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2-1 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1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2-1 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2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2-1 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3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2-1 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4页
青岛版六年制数学三年级下册《2-1 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轴对称图形n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19P21,轴对称图形。n 教学提示: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时候,要以“完全重合” 为切入点,要让学生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并且引导学生去创作轴对称图形等方式,加深对“完全重合”的理解。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2.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

2、图形,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难点:认识对称轴,会画对称轴。n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n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3、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二)探究新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 “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 1 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 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开始吧!学生小

4、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扣杯的一边有把,一边没有。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

5、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谈话: 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可能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图形中有的地方重合而有的地方没有重合,即是部分重合;而另一种是两边重合后没有多出来的, 也没有缺少的,有少数学生会说出这是完全重合。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谈话:对称图形对

6、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 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交流如何判断。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图形重合、完全重合,由折痕认识“轴”,进而会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7、。这样层层深入,如剥笋一般,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学习过程,体验探究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以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对称的美。验证猜想,巩固练习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谈话:请小组长打开 2 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 2 条对称轴,正方形 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 2 种情况,三角形 3 种情况)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争论。对正方形、长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

8、,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情况比较复杂,象三角形中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中有四条边都相等的菱形,是学生争辩的焦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学具准备。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设计意图:通过围一围、猜一猜、验一验、画一画等活动,使课堂掀起了一个探究、争论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他们主动参与其中,在不断的争辩、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轴

9、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动手实践,创作图形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演示)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学生创作活动。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设计意图:找一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学以致用,把数学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10、知识,时时都会用到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围、摆、剪、画等形式, 让学生体验自己创造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的愉悦心情,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三)巩固新知:1.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 20 页自主练习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轴对称图形。2.完成教材 20 页第 2 题。先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对称动作照片,分辨其是否对称的。然后和同伴一起合作做个对称的动作。设计意图:第 1 题在学习了本课的知识点后,能在生活中发现对称现象,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体现数学的价值。第 2 题通过同伴的合作做出对称动作,让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找到乐趣,整个课堂都动了起来。(四)达标反馈一、填空:1.请写出

11、四个轴对称的中国汉字( )。2.26 个英语大写字母中( )、( )也是轴对称图形。3. 在一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直的线,左右两边完全( ),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4. 你知道的轴对称图形有( )( )( )( )。二、判断:1.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2. 轴对称是关于一个点对称。( )3. 任何一片树叶都是轴对称图形。( )4. 苏州园林是一所最讲究轴对称的园林。( )5.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6. 长方形、正方形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三、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答案:一、1.品合一日 2. A B3.重合轴对称 4。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12、形。二、1.×2. × 3. ×4.三、z(五)课堂小结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把握课堂,让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条理。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提高学生概括能力。(六)布置作业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2、“王”、“里”是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你还知道有(、) 二、选择题。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SB、HC、PD、Q2、下列各种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

13、称图形的有()A、4 个B、3 个C、2 个D、1 个4、下列车标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三、操作题: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在下面的括号里打“”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3、已知图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答案:一、1.轴对称图形 2.日、口二、BABC三、1全都是2.四、u 板书设计热闹的民俗节对折 轴对称图形重合n 教学资料包资料链接建筑中的对称摘要:古建筑,四合院,对称,美感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而且距离相等。这样就可以使建筑最终达到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目的。中外很多古代建筑、教堂、庙宇

14、、宫殿等都以“对称”为美的基本要求。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故宫,到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的河南嵩山少林寺,以及世界十大教堂之首的巴黎圣母院等,我们可看到对称在这些建筑中都有着很好的运用,并得到了美的效果。出于尊崇,古老的中国常将地位最高的建筑放在正中,其它建筑环绕在两侧。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有清楚的南北中轴线、整齐的东西对称,形成了“中正”之美。而应用这一理论的典范当属中国的“四合院”了。四合院的建筑布局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中轴线对称布置,有

15、前堂后室、左右两厢共同为合成一个封闭的院落。根据四合院的规模不同, 其空间大小的悬殊相差也是明显的。但无论大小,四合院建筑的基本格局是不会变的。最简单的四合院是由四面房屋围合的一个院落,称为一进四合院。如果围合成两个庭院,就是两进四合院,以此类推,最大的有八九进。大型的四合院建筑雄伟,房屋高大,院落重叠,除中路主院外,有的四合院两侧还有东西跨院,或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屋联接。内部隔断都十分讲究,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这样的大型住宅建筑,只有豪门巨富可以居住。对称,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譬如各种动物(人体,鸟兽,蝴蝶, 蜜蜂等)结成左右对称。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也多是左右对

16、称的、空间位置的这种对成性设计,是对大自然的有机模仿,在这种模仿中人类得到感官的愉悦和情操的陶冶,进而产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的审美感受。我国许多古城的建筑,都有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呈棋盘格子状。一般对称的物体具有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两边等距离处具有大小、方向相同的物件,如常见的互相垂直的十字轴线的对称形式:正方形、正圆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另外如“十”字,“田”字,“井” 字,“亚”字等。这一类是具有两个对称轴的对称物体。更普遍的是 具有一个对称轴的对称物体,如人,虎,蝴蝶,鸽子。奇妙的自然界对称之谜生活中,人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里:每片雪花的晶体是对称的,一只蝴蝶的双翼是对称的。人类对对称的偏爱也许不难理解,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对称是一种美。的确,诗人们寻找韵律的对仗和整齐的叠句,正是出于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但形式美只是我们爱好对称的原因之一。我们做一只乒乓球和圆柱形的易拉罐,同时也是为了制造和使用的方便。如果人类愿意,我们尽可以将汽水灌入一只古怪的多面的不对称的罐子,但是那样制作起来一定要麻烦得多。人类因为美,也因为制造与使用的方便而偏爱对称,可为什么自然界中也充满了如此多的对称?雨滴和行星是球形的,晶体有着某种网络形的对称,星系呈螺旋形的对称,海浪的起伏在空间上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