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军神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 第 一 教 时教学要求:1、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出示课题,齐读。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如:课文中“军神”指谁?谁称他是“军神”?为什么称他为“军神”?)3、检查预习情况:课文中“军神”指谁?谁称他是“军神”?板书:刘伯承 沃克医生4、简介刘伯承
2、(多媒体映示):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过无数次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二、揭示自读要求(多媒体映示):自读要求1、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3、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三、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3、。读后检查,指导读准字音:一类字(多媒体映示):德 沃 势 职 药 担 损 承 抖 刀 汉二类字(多媒体映示):绷 匪 坚 醉 恳 吭 垫 崭 晕多音字(多媒体映示):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了不起 查看了伤势朗读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多媒体映示):军神 损坏 伤势 职员 承受 结束 镇定 崭新 注视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读后检查(多媒体映示词语,朗读并说说有关词意):担心 承受 损坏 外科镇定 职员 崭新 伤势了不起 男子汉3、反复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后检查: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参与评点。4、快速朗读(或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4、什么事?读后检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描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负伤后到医院求治,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痛接受手术的故事。)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内填上序号(多媒体映示“练习一”):( )手术前刘伯承不愿使用麻醉药。( )刘伯承请沃克医生治眼伤。( )手术后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军神”。( )手术中刘伯承一声不吭。四、指导书写生字。1、多媒体映示下列生字的重点笔画及书写笔顺:德 损 势 药 承 刀2、学生描红。五、作业:1、习字册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 二 课 时教学要求:1、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5、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出语气、语调,正确表达语意。教学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多媒体映示:默读思考:沃克医生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找出沃克医生的话读一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多媒体映示下列句子:他对医院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指名朗读,联系上下文,说说刘伯承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板书:镇定多媒体映示:反义词:镇定( )媒体映示参考答案:镇定(惊慌)(慌乱)(慌张)指导朗读刘伯承的话
6、。3、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根据提示语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二)第二自然段。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药?板书:不用麻醉药多媒体映示:“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坏我的脑神经。”指名朗读。联系刘伯承的经历想一想: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是否担心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害怕以后再也不能行军打仗为国效力了。)2、联系沃克医生的话想一想:不用麻醉药意味着什么?多媒体映示:“你的话有理。不过,你能承受得了那难以忍受的疼痛吗?”3、哪些词句反映出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多媒体映示:年轻人坚定地说:“能!我一定能!”说罢,他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在反映刘伯承坚决的态度、坚定的语言、果
7、敢的行动的词语下面加注红点。)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配乐齐读。(三)第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一声不吭2、刘伯承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分别做上标记。交流。多媒体映示重点词句:一声不吭 紧紧抓住 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指导朗读描写刘伯承的话,读好重点词语。3、课文是怎样描写沃克医生的行为的?多媒体映示重点词语:微微发抖你是怎样理解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的?(通过沃克医生双手“微微发抖”,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惊人的忍受能力和钢铁般的意志。这样的写法叫“侧面描写”。)4、指导朗读:指名朗读、评议;齐读。(四)第四自然段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
8、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做了什么?板书:数刀数2、沃克医生听了刘伯承的话之后有怎样的表现?多媒体映示:“吓了一跳”为什么会“吓了一跳”?3、刘伯承回答“72刀”之后,沃克医生又有怎样的反映?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多媒体映示:“失声喊”“失声喊”是什么意思?(不由自主地叫出声音来)为什么会“失声喊”?(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这种超乎寻常、难以想象的表现惊异到了极点)写沃克“吓了一跳”、“失声喊”来表现刘伯承的神奇,这是一种什么写法?(侧面描写)指导朗读沃克医生“失声喊”的话:指名朗读,范读,齐读
9、。4、多媒体映示:说完,他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请告诉我,你的名字叫什么?”病人说:“刘伯承。”学生自读质疑。多媒体映示:“注视”什么叫“注视”?从沃克注视刘伯承的神情中,谁能说说沃克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这和文章前面哪儿是相照应的?(先前刘伯承自称是邮局的职员,显然是不想露出真实身份。手术后沃克医生已经知道刘伯承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军人,为保密起见,所以关上了门。)三、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说说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3、教师小结:作为军神,除了应具有普通军人的镇定外,还应具有一般军人所难以具备的神奇杰出之处。刘伯承手术前坚
10、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数清刀数,手术后谈笑自若,无不表现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超乎常人的非凡气概。所以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四、练习。1、多媒体映示“练习二”:选词填空:坚定 坚决要动手术了,可这位年轻人却( )不愿意使用麻醉药。年轻人( )地说:“能!我一定能!”布鲁斯王子动员人民( )抵抗外敌的侵略,终于赶跑了外国侵略军。看到峰顶就在眼前,登山健儿们更加( )了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信心。2、多媒体映示“练习三”:按课文原文填空,想想所填词语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做完手术,沃克医生对病人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 )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问:“一共多少
11、刀?”病人答:“72刀。”沃克医生(): “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3、多媒体映示“练习四”:请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滩积满了雨水的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我( )地问:“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造桥呗。”他( )。“造啥桥啊?”我( )地又问了一句。“造大桥。”他边回答,边(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 题:掌声 教材类型:苏教版
