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阅读期末总复习题_第1页
五年级阅读期末总复习题_第2页
五年级阅读期末总复习题_第3页
五年级阅读期末总复习题_第4页
五年级阅读期末总复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秋5年级阅读理解期末总复习第一部分:本学期课程回顾:(一)名篇导读:童年笨事幸福的开关(二)考点解析:句子的综合练习围绕线索,梳理文章脉络概括能力培养综合分析人物形象第二部分:阅读考点总结:(一)名篇导读:考点一: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类题型。解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本意2、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公式:本义是,在文中指的是,表达了。例:“无所不能”的本意是没有不会做的事情,在文中指的是妹妹认为哥哥是最勇敢最全能的,表达了妹妹对哥哥的崇拜。考点二:概括文章事件类型题。解题步骤:1、根据题干要求定位。2、找到关键因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整合关键要素

2、形成答案。答题公式:谁+ 故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例:我和妹妹(谁)把蚂蚁装进密闭的玻璃瓶里(做了什么事),结果蚂蚁被闷死了(结 果怎么样)。考点三:理解文章主题类题型。解题步骤:1、找到能概括文章主题的句子。2、根据主旨句结合具体事件分析。例:聪明人做了笨事之后会改,并且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而笨人则屡错屡做,永远笨 头笨脑的错下去。“我”不是一个笨人,笨人不会反思,只会屡错屡做。而作者在这些 童年笨事中吸取教训、收获了很多成长。考点四: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解题步骤:1、在文中找到人物所做的所有事件和细节描写。2、根据具体事件分析人物形象。答题公式:通过 事,体现某人的特点(性格/品质);通过对某

3、人的描写,体现某人的特点(性格 /品质);考点五:特殊位置的段落作用:1、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照应题目;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交代故事的背景;2、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引起下文3、结尾段的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标题、前文;升华主题;点明中心;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深思;考点六:概括文章主要容的方法:【写事】六要素概括法: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发现、结果答题公式:(时间+地点+)谁+干了什么+结果怎样【写人】答题公式:谁+怎么样【说明文/写景文/状物文】1、段意合并法2、句段摘录法考点七:分析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解题技巧:

4、1 .首先要回答的就是词语的意思或者词性;2 .其次再回答词语描写的容,一般是人物形象或者事件的特点;3 .最后答出所体现的人物的情感;考查方式一:“xx”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答题公式:女因为“ xx”词是(词性),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说明了,所以好。考查方式二:A词换成B词好不好,为什么?答题公式:不好,因为 A词是(词性),意思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 / 说明了,而B词的意思是,不能表达出以上效果,所以换了不好。考点八:如何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划线句子:1、含有修辞的句子【答题公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把xx比成xx/把xx拟 人化/加强语气/增强

5、气势,加强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 /说明了(情 感)2、含有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答题公式:】这句话运用了 xx细节或环境描写,通过描写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容),表达/说明了(情感)3、议论或抒情句(中心句)【解题思路:】抓关键词理解,结合文章主旨,表达情感。考点九:理解文章主旨答题技巧:1 .把最关键的原因直接答出来2 .再结合文章容、主旨进行分析。考点十: 记叙文的记叙顺序:(1)顺叙: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按事情的发展顺序;作用:叙述有头有尾,使文章条理清晰;(2)倒叙:结局或精彩片段提前;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

6、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丰富文章容,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章主题,丰富人物形象;考点十一: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一(口诀:“炫主人被劫”)(1) “炫”:渲染某种气氛;(2) “主”:深化文章主旨;(3) “人”:衬托/烘托人物某种心情/性格,暗示人物某种命运;(4) “被”: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5) “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某种情节做铺垫;考点十二:如何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语句:含有修辞的句子:套答题公式;含有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套答题公式;议论或抒情句(中心句):抓关键词理解;考点十三:词语的感情色彩:

7、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感情色彩发生变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题:文章第9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这个词语是(偷)。考点十四: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答题技巧:生活中的事例+感受例题:请选择文章中一个最能触动你的句子,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谈谈你的感受。句子: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平时妈妈很少带我去各地游玩,而我又特别向往各地的美景,想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在书中“游览”美景 , 我觉得读书可以使我们视野开阔,所以我们应该海量阅读。(二)考点解析:句子的综合训练:一、缩句1、定义: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改变原句 的主要意思。2、缩句的

8、三条原则:(1)不改变原句的意思;(2)不改变原来句子的结构;(3)缩写后仍然是个句子。3、缩句题思考一般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全句是写人、写物还是记事 ;(2)删去次要部分,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 “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保 留这些主干容;(3)根据原句句式用主干容组句;(4)检查是否缩成了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意思。4、缩句窍门一一“七不要”(不适用于一些特殊句式):(1) “的”、“地”前的修饰词和“得”后的修饰词都删去;(2) “一个”、“一位”、“一群”等数量词不要;(3) “中午”、“上周”、“去年”等表时间的词不要;(4)东边”、“旁边”、

