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词解释:1、最小设计坡度在污水管道设计时,通常使管道埋设坡度与设计地面坡度基本一致,但管道坡度造成的流速应等于或大于最小设计流速,以防止管道内产生沉淀。因此将相应于管内流速为最小设计流速时的管道坡度叫做最小设计坡度。2、澄清池主要依靠活性泥渣层达到澄清目的。当脱稳杂质随水流与泥渣层接触时,便被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3、最大设计充满度在设计流量下,污水在管道中的水深h 和管道直径D 的比值称为设计充满度,当h /D=1时称为满度。4、硝化在消化细菌的作用下, 氨态氮进行分解氧化, 就此分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在亚消化菌的作用下, 使氨转化为亚硝酸氮, 然后亚硝酸氮在硝酸菌的作用下,
2、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5、最小覆土深指管道外壁顶部到地面的距离。6、快滤池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快速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7、径流系数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称径流系数,其值常小于1。8、土地处理土地处理有两种方式:改造土壤;污泥的专用处理厂。用污泥改造不毛之地为可耕地,如用污泥投放于废露天矿场、尾矿场、采石场、粉煤灰堆场、戈壁滩与沙漠等地。专用场应设截流地面径流沟及渗透水收集管,以免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9、泥龄暴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暴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因之又称为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10、污洗容积指数本项指标的物理意义是在暴气池出口
3、处的混合液,在经过30min 静沉后,每g 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 计。11、折点加氯从折点加氯的曲线看,到达峰点H 时,余氯最高,但这是化合性余氯而非自由性余氯,到达折点时,余氯最低。12、BOD 5水温为20条件下,5天的时间内,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13、MLVSS 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的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是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14、污泥有机负荷率是有机污染物量与活性污泥量的比值(F/M,又称污泥负荷,是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运行的重要参数。15、K la 氧总转移系数, 此值表示在暴气过程中氧的总传递性,
4、 当传递过程中阻力大, 则K la 值低,反之则K la 值高。16、生物脱氮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呈溶解性的有机物,主要是利用氨化和消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17、污泥脱水指利用不同的浓缩方法,去除颗粒间的空隙水,毛细水以及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和颗粒内部水,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18、AB 法和A /O 法AB 法处理工艺,系吸附生物降解工艺的简称,A /O 法是厌氧和好氧工艺的结合简称。19、氧垂曲线有机物排入河流后, 经微生物降解而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河水亏氧;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通过河流水面不断地溶入水中,使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所以耗氧与复氧是同时存在的, 污水排入后,
5、DO 曲线呈悬索状态下垂,故称为氧垂曲线。BOD 5曲线呈逐步下降态,直至恢复到污水排入前的基值浓度。二、填空题:第一部分1符合水厂厂址选择要求的是( 。(1水厂厂址的选择,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给水系统布局合理(3不受洪水威胁(4有较好的废水排除条件(5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6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7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8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A 全部 B(1、(2、(3、(5、(6C (2、(3、(4、(5、(6、(8 D(1、(2、(5、(6、(72水厂平面布置时必须要达到的要求是( 。(1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20,清水池池顶宜铺