12、;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 第一课时一、揭示问疑: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请小朋友带到刚才的问题认真的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组它。
13、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读过课文,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理解词语。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的正确、流利了。大家还要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的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三、描红生字读准课后要描红的生字。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精读课文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班级反馈,指导朗读
14、。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晓英的同学,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地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在。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原因。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样子。眼圈红了说明小英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复杂的心情。那掌声使小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
15、感到了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地掌声下微笑着走下了讲台。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是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练习朗读。他不在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见了学校的舞蹈房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小英为什么有这些变化?练习朗读。有感情的朗读第16自然段,说说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三、总结全文:听课文录音。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难时,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四、作业有感情
16、的朗读课文。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练习。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 题:金子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认真阅读理解课文,适当想像,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具准备:简单的课件板书设计:22、金子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
17、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金子,齐读课题。2、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是什么?(一种贵重的金属)人们也常常用金子来比喻什么?(珍贵的东西、美好的心灵或品质)3、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词,自由练读。指名示范读词,读后评议是否读正确了。(注意:“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齐读生字词3、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三、了解课文梗概1、默读课文,想想
18、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金子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2、讨论: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学生各抒己见)3、齐读课文。四、学写生字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扩词。2、交流记字方法。3、教师板书示范,揭示重点:甘:笔顺为横、竖、竖、横、横附:中间的“单人旁”应写在竖中线上。钱: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盆:上面“分”中的一捺要展开,下面“皿”的最后一横要长,托住上面部分。4、学生在书上用钢笔描红。课后练习:1、练习朗读课文。2、书写习字
19、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阅读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内涵一、复习检查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淘金者绝大多数彼得·弗雷特不甘心附近买地挖掘坑坑洼洼金钱倾盆大雨冲刷平整松软绿茸茸若有所悟装扮美丽娇艳实现(“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二、回顾课文1、快速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20、?(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三、阅读理解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
21、指名读,齐读)(二)第二、三自然段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指名读第2、3自然段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3、结果如何呢?(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彼得·弗雷特开始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三)第四七
22、自然段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自读47自然段。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齐读第7段(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对,也就是“不无骄傲”。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1)发现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的
23、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你举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有心人、聪明人)(2)全部精力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齐读46段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学生交流()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5、彼得从
24、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第七段。“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6、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想_,只有_。7、彼得·弗雷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呢?从彼得·弗雷特的故事中,你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什么想法?阅读后有所领悟,还能举一反三,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你不仅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还是一个把书读活了的人。课后练习:写一写1、观察文中插图,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并获得成功的,把它写下来。2、彼得的故
25、事让我们明白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也可借用格言或故事的形式来表达。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课 题:习作7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2、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像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感受:同学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你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们知道吗,有不少童话故事,都是人们凭借一些具体事物想象出来的。安徒生和格林的童
