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检测试题 中图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检测试题 中图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检测试题 中图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2课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检测试题 中图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苏联 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学习目标1.掌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匈牙利改革;东欧剧变。2.理解分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一些史料,掌握研究历史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方法,同时通过史料,培养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失误的史实,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课前预习 1. 年 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在改革中提出“ ”,导致苏联思想界极其混乱。2. 年12月,独联体成立, 完全解体。3.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 的模式,从20世纪 年代中期开始,先后进行改革, 的改革

2、较为突出。当堂训练1.斯大林逝世后,在苏联开始进行改革的是(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对赫鲁晓夫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B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D给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3.“1985 年,针对苏联经济发展面临的停滞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政治方面。”材料中进行改革的历史人物是( )A赫鲁晓夫 B斯大林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4.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领导匈牙利进行改革的人物是(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列宁 D卡达尔课后作业基础题1.

3、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与美国军备竞赛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西方的经济封锁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A由一党制变为两党制 B.由两党制变为一党制C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D.由多党制转变为一党制3.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述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4、 )A.俄国十月革命 B.赫鲁晓夫改革 C.苏联解体 D.东欧剧变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 D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5.东欧剧变后发生分裂的国家包括:(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南斯拉夫 德国 匈牙利A. B. C. D.6.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巨变,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这说明:(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具有优越性C.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提高题7.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

5、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苏联改革的结果怎样?(2)导致苏联改革出现上述结果的客观历史因素是

6、0;        。(填字母代号)A.“八一九”事件             B.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C.斯大林模式的弊病           D. 急于求成的激进改革措施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

7、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摘自华东师大版和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8.阅读下列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摘自人教版课程标准

8、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3)东欧剧变的性质怎样?(4)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9.第 2 课 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课前预习 1.1985 戈尔巴乔夫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2.1991 苏联3.苏联 五十 匈牙利当堂训练1.B 2.B 3.C 4.D课后作业1.A 2.C 3.C 4.B 5.C 6.A7.(1)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2)C(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

9、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抵制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8.(1)标志 l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2)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困难,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3)性质: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严重挫折。(4)启示: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9.男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