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盐城市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一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每一天,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都是           。     &#

2、160;       在幽深的坊间巷里,人们沉醉于“明清博物馆”雕梁画栋的精美绝伦,             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严复、沈葆琛、林觉民、冰心等灿若繁星的风流人物A人潮如织   徜徉   惊叹          B川流不息   徘徊  

3、 惊讶C人潮如织   徘徊   惊讶          D川流不息   徜徉   惊叹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4、60;      (       )A通过人民网9月19日刊发的消息,使我们了解到在节日禁令颁布后的首个中秋仍然存在着顶风送礼的现象。B在此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C存在多年的污染问题,是环保部门束手无策,还是当地政府部门充当违法排污者的保护伞,甚至为了追求GDP而有意放弃监管责任?D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3下列与“朱门酒

5、肉臭,路有冻死骨”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李祈琴歌)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60;     (李白望天门山)D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白居易望月有感)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贾平凹的开年之作带灯让读者与一个怀揣理想的女性惊奇相遇。      &#

7、160;     ,            ,            ,每天一睁眼就必须处理大量无从脱身的杂乱俗事,但内心却不断地向更高境界飞升,这是因为她有梦想和精神追求。贾平凹想通过这个可爱的乡间女性,探讨当代中国人“怎样能活得尊严和自在”。       

8、                     ,美好的前景迟早会变成现实。每天面对矛盾杂陈的基层农村   像带着一盏灯在黑夜中巡行  她以自己的青春与聪慧  只要无数人的梦想都能升腾起来  作品结尾处,无数萤火虫聚集发出的意象预示着梦想积聚的力量A   B   C   D5论语中子谓颜渊曰:“

9、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下列句子的意思和这种态度最不相关的一项是(3分)                                    (       )A邦有道,则仕

10、;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C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袁枚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

11、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

12、,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荻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

13、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14、60;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5、;  (       )  A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     致:取得 B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违和:不协调C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            

16、0;    负:背着D卒以马病,不能穷追                   病:生病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17、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     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B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   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C侍世宗于雍邸               隆柄用时礼下于公D此社稷之福也               与贼战,大败之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18、代汉语。(9分)(1)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3分)                                           

19、0;                                       (2)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3分)       &#

20、160;                                                   

21、                (3)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3分)                            

22、60;                                                 9简述傅鼐敢于直

23、言的三件事。(3分)                                                  

24、                                                   

25、;                                                  

26、0;     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释】此词作于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外放,任徐州知州时。耦耕:这里指词人与农民一起耕作。使君:苏轼自称。(1)词中“泼”用得很传神,请加以赏析。(3分)                  

27、;                                                   

28、60;                                                   &

29、#160;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

30、160;                                                   

31、                                                   

32、;                                         (3)结句“使君元是此中人”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33、0;                                                   &#

34、160;                                                  &

35、#160;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36、(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诗经·氓)(3)        

37、0;        ,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4)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38、                 。(李煜相见欢)(7)薄于身而厚于民,                      。(晏子春秋)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江一鹤张居祥江一鹤是一代名厨。他早年游历江浙一带,红案白

39、案皆工,尤其是时鲜果蔬,在他手中更显奇妙。据说他从杭州一位前辈手里得一古本,日夜揣度,终于悟得五代名尼梵正的风景拼盘的奥妙,将中国的花式冷盘、雕刻拼盘技艺推向一个高峰。江一鹤凭这一身绝技,独步苏杭,不想六十岁那年,忽然遁身山城盱眙,打算在此安享晚年。山城名店“金谷园”老板三番五次登门延请,终于说动江一鹤出任首席大厨,其实只是挂名。金谷园是百年老店,资本雄厚,为了让江一鹤成为永远的金字招牌,老板特意给他辟个很雅致的小园子。园子在半山坡上,南面正对淮河。人在园中,晴看帆影,雨看流岚,山石林泉,风景绝佳。可江一鹤将园子平整成一块一块菜地,不种奇花异卉,只种瓜果蔬菜。春来绿韭铺畦,夏至豆角满架。深秋时

