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_第1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_第2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_第3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_第4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情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以下小题。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茄羹鲸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 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 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XX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XX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甚:为什么。云山:田园。衣冠人: 上层或高贵的人物。抵死:终究,毕竟。14.以下对这

2、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B.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 起的环境。C.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 和规划。D.词中巧妙运用比较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 趣横生15.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熨倦,一寄案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

3、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15.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4 - 15题。郡斋明?李攀龙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世路悠悠几知己,风尘落落一狂生。春来病起少吏事,拟草玄经还未成。【注】郡斋,李攀龙由刑部外调任直隶XX府今XXXX市知府时的官邸。金虎署,开IJ部。玄经,指道教经书。14.以下对这首诗

4、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以反诘语气起句,突兀而起,写诗人在刑部履职名声卓然,次句 转接而出,叙写自己却被外放邢州,蕴含着无限感慨。B.颔联以“折腰 ”白眼两词描摹了官场生态,道出官场之丑恶,奴 颜婢膝、阿谀奉承、人情淡薄,这是诗人无法忍受的。C.颈联中诗人以“狂生自诩,道出自己因耿正孤傲,与世道落落不合 而困顿风尘,故而生发出宦海漂忽不定的深沉慨叹。D.尾联的“病起是因病或假借生病之意,”拟草玄经乃皈依道家 之心迹,诗人此时已生致仕之意,只是还未能完全解脱。15.请分析全诗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6分四、古代诗歌阅读11分悲 秋杜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愁

5、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注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XX三台。两京:长安和 XX,诗中代指朝廷。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 X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 “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C.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D.第五句以“高飞的鸟喻“愁,形象生动,显示出作者愁绪极深。E.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15.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八尺顾炎

6、武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常年巳白头。【注】八尺,地名,在今XX吴江,八尺又形容为八尺孤帆。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本诗作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描写出一个苍远悲愁的场景,这叶孤帆犹如飘零无依的诗人。B.颈联写诗人驾着孤帆来白帝访X备,下江东问孙仲谋,采用了虚写的手法。C.颈联写海上的鱼龙、山中的草木,寄托着作者心中绵绵的愁绪和遗恨。D.本诗沉郁深厚,感慨兴亡,悲沉苍凉中带着一些激越之感。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7、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人洞庭宋湘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深夜有神觞正那么,孤舟无酒酹湘灵。灯前欲读悲秋赋,又怕鱼龙跋浪 听。【注】正那么:屈原自云名正那么,字灵均。悲秋赋: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 “贫士失 职而志不平的愁绪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作者离长江、入洞庭、后中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B. ”何许 ”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的开阔感;“终

8、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C. “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D. “深夜有神觞正那么 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也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15.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题水调歌头黄庭坚落日案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骗。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9、注】案垣:边防城池。戛&敲击。骅骗,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14.以下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落日西沉,长风吼叫,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描绘了边塞景象,意境苍 凉。B.诗人着意勾勒平沙千里中的“雕弓白羽和“骏骅骗,为此后的抒情蓄势。C .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诗人想起了汉代王昭君的故事,忧愁袭上心 头。D.上片主要是实写,凸现了边地骑兵驰骋射猎的飒爽英姿,奠定了全 词的基调。15.这首词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 -15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XX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

10、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大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为杜甫在夔州北望长安而作。XX池:当年汉武帝为拓疆训练水师而凿。池中有石刻的织女、牵牛和鲸鱼像。菰米;一种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似产苇,根茎可食。秋天结实,皮黑褐色,状如米,故称菰米, 又名雕胡米。14 .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诗人由XX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国势,抚今追昔,不胜感慨。B .颔联写月夜下织女有机丝在杼,鳞甲耀动于秋风之中,表达出一派太 平安乐气象。C.诗人远望长安却只见连天关塞,惟有鸟道可通,与“西当太白有鸟道异曲同工。D.本诗把夔州与长安、汉帝与唐皇聚拢于一处,形

11、成包举字内囊括千古的深邃境界。15 .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官舍竹王禹俑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13.以下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品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首先提出衙中的竹子终究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答复,是谁在衙中种下这几百竿萧萧绿竹呢?陪伴这些透

