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以及在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通过学习周恩来在重要国际会议中展现的外交才能,认识他对我国外交发展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学生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重点

2、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教学难点: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电影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在西方国家的重重刁难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杰出的外交才能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来领略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以及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1图片展示:2教师提问:上图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

3、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和刀枪的“强盗”指的又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提示:“清朝官员”指的是清政府。“强盗”指的是西方列强。被迫、屈辱的外交。3史料展示: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4教师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外交是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外交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呢?5史料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

4、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6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史料展示:“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我相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将会被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从而迸发出新的生命力。”2004年6月,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讲话2教师引导: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基本情

5、况。提示:1953年首次提出,1954年正式与印度、缅甸发表联合声明。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3教师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目标导学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万隆会议的有关图片2教师提问:回顾历史,说一说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提示:学生自主回答。3史料展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

6、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4提出问题:面对一些国家的咄咄相逼,当时周总理采取了哪些对策?提示: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三、课堂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几十年的考验,凸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出了昨天的阴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信祖国的

7、明天会更加繁荣富强。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漫画和图片,还借助大量文字材料来充实课堂,辅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并采取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教师重点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紧扣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以求最大效果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了解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学习重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及作用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影响【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政策。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

8、动,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但是,以 国为首的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 态度,实行外交 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 和 。2 年,周恩来在接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 、缅甸总理 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 、 、 、 、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 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万隆会议: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

9、与合作。 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 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 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亚非会议。会上,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加强了同 的团结与合作。2.日内瓦会议: 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达标训练】1. 新中国首次完整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0、五项原则是在()A.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C. 1955年亚非会议期间 D.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2,在2014年的一次演讲中,缅甸总统吴登盛指出,“不仅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且不断与时俱进,成为国与国关系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是()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四项基本原则 D. 合作共赢原则3.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这次会议是()A.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B. 万隆会议C. 联合国第26届大会 D. 日内瓦会议4.在

11、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 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 中美关系出现缓和C. 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他在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兼任外交部长8年多,为国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刘少奇 D. 乔冠华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请回答:(1) 这段材料中评述的“它”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2)“它”的提出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苏联 美 敌视 孤立 封锁 禁运 2,1953 印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 尼赫鲁 吴努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