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古诗阅读理解。望天门山_,_。_,_。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诗_。3这首诗描写了_、_、_、_等景物。4诗中描写长江冲破“天门”的诗句是:_。5诗句“_,_”写出了青山耸立、孤帆红日的壮美景象。6诗题为“望天门山”,我认为诗人是在(  )望天门山。A.天门山脚下 B.天门山山中 C.行驶的小船中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2. 古诗阅读。望天门山_,_。_,_。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最后两句诗句的大意是:_3. 阅读诗歌

2、,回答问题。晨牧晨雾浓,似云烟。谁家的孩子,打一_呼哨,甩几_响鞭,赶一_鸭子往河沿。没入晨雾中,人鸭皆不见,只闻鸭欢呱呱叫,伴一_牧歌,轻悠悠,四面传。(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写在短文的横线上。群 支 竿 声 打一   呼哨,甩几   响鞭,赶一   鸭子往河沿。伴一   牧歌,(2)照样子,写词语。轻悠悠、   、   、   (3)这首诗歌描写了   的

3、情景,从中可以体会到孩子   的心情。(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晨雾浓,似云烟”的意思。(5)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画面?4.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2)'谙'的读音是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5.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

4、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   。6. 课外阅读。绝句杜 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诗中的动物有   和

5、   。(2)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的美丽景色。(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7. 古诗阅读。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注释)春兴:因春天的景物触发的感情。阴阴:形容杨柳翠绿茂盛。1从诗中的描写来看,这首诗所写的季节是_。2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 、 、 、   等景物。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B. 这首诗

6、只是通过写作者看到的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C. 这首诗集春景、相思、归梦于一身,整首诗内容协调,构思巧妙。8. 读古诗,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全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色,从第_、_句诗中可以看出。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

7、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1默写古诗。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六种景物。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10.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七言古诗是_诗人_在异乡_之作。( )A.唐;叶绍翁;触景生情B.南宋;叶绍翁;触景生情C.南宋;叶绍翁;兴致偶发(2)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_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_反衬出秋夜的_

8、。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 )A.听觉形象;声音;喧闹B.视觉形象;声音;寂静C.听觉形象;声音;寂静(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两句用“_”、“_”和“_”写出了秋意的_,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_。( )A.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凄凉B.梧叶、江上秋风、客情;清冷;凄凉C.梧叶、寒声、江上秋风;清冷;悠闲(4)儿童夜捉_,勾起诗人对_的回忆。诗歌流露出_之情。( )A.促织;家乡;留恋家乡B.促织;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C.促织;童年生活;留恋童年生活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

9、蛱蝶飞。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无人过”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_。3“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12.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所见牧童骑 ,   振林樾。意欲捕   ,   闭口立。1补全古诗。2牧童“闭口立”的原因是_(用诗中原句回答)。3全诗刻画了一个( )的小孩儿形象。A. 工于心计   B. 调皮捣蛋   C. 天真烂漫13. 古诗欣赏。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读一读,理解其中的大意。2解释诗中加点的词。怜:_ 深:_3诗的第一句写幽草是_ 景,第二句是_景。(选择“动”或“静”填空)4这首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是哪个字?_5后两句常被作为画题,用自己的话把这幅画面写下来。_14. 阅读寓言诗,完成练习。鸡生金蛋有人养的母鸡, 他想鸡的肚子,据说十分神奇; 一定装满金子;每天生个金蛋, 要是把它剖开,已经生满一篮。 一次就发大财。这人起初喜欢, 他就把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