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八中2012高三第五次段考试题--历史(文综)_第1页
安徽合肥 八中2012高三第五次段考试题--历史(文综)_第2页
安徽合肥 八中2012高三第五次段考试题--历史(文综)_第3页
安徽合肥 八中2012高三第五次段考试题--历史(文综)_第4页
安徽合肥 八中2012高三第五次段考试题--历史(文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肥八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阶段性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2“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13八卦(见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

2、。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D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14胡适认为: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5结合所学

3、和下图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中国人口在宋元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 ABCD16右侧是18世纪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消政府鼓励海外贸易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7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热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却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所依赖分布于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实业救国思潮始终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4、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A B C D18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如要研究近代上海开埠后的商业活动,可选用的竹枝词是 ( )A“邑志详陈旧土风,镇升为县百年中。田家妇女帮农作,镇市夫男晓女工。蓬首晨兴遥入市,归家手挈米和盐。”B,“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此方。”C“菜圃瓜畦拓百弓,杭家村北夕阳红。楝花倒覆三间屋,酒幔低垂十里风。”D“北口山头民力忙,耕牛无恙乐平康。一鞭残照吹横笛,蚕豆青青麦半黄。”19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5、。 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A B C D20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等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

6、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新殖民主义者”的主要工具是 ( )A廉价商品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先进制度 D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22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 D科学技术的进步35(28分)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探究问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体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

7、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王朝统治时间)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

8、夫之对郡县制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历史观。(8分)探究问题二: 美国民主政治材料三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同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上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建立的背景?(4分)指出“新型的共和国”有何具体表现?(6分)探究问题三: 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材料四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9、。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 (4)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刨新”。(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36(28分)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东西方文明的源头材料一 (1)识读材料一,指出其相同的社会氛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思想家对“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有何不同? (6分) 【主题二】东西方文明的相遇 材料二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

10、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 摘编自消史编年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北。朕披阅表文,词意肫垦,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示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成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摘编自清实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英两国在对待通商问题上体现出怎样不同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12分) 【主题三】东西方的文明发展观 材料三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