26、话中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过把瘾,编一编童话故事。二、范文引路:1、请学生轻声读例文找“饿”并思考:(1)这个童话故事叫什么名字?(2)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讲了谁的故事?(3)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要求再读例文,想一想:这个童话故事是根据哪些玩具编出来的?3、小朋友,同样是两只熊玩具,作者是怎样想象出故事中的角色的呢?4、请选择最喜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玩具做你故事的主人公。注意了,你的主人公可都是人哦!他们会说话,会思考,有表情,能动作,有喜怒哀乐。5、编故事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6、板书: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三、摆弄玩具,自编童话1、活动: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
27、自己喜欢的玩具在课桌上摆好了,做你故事的主人公。2、这几位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学生讲个故事给自己听听。3、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讲得特别认真,故事说得特别具体,讲给你的同桌听,互相提提意见!四、分组交流,推选最佳1、分小组,把学生准备的故事说给小组同学听听,让大家也来分享分享。2、推选出编得最好的童话。五、指名编讲,动笔写作1、下面请每小组推选出来的同学上台来讲讲你编写的童话故事。2、请学生认真倾听以后集体评价、修改。3、拿起你的笔,将你精彩的故事写下来吧!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 题:练习七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
28、;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一、教学要求:1、运用京剧脸谱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2、读读背背成语和古今贤文。3、写好“捺”笔变“点”的钢笔字。4,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提”。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1、第一部分。(1)出示京剧脸谱图,请学生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指名说。(2)介绍:脸谱是中国京剧中花脸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3)请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人物的名字。你了解他们吗?指名读说。师总结:“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包公就是包
29、拯,是民间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大清官;孙悟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美猴王;“秦侩”是南宋的大奸臣,是害死岳飞的主谋。(4)试着说一说这些脸谱分别是谁。(5)请学生连线。2、第二部份(1)指名读题目。(2)结合上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插图,指名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性格。(3)教师总结:脸谱的颜色符合人物的性格,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正直,白脸代表奸诈。3、第三部分。(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你知道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吗?能说给大家听听吗?(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讲清本题的要求。2、指导。(1)出示卡片,齐读“述、淡、趣
30、”。(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指名说。(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重点强调捺要写成点。3、练习。(1)请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的捺要写成点?(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总结:“趣”字申右边的“又”捺改点,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淡”宇右边上下有两个撩,那么上面的捺改写成点,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写来比较好看;“述”字中右下的捺改为点,也是为了避免与下面的捺重复,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4、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评点;指出存在的问题,迸行纠正性练习。第二课时
31、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2、教学第一部分。(1)出示八条成语。(2)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同学。(3)指名读成语,做小老师领读。(4)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个成语之间的关系)(5)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6)学生练说所了解的成语含义。第一组指军人的戎马生涯,第二组指军人的严明纪律,第三组告诉我们一个烩炙人口的典故,第四组指军中指挥者的机谋(也可联系军神来理解)。教学时让学生多诵读,大体懂得意思即可。(7)练习:自由读,同桌互相练背。(8)反馈:指名试背,集体背诵。3、教学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这段贤文,要求读准字音
32、,读通语句。(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这段贤文的含义。(3)指名读:你读懂了哪句话?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举个例子吗?(4)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谁能帮他解答?(5)练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试背。(6)反馈:检查朗读(要求学生评议朗读者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检查背诵。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今天我们学提的写法。指导:提。有提和竖提。2、教师书写提,指导运笔方法:起笔逆锋向左上人纸,旋即向左转折,蹲锋向右上挑出,力送锋尖,露锋提笔回缩收笔。学生练习书写提。3、教师书写竖提,指导运笔方法:是竖与提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行笔至提处稍驻,提笔微向左,旋即
33、折向下蹲锋,得势后向上挑出,收笔同提。学生练习书写竖提。第三课时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出价格。一、审题1、读题目,说一说题目有几个要求。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二、指导1、谈话,宣布班级举办小小展销会。2、交流指导。明确交流要求。(1)卖物品的要说清楚用途,如:图书的内容,玩具怎么好玩;新旧程度,什么时候买的,是否完好;原来价格多少,现在价格如何公道、合算等。买物品的同学对以上各项内容要询问清楚,并商定价格。(2)交流时说话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三、练习。1、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教师巡视指导。2、指名一对同
34、学上台买卖物品,对话时,如有不足之处,师生可以共同修正。3、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四、反馈。1、教师对学生在展览会中的表现给予点评。2、将所得的钱款献爱心。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课 题: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一、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兴高采烈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二、教学准备:词卡、小黑板三、教
35、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揭示课题、解题。板书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解释题意。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介绍王维。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语句,画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会写会读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兄弟 异乡 思念 无限深情 情景 佳节
36、160; 登高 兴高采烈检查自学情况。各人试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四、写字指导:五、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读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二、学习课文。指名读课文。分自然段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朝诗人15岁离家,到京城已有两年。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请读第2自然段。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从那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在这家