6、设草皮(2水厂内应采用水洗厕所,厕所和化粪池的位置应与净水构筑物保持大于10m 的距离(3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4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5水厂应考虑绿化,新建水厂绿化占地面积不宜少于水厂总面积的30A (1、(2、(3 B(1、(4 C(2、(4、(5 D(1、(2、(3、(43水厂内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 m,双车道为( m,并应有回车道。A 30;6 B35;6 C35;6 D35;44水厂内人行道路的宽度为( m。A 1520 B1020 C1525 D12255城镇水厂或设在工厂区
7、外的工业企业自备水厂周围,应设置围墙,其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A 15 B20 C25 D356水厂内车行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m。A 5 B6 C4 D37水处理( 的选择及主要构筑物的组成,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参照相似条件下水厂的运行经验、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研究确定。A 工艺流程 B仪器设备 C技术参数 D规模8水处理构筑物的生产能力,应按最高日供水量加自用水量确定,必要时还应包括( 补充水量。A 浇洒绿地 B消防 C未预见 D管道漏失9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自用水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以及构筑物类型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城镇水厂
8、的自用水率一般可采用供水量的( 。A 15 B38 C510 D81510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应按原水水质最不利情况(如沙峰等 时,所需供水量进行( 。A 设计 B校核 C对比 D调整11设计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时,应考虑任一构筑物或设备进行检修、清洗或( 工作时仍能满足供水要求。A 停止 B间歇 C交替 D临时12净水构筑物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排泥管、( 、溢流管和压力冲洗设备等。A 排气管 B排空管 C检修管 D观测管13城镇水厂和工业企业自备水厂的废水和泥渣,应根据具体条件做出( 处理。A 特殊 B不同 C妥善 D深度14滤池反冲洗水的回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贫水地区应优先考虑
9、( 。A 降低冲洗强度 B降低冲洗频率 C回流 D回收15净水构筑物上面的主要通道,应设防护( 。A 警示牌 B便梯 C平台 D栏杆16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A 3 B5 C8 D1017在寒冷地区,水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加药间、检验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内温度可按( 设计。A 10 B12 C15 D2018当原水含沙量高时,宜采取( 措施。A 增设格栅 B降低流速 C投药 D预沉19当有天然地形可以利用,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取( 措施,以供沙峰期间取用。A 蓄水 B预处 C预投药 D重力20预沉措施的选择,应根据原水( 及其组成、沙
10、峰持续时间、排泥要求、处理水量和水质要求等因素,结合地形并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沉沙,自然沉淀或凝聚沉淀等。A 浊度 B水质 C含沙量 D悬浮物21预沉池的设计数据,可参照当地( 或通过原水沉淀试验确定。A 具体要求 B经济条件 C运行经验 D实际条件22预沉池一般可按沙峰持续时期内原水日平均( 设计(但计算期不应超过一个月 。当原水含沙量超过设计值期间,必要时应考虑在预沉池中投加凝聚剂或采取其他设施的可能。A 浊度 B水质 C悬浮物 D含沙量23 用于( 的凝聚剂或助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A 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24用
11、于工业企业( 的处理药剂,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的成分。A 生活饮用水 B生产用水 C水厂自用水 D消防用水25凝聚剂和助凝剂品种的选择及其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原水凝聚沉淀试验资料,结合当地药剂供应情况,通过( 比较确定。A 市场价格 B技术经济 C处理效果 D同类型水厂26凝聚剂的投配方式为( 时,凝聚剂的溶解应按用药量大小、凝聚剂性质,选用水力、机械或压缩空气等搅拌方式。A 人工投加 B自动投加 C干投 D湿投27湿投凝聚剂时,溶解次数应根据凝聚剂用量和配制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每日不宜超过( 次。A 3 B2 C4 D628凝聚剂用量较大时,溶解池宜设在( 。A 地上 B地下
