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4_第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4_第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4_第3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4_第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四 单元计划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组教材的编排是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的,目的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教学目标: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2.通过阅读,了解不

2、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品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从中受到熏陶、启发。教学难点:梗概精彩片段的教学。单元课时安排:14 .卖火柴的小女孩三课时 15.凡卡 两课时 16. 鲁滨孙漂流记 一课时 17.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四 两课时 回顾拓展.三 一课时 合计: 十课时授课日期: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

3、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教学方法:阅读法、想象法教具与学具:生字生词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一年中要度过很多节日,你们最喜欢什么节日呀?为什么?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我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为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可就在这样一个大年夜,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卖火柴,最后活活冻死在街头,没能看到新年的第一轮太阳,你们想了解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1.接下来我请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遇到

4、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完后完成一个练习:课文先写了小女孩_再写小女孩_最后写小女孩_。2.课文就写了这样三部分内容,下面我请大家把课文分成三段,看谁分的又快又准确。三、重点研读课文第一段1.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第一段,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读后说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我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第一大段,边读边思考,你是从文中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并说说理由,前后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交流:主要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同情、受人欺负、家穷等几个角度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机用富有引导性的语言小结学生的回答。例如:在学生体会又冷又饿后,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又冷又

5、黑的大年夜本来应该是在家中围着温暖的火炉,吃着丰盛的晚餐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流落街头,真是太可怜了!这样一个小女孩还要受别人的欺负,真是太可怜了!四、朗读指导1.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句话,细细品位,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小女孩的可怜。2.指导交流,主要通过重音、语速、表情的指导读出小女孩的可怜。五、巩固练习辨字组词: 烤( ) 焰( ) 烘( ) 橱( ) 考( ) 掐( ) 哄( ) 厨(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们想的一不一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设计思路开篇从故事的性质“凄美”入手,找准切入点,给学生一个新的视

6、角,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文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语言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畅谈体会,感悟小女孩生活的穷苦以及命运的悲惨。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作者流露其间的情感。 巩固课文中所学的生字词。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课后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先写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再写小女孩看到的幻想最后写小女孩冻死街头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

7、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教学难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想象法、讨论法。教具与学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那么,应该说,只要活着,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却在这样一段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过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使她

8、感到那么幸福呢?二、品读,感悟。(1)听老师读第二段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2)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最重要的是,她还见到了亲爱的奶奶。(3)为什么小女孩觉得有一个温暖的火炉就是幸福的?请大家轻声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成果。(5)全班交流,综合意见。(6)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7)反复引读,细细品味。(8)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变化吗?请五位同学分别读五次擦火柴的过程,其他同学找一找,划一划,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第一次:敢从成把的终于,说明内心很担心;

9、第三次:赶紧整把,说明毫不犹豫)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9)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已跟着她的奶奶走了,被冻死了)(10)品读感悟: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他的心情会怎样?(11)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这种同情、不满的感情呢?三、巩固练习:比较两个小女孩的命运,说说感想。四、拓展练习:阅读你喜欢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写一篇读后感,课后小组交流。五、课堂小结:小女孩活在人世遭受着饥饿、寒冷、他人的欺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没有快乐和幸福。她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死了

10、幸福,死了可以摆脱痛苦。设计思路 以文章结尾导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通过集体的反馈,大胆地交流自己读文的见解,达到自由表达感悟、集体求同存异、真正理会文本内涵的目的。 深化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引发学生的共鸣。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自己试着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2.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14、卖火柴的小女孩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性作文,激发学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关怀,进一

11、步显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的幸福。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要求想象合理。3.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想象的合理性教学难点:通过习作,进一步显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的幸福教学方法:交流感悟教具与学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这篇课文是童话,童话的内容来之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根据想象虚构的。这篇童话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是根据他平时见到的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和穷苦孩子冻死街头的情景来想象的。)二、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想象性作文三、开拓思路,进行片段训练。中心明确了,我们想象起来就有了目标。在你们想象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什么时候来到我

12、们中间的?她来了以后,你你准备怎么办呢?你们还打算给她做哪些幸福的事呢?四、提出写作要求。我们写想象性作文要注意什么呢?第一点,因为是想象性的作文,想象要合理。(板书:想象要合理)这里有两段话,你们看哪一段合理。1.今天,我对小丽莎说:“我带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吗?”小丽莎高兴地说:“好。”一路上小丽莎像小鸟一样,又是唱,又是跳,快活极了。(小丽莎是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取的名字。)2.今天,我对小丽莎说:“我带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吗?”小丽莎睁大着那双蓝眼睛问:“少年之家,那是什么地方?我能去吗?”“怎么不能?这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家吗!每个小朋友都能去。”小丽莎显得有些胆怯:“真的吗?那些少爷小姐会

13、欺负我吗?”“什么少爷小姐,在我们国家里,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你放心去吧!”第二点,叙述要具体。(板书:叙述要具体)要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就容易写具体。五、你们还有其他困难吗?例文 欢迎你,亲爱的小丽莎她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小丽莎来到了我们学校。她赤着赤着脚,“写社会主义国家好。你们这么幸福,又待我这么好。这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我要写,我要写。”说着,就要我教她写字,我一笔一笔地教着 五、课堂小结:假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没有死,有一天,她来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到我们中间,来到你的身边,我们大家会给她温暖、幸福!设计思路 以想象引入文本,再次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14、明确想想合理的重要性。以例文引入,使学生受到续写的启发。 再次深化文章主题。 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预习凡卡,搜集契科夫的资料。2.课后作业: 完成续写。板书设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 中心:大家关心她我们真幸福要求:1、想象要合理。2、叙述要具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5.凡卡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2.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3.疏通文章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疏通文章的内容

15、,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具与学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3.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