12、明澄澈的绿竹吟诗最适合我这做闲职的。B.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颔联写竹子不与妖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降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 心态。C.颈联写竹声萧萧拂过诗人的琴,顿生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局上, 更增加了诗人下棋的兴致,饶有雅趣。D.诗人托物言志,既是咏竹,更是自喻,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酷环境、顽强抗争的品格。14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十、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415题。故都韩僵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塞雁已侵池藁宿,宫鸦犹恋女墙啼。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掩鼻

13、计成终不觉,冯谖无路学鸣鸡。【注】故都:此诗是作者受权臣朱温嫉恨,被驱逐出朝,在外地听到迁都的消息后写的。池禁:指宫中的池塘。噬脐:以人不能咬到自己的肚脐来比喻追悔不及。掩鼻计:楚王夫人X袖用“掩鼻之计除去楚王新宠的美人。冯谖:战国时为孟尝君效忠的门客,因学鸡鸣而使孟尝君得以脱身。15 .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首联通过想象描绘了迁都之后长安城的巨大变化,”遥想 ”亦自迷也暗示诗人内心受到了巨大的触动。B .颔联承接首句,集中描绘宫苑的荒废,用笔细致传神,在点面结合的描写中反映了诗人想象中的故都近貌。C .颈联直接抒情“烈士是诗人自称,“垂涕的动作描写再加上字,

14、有力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形象。D .诗歌前半局部侧重写景,后半局部侧重抒情,凄婉又激越,跌宕起伏,撼人心魄,有杜甫“沉郁顿挫的特点。16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试更向嵩阳,春山解躅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注)解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红。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9.请简析首联的作用。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十二、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14-15题。满江红

15、?和王实之韵送X伯昌X克庄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注】王实之、 X伯昌,均是作者的好友。三人是XX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撤职闲居家乡。淳祐八年1248三月,X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此词乃作者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之遗风。14.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作者借狂风骤雨、江面迷

16、离之势衬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决以及送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B. “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权重之人以实现自己的高才雄略和济世的使命。C. “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D.这首送别词一扫“傍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15.词的下阙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14 . B【解析】此题考察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手法的赏析的综合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这

17、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这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 以及情感的把握。考生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注意把握诗词的手法,然后要与选项内容进展比对分析。选项 B,这里使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而不是比喻。根据理解“惊弦、骇浪象征的是黑暗的时局。故答案选Bo15 .表现退隐之志:借猿鹤的话曲折表现对归隐的向往。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之情:“秋江上三句,点出词人归隐原因,表达对官场的厌恶。表达了对崇高品质的追求:设想隐居后亲手种植竹、梅、菊、兰,表达词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向往。书写了爱国之志:“怕君恩未许 一句,委婉流露出词人不忘复国、积极从政之心。【详解】此题考察的是对诗词情感的赏析的能力。

18、题干问的是: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诗词的情感主旨,往往表达在作者的身世命运、言语言辞之间,所以考生要注意结合诗词原句进展把握。例如本词中“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小舟垂钓种柳闲情,这足以表达出作者归隐的心态。“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沉吟了这么久,怕君王不许自己的心愿,所以内心还在徘徊矛盾,这足以表达出辛弃疾想要报国但是却找不到报国的时机,内心的壮志难酬的愁苦之情。【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察方向有二,一是考察情感的表达方式,二是考察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

19、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察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方本词中,上片以闻杜鹃起兴。杜鹃常在夜间啼鸣,啼声凄厉,能触发旅客思乡之情。二、捣衣杜甫14 .C对诗歌第五、六句的理解有误。“宁辞,岂辞的意思。我哪敢因体力疲倦而对捣衣有一丝怠懈呢,应该尽心尽力把衣服做好,早点寄往丈夫征戍的边地。15

20、 . 1音,指砧声。思妇寄一腔苦情于捣衣,盼望丈夫能够听到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音字是对全诗捣衣之故与捣衣之事的总结。3分2外表写捣衣的声音响彻云外,实际上这正是思妇爱情和苦心的传达。著一 “音字,全诗情感的表达显得含蓄浑厚。围绕总括之意,从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两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三、郡斋明?李攀龙14 .3分C联联中诗人深沉慨叹知音难觅15 .6分愤懑不平。首联“谁大名、颔联“那堪写其心境,颔 联“折腰白眼刻画官场生态,诗人由京官外调,深切体验官场之丑恶,内心愤慨抑郁。孤独感伤。颈联诗人从对官场的反思转入对人情世事的思考,以“几知己落落言其难觅知音的寂寞失意。厌倦无奈。尾联以“病起少史