12、 C半地下 D药库旁29凝聚剂用量较小时,溶解池可兼作( 。A 贮药池 B搅拌池 C投药池 D计量池30凝聚剂投配的溶液浓度,可采用( (按固体重量计算 。A 310 B520 C510 D31531石灰宜制成( 投加。A 乳液 B粉末 C颗粒 D溶液32投药应设瞬时指示的( 设备和稳定加注量的措施。A 控制 B计量 C操作 D显示33与凝聚剂接触的池内壁、设备、管道和地坪,应根据凝聚剂性质采取相应的( 措施。A 防渗 B防锈 C防腐 D防藻34加药间必须有保障工作人员卫生安全的劳动保护措施。当采用发生异臭或粉尘的凝聚剂时,应在通风良好的单独房间内制备,必要时应设置( 设备。A 安全 B净化
13、C除尘 D通风35加药间应与药剂仓库毗连,并宜靠近( 。加药间的地坪应有排水坡度。A 值班室 B投药点 C主要设备 D通风口36药剂仓库及加药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计量工具和( 设备。A 防水 B搬运 C防潮 D报警37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一般可按最大投药量的( 天用量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A 510 B1015 C1530 D102038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凝聚剂时可为( m。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A 0510 B0515 C1015 D152039计算固体凝聚剂和石灰贮藏仓库的面积
14、时,其堆放高度一般当采用石灰时可为( m。当采用机械搬运设备时,堆放高度可适当增加。A 15 B12 C10 D2040选择沉淀池或澄清池类型时,应根据原水水质、设计生产能力、处理后水质要求,并考虑原水水温变化、制水均匀程度以及是否连续运转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 比较确定。A 工程造价 B同类型水厂 C施工难度 D技术经济41沉淀池和澄清池的个数或能够单独排空的分格数不宜少于( 。A 同时工作的个数 B三个 C两个 D四个42经过混凝沉淀或澄清处理的水,在进入滤池前的浑浊度一般不宜超过( 度,遇高浊度原水或低温低浊度原水时,不宜超过15度。A 3 B5 C8 D1043设计沉淀池和澄清池时
15、应考虑( 的配水和集水。A 均匀 B对称 C慢速 D平均44沉淀池积泥区和澄清池沉泥浓缩室(斗 的容积,应根据进出水的( 含量、处理水量、排泥周期和浓度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A 浊度 B悬浮物 C含砂量 D有机物45当沉淀池和澄清池排泥次数( 时,宜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排泥装置。A 不确定 B较少 C较多 D有规律46澄清池应设( 装置。A 检修 B观测 C控制 D取样47混合设备的设计应根据所采用的凝聚剂品种,使药剂与水进行恰当的( 、充分混合。A 急剧 B均匀 C长时间 D全面48混合方式一般可采用( 混合专设的混合设施。A 重力 B水泵 C搅拌 D人工49絮凝池宜与沉淀池( 。A 宽度一致
16、B深度一致 C合建 D高程相同50絮凝池型式的选择和絮凝时间的采用,应根据原水水质情况和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或通过( 确定。A 计算 B比较 C试验 D分析51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时间一般宜为( min;A 2030 B1520 C1015 D121552设计隔板絮凝池时,絮凝池廊道的流速,应按由大到小的渐变流速进行设计,起端流速一般宜为( ms ,末端流速一般宜为0203m s 。A 0203 B0506 C0608 D081053设计隔板絮凝池时,隔板间净距一般宜大于( m。A 10 B08 C05 D0354设计机械絮凝池时,池内一般设( 档搅拌机。A 45 B12 C23 D3455
17、设计机械絮凝池时,搅拌机的转速应根据浆板边缘处的线速度通过计算确定,线速度宜自第一档的( ms 逐渐变小至末档的( ms 。A 05;01 B05;02 C06;03 D06;0256设计折板絮凝池时,絮凝时间一般宜为( min。A 615 B510 C610 D51257设计折板絮凝池时,絮凝过程中的速度应逐段降低,分段数一般不宜少于( 段。A 二 B三 C四 D五58设计折板絮凝池时,折板夹角采用( 。A 450900 B9001200 C6001000 D60090059设计穿孔旋流絮凝池时,絮凝池每格孔口应作( 对角交叉布置。A 前后 B左右 C进出 D上下60平流沉淀池的沉淀时间,应
18、根据原水水质、水温等,参照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宜为( h。A 1015 B0515 C1030 D102061平流沉淀池的水平流速可采用1025mm s ,水流应避免过多( 。A 急流 B转折 C涡流 D交叉62平流沉淀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 m。A 2030 B1520 C3035 D202563平流沉淀池的每格宽度(或导流墙间距 ,一般宜为38m ,最大不超过15m ,长度与宽度之比不得小于4;长度与深度之比不得小于( 。A 5 B6 C8 D10364乎流沉淀池宜采用( 配水和溢流堰集水,溢流率一般可采用小于500m(m·d 。A 穿孔墙 B导流墙 C左右穿孔板
