;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 其本质都是 “与9、“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照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说明作民同乐。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照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清高与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6、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孤傲的情怀。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一是借欣赏山
23、水秀丽风光,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10、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巧妙的侧面衬托。乐的理想。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四、译文7、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11、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_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各同之处?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慨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同时使画面种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 带着火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有如
24、一幅水墨画,增添无穷美感,表达了作者炼字的功力。炉,单独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12、按课文内容填空: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9 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 看雪的时间:凌晨;(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行路难 (其一 )1. 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展现的画面。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
25、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 也难以咽下。 他离开坐席,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 二是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3. 联系全诗, 谈谈你对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句的理解。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此岸。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
26、负。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决信念。4. 透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5. “行路难 ! 行路难 ! 多歧路,今安在 ?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慨或感慨、迷茫。6.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写了隆重而丰富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 巴山楚水凄凉地
27、,二十三年弃置身 "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2.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 闻笛赋 " ,一个是 " 烂柯人 " ;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怎样的哲理?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28、。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开展。4. 诗人用 " 闻笛赋 "" 烂柯人 " 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例如:" 闻笛赋 " 思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 烂柯人" 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5. 诗歌第三联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以“沉舟“病树自喻,“千帆过、“万木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说明坎坷是暂时的,光明和希望必将到来。感情基调由沉郁陡转为激昂,蕴含了乐观向上豁度坦然的生活态度,富于哲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29、有苏轼1. 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2、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3.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
30、郁惆怅到乐观豁达。4.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夜忆舍弟1.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一句。这两句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一句的意思是露水从今夜开场更凉更白,月亮是故土的最圆最亮,这里的景融入了诗人更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真实表达。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月是故土明思乡;“有弟皆分散、“寄书长不达思亲;“况乃未休兵对战争停顿的期盼。3. 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土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土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
31、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土的浓浓思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比照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2. 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 “马不前 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峻寒冷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比照,暗示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
32、国之情。3. 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答: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剩余的生命。这一联说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说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长沙过贾谊宅1. 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答案: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气氛;衬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2. 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本诗借古讽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展了强烈的控诉。商山早行1. “客行悲故土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
33、的句子是哪一句?思念故土;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在全诗的内容和构造上的作用是什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土的真挚感情. 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构造: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土照应。2. “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3. 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 形象地勾画出一幅 “早春图
34、;通过景物, 含蓄地表示 “道路辛苦,羁愁旅思。4.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咸阳城东楼1. 简要赏析“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的表达效果。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 今昔比照 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 推向“千古 ,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2.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
35、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降临的情景, 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行香子1.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风光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2.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临时教师聘请合同模板
- 2025企业合同制员工离职流程解析
- 2025广州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含油子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热压氮化硼制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喷射真空泵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合作协议书
- 桥梁注浆施工方案
- 截流清淤施工方案
- DB65-T 4765-2024 农牧区标准化羊场建设规范
- 管理评审报告(完整详细版)
- 厨房燃料合同协议书
- 摄影摄像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YY-T 0950-2015 气压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设备
- GB/T 44218-2024微型扬声器测量方法
- (正式版)JB∕T 14666-2024 钢质汽车转向节臂锻件 工艺规范
-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正式版)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模块7:无人机航测影像获取
- 人工髋关节置换随访资料库模板
- (完整版)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