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第一节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2. 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体验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鲜明的节奏特点、铿锵的旋律和具有强烈号召力的歌词,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材分析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37年7月,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和诗人公木在延安共同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它分别是由八路军军歌炮兵歌子夜岗兵颂八路军进行曲冲锋歌快乐的八路军等六首歌曲组成,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流传最广。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党中央批准

2、,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曲为C大调,2/4拍,曲调流畅,节奏规整,气势宏大,形象地抒发了革命军人对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 2.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江西民歌,流行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的江西红色革命根据地。歌词写得生动、活泼、欢快,歌曲的旋律洋溢着浓郁的江西民歌色彩,节奏跳跃有力,音乐形象积极向上,抒发了战士的自豪和对领袖的深情,从而表达了歌曲的主题:哪怕革命环境再艰难,生活条件再困苦,只要毛委员和大家在一起,战士们就“心里暖洋洋”,“天天打胜仗”。歌中每乐句后的衬词,不仅突出了民歌特点,也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

3、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1. 欣赏阅兵式视频资料。 教师可请学生边欣赏边做简单的动作体验军人的风采。2. 简单谈谈对解放军的印象。二、感悟体验(一)学唱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 聆听歌曲,出示歌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曲学习) 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教师提示从歌曲的节奏、旋律的进行及歌曲塑造的形象几个方面思考。 2. 学生讨论回答。 生:乐曲描绘了人民子弟兵刚毅沉着地进行在祖国大地上,从而表现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一往无前的战斗风格和强大的力量。3. 视谱演唱 (1)随琴轻声哼唱旋律。(2)找出歌曲各部分节奏、旋律的特点。引子部分是什么情绪?节奏有什么特点。引子部分由1、2小节构成。“

4、向前、向前、向前”的号召声,以主音重复的音高进行引出了附点八分节奏的动机:模仿冲锋号效果,吹响坚定的战斗号角,令人振奋。这个动机贯穿歌曲始终,是推进音乐发展的核心动机。此处最后一个音可以适当延长时值,为歌曲主体部分进入做好情绪和声音准备。第一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从337小节构成AA的结构。从主音出发,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围绕主三和弦的和弦音依次上行,进行到高八度主音,以附点四分节奏得到强调。这段歌曲以主和弦为骨干音,以富有动力感的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和具有稳定感的均衡、规则的八分节奏交替出现,形成充沛、激昂的律动感。高潮部分由附点八分节奏构成的核心动机三次重复强调

5、,扩充了乐句结构,由低向高推进到达歌曲最高音,构成勇往直前、不可战胜的宏大气势和强大力量。第二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第二段从3845小节构成简短的连接句。休止符运用缓解了音乐前进的动力,形成短暂的休憩,以及情绪和力量的转折,为歌曲最后高潮的到来做了铺垫。第三段起止于哪个小节?节奏、音高有什么特点?第三段从46小节至结束。在平稳的两个乐句之后,附点八分节奏构成的核心动机由低向高不断推进,在高音上短暂停留之后,坚定地结束在主音上。整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特点,富有动力感,以及坚定不移、奋勇向前的气势。(3)也可请学生拍一下附点节奏特点的乐句。 4. 填词演唱。 教师提示歌曲描绘的音乐

6、形象特点塑造的勇往直前、意志坚定的军人形象,所以气息要稳,吐字要清晰,不能拖泥带水,并在重点句的地方反复学唱。5. 介绍歌曲背景,增加歌曲的感染力。 师:1939年7月,作曲家郑律成和诗人公木所作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党中央批准,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历史证明这首歌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一直唱着它胜利前进。可能学生不会注意到这首歌曲的曲作者郑律成是一位朝鲜人,他在1933年,来中国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后定居中国。他虽是朝鲜人,却用铿锵的旋律、激昂的号角激励了几

7、代中国人,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力量。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更利于体会歌曲的情感。6. 学生有感情演唱。 师:注意歌曲的力度,和激昂奋进的气势,豪迈的情绪。 7. 教师范唱进行比较。 (1)教师范唱。(2)请学生进行评价,并与自己演唱的进行比较。 8. 聆听歌曲,进一步体验。 (1)聆听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请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不同的乐段用不同的动作进行表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感受、分析单三部曲式,针对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也可了解旋律发展的基本手法重复、模进等。 9. 师生起立跟伴奏同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起立与老师一起跟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伴奏共