19、D上下隔板65异向流斜管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A 1000 B800 C300 D50066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 液面负荷,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32一般可采,用9011.0m (m·d 。A 进水区 B配水区 C沉淀区 D 出水区67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设计一般可采用下列数据:管径为2535mm ;斜长为1.0m ;倾角为( 。A 30 B75 C45 D6068异向流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的清水区保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m;底部配水区高度不宜小于15m 。A 10 B12 C15 D0869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A 100
20、 B200 C150 D30070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区液面负荷,应根据当地原水水质情况及相似32条件下的水厂运行经验或试验资料确定,一般可采用( m(m·h 。A 3040 B1525 C1020 D203071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沉淀区斜板倾角设计一般可采用( 。A 30 B45 C60 D4072同向流斜板沉淀池应设均匀( 的装置,一般可采用管式、梯形加翼或纵向沿程集水等型式。A 集水 B进水 C配水 D排泥73机械搅拌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A 4000 B5000 C3000 D200074机械搅拌澄清池( 的上升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
21、用0811mm s 。A 进水区 B排泥区 C清水区 D分离区75水在机械搅拌澄清池中的总停留时间,可采用( h。A 0510 B0810 C1215 D101276机械搅拌澄清池搅拌叶轮提升流量可为进水流量的35倍,叶轮直径可为第二絮凝室内径的7080,并应设调整叶轮( 和开启度的装置。A 转速 B角度 C间距 D数量77机械搅拌澄清池是否设置机械刮泥装置,应根据池径大小、底坡大小、进水( 含量及其颗粒组成等因素确定。A 浊度 B悬浮物 C含砂量 D有机物78水力循环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2000度的原水,( 的生产能力3一般不宜大于7500m d 。A 滤池 B设计 C单池 D水厂79
22、水力循环澄清池清水区的( 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10mm s 。A 进水 B出水 C水平 D上升80水力循环澄清池导流筒(第二絮凝室 的有效高度,一般可采用( m。A 12 B23 C34 D152581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回流水量,可为进水流量的( 倍。A 152 B24 C153 D1282水力循环澄清池斜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 。A 30 B60 C45 D7583脉冲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 度的原水。A 1000 B2000 C2500 D300084脉冲澄清池清水区的( 流速,应按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确定,一般可采用0710mm s 。A 上升 B出
23、水 C水平 D进水85脉冲( 可采用3040s ,充放时间比为3:14:1。A 周期 B持续时间 C形成 D间隔86脉冲澄清池的( 高度和清水区高度,可分别采用152Om 。A 沉泥区 B进水层 C悬浮层 D配水区87脉冲澄清池应采用穿孔管配水,上设人字形( 。A 盖板 B分水板 C导流板 D稳流板88虹吸式脉冲澄清池的配水总管,应设( 装置。A 排气 B检测 C取样 D计量89悬浮澄清池宜用于浑浊度长期低于3000度的原水。当进水浑浊度大于3000度时,宜采用( 式悬浮澄清池。A 三层 B双层 C活动式 D组合式290悬浮澄清池单池面积不宜超过150m 。当为矩形时每格池宽不宜大于( m。A
24、 5 B3 C6 D491悬浮澄清池清水区高度宜采用152Om ;悬浮层高度宜采用2025m ;悬浮层下部倾斜池壁和水平面的夹角宜采用( 。00000000 A 3040 B4050 C4550 D506092悬浮澄清池宜采用穿孔管配水,水在进入澄清池前应有( 设施。A 气水分离 B计量 C排气 D取样93气浮池一般宜用于浑浊度小于( 度及含有藻类等密度小的悬浮物质的原水。A 50 B100 C150 D20094气浮池接触室的上升流速,一般可采用( mms ,分离室的向下流速,一般可采用1525mm s 。A 210 B815 C1020 D153095气浮池的单格宽度不宜超过米;池长不宜超
25、过15m ;有效水深一般可采用2025m 。A 6 B10 C12 D896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 一般可采用510。A 回流比 B压力比 C气水比 D进气比97气浮池溶气释放器的型号及个数应根据( 释放器在选定压力下的出流量及作用范围确定。A 气浮池 B单个 C多个 D两个98供生活饮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经( 后,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供生产用水的过滤池出水水质,应符合生产工艺要求。A 深度处理 B检测 C消毒 D清水池99滤池型式的选择,应根据( 、进水水质和工艺流程的高程布置等因素,结合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A 建设资金 B施工水
