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_第1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_第2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_第3页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测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0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梭伦开始担任立法者时,传统贵族、经济上成为暴发户但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以及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多重而严峻的冲突。后者面临破产和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在阿提卡地区较为贫瘠的山地被开发成可耕地之前,许多贫困的农民只能租种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因此心里有极大的不满。可以想象,境遇好一些的公民在军队中担任重装步兵,因此觉得自已应该有更多的参政权。无疑贫穷的步兵公民憎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富人们铺张的葬仪,奢侈的宴会,都令他们愤慨。在这些宴会上,有些穷人

2、不得不跳舞或者扮演滑稽的角色来取悦富人们,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 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当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当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7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6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3、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 依田熹家日本通史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一学制,学制序文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其主要内容有学校分大、中、小学级;小学作为初级教育,一般人均须接受;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高中以外还有工业学校、商业学校、翻译学校、农业学校、大众学校(此外还有残疾人学校

4、) 摘编自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1)依据材料一,归纳日本民间教育的基本特点。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发展教育方面有哪些新的做法?(10分)(2)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你赞同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4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

5、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材料二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1)依据材料一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6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6分)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

6、,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洛克政府论(1668年)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1)依据材料一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6分)对比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的不足之处。(2分)(2)分别简述洛克民主思想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进步作用。(6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7、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我们这些殖民地的人民过去一向是默然忍辱吞声,而现在却被迫地必须起来改变原先的政治体制,其原因即在于此。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

8、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发表)(1)结合材料,说明独立宜言为什么会被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4分)(2)概述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6分)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第六条 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1)材料体现了哪些理念?(4分

9、)(2)它们对法国民主实践有何重大意义?(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9年,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冯自由革命逸史材料二 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

10、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2)材料二中体现的梁启超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7分)8、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

11、上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大革命”。材料一:革命爆发前,西哀耶斯发表了被誉为“圣经”般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在书中,他呐喊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材料二: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当路易十六的臣下向他报告这一事件时,国王吃惊地问道: “这不是造反吗?”臣下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1)根据材料一结和所学知识,西哀耶斯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6分)(2)根据材料二结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这是“革命”?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答案3、(1)创新: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保留:保留了君主的权力和地位。(6分)(2)变法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强烈的爱国性;变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变法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6分)4、(1)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分权思想。(6分)没有将行政权和司法权分立。(2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