21、事写诗人宦情已冷,“拟草玄经句那么表露仕进之心虽无但又未能完全解脱的矛盾与无奈。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四、悲秋杜甫14、DE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诗歌第五句写作者心中满怀愁情,从纷乱的愁绪缝隙中看到飞鸟高翔而过,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所以D项分析错误。诗歌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可遇到叛乱,滞留在梓州,以反诘语气感慨如何才能回到京城呢! E项中“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理解错误。15、凉风万里,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悲伤之情;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

22、人的思念之情;秋来为客,高鸟飞过,隐含着自己漂泊的感伤之情;老逐众人,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喟叹之情;难见两京,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五、八尺顾炎武14. 3分D没有激越之感。15. 6分家国沦亡以后凄惶悲伤、飘零无依的心情;在明末清初动乱中作者不屈从命运安排、期望挽救衰颓国势的民族情感;往事不堪回首、旧日的希望只换来鬓发斑 白的深挚的悲哀。每点 2分六人洞庭宋湘14. 3分B 15. 6分 赞美。“湖中之水大何许,表现出作者对广阔洞庭的赞美之意。景仰与缅怀。“有神觞正那么,写神灵祭奠屈原,实为作者在深夜追思忠贞爱国的屈原。抑郁不平。因政治黑暗、君王昏庸,作者“欲读悲秋赋,以抒抑郁不平的

23、愁绪。焦虑与无奈。“又怕鱼龙跋浪听,因小人当道,作者不敢缅怀古人,不敢抒发胸臆,充满焦虑与无奈之情。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七、水调歌头 黄庭坚14. 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察题,“隐隐以下句由昭君的青冢引起的“闲愁,表达的是对国运的深长忧思,前后情感色调并不一致,故不能说“奠定全词的基调。15.对王昭君命运的同情。如“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翠蛾关"Zel 0对汉代和亲政策的批判。“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却“不减翠蛾羞。对宋朝边备废弛、求和苟安的挖苦。词作借古讽今,结尾二句用反语,外表是歌功颂

24、德,实那么对当朝执政者的软弱进展了辛辣挖苦。八、秋兴八首 ?其七杜甫word.zl.14.BXX池中有东西相望的织女、牵牛两石像,又有石刻鲸鱼,织女星夜出,故织女机丝沐于夜月之中,但一 “虚字见出XX池之寥落荒凉,牵牛、织女之景无人玩赏而为徒然。秋风拂过石鲸,似乎石鲸有知,亦为乱离感慨而冲动得鳞甲都在秋风中动起来。一种物在人非的意韵弥满诗句。15.全诗字面无一语及情而又无处不在写情,请结合颈联具体赏析。6分15.参考答案:菰米不收而任其沉,莲房不采而任其坠,足见兵戈乱离之状。菰米的黑色,给人以沉沉之感,暗写诗人心绪的沉重。“漂字,不仅写出菰米在水中漂浮,也暗示了诗人漂零蓬转的生涯。“露冷莲房一

25、语,“冷字不仅表现了秋天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粉红之坠象征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1条2分,答出三条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试题分析】?秋兴八首?中“ XX池水汉时功这首 ,极写苍凉景象,在意象的营构和造语的灵幻上颇具匠心。加庵1e话?卷九云“杜诗波漂菰米沉云黑,言人不收取而雁亦不啄,但为波漂沉云而已,见长安兵火之惨极矣!同理,莲房不采而任其坠,亦可见兵戈乱离之状。“粉红与”黑是两种强烈比照的颜色,饰以“沉 ”坠那么表示了一种过

26、份成熟的感觉,而有接近腐烂的趋向。在此强烈色彩之下,那么用了四个表现荒凉之感的动词,如“漂字,不仅写出了菰米在水中漂 浮,也暗示了诗人与之相似的飘泊无定的生涯。“冷字也不仅表现了 莲房之露冷,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寒之感。至于“沉字与"坠字, 都是表现残败和凋零的字样。菰米为黑色,成片菰米水中漂浮似黑云, 而给人以沉沉之感,诗人以此抒写心绪的沉重。粉红象征着国家的兴盛、 青春的年华、理想的美好,粉红之坠那么意味着繁华落去,影射了国运 的衰颓和自己人至暮年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总之,本联中虽无一字写 情,却在具体意象的营造中,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对盛世的缅怀、对 个人身世的喟叹交汇在一起。