16、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4.自学生字新词。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1.理解词语: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2.理清文章的脉络。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写信前(12自然

17、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五、课堂小结: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设计思路通过资料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该作品的目的。放手让学生自读,给予学生与文本充分交流的时间,在自读中理解,在静读中深入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从范读入手,抓住学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把握课文的脉络。 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2.课后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板

18、书设计: 15.凡卡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6.凡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对比、衬托的写法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与学具:生字、生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1回忆凡卡写了一件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19、 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1)默读“凡卡在鞋铺

20、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挨饿:吃的“简直没有”,挨冻,而且睡不好。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4)朗读指导。五、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六、课堂小结:课文中,凡卡的回忆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而现实是那样的残酷,作者以此说

21、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设计思路 回忆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学生的提问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通过默读,加深学生的朗读训练。在交流反馈、师生的互动学习中检测学习的情况,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以课文内容做小结,进一步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 预习鲁滨孙漂流记,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2.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1、2. 板书设计: 写信前:怕 信文:挨打 挨饿 遭捉弄 没法睡写信中 联想:亲爱的爷爷 美丽的家乡 砍树时的快乐 甜蜜的希望梦写信后: 悲惨的命运现实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7

22、.鲁滨孙漂流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教学重点:了解鲁滨孙到荒岛后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教学难点: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具与学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电影鲁滨孙漂流记片断。听说过这个故事吗?你还知道一些什么?2.板书课题并解题。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1.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的是一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船

23、翻漂流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种种困难,历尽磨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终于获救回到英国的一件事。)2.记下疑难问题。三、深入理解课文l.默读课文,思考: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同座交流。3.全班交流。(遇到困难:冷、饿、野人的威胁。)解决办法:搭起帐篷、打猎捕鱼、养羊种麦。住所前空地插树桩,羊群分养,救下“星期五”为伴。从中体会:鲁滨孙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神。)4.朗读课文。(读出鲁滨孙当时的艰难和他在困难面前的勇敢。)5.质疑、解疑。(随机解决,教师穿插背景知识及简介相关细节)四、畅所欲言,谈感受:、同学们,精

24、彩的片断欣赏完了,你想说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畅所欲言吧!五、拓展练习: 导语:是啊!鲁滨孙可真了不起,他不畏艰险,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却选择了退缩,甚至死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却选择了退缩,甚至死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五、课堂小结听了大家的想法,老师感到欣慰。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会像鲁滨孙一样不畏艰险,勇于创造的。设计思路 初步感受鲁滨孙这个人物形象,使学生受到启发。通过重点内容的归纳整理,理解作者的观点。将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达到对文本

25、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希望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将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 预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搜集有关资料。2.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1-3题。板书设计: 鲁滨孙漂流记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遭遇野人回到英国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教学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18.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2.了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3.初步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在快

26、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与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我们刚刚阅读完两篇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惨命运唤起了我们深深的同情。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一部美国的长篇小说,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板书课题: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马克吐温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板书:马克吐温美国作家)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这部小说中,

27、汤姆索亚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让我们来看看他为我们实现了怎样的梦想。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2.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三、浅显探讨小说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

28、,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四、阅读精彩片段1快速浏览精彩片段,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2一目十行地阅读,画出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与梗概相对照,哪些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五拓展练习1.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2.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六、课堂小结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本不知不觉地自愿成了汤姆的“俘虏”,他不仅替汤姆刷墙,而且为了能刷上墙,连自己的苹果也赔上了。当孩子们抢着刷墙时,汤姆却暗自高兴。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有着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9、。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读文的感受。重点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具体描述中,体会鲁汤姆的淘气、爱冒险、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再次引导学生感悟汤姆的伟大人格。 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2.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 18.汤姆索亚历险记检验胆量 当“海盗” 山洞迷路 洞中寻宝 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教学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口语交际.四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3.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能把自己

30、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教学难点: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感受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具与学具: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 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二、畅所欲言聊话题1.教师读一

31、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2.出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3.小组内交流(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并进行提问

32、。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4.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5.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6.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四、总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设计思路 以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激发导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通过出示报道,激起学生对生命的珍视。根据自

33、己搜集到的资料和生活常识积累说一说以座谈会的形式将学会生存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也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以希望小结,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布置作业:1.预习作业: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2.课后作业:搜集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材料板书设 计: 口语交际.四 (珍惜生命)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办法:课后反思:授课日期: 月 日 (星期 )教学内容或课题:习作四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2.能对自

34、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3.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教学重点: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教学难点:按一定的写作方法习作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具与学具:例文一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的自我保护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和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 、镇定、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一写鲁滨孙飘流记的读后感。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你最想写的是什么事情?引导学生回忆在口语交际课上自己或

35、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浅?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事情?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并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写得更精彩。三、回顾写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使人身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活动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等。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四、出示例文学会生存“就说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被压在废墟

36、下的人吧,救援的人迟迟未到,但自己总还是要活下去的,而活着就需要赖以生存的粮食。但废墟下的他们莫说粮食,连一滴水都没有啊。于是,很自然地,在废墟中挣扎的人们嚼土充饥,饮尿解渴,不仅大人如此,连学校里的小学生也这样做了,但这本领可是老师没有教过的啊!试想,哪个老师会教小孩子喝自己的尿的呢?由此可见,生存还真是不需要学习的”五、课堂小结同学们, “生存”并不仅是活着、活下去那么的简单,它是一门学问,一门还很高深的学问,既是学问,理应当“学”!认真学、用心学,让自己,也让他人更好地活,活得更好!设计思路导入简洁,点明习作主题。让学生在回忆的前提下,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习作,打开学生的思路。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确写作方法。例文激发学生对生存必要性的体会。激发学生的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