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doc

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zip
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
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装配图——A2.dwg---(点击预览)
装配图——A2(1).dwg---(点击预览)
模柄——A4.dwg---(点击预览)
推件块——A4.dwg---(点击预览)
导套——A4.dwg---(点击预览)
卸料板.dwg---(点击预览)
凹模——A4.dwg---(点击预览)
凸凹模固定板.dwg---(点击预览)
凸凹模——A4.dwg---(点击预览)
冲孔凸模——A4.dwg---(点击预览)
mj
xieliaoban.dwg---(点击预览)
jihujhi.dwg---(点击预览)
drw0003_img_1.jpg---(点击预览)
drw0003.dwg---(点击预览)
drw0002_img_1.jpg---(点击预览)
drw0002.dwg---(点击预览)
drw0001.dwg---(点击预览)
aotumugudingban.dwg---(点击预览)
aomob.dwg---(点击预览)
222.dwg---(点击预览)
1111.dwg---(点击预览)
125365.prt.1
125365.prt.2
amb.prt.1
amb.prt.10
amb.prt.11
amb.prt.12
amb.prt.13
amb.prt.14
amb.prt.15
amb.prt.16
amb.prt.2
amb.prt.3
amb.prt.4
amb.prt.5
amb.prt.6
amb.prt.7
amb.prt.8
amb.prt.9
current_session.pro
d6x55.prt.2
d6x70.prt.1
d6x70.prt.2
d6x80.prt.1
d6x80.prt.2
dagan.prt.1
dagan.prt.2
danliaoxiao_6x26.prt.3
daoliaoxiao_8x3.prt.10
daoliaoxiao_8x3.prt.8
daoliaoxiao_8x3.prt.9
drw0002.drw.1
drw0002.drw.2
drw0002.drw.3
drw0002.drw.4
dt25x95x38.prt.2
dz25x180.prt.1
fzx.prt.1
fzx.prt.2
kxdb.prt.1
kxdb.prt.10
kxdb.prt.2
kxdb.prt.3
kxdb.prt.4
kxdb.prt.5
kxdb.prt.6
kxdb.prt.7
kxdb.prt.8
kxdb.prt.9
l160 x125x50.prt.10
l160 x125x50.prt.11
l160 x125x50.prt.12
l160 x125x50.prt.13
l160 x125x50.prt.2
l160 x125x50.prt.3
l160 x125x50.prt.4
l160 x125x50.prt.5
l160 x125x50.prt.6
l160 x125x50.prt.7
l160 x125x50.prt.8
l160 x125x50.prt.9
lingjian.prt.3
lingjian.prt.4
lingjian.prt.5
lingjian.prt.6
lingjian1.prt.1
lingjian1.prt.2
lingjian1.prt.3
m8x20.prt.2
m8x30.prt.2
m8x30.prt.3
m8x60.prt.1
m8x60.prt.2
m8x70.prt.2
m8x70.prt.3
m8x70.prt.4
m8x70.prt.5
m8x70.prt.6
paiyangtu.prt
paiyangtu.prt.2
paiyangtu.prt.3
paiyangtu.prt.4
paiyangtu.prt.5
paiyangtu.prt.6
paiyangtu.prt.7
paiyangtu.prt.8
s0_8x8x20.prt.2
s0_8x8x20.prt.3
s2x12x40.prt.5
s2x12x40.prt.6
s2x12x40.prt.7
s2x12x40.prt.8
s2x12x40.prt.9
sb8x65.prt.2
sb8x65.prt.3
sdb.prt.1
sdb.prt.10
sdb.prt.11
sdb.prt.12
sdb.prt.2
sdb.prt.3
sdb.prt.4
sdb.prt.5
sdb.prt.6
sdb.prt.7
sdb.prt.8
sdb.prt.9
shangmozuo.asm.10
shangmozuo.asm.11
shangmozuo.asm.12
shangmozuo.asm.13
shangmozuo.asm.14
shangmozuo.asm.15
shangmozuo.asm.16
shangmozuo.asm.17
shangmozuo.asm.18
shangmozuo.asm.19
shangmozuo.asm.20
shangmozuo.asm.21