40、节,硕大的萝卜半截出土,像是正在捉迷藏的调皮小子,探出头来挑逗玩伴;冬天的大白菜,则在阳光下站成方阵,别有气势。去过园子的人都说可惜了,好端端的一个花园,被江一鹤弄成了农家菜园子。江一鹤平时除了偶尔下厨看看徒弟做活,其余时间大多一个人待在小园子里,侍弄他的瓜果蔬菜,有时喝茶听越剧,有时也画画,但从没有人见过他的画。话说那年盛夏时节,苏浙沪三地书画界人士齐聚盱眙,举行华东书画名家邀请赛。这是五年一度的盛事,虽是民间活动,但因名家云集,所以规格极高。经过十天的角逐,山城书画名家汪遇农凭着一组都梁十景图的立轴力拔头筹。汪遇农是康熙年间进士汪元任之后,早年师从齐白石先生的得意弟子李苦禅,下笔颇有些苦禅

41、的影子,尤其是大写意花鸟、松竹梅兰,鱼鹰龙马等题材的作品更是意态纵横。但他浪迹江南数年,并无建树,不免怅然。了解他的人都说:汪遇农学画,用情太深,得苦禅之形,终为苦禅所缚而难得其绘画之精神,可惜了!汪遇农回到盱眙,终日悠游山水,参悟画意。盱眙古称都梁,佳山秀水,天然一派地上画卷,“都梁十景”更是名闻遐迩。汪遇农日日浸淫其中,如是十年,竟然跳出师门樊篱,自成一家。那天,汪遇农将十幅都梁十景图立轴往金谷园展厅一挂,纸上风景,烟霞满室,其他作品顿时失色。按惯例,大赛闭幕酒宴在金谷园大厅举行。一时间,高朋满座,胜友如云。金奖作品高悬大厅舞台之上,大家酾酒赋诗,飞觞论画。金奖得主汪遇农被簇拥着,如众星拱

42、月。酒过三巡,正在大家酒酣耳热之际,忽见一个年轻的厨师,手持一特制竹质砧板,阔步登台,朗声道:“诸位先生,在下金波,躬逢胜饯,得为各位前辈掌勺,不胜荣幸。家师江一鹤先生为助雅兴,特制果蔬拼盘一道,敬请汪先生及诸位师友品鉴。”只见竹质一尺见方的砧板上各色果酱打底,随意涂抹,竟然涂出一片湖青山绿、天光云影。然后以芹菜、豆芽、未熟的小蕃茄、黄瓜切片作材料,为树,为林,为亭,为草甸,为僧舍,为栏槛,拼成一幅绝妙山水画。近水远山,平林含烟,峰峦叠翠;僧庐野径,人影竹影,浑然天成。以果子酱为墨题款:瑞岩庵清晓图,汪遇农先生雅正,都梁人江一鹤作。大厅里人声顿寂。汪遇农更是沉吟不语。良久,转身,长叹!随即,他

43、猛然扯下那十幅都梁十景图当众撕碎,既而面带微笑,长揖不起:“在下学艺不精,见笑了,诸位请回!”后来,汪遇农不再作画,他拜江一鹤为师,专攻果蔬拼盘,数年苦习,居然将地上山水、盘中风景与胸中丘壑融为一体,学会了都梁十景的拼盘。闲时闭门读书,他对宋代陶谷清异录那段写梵正的文字尤为着迷:“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鲈酢、脍脯、醢酱、瓜蔬,黄赤杂色,斗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则人装一景,合成辋川图小样。”他晨昏诵读,日夜研习,参照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之诗意,拼成二十道经典果蔬拼盘,复原出清异录中的“辋川小样”。此外,他还将曾游历过的胜景一一化作盘中风光。真可谓“菜上有山水,盘中溢歌诗”。有人问汪遇农为何

44、不再作画,他总是微微一笑说:“我何曾停止作画?”(选自2015年8月23日淮安日报,有删改)12.第二段比较详细地描写了江一鹤园子里的四季景象,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45、60;                                                  &#

46、160;                                                   

47、                 13.作者对江一鹤的直接刻画着墨不多,但人物个性鲜明。请结合相关文字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6分)                          

48、;                                                  

49、0;                                                   &#

50、160;                     14.汪遇农一生钻研画艺,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各有不同,请分别简要说明。(4分)                    &

51、#160;                                                   

52、;         15.本文题为“江一鹤”,但写汪遇农的文字远多于江一鹤,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                                 

53、60;                                                  &#

54、160;                                                   

55、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学问的气象袁行霈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仅以

56、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家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曰:“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

57、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

58、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

59、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 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借以自勉。16.请分别说明文章-段中三处加点“气象”的含义。(6分)        

60、0;                                                   &#

61、160;                                                  &

62、#160;                                      17.请概括学问大家的气象特点。(6分)        

63、0;                                                   &#

64、160;                                                  &

65、#160;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66、0;                                                   &#