37、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人。点明了题意。齐读第二自然段。过渡:王维主要思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请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和第二句说了什么?第三句到第五句说了什么?理解天各一方。这三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事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齐读第3自然段。过渡:王维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请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理解思绪万千 这一句和上面的哪个自然段有密切的联系?下面的两句话说了什么?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图,
38、佳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画面人物是谁?理解诗句的意思。小结: 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齐读第4自然段。三、布置作业: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第三课时一、总结全文这篇课文写了唐代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二、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意思。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达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深情?第三自然段第一话读时应带平缓语气,第二句读时带欢乐的语气,下面三句要带深沉的语气,读到两个省略号时,停
39、顿要长,表达深思而不平静的心态。指名朗读。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五、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2。用兴高采烈造句。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 题:24孙中山破陋习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默读,讲述故事。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孙中山对缠足这一封建陋习的憎恨和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具准备】孙中山挂图、插图、投影片、词卡。【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孙中
40、山先生吗?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从小就反对封建习惯势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他的这方面的故事的。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8 孙中山破陋习解释课题:出示孙中山先生像。简介孙中山。陋习: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三、初读指导学习生字词。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会读生字。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空闲废除缠足痛苦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词语。孙中山挑柴罪缠足空闲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缠足废除读生字词。四、写字指导:指导要点: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
41、点。各人用钢笔描红。五、布置作业:读、抄词语。练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二、学习课文:指名读课文。指名把课文分为三部分。分部分讲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指名读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小结: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齐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指名读。这七个自然段讲的事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事)这件事事怎么发生的?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痛苦、流泪)想象一下
42、当时的境界。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那一句好,为什么?出示投影片,指导看图。分析图片。画面上哪两个人?屋子里坐着是什么人?她正在干什么?屋子外面站着的是什么人?他的神情态度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小结图意。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请齐读第3、4自然段。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孙
43、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齐读第5、6、7三个自然段。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8自然段。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齐读第二部分。三、布置作业:读课文,练习讲述整个故事。复习。第三课时一、讲述课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指名读。辛亥革命成功是这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看书上的插图。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
44、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齐读第3部分。二、总结:这篇文章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被缠足带来的痛苦,在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的事,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的痛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三、作业:默读全文:练习讲说这个故事。指名说这个故事,师生评议。同座二人练习。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 题:习作8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 备课教师:韦颜枝教学要求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教学
45、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课前准备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教学过程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开火车背古诗。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四、例文指导,学习写作。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年建安安全员安全知识题及答案
- 2024预防接种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含答案)
- 年度企业成长计划与目标分解表企业发展经理版
- 海洋工程潜水环境应对策略与技巧
- 职场技能提升如何制定经理秘书的工作安排
- 高炉生产中员工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新品上市推广计划及市场预测
- 深度解析大数据应用的工作方案和安排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专题18二次根式有关运算压轴题六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解析)
- 《事故应急救援》理论题库判断题
- 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含答案)
- 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决赛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正式版)FZ∕T 14004-2024 再生纤维素纤维印染布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6096发掘简报
- 妈妈咪呀 mamma mia二部合唱简谱
-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相关器材大全
-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交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