shangmozuo.asm.22
shangmozuo.asm.23
shangmozuo.asm.24
shangmozuo.asm.25
shangmozuo.asm.26
shangmozuo.asm.27
shangmozuo.asm.28
shangmozuo.asm.29
shangmozuo.asm.30
shangmozuo.asm.31
shangmozuo.asm.32
shangmozuo.asm.33
shangmozuo.asm.34
shangmozuo.asm.35
shangmozuo.asm.36
shangmozuo.asm.5
shangmozuo.asm.6
shangmozuo.asm.7
shangmozuo.asm.8
shangmozuo.asm.9
shangmozuo.crc
std.out
tjb.prt.1
tjb.prt.2
tjb.prt.3
tjb.prt.4
tjb.prt.5
tjb.prt.6
tjb.prt.7
tjb.prt.8
tjk.prt.1
tjk.prt.2
tjk.prt.3
tjk.prt.4
tjk.prt.5
tmgdb.prt.1
tmgdb.prt.10
tmgdb.prt.11
tmgdb.prt.12
tmgdb.prt.13
tmgdb.prt.2
tmgdb.prt.3
tmgdb.prt.4
tmgdb.prt.5
tmgdb.prt.6
tmgdb.prt.7
tmgdb.prt.8
tmgdb.prt.9
tuaomgdb.prt.1
tuaomgdb.prt.10
tuaomgdb.prt.11
tuaomgdb.prt.12
tuaomgdb.prt.2
tuaomgdb.prt.3
tuaomgdb.prt.4
tuaomgdb.prt.5
tuaomgdb.prt.6
tuaomgdb.prt.7
tuaomgdb.prt.8
tuaomgdb.prt.9
tuaomo.prt.1
tuaomo.prt.10
tuaomo.prt.11
tuaomo.prt.12
tuaomo.prt.13
tuaomo.prt.14
tuaomo.prt.2
tuaomo.prt.3
tuaomo.prt.4
tuaomo.prt.5
tuaomo.prt.6
tuaomo.prt.7
tuaomo.prt.8
tuaomo.prt.9
tumo.prt.1
tumo.prt.2
tumo.prt.3
tumo.prt.4
ty30 x75.prt.2
u160 x125x40.prt.10
u160 x125x40.prt.11
u160 x125x40.prt.2
u160 x125x40.prt.3
u160 x125x40.prt.4
u160 x125x40.prt.5
u160 x125x40.prt.6
u160 x125x40.prt.7
u160 x125x40.prt.8
u160 x125x40.prt.9
xdb.prt.1
xdb.prt.10
xdb.prt.11
xdb.prt.12
xdb.prt.13
xdb.prt.2
xdb.prt.3
xdb.prt.4
xdb.prt.5
xdb.prt.6
xdb.prt.7
xdb.prt.8
xdb.prt.9
xiamozuo#af0.crc
xiamozuo.asm.10
xiamozuo.asm.11
xiamozuo.asm.12
xiamozuo.asm.13
xiamozuo.asm.14
xiamozuo.asm.15
xiamozuo.asm.16
xiamozuo.asm.17
xiamozuo.asm.18
xiamozuo.asm.19
xiamozuo.asm.20
xiamozuo.asm.21
xiamozuo.asm.22
xiamozuo.asm.23
xiamozuo.asm.24
xiamozuo.asm.25
xiamozuo.asm.26
xiamozuo.asm.27
xiamozuo.asm.28
xiamozuo.asm.29
xiamozuo.asm.30
xiamozuo.asm.31
xiamozuo.asm.32
xiamozuo.asm.33
xiamozuo.asm.34
xiamozuo.asm.35
xiamozuo.asm.36
xiamozuo.asm.37
xiamozuo.asm.38
xiamozuo.asm.39
xiamozuo.asm.40
xiamozuo.asm.41
xiamozuo.asm.42
xiamozuo.asm.43
xiamozuo.asm.44
xiamozuo.asm.45
xiamozuo.asm.46
xiamozuo.asm.47
xiamozuo.asm.48
xiamozuo.asm.49
xiamozuo.asm.50
xiamozuo.asm.6
xiamozuo.asm.7
xiamozuo.asm.8
xiamozuo.asm.9
xiamozuo.crc
xieliaoban.prt.1
xieliaoban.prt.2
yr50 x100.prt.10
yr50 x100.prt.11
yr50 x100.prt.12
yr50 x100.prt.5
yr50 x100.prt.6
yr50 x100.prt.7
yr50 x100.prt.8