9、“上面”等表方位的词不要;(5) “北京”、“旁边”等表地点的词不要;(6) “在. 下(中)”等表示特定的条件/环境的词组不要;(7) ”.”表示用什么方式或工具的词组不要。5、主干构成的一般句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二、双重否定句1、定义: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其作用是加强语气。2、双重否定句改写思考步骤:(1)通读全句,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2)找出句子的中心,加入“不得不”或“怎能.”等否定词,使句子变成双重否 定句;(3)检查改后的双重否定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意思。3、特定词语改写规律:特定词语改写规律(不适用于一些特殊句式):原句探句

10、包含的特定前语这为双章否定句后参考同语袤示刿断* 丁“诳也不他否认”“不可能不k表示非常肯定“非不可”"不能不移最市不得已.只好“"舁得“"要”g不得不,赛承全部"金r MT“全部”"it#不K ''无不e表示推剜“会”“可蛇”"应武F*不可能不” “不会不i三、直述句改转述句:1、定义:把第一人称“我”或第二人称“你”说的容改为第三人称“他 /她”的说话形 式。2、直述句改转述句的思考步骤:(1)仔细阅读句子,找出文中直接引述的部分及涉及到的人称词;(2)根据相应的容,修改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人称、相应的引述容 ;(3

11、)改句后进行相应的检查,查看句子的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3、在将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容的改变 :(1)标点符号的改变: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2)人称的改变: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所以直述句 改转述句时“我们”改成“他们/她们",“你们”改成“我们”。(3)引述容的变化:在把引述容改为转述句时,引述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转述句中 把“这"改为“那”。注意:如果出现了人名,在改为转述句时可将直述句中的人称词直接改为人名。围绕线索、梳理文章脉络(一)围绕心理或行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有时在文章中,人物心理或情感

12、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阅读题中多以填空的方式出现,给出既定的容,要求根据线索填写其他的容。解题步骤1 明确范围:了解考查内容涉及文基中咖些妙方. (范围有可能是全文,也可能是文中某一部分),定位位置:找到灌姆位置心理变化一一根据这个位置的内容寻找相应线索或答案中 行为娈化一一根据需要填写的横螳数给文章分层4.形成答案(用原文的词语注自行概括)注意:(1)答案奥从隙文中寻找;春个例题学<2)形成的答案要仿姮示例的格式- F _ 'I , fpsn - : : -= * ism . _ _, _& : - - 一【 11X -答题思路总结3明确范国:是全文还是文章某一部分,2明

13、确位置:定位到准确的位置Q3 .若是寻找心理变化的过程.可以根据这个位置的内容 寻找相应线索或答案.若是寻找时间的发展变化.则应 根据需要填写的横线数给文章分层口4 .形成答案:用原文的词语或自行概括。() 围绕时间线素,梳理文章脉络有时立拳中会绐出具悻的时同词,让琉ffl根姆时同的 变化梳理事件及人物态度变化金展的过程口L明确范:了解考查内容涉及文章中哪些地方口.下载可编辑.(f(范围有可能是全文,也可能是文中某一部分)3定位位置:根据表时间变化的词语找到事件相应的位置。M找到事件的重要要素(时.地、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加以概括.注意:(1)答案需要自行概括;>(2)形成的答

14、案格式最好统一答题思路总结1明确范围:是全文还是文章某一部分口N.明确位置:根据表时间变化的词定位到具体位M 口 3找到事件的重要要素(时.地.人.事件的起因. 经过.结果)并加以概括Q(三)拓展补充一一线索:1、线索寻找方法:题目、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2、线索分类: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物、情感(行为变化和心理变化)为线索;3、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第三部分:重点考题练习:(一)一声巨响“咔嚓一一呼一声尖响,一阵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辂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 幸好没伤人*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乘客中有人说,O大清早就触霉头广&

15、quot;现在乘车啊, 真是,一”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的站起来,走 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盲人夫妇手握着手,默威坐着,雨水已打混了他们的 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对不起,师像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2姑娘柔气轻声地刚 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她矫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 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由只听父喉J伞面被尖利的破璃撕开一道口子, 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唯一一”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 身边这位四十多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的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16、"你去吧I我来产大汉胸前红学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 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玻璃窗修好了? ”育人夫妇问。“雨停了大汉回答。“那就好J乘客们都善意的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温暖.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熨然伸出手说: “你该下车了I交给我吧广.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 哈w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 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一站又一站,一人又一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洪的。这暖意不断传箝后 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

17、一个人g (选自小小说伞)1 .本文运用的叙述方法是2 .本文以 为线索?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 的事D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 T姑娘却朝大汉“,感激的笑了"的原因是:4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 什么又“都善意的笑了” ?答二5 .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玻璃"f "" 一 “"三 个部分。(二)谢谢你,老师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做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

18、人,便是老师.人生有寺多东西令人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 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中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肝佞Q诲人之心长在,哗 众之意皆无, 一切伪善、丑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 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也许,你的一生,()过许多坎坷,()过无数遭台阶,终于()辉煌.()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 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腾托你到高处去领樊人生的风景。在每一个成功者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 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

19、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破碎了他们的心灵。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厚的光环总套 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哀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觉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恩吧, 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 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 一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灿世还是野淡, 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势力 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俏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 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绛廷不绝的大军,假如人世上有 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