27、九、官舍竹王禹俑【答案】13. B 14.第一问:诗人托物言志,意在表现自己的孤独而坚贞 不渝的情怀。或: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 酷环境、顽强抗争的品格。或: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随遇而 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假设考生答“同时暗含诗人怀 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愤慨,那么前面必答“孤独高洁的品格,“高 洁才是这首诗的主要情怀。第二问:“拂和”侵。都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 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 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 我同趣的意境。【13题详解】此题属于综合考察题,考察学生对

28、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 考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及作品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此题中,B项,”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错误,该信息找不到依据。本诗主要借咏竹,来自喻,表达了诗人不争宠邀名、坚守高洁的情操和不畏严酷环境、顽强抗争的

29、品格,看不出“随遇而安和“无意仕途的心态,应选B项。【14题详解】此题考察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题干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的情怀,二是颈联中使用精彩的两个字。首先解答第一个问题,从诗歌标题“官舍竹来看,这是一首咏物诗,故考生要通过分析竹子的特点来把握诗人的情怀。如诗歌颔联"不随天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这是诗人对竹子所展开的联想。春日,桃李东园争宠,竹子却静静独守坚贞,它要直待冰雪岁寒日,才向人们昭示并证实自己不渝的操守。诗

30、人仿佛不期遇见了可以倾心交谈的知己,全身沉浸在一片碧绿透明的溪流里,这里诗人有形象上的暗示与精神上的契合,这里以竹自况,暗寓了自己不愿随势就俗的清高品格。如尾句“犹得今冬雪里看,以“雪里看写出竹子的耐 寒。这首诗歌写出了竹子潇洒、清荫、耐寒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高不 俗、贞洁不渝的品格。再看第二个问题,考生要先分析颈联中哪两个字 用得精彩,一般是按照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顺序来确定精彩字,“声 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诗句中“拂和”侵都是动词, 故可以就这两个字分析。接着就是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所描写的对象, 使用的手法以及表达的效果。“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把 竹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

31、。“拂和”侵两个传神动词,使用了拟人化 的写法,让竹叶萧萧的声音和青青的姿影介入诗人的生活。公退之暇, 拂琴敲棋,清风徐至,物我同趣,竹声与琴声共生雅趣;竹影与棋局同 助清欢。表现出物我同趣的画面,和谐一致,无限清欢。【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一-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 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 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 更要留心;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

32、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 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冲动、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艺术, 可以从品味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字词所营造的意境景象画面、运 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思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炼义,即理解分析所 炼之字在诗词句子中的含义,诗句中作者所用的字词已经超越了字词本 身的意义,赋予了更多的形象义,如语境义、比喻义以及象征义。然后 是炼象,即描述景象,该字在诗句中所表达的内容景象包括描写的对象、内容、景象等要素。第三是炼所营造的意境,即用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气氛,或优美,或雄阔,或幽静。第四是炼

33、所用的手法,即对该字所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作分析。五是炼表达效果,即分析用该字在描写特点、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六是炼所抒发的情感,分析用该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怀。十、故都 韩僵14. B颔联的描写没有“点面结合15.通过“草萋萋、“塞雁、“宫鸦等意象,遥想国都的衰败,慨叹国家将亡的悲凉和迷茫。2分表达了对唐王朝的忠诚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2分用“掩鼻计等典故,表达对窃国者的愤慨。2分用冯谖的典故,表达自己被排挤出京,没有方法拯救君主脱困的悲哀。2分任意答出三点给总分值,言之成理即可。十一、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韦应物【答案】 9. 1交代送别黎郎的原因。2点明黎郎赴任时的季节。3以漫山海野开放杜鹃花这乐翠村托黎郎赴任时的喜悦之情。10.对朋友的祝贺与赞美之情。“腰垂新绶色写朋友新官赴任,字里行间透露出欣慰之意。对朋友的依依惜别和关杯之情。“客程关外长“对朋友路途遥远的牵桂之意。对朋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尾 联写希望朋友有好的政绩,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