yr50 x100.prt.9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0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1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2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3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4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5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6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7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8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19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0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1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2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3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4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5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6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7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8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29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30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31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32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33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34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5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6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7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8
zongzhuang160 x125x190_225.asm.9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0830566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8.98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4-18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形槽矩板级进模 设计
资源描述:
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
内容简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冷冲模课程设计题目: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班 级: 模具13383班 姓 名: 刘喜文 指导教师 : 熊伟 2015年 11 月11日目 录一 冷冲压工艺分析11.1 零件工艺性分析11.2 结构分析11.3精度分析1二 确定工艺方案2三 确定毛坯画出排样图33.1 排样与材料利用率33.2 固定板排样与材料利用率4四 确定模具类型74.1 凹模设计主要内容74.2 凹模型孔侧壁形状的确定74.3 凹模外形与装配结构84.4 凹模外形的确定9五 主要零件图和总装图115.1 凸凹模115.2 落料凹模125.3 垫板125.4 凸模135.5 卸料板135.6 导套135.7 总装图14六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77.1 计算冲裁力公式197.2 计算相关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公式197.3 固定板冲压力的计算207.4 压力机的选择20总 结23参考文献24致 谢25一 冷冲压工艺分析1.1 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固定板2.材料:08钢3.批量:大批量4.料厚:2.0mm1.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容易对称,方便冲裁加工。零件冲压两个圆孔,孔尺寸为10mm,符合冲裁最小孔径=10mm的要求,此外,通过冲裁的最小孔边距=5mm要求,所以,该零件结构满足于冲裁要求。1.3精度分析工件上有4个尺寸未标注公差要求,从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均属于IT13,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二 确定工艺方案落料冲孔零件,加工方案可以使用如下: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固然简单,但是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比较低,零件的精度差,不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二需1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容易保证,而且生产效率很高。虽然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必须在模具,导向销的导向设计,模具制造,装配是稍微复杂的复合模具。检查在凸模和凹模的复合模壁的厚度,当材料厚度t为2.0mm,凸模、凹模、凸凹最小壁厚为5.0mm,因此采用方案二。三 确定毛坯画出排样图3.1 排样与材料利用率1、排样的概念与方法冲裁件在板料、带料或条料上布置排列的方法称为排样。排样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排样方法、确定搭边数值、计算条料宽度、计算送料步距、计算材料利用率、绘制排样图。好的排样,可以减少废品率,保证制件的质量,使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延长。排样时,制件与制件间,制件与条(板)料边缘之间的余料称为搭边。搭边过大,浪费材料;搭边太小,可能会被拉入凸模和凹模的间隙,使模具容易磨损,甚至损坏模具刃口。一般来说,材料越厚,越软以及冲裁件尺寸越大,形状越复杂,则搭边值也应越大。搭边值通常是由经验值确定。根据冲裁件在条料上的布置方法,排样有直排、斜排、对排、混合排等多种形式。在冲压生产中,减少废料的产生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采用何种方式需要分析哪种排样方式的材料利用率比较高。2、排样图的画法一张完整的排样图应标注条料宽度尺寸B、条料长度L、板料厚度t、端距l、步距S、工件间搭边和侧搭边a;并以剖面线表示冲压位置。其中条料长度L的给定可以计算出加工该制件需要的条料数目或钢板数目,便于采购原材料。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出的数值只是理论数值,在采购时考虑冲压时出现的废品量。排样图不仅要表示清楚冲裁件轮廓形状和冲压顺序,还要表示出凸模刃口的截面形状、凹模的型孔形状、数量和位置。而且沿送料方向应画出数个制件的外形形状,表示落料后留在条料上的废料孔的形状。如果是对排等多排排样图,或者双、多凸模结构,在条料上的工件轮廓至少画出三个,用带阴影的线表示出凹模型孔的位置与形状,粗实线表示已经冲完的孔,用双点划画表示预冲工件。这样才能清楚地表达出制件的冲裁过程,并使凹模上型孔间的尺寸关系非常清楚,计算方便。3、如何计算材料利用率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的利用率。材料利用率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要确定材料利用率,首先要确定关料步距S。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简称跳距。送料步距的大小应为条料上两个对应冲裁件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一个步距就等于零件直径与两个两件间搭边值的和。材料利用率的具体公式为: 如果是板料冲裁,也可以用如下公式: 式中 A 一个工件的实际面积; n 一张板料上能加工工件的总数量; L 板料长度; B 板料宽度; 排样时搭边值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材料利用率的大小,但是提高材料利用率不能以提高模具制造难度为代价。3.2 固定板排样与材料利用率固定板外形类似于矩形,一般可以采用直排或者多排,但是由于该制件尺寸较大,所以采用单排直排的排样方案如下所示。 