26、平 C管理水平 D设计生产能力 100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 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A 水力 B耐磨 C化学稳定 D抗蚀101快滤池、无阀滤池和压力滤池的个数及单个滤池面积,应根据生产规模和运行维护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个数不得少于( 。A 三个 B两个 C两组 D三组102滤池应按正常情况下的滤速设计,并以检修情况下的( 校核。A 反冲洗强度 B滤层膨胀率 C强制滤速 D单池面积103滤池的工作周期,宜采用( h。A 812 B1016 C1018 D1224104滤池的正常滤速根据滤料类别不同一般分:812m h ,1014m h ,
27、1820m h 。采用石英砂滤料过滤应该取( 滤速。A B C D不在上述范围内105滤池的滤料粒径范围根据滤池类别及所选滤料种类不同分为:d 0512mm ; d 0818mm ;d 0816mm ;d 0508mm ;d 02505mm 。如果采用双层滤料过滤无烟煤滤料粒径应选( 。A B C D106快滤池宜采用大阻力或中阻力配水系统。大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A 1015 B1520 C020028 D0608107中阻力配水系统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A 1015 B1520 C020028 D0608108虹吸滤池、无阀滤池和移动罩滤池宜采用小阻力配水系
28、统,其孔眼总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为( 。A 1015 B1520 C020028 D0608109水洗滤池根据采用的滤料不同的冲洗强度及冲洗时间分为:q 1215L22(s·m ,t 75min ;q 1316L (s·m ,t 86min ;q 1617L 2(s·m ,t 75min ;如果采用双层滤料过滤其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应选( 。A B C D不在上述范围内110每个滤池应设( 装置。A 取样 B排气 C连通 D计量111快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宜采用203Om 。每个滤池应装设( 。A 计量装置 B压力表 C真空表 D水头损失计112滤层表面以上的水深,
29、宜采用( m。A 1520 B2025 C1015 D1012 113当快滤池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时,其承托层粒径级配分( 层。A 二 B四 C三 D一114大阻力配水系统应按冲洗流量设计,配水干管(渠( 处的流速为1015m s 。A 孔眼 B末端 C进口 D出口115三层滤料滤池宜采用( 配水系统。A 小阻力 B中阻力 C中阻力或大阻力 D大阻力116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除满足粒径要求外,其材料选择上小粒径宜选择( 及大粒径为砾A 重质矿石 B石英砂 C无烟煤 D砾石117快滤池洗砂槽的平面面积,不应大于滤池面积的( ,洗砂槽底到滤料表面的距离,应等于滤层冲洗时的膨胀高度。A 30 B25 C
30、20 D15118 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可采用冲洗( 或高位水箱。A 水池 B水表 C水泵 D水塔119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泵时,水泵的能力应按冲洗( 滤池考虑,并应有备用机组。A 一组 B双格 C全部 D单格120滤池冲洗水的供给方式当采用冲洗水箱时,水箱有效容积应按单格滤池冲洗水量的( 倍计算。A 15 B2 C25 D3121快滤池( 断面流速宜为2025m s 。A 排空管 B冲洗水管 C溢流管 D取样管122当压力滤池的直径大于( m时,宜采用卧式。A 2 B5 C3 D4123虹吸滤池的分格数,应按滤池在( 运行时,仍能满足一格滤池冲洗水量的要求确定。A 正常 B交替
31、C高负荷 D低负荷124虹吸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 m。A 15 B12 C20 D25125虹吸滤池冲洗水头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宜采用1012m ,并应有( 冲洗水头的措施。A 调整 B减少 C增大 D控制126虹吸进水管的流速,宜采用( ms ;虹吸排水管的流速,宜采用1416m s 。A 1012 B1215 C0610 D0812 127每个无阀滤池应设单独的进水系统,( 系统应有不使空气进入滤池的措施。A 出水 B冲洗 C排水 D进水128无阀滤池冲洗前的水头损失,一般可采用( m。A 15 B12 C20 D25129无阀滤池过滤室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
32、料的( 高度再加保护高。A 平均 B最大膨胀 C滤层 D水头损失130无阀滤池应有辅助( 措施,并设调节冲洗强度和强制冲洗的装置。A 虹吸 B排气 C计量 D冲洗131移动罩滤池的分组及每组的分格数,应根据生产规模、运行维护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不得少于可独立运行的( ,每组的分格数不得少于8格。A 四组 B三组 C一组 D两组132移动罩滤池的设计过滤水头,可采用( m,堰顶宜做成可调节高低的形式。移动罩滤池应设恒定过滤水位的装置。A 1215 B1012 C0810 D1518 133移动罩滤池集水区的高度应根据滤格尺寸及格数确定,一般不宜小于( m。A 03 B04 C05 D0