67、160;                                                  &

68、#160;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

69、,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语文(附加题)本卷为加考题,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需作答,满分40分,延时30分钟。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处)(6分)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

70、#160;  (选自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21.随园诗文集的作者是谁?他属于哪个文学流派?(2分)                                        &#

71、160;                                                22. 姚鼐在此

72、选文中对袁随园君的文学成就有什么评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73、0;                                                 

74、0;                                                 

75、0;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76、#160; (       )(       )A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还泪之说”。B边城中作者赋予了老船夫、杨马兵、顺顺等长辈和翠翠、天保、傩送等年轻人一种“遵从古礼”的美德,给人们展示了一种无欲无争的人生。C呐喊是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共收录小说14篇,其中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拿来主义等文章都为鲁迅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大都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

77、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D子夜最后一章里,吴荪甫、赵伯韬当面交锋,赵伯韬以借款给危机中的益中公司作为“和解”的借口,实际上是在进一步完成他的吞并的计划,吴荪甫只好屈服,抛下妻子离开上海。E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把自己的六千法郎全部送给了去印度经商的查理,她的父亲知道后将她幽禁在房间里。拿侬给她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24.简答题(10分)(1)王利发虽然不断对茶馆进行改良,但有一样东西却始终保留。始终保留的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4分)         

78、;                                                  

79、;                    (2)红楼梦中成立诗社是谁倡导的?谁自荐出任社长?诗社的活动内容有哪些?请简要说明。(6分)                      &

80、#160;                                                 &

81、#160;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理性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美观照。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里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一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诗经中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人形象

82、的塑造方面,区别更加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勇、野性十足。而汉民族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的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里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精雕细琢,对残酷的厮杀情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示大都侧重军容气势的威武雄壮。

83、0;                                 (选自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有删改)25请指出古希腊民族和汉民族对战争的审美意识的最根本区别是什么。(4分)      

84、0;                                                 

85、0;                                                 

86、0;                                                 

87、0;           26请从以下三个不同角度,概括出古希腊民族和汉民族对战争审美意识的不同点。(6分)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                              &

88、#160;                                                 &

89、#160;                                            在军人形象的塑造方面:    &

90、#160;                                                 &

91、#160;                                                 &

92、#160;                            在战争场面描述上:                    

93、60;                                                 

94、60;                                                 

95、60;                  27请结合材料,赏析下面从诗经·大雅·常武中节选出的诗句。(5分)王旅咩咩,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96、0;                                                 

97、0;                       2015-2016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学情调研语文答案语文1A(人潮如织:形容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惊叹:惊讶赞叹;惊讶:奇怪惊异)2D(A主语残缺,删去“通过”或“使”;B

98、一面对两面;C“甚至”前后分句顺序)3B(B比喻,以“蓬”“雁”自比,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例句“朱门”、A“四座”、C“孤帆”、D“干戈”都是借代)4C5D(说的是人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或生存方式,与古代士大夫对于“出仕”或“退隐”的态度关系不大。)6D(病:疲惫不堪)7B(都表示原因,因为;A并列关系/转折关系;C 在/引出动词宾语;D的/代词)8(1)年羹尧因为大逆之罪被诛杀,穷究他的党众,傅鼐对朝廷大臣说:首恶已被诛杀,被胁迫相从者不要追究了。(“以大逆诛”被动1分,“穷”活用作动词1分,“罔”1分)(2)只是马的力量逐渐衰退,希望

99、大将军能给我几千骑兵助我出战。(“惟”“稍”“愿”各1分)(3)第二天,策凌按照约定写好奏章,请求傅鼐转奏皇帝,并遣宰桑同,献上橐驼、明珠等物。(“翌日”“如”各1分,句意通顺1分)9年羹尧被诛杀后,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隆科多落败,傅鼐向皇上禀明岳兴阿无罪,被贬。果亲王掌权时,当面指出他的过错。(每点1分)10.(1)“泼”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阳光下的桑麻叶面光亮,像泼了水一样。(1分)突出了乡村景物的清新、明丽。(1分)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2)雨后置身于清新怡人环境之中的愉悦、惬意之情。雨后,“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净而无尘,作者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2分)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收拾耦耕身”,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雨后桑麻蓬勃生长,蒿艾香气如熏,体现苏对景色和生活热爱。(2分)(3)照应上文,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情感升华,进一步深化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对仕途的厌倦之情。(每点2分)11(1)翱翔蓬蒿之间(2)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3)飞湍瀑流争喧豗(4)来吾道夫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