图3-1 排样方案一 图3-2 排样方案二 图3-3 排样方案三A:排样方案一材料利用率条料宽度B=50+22.5=55mm步距S=60.5mm已知制件面积A2194.5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66.0%B:排样方案二材料利用率条料宽度B=80+22.5=85mm步距S=52.5mm已知制件面积A2194.5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49.2%C:排样方案三材料利用率条料宽度B=50+22.5=55mm步距S=82.5mm已知制件面积A2194.5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48.4%通过上面材料利用率的计算知,排样方案一利用率最高,故采用方案一。 四 确定模具类型4.1 凹模设计主要内容凹模设计时的主要内容包括:1、 确定凹模材料;2、 确定凹模型孔侧壁形状;3、 确定外形形状与装配结构;4、 确定凹模周界尺寸;5、 确定凹模板上型孔、螺钉孔、销钉孔的位置及尺寸等;6、 确定凹模板的厚度尺寸。 4.2 凹模型孔侧壁形状的确定、凹模刃孔口结构 凹模刃口结构有直壁式、斜壁式两类。从刃口强度方面,直壁式刃口比斜壁式高;从加工角度,斜壁式刃口更容易加工。一般情况下,全直壁式型孔和斜壁式只适用于逆出式模具,顺出式模具常用阶梯形直壁型孔;漏料口可以采用钻孔或铣削制成。但是无论采取哪种结构,都要注意凹模刃口高度h的取值。 、废料堆积在选择刃口形式时,还要考虑防止废料堆积的问题。以下是常见的容易产生废料堆积的因素:1、 凹模刃口有效高度(直线部位)过长;2、 骨表面让位形状不适合;3、 凹模内部的表面较粗糙;4、 凹模、模具垫板、模座的孔中心偏移造成台阶;5、 冲裁废料相互连接,呈棍状下落时,堆积住让位孔;6、 废料带磁性;7、 薄板或小孔冲裁,因冲裁废料重量轻,即使一个小障碍也会导致废料堆积。例如,凹模刃口有效高度h过大,在冲裁过程中积存在凹模型孔内的落料件或冲孔废料的片数将增加,结果一方面是凸模受到的反顶力增大,会使凸模,尤其是细长凸模在冲压时容易损坏。另一方面孔口内堆积材料过多,会直接导致凹模刃口崩裂,导致模具报废等严重后果。所以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刃口形状。又如在冲裁0.5mm以下的薄板时,台阶式直壁凹模孔口容易塞料,材料从孔口被推出后,材料会在凹模内翻转,所以,凹模底部扩孔尺寸不宜过大(一般比型孔尺寸大0.51mm),否则容易因为材料的翻转导致堵塞孔口,导致废料堆积;而斜壁式则可防止废料转落,减少由于废料堆积带来的故障,但是孔口是倾斜的,刃口强度不如直壁式高。、废料回跳冲裁时,废料回跳会引起制件质量缺陷、模具损伤等,特别是薄板小径冲裁,凹模之间的约束力较少的切边容易引起废料回跳。废料产生回跳的主要原因有真空产生的吸附、吸附到凸模刃口处、油液产生的吸附、凸模的磁力和凹模压缩空气引起的负压等。一般的冲裁间隙中,排出废料的尺寸小于凹模孔径尺寸,也容易发生回跳。解决废料回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选用特种凸模 斜刃口凸模、顶料凸模、带气孔凸模等。2、 凹模结构改变 以真空产生吸引,增加刃口内面的粗糙度,切刃采用微小侧角等。3、 其他措施 改变轮廓形状,减小冲裁间隙,加大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4、 专用防废料回跳型凹模 一些提供模具标准件的厂家,有一种防废料回跳型凹模。在这种凹模内表面加工了两条以上的斜槽,这样在冲裁时,冲裁废料被压入凹模型孔,废料对应于凹模斜槽的小突起部位,再经过凸模往下压,突起部位会被凹模侧面压缩,因而达到防止废料回跳的作用。但是由于是通过在废料上形成小突起部位而防止回跳的,所以这种结构不适合精密孔冲裁、下料等情况。4.3 凹模外形与装配结构 确定凹模尺寸前,要先考虑凹模的外形及装配结构。凹模的外形有圆形和矩形,装配结构有整体式和镶拼式,刃口也有平刃和斜刃。实际生产中,在凹模上开设所需要的凹模型孔,用螺钉、销钉将凹模板直接固定在下模座上。由于该制件外形近似于矩形,且尺寸不大,所以该套模具凹模外形为矩形,并采用整体式凹模结构。4.4 凹模外形的确定1)、确定原则凹模外形尺寸指的是凹模板的整体尺寸。凹模的外形有矩形和圆形两种,需要根据模具结构确定。下面以矩形凹模为例说明如何确定凹模板尺寸。凹模板的尺寸包括长(L)宽(B)高(H),从凹模刃口(bl)至凹模板外边缘的最短距离称为凹模壁厚C。凹模壁厚C值的选取直接影响凹模板登外形尺寸,即长度L与宽度B的值。其最小值可以参考凹模外形尺寸并不能简单地从凹模型孔向四周扩大一个壁厚C来决定,因为凹模板上还会有定位零件,如导料板等结构、还要考虑凹模板的安装尺寸等。在确定凹模外形尺寸时,还需要注意如下身体上内容:1、 相关螺纹孔、销钉孔与刃口边的最小距离;2、 螺纹孔与销钉孔与刃口之间的最小距离;3、 弹性元件的外形尺寸;4、 进料方式;5、 定位、定距方式。 在实际生产计算中,螺孔中心到刃口边缘或者销钉孔边缘的距离,一般可以按照1.52d取最小值。 冲模中的定位销常选用圆柱销,选用直径与螺钉直径相等或小一个规格,一组定位采用两个销钉,在模具内部的长度一般是其直径的22.5倍。