33、6134移动罩滤池过滤室滤料表面以上的直壁高度应等于冲洗时滤料的( 高度再加保护高。A 滤层 B平均 C最大膨胀 D水头损失135移动罩滤池的运行宜采用( 控制。A 程序 B半自动 C自动加人 D人工136地下水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当受到硅酸盐影响时,应采用( 氧化法。A 接触 B曝气 C自然 D药剂137地下水除铁接触氧化法的工艺:原水( 一接触氧化过滤。A 预沉 B曝气 C消毒 D投药138地下水除铁曝气氧化法的工艺:原水曝气一( 一过滤。A 沉淀 B絮凝 C氧化 D混合139地琢水除铁接触氧化法曝气后水的pH 值宜达到( 以上。A 50 B55 C58 D60140地下水
34、除铁曝气氧化法曝气后水的pH 值宜达到( 以上。A 58 B65 C70 D60141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原水含铁量低于20mg L 、含锰量低于15mg L 时,其工艺流程可采用:原水曝气一( 过滤除铁除锰。A 双级 B单级 C混凝 D直接142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原水含铁量高于20mg L 、含锰量高于15mg L 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工艺流程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 一1次过滤除铁一2次过滤除锰。A 沉淀 B絮凝 C氧化 D混合143地下水除锰宜采用接触氧化法,当除铁受硅酸盐影响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工艺流程必要时可采用:原水曝气一1次过滤除铁(接触氧化 一( 一
35、2次过滤除锰。A 沉淀 B消毒 C氧化 D曝气144除锰滤池滤前水的pH 值宜达到( 以上。A 75 B65 C70 D60145一次过滤除锰滤池的滤前水含铁量宜控制在( mgL 以下。A 10 B05 C08 D12146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跌水装置时,跌水级数可采用( 级,每级跌水高3度为051Om ,单宽流量为20 50m(h·m 。A 12 B23 C13 D24147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淋水装置(穿孔管或莲蓬头 时,孔眼直径可采用( mm,孔眼流速为1525m s ,安装高度为1525m 。当采用莲蓬2头时,每个莲蓬头的服务面积为1015m 。A 26 B36 C48 D510
36、2148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喷水装置时,每( m水池面积上宜装设46个向上喷出的喷嘴,喷嘴处的工作水头一般采用7m 。A 5 B6 C8 D10149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射流曝气装置时,其构造应根据工作水的( 、需气量和出口压力等通过计算确定。工作水可采用全部、部分原水或其他压力水。A 压力 B流量 C 水质 D来源150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压缩空气曝气时,每立方米水的需气量(以升计 ,一般为原水( (以毫克升计 的25倍。A 二价铁含量 B处理水量 C 三价铁含量 D投药量151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板条式曝气塔时,板条层数可为( 层,层间净距为400600mm 。A 23 B24 C46 D3415
37、2地下水除铁除锰采用接触式曝气塔时,填料层层数可为( 层;填料采用3050mm 粒径的焦炭块或矿渣,每层填料厚度为300400mm ;层间净距不宜小于600mm 。A 23 B24 C34 D133153以下有( 种地下水除铁除锰曝气装置淋水密度一般可采用510 m2(h·m :淋水装置、喷水装置、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A B C D154淋水装置接触水池容积,一般按( min处理水量计算。接触式曝气塔底部集水池容积,一般按1520min 处理水量计算。A 2030 B3040 C1020 D1530155采用叶轮表面曝气装置时,曝气池容积可按( 分钟处理水量计算;叶轮直径与池
38、长边或直径之比可为1:61:8,叶轮外缘线速度可为46m s 。A 2040 B2030 C1530 D1020156当跌水、淋水、喷水、板条式曝气塔、接触式曝气塔或叶轮表面曝气装置设在室内时,应考虑( 设施。A 消毒 B防爆 C排气 D通风157除铁滤池的滤料一般宜采用天然( 或石英砂等。A 锰砂 B砾石 C磁铁矿 D卵石158除铁滤池滤料的粒径:石英砂一般为d 最小05mm,d 最大2mm ;锰砂一般为d 最小06mm ,d 最大1220mm 。厚度为8001200mm ,滤速为( mh 。A 46 B610 C58 D1012159除铁滤池宜采用( 配水系统。A 中阻力 B 中阻力或大阻
39、力 C 大阻力 D 小阻力160除铁滤池当采用锰砂滤料时;承托层的顶面两层需改为( 。A 石英砂 B砾石 C锰矿石 D卵石161除铁滤池的冲洗强度和冲洗时间当采用锰砂滤料,其粒径在0612mm2无辅助冲洗,膨胀度满足30时,冲洗强度一般选( L(s·m 。A 18 B15 C20 D12162除锰滤池的滤料可采用天然锰砂或( 等。A 锰砂 B石英砂 C磁铁矿 D卵石163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滤速( mh 。A 35 B46 C58 D8102164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冲洗强度:锰砂滤料时:( L(s·m ,2石英砂滤料时:1216L (s·m 。A
