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_第1页
XX县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_第2页
XX县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_第3页
XX县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_第4页
XX县实验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秋季湖北省XX县实验高中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命题人:XXX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在以下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2013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2014上海Y3动漫节于2月810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2013年12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 再创新高A B C D2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

2、展了“创绿色家园,建文明社区”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3. 某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开展了“歌唱祖国”的主题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说明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A. B. C. D.4. 张艺谋团队打造的“印象武隆”在武隆仙女山实景公演

3、。武隆仙女山著名的风景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使人们对仙女山的印象更深刻,将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这告诉我们A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健康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D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气、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中央高度关注文化是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A B CD6某市利用城市广场、社

4、区文化活动资源,广泛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发挥各类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开展社会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见文明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该市做法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7作为一场空前的文化盛宴,上海世博会融万邦风情、纳异域特色,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不辞辛苦游世博,希望借此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亲身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家长们的做法说明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

5、的情操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社会发展8以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表达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决定的 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A B C D9.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想着生活继续,天空失去了美丽,你却等待梦在明天站起你的呼喊就刻在我血液里”在大地震的灾难侵蚀人们心灵时,一首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抒发了情怀,激励了国人,唤起了希望。这主要表达了优秀文化能 A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促

6、进人的全面发展10.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A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11. 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表达了文化 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 B. C. D. 122014年2月,“大型礼

7、乐展演千人诵国学”活动在扬州市体育中心举行。1000名儿童在活动现场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扬州市之所以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因为A. 必须用传统文化约束现代中小学生B.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C.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13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

8、价值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A. B. C. D. 14. 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 B. C. D. 15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

9、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 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 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6被誉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的清明上河图,以“会动”的科技手段、崭新的视觉形式,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增添了新世纪的魅力,上演了现代科技的“点石成金”术,成为“中国智造”的有力注解。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来自于世博会举办者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既要继承传统,又

10、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只要运用科技手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A. B. C. D.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的海口骑楼老街始建于l849年,融琼州峡北岸内陆建筑文化与南洋建筑文化于一体。骑楼适应当地气候特点,一楼廊道既可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完成1718题。17散发着建筑文化芳香的海口骑楼( )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彰显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是海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 说明地域文化的性质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A B C D18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政府主导、

11、社会参与 社会主导、市场运作A B C D19. 在羌族聚居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羌年”。羌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羌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优秀的文化羌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A. B. C. D. 20以下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 B C D21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

12、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 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标准识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标准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22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中国式圣诞节”表达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23.“葬我

13、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表达了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24近年来,潍坊市积极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优势,以教育引导广阔青少年“怀爱国之情、树兴国之志、践报国之行、圆强国之梦”为主旨,建设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所以要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

14、设的重点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综合国力的基础A B CD25.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久经沧桑传延至今,不仅有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且蕴藏着历代民众共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华。这一评论对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启示是A.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B.对待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C.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分化其他民族文化D.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5、26. 家风又指门风,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诗礼传家为中国最基本家风。在当代中国,家风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的表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甲午马年新春伊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引发了社会与公众的关注。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传承良好家风的意义。分27. 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表达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运用文化创新的

16、途径有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分28. 材料一 央视马年春晚中,公益广告筷子篇用充满情感的镜头传递出筷子里蕴含的家的味道,中国年篇反映出随着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中国年,世界各地的情感通过春节连在一起。两个广告都传递了中国情感,弘扬了中国文化,感动了国内外亿万观众。材料二 筷子篇谱写家的味道。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区分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味觉的习惯,也是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

17、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筷子篇、中国年篇的播出为什么能够感动国内外亿万观众。12分29. 中国梦是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时机,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时机,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时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12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双向细目表题号考查知识

18、点文化的含义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素养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影响的来源优秀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的个性形成的决定因素及文化影响人的表现优秀文化的作用。民族节日的重要性的表现民族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的继承。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时代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科技的作用、文化继承与创新。传统建筑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与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

19、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方式、特点及优秀文化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要求。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1-25:CABBA ADCBC ABDBC CACAB BBCBD.分【答案解析】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答出交往活动、交往方式可以替代给分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坚守高尚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处世方法。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

20、。分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道德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分解析:此题以传承良好家风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此题是意义类试题,注意此题的限定知识范围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传承良好家风的意义即可。【方法点拨】解答意义类材料题一般采取“一定、二审、三比照”的解答方法。所谓一定:定内容、主体或角度。首先是依据设问或者材料确定意义指向的核心内容;其次是通过设问或材料,确定主体;最后是确定问题答复的角度。二审:主要通过审核材料,抽取主要措施,明确知识或者行为指向,通过知识和行为指向,联系相关知识点。三比照,就是将设问确定的问题角度与材料主旨比照,确定知识点.分【答案解析】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清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表达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分 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化的民族特色。分 坚持正确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