固定常采用内六角螺钉,这类螺钉坚固可靠,螺钉头不外露,整个模具外形齐整。拧入铸铁件的螺钉深度一般是螺钉的22.5倍;拧入一般钢件的深度是螺钉直径的1.52倍。螺钉直径的选用与模板厚度有关,如表2-23给出了凹模固定用螺钉直径与凹模厚度的关系。 表2-23 固定螺钉直径与凹模厚度的关系凹模厚度/mm1313191925253535螺钉规格M4、M5M5、M6M6、M8M8、M10M10、M122)、固定板模具的凹模周界尺寸确定凹模周界时,首先将凹模刃口1:1绘制出来,然后以此为界画一个外框,由于本例中选择M8螺钉和6的销钉,所以以该线框为界向外扩展2倍直径,即是螺钉、销钉中心线位置;再由此位置往外扩展2倍直径尺寸,即是凹模周界尺寸,则推出凹模周界尺寸为88.5mm78mm,根据标准模架,选择160mm125mm。五 主要零件图和总装图5.1 凸凹模凸凹模与凸凹模固定板的采用H7/m6。材料采用Cr12MoV,调质处理至5055HRC。凸凹模的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尺寸配作并保证最小间隙为Zmin=0.246mm,内形刃口尺寸按凸模尺寸配做并保证最小间隙为Zmin=0.246mm,凸凹模形状如下图5-1所示。 图5-1 凸凹模5.2 落料凹模凹模的结构形式和固定方法:凹模采用圆形板状结构和通过用螺钉、销钉固定在凹模固定板内,其螺钉与销钉与凹模孔壁间距不能太小否则会影响模具强度和寿命,其值可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23,形状如图5-2所示。 图5-2 落料凹模5.3 垫板垫板的作用是承受并扩散凸模或凹模传递的压力,以防止模座被挤压损伤。是否要用板,可按下式校核:P=F12/A式中P凸模头部端面对模座的单位面积压力;F12凸模承受的总压力; A凸模头部端面与承受面积。由于计算的P值大于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表3-34模座材料的许应压力,因此在工作零件与模座之间加垫板。 垫板用45号钢制造,淬火硬度为HRC4348,其尺寸规格为:160mm125mm6mm。上下面须磨平,保证平行。5.4 凸模凸模材料采用Cr12MoV,凸模工作端(即刃口)调质处理至HRC5055,凸模尾端淬火后,硬度为HRC 4348为宜,形状如图5-3所示。 图5-3 凸模5.5 卸料板为了便于可靠卸料,在模具开启状态时,卸料板工作平面应高出凸模刃口尺寸端面0.30.5,卸料板的尺寸规格为:160mm125mm12mm,材料为:45#。5.6 导套 导套材料采用20#,导套先淬火再回火至HRC4045,形状如图5-4所示。 图5-4 导套5.7 总装图 图5-5 主视图 图5-6 剖视图一 图5-7 剖视图二 图5-8 明细表说明 本模具是倒装复合模,采用刚性推件装置把卡在凹模中的冲件推下,刚性推件装置由打杆12和推件块8组成。冲孔废料直接由冲孔凸模24从凸凹模6内孔推下,无顶件装置。 六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计算刃口尺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落料件光亮带处于大端尺寸,其光亮带是因凹模刃口挤材料产生的,且落料件的大端(光面)尺寸等于凹模尺寸;所以落料外形尺寸主要决定与凹模孔口尺寸,即落料模需要先计算凹模尺寸。2、 冲孔件光亮带处于小端尺寸,其光亮带是凸模刃口挤切材料产生的,且冲孔件的小端(光面)尺寸等于凸模尺寸;所以冲孔孔径尺寸主要决定于凸模尺寸,即冲孔模需要先计算凸模尺寸。3、 凸、凹模刃制件应有合理间隙值。不管落料还是冲孔,冲裁间隙一般选用最小合理间隙值(Z)。4、 凸、凹模刃口计算公式由于落料与冲孔的基准尺寸不同而不同。落料时,首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等于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减去最小间隙值得到;冲孔时,首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凹模基本刃口尺寸等于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加上最小间隙值得到。具体公式见表2-16所示。5、 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与制件尺寸精度相适应,偏差值按照入体原则标注。综上所述,计算刃口尺寸的基本步骤如表2-16所示。 表2-16 分开加工法刃口尺寸计算基本步骤序号步骤公差依据 1确定间隙值Z/mm (双边值) Z=D- d D凹模尺寸(D) d凸模尺寸(d)查表确定或经验值确定 2确定凸、凹模基准刃口尺寸/mm落料时,首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DD=(D- )(+)冲孔时,首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dd=(d+ )(0/-)磨损系数;制件公差区分落料和冲孔工序:落料尺寸=凹模尺寸冲孔尺寸=凸模尺寸 3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mm落料时,凸模刃口的基本尺寸d= D- Z冲孔时,凹模基本刃口尺寸D= d+ Z 4刃口偏差/mm凹模刃口偏差(+)凸模刃口偏差(0/-)入体原则 5刃口精度/mm凹模刃口公差+凸模刃口公差 Z- Z与制件尺寸精度相适应计算设计基准刃口尺寸时,需要查表确定参数(磨损系数),该值在0.51之间。