40、 1012 B1215 C1416 D1620165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膨胀率:锰砂滤料:( ;石英砂滤料:27535;A 1015 B1525 C 1220 D 2030166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设计宜遵守冲洗时间:( min。A 48 B515 C510 D1015167单级过滤除锰滤池,可参照两级过滤除锰滤池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但滤速宜采用低值,( 可采用高值。A 水头损失 B冲洗强度 C滤料层厚度 D膨胀高度168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一般可采用加( 、漂白粉或漂粉精法。A 氯氨 B二氧化氯 C臭氧 D液氯169选择加氯点时,应根据( 、工艺流程和净化要求,可单独在滤后加氯,或同时
41、在滤前和滤后加氯。A 原水水质 B消毒剂类别 C水厂条件 D所在地区170氯的设计用量,应根据相似条件下的运行经验,按( 用量确定。A 冬季 B夏季 C平均 D最大171当采用氯胺消毒时,氯和氨的投加比例应通过( 确定,一般可采用重量比为3:16:1。A 计算 B经济比较 C试验 D经验172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min。A 60 B20 C25 D30173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h。A 2 B15 C1 D05174投加液氯时应设加氯机。加氯机应至少具备指示瞬时投加量的仪表和防止水倒灌氯瓶的措施。加氯间宜设校核氯量的( 。A 仪表 B磅秤 C流量计
42、 D记录仪175采用漂白粉消毒时应先制成浓度为12的澄清溶液再通过计量设备注入水中。每日配制次数不宜大于( 次。A 3 B6 C2 D4176加氯(氨 间应尽量靠近( 。A 值班室 D氯库 C清水池 D投加点177液氯(氨 加药间的集中采暖设备宜用( 。如采用火炉时,火口宜设在室外。散热片或火炉应离开氯(氨 瓶和加注机。A 暖气 B电热炉 C火炉 D空调178加氯间及氯库内宜设置测定( 中氯气浓度的仪表和报警措施。必要时可设氯气吸收设备。A 氯瓶 B空气 C加氯装置 D加氯管179加氯(氨 间外部应备有防毒面具、抢救材料和工具箱。防毒面具应严密封藏,以免失效。( 和通风设备应设室外开关。A 报
43、警器 B加氯机 C照明 D氯瓶180加氯(氨 间必须与其他( 隔开,并设下列安全措施:一、直接通向外部且向外开的门;二、观察窗。A 设备 B氯库 C工作间 D加药间181加氯(氨 间及其仓库应有每小时换气( 次的通风设备。A 812 B1012 C810 D610182加漂白粉间及其仓库可采用( 通风。A 机械 B自然 C强制 D人工183通向加氯(氨 间的给水管道,应保证不间断供水,并尽量保持管道内( 的稳定。A 流速 B流态 C水压 D流量184投加消毒药剂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加氨管道及设备( 采用铜质材料。A 应该 B尽量 C不宜 D不应185加氯、加氨设备及其管道应根据具体情
44、况设置( 。A 阀门 B检修工具 C管径 D备用186液氨和液氯或漂白粉应分别堆放在单独的仓库内,且宜与加氯(氨 间( 。A 隔开 B 毗连 C分建 D 合建187药剂仓库的固定储备量应按当地供应、运输等条件确定,城镇水厂一般可按最大用量的( 天计算。其周转储备量应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确定。A 810 B1015 C1530 D1220第一部分 参 考 答 案1.A 2. D 3.B 4.A 5. C 6.B 7. A8. B 9.C 10. B 11. A 12. B 13.C 14.D15.D 16. B 17. C 18.D 19. A 20.C 21.C22. D 23. A 24.B 2
45、5. B 26.D 27. A 28.B29.C 30.B 31.A 32. B 33. C 34.D 35.B36. B 37. C 38. D 39. A 40.D 41.C 42. D43. A 44. B 45. C 46. D 47.A 48.B 49. C50. C 51. A 52.B 53. C 54.D 55. B 56.A57. B 58. C 59.D 60.C 61. B 62.C 63.D64. A 65.A 66.C 67.D 68. A 69. B 70. A71.D 72.A 73. B 74. C 75.C 76.A 77. B78.C 79.D 80.C 8
46、1. B 82.C 83. D 84. A85.A 86. C 87.D 88. A 89. B 90.B 91.D92. A 93.B 94. C 95. B 96.A 97.B 98.C99.D 100 D 101. B 102. C 103. D 104.A 105. C 106.C 107. D 108.A 109.B 110.A 111.D 112.A 113.B 114. C 115. B 116. A 117.B 118.C 119.D 120.A 121.B 122. C 123. D 124. A 125.A 126.C 127. D 128.A 129. B 130.A 1