8、同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挥,提示力度、情绪的变化。)(二)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1. 1. 聆听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情绪。 师:这首歌体现了什么时期的情景呢?生: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师: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和情绪?生:毛委员和江西人民深厚的军民之情和优美、乐观的情绪。 学生补充: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2. 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小组交流。师:课下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小组交流。生: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9、。湖南湘潭人。 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生: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3. 再次聆听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师: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生:歌曲的旋律具有浓郁的江西民歌色彩,节奏跳跃有力,歌曲的衬词“咳罗咳”,不仅突出了

10、民歌的特点,也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乐观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斗争意志。师:这是一首江西民歌。音域不宽,五声徵调式,曲调顺畅琅琅上口。第三句节奏撑开,乐句扩展,并加上语气助词“咳!”,形成情绪抒发的高潮,生动体现活泼、自由的情绪,和军民同乐、官兵一致的喧腾、欢快的集体气氛。4. 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具体感受一下毛委员和江西人民深厚的鱼水之情。 (1)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一段。 师:看谱例1轻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一段,这段讲了什么? 生:毛委员和人民吃在一起。师:吃的是什么?生:红米饭、南瓜汤、野菜等。 师:生活怎样?生:很苦。师:他们觉着苦吗?生:味道香。 师:那是因为什么?为什

11、么吃的是野菜还觉着香?生:因为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生:说明了毛委员是人民心中的红太阳 ,红军和人民齐心抗日。师:你认为怎么唱好第一段?生:歌声整齐体现人民心齐,情绪饱满地演唱。 (2)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二段。 师:看谱例2轻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二段。 师: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呢?生:毛委员和我们住在一起。 师:晚上睡觉盖的是什么?生:金丝被。 师:真的是金丝被吗?生:是软又黄的干稻草。师:为什么把它比做金丝被呢?生:虽苦犹甜。师:体现了什么?生:体现了军民的乐观精神。师:这段讲了什么?师:演唱情绪呢?生:带着乐观的情绪齐唱第二段。(3)学习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三段。 师:看谱例3轻

12、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第三段。 师:齐唱第三段,这段讲了什么?生:穿草鞋,背土枪,反“围剿”斗志昂,毛委员带领红军一起打仗。师:体现了什么?生:毛委员和人民同生共死的真实情感。师:谈谈毛主席为什么那么受战士们的尊重和爱戴? 生:毛主席为大众而奋斗,为人民谋利益。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做到了有感情地演唱。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体验到了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学习评价要点 1. 能否有感情地演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 能否感受歌曲表现的音乐形象。3. 能否积极参与讨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由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原名工农兵联

13、合起来这首歌曲的前身为八路军进行曲,1939年诞生于延安。1939年夏,词作家公木和作曲家郑律成完成了一部大型声乐套曲八路军大合唱。是年冬天,这部套曲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由作曲家本人指挥首演,并于次年夏天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这部套曲由首单曲构成,合着一个“八”字,集中表现了八路军的英雄形象和战斗精神。八路军进行曲正是其中的一首。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重新填词,更名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65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从此,这首歌曲正式成为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识之一。或许人们并不知道,其曲作者郑律成原本不是一位中国人,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战士。郑律成1914年生于朝鲜南部(今韩国)的全罗南道光州的一个贫苦家庭,原名郑富恩。由于他从小喜爱音乐,故改名律成。当时的朝鲜已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人民的奴役,使郑律成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1933年,19岁的郑律成来到中国,进入南京的朝鲜革命军政治干部学校,成为以暗杀为手段的反日独立运动团体(“义烈团”)的一名成员。同时,郑律成坚持学习音乐。1937年秋,郑律成放弃了去意大利深造的机会,背着小提琴,像许多中国的进步青年一样,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赴延安。郑律成在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抗日军政大学等单位学习、工作,并作有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等一系列成功的音乐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