制件尺寸未标注公差,为了降低工作难度,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按照IT14等级确定各尺寸公差;零件为不规则形状,属于落料件,所以凹模尺寸按零件图尺寸加工,各尺寸减去一个间隙值即为凸模尺寸。本例中间隙按表2-15选取0.120。 七 计算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7.1 计算冲裁力公式平刃冲裁的冲压力计算公式: F=KLt 或 F=Lt式中 F 冲裁力 L 冲裁周长,mm t 制件厚度,mm 材料抗剪强度,Mpa 抗拉强度; K 安全系数,一般取值1.3.7.2 计算相关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公式冲裁完毕,从凸模或凸凹模上将制件或废料卸下所需要的力称为卸料力F(F);从凹模内顺冲裁方向将制件或废料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推料力F(F);从凹模内逆冲裁方向将制件从凹模孔内顶出的力称为顶料力F(F)。 计算公式分别为: 卸料力 F=KF 推件力 F=nK F 顶件力 F= K F式中 K,K,K系数,具体数据可根据制件材料、厚度取值(见表2-9);n卡在凹模直壁洞口内的制件(或废料)件数;h刃口高度,mm.表2-9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制件为钢件)料厚t/mm K K K 0.1 0.0650.075 0.1 0.14 0.10.5 0.0450.055 0.063 0.08 0.52.5 0.040.05 0.055 0.06 2.55 0.030.04 0.045 0.057.3 固定板冲压力的计算固定板冲压力的计算见表2-10 表2-10 冲压力的计算 已知制件(落料)周长L=198.16mm、L=31.4mm; =400Mpa;t=2.0mm 类 别 计算过程 结论 冲 裁 力F=Lt=198.162.040010KN158.5KNF=Lt=31.42.040010KN25.1KN 158.5KN 25.1KN 模具采用弹性卸料,K=0.040.05,K=0.055 卸 料 力 F=KF=0.05158.5KN7.9KN F=KF=0.0525.1KN1.3KN 7.9KN 1.3KN 推 料 力F=nK F=0.055158.5KN8.7KNF=nK F=0.05525.1KN1.4KN 8.7KN 1.4KN由于该固定板模具采用刚性卸料装置,所以总冲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F= F+ F+ F=158.5KN+25.1KN+7.9KN+1.3KN+8.7KN+1.4KN =202.9KN7.4 压力机的选择1、压力机参数的作用压力机确定后,需要查取相关参数,如压力机的类型、规格、闭合高度、工作台尺寸、模柄孔尺寸、滑块行程等。这些参数会影响模具的结构尺寸,如模具的闭合高度、模架尺寸等的确定。压力机相关参数及与后续部分工艺计算的联系如表2-11所示表2-11 压力机相关参数压力机相关参数关联工艺数据关系公称压力F总冲压力F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大于总冲压力:FF 最大封闭高度(装模高度)H、 H模具闭合高度H模具闭合高度在压力机的最大、最小装模高度之间H5mm H H+10mm滑块行程模具高度滑块行程必须满足冲压制件的成形要求;如拉深工艺时,其行程必须大于拉深件高度的22.5倍工作台垫板尺寸模具长、宽尺寸;下模座孔尺寸压力机的工作台面应大于模具尺寸,并有安装位置,一般每边大5070mm压力机工作台面的孔应能保证冲压件或废料落下模柄孔尺寸(直径深度)模柄尺寸模柄直径尺寸要等于模柄孔尺寸模柄高度要小于模柄孔深度尺寸漏料孔尺寸凹模型孔尺寸、下模座相应尺寸工作台漏料孔尺寸要大于凹模型孔尺寸、下模座相应尺寸,以免塞料,导致爆模行程次数生产效率2、固定板模具选用压力机根据总的冲压力(202.9KN),结合工厂实际生产条件,确定采用JC23-63型压力机。其主要参数如下:公称压力:630KN(63tf)最大封闭高度:220mm封闭高度调节量:40mm工作台尺寸:315mm200mm 总 结时间飞快的在流逝着,我们也到了离校的时候了。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毕业设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U形槽矩板级进模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830566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