47、31.D 132.A 133.B 134. C 135. A 136.A 137. B 138.C 139.D 140.C 141.B 142.C 143. D 144.A 145. B 146.C 147.C 148. D 149. A 150. A 151.C 152. D 153. A 154. B 155.A 156. D 157.A 158. B 159.C 160.C 161.A 162. B 163.C 164.D 165.B 166. B 167.C 168.D 169.A 170.D 171. C 172.D 173.A 174.B 175.A 176.D 177. A 17
48、8.B 179.C 180. C 181.A 182. B 183. C 184. D 185.A 186. B 187. C第二部分1.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单车道为( m。A 25 B30 C35 D452.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主要车行道的宽度,双车道为( m。A 34 B34 C56 D673.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车行道转弯半径不宜小于( m。A 4 B5 C6 D74.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人行道的宽度为( m。A 0510 B1015 C1520 D2
49、0255.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通向高架桥的扶梯倾角不宜大于( 。0000A 15 B30 C45 D606. 污水厂应设置通向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的必要通道,天桥的宽度不宜小于( m。A 06 B08 C10 D127.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一级处理SS 去除率为( 。A 4055 B5565 C6570 D70758.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一级处理BOD 5去除率为( 。A 2030 B3040 C4050 D50609.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生物膜法SS 去除率为( 。A 6585 B5565 C6570 D609010.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50、二级处理生物膜法BOD 5去除率为( 。A 6590 B6080 C6590 D508011.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SS 去除率为( 。A 7085 B6085 C6590 D709012. 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BOD 5去除率为( 。A 7090 B6595 C70一95 D609013.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在无资料时,生活污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应按每人每日( g计算。A 2535 B2040 C2540 D305014.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水质,在无资料时,生活污水悬浮固体量应按每人每日( g计算。A 3050 B3550 C3060 D406015.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的个(格 数不应少于( ,并应按并联系统设计。A 1 B2 C3 D416. 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栅条间空隙宽度在污水处理系统前,采用机械清除时为( mm。A 1625 B2540 C4050 D506017. 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栅条间空隙宽度在污水处理系统前,采用人工清除时为( mm。A 1625 B,2540 C4050 D506018. 污水处理系统或水泵前,必须设置格栅。格栅栅条间空隙宽度在水泵前,应根据水泵要求定。如水泵前格栅栅条间空隙宽度不大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木工外包合同协议
- 茶叶品牌经销合同协议
- 营销合作代理合同协议
- 装修阳台封窗合同协议
- 装修合同解除合同协议
- 茶饮店茶叶采购合同协议
- 营销服务外包合同协议
- 虚假按揭代理合同协议
- 药材加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 装修物料回收合同协议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4.1.2-元素周期表-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质量三体系课件
- 2023年武汉民政职业学院单招考试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军事发展简述课件
- 碧桂园物业案场私宴接待操作规程
- 核医学工作中辐射防护课件
- 路基路面平整度试验检测记录表(三米直尺法)
- GB-T 1040.2-202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 广东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营销)专业毕业设计0
- 数学中考复习: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