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5.北大荒的秋天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第2小节,诵读感悟,体会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习第2小节,诵读感悟,体会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难点:能理解课文内容。预习设计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2.划出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查阅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北大荒在哪里,北大荒是个怎么的地方。学 程 预 设导
2、学 策 略调整一、走进课文1.说说从“秋”想到了什么。(1)(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大雁往南)(稻子金黄金黄的,高粱火红火红的,棉花雪白雪白的。)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微微的葡萄。)(2)(中秋节,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秋高气爽、一叶知秋)2.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进行检查:指名读、小组读、齐读。2.( )的北大荒(美丽、火红、诱人、金黄)3.根据学习单进行学习。4.哪些方面着手描写了北大荒的美(天空、小河、原野)5.学生自由读描写这三个地方的句子。三、学习第二小节1.
3、用笔圈圈划划描写北大荒美的句子。2.交流:(1)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a、(这些流云在落日映照下,颜色有很多种,一道银灰,一道橘黄,所以我觉得很美。) b (像草一样的绿色。)(还有粉红、金黄、葡萄紫、梨黄、玫瑰红、天蓝、雪白等)c:(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色俱全、五彩斑斓等)3.指导朗读好第二小节四、学写生字1.读准字音2.认清字形3.进行练写第一板块:激趣导入1.出示“秋”2.同学们,看到这个“秋”,你想到了什么?3.同学们,除了想到秋天的景色,你们还有想到别的了吗?4.看一个“秋
4、”字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联想,真是妙不可言。不过今天老师要在这个“秋”的季节里,把你们带进一个好玩的世界。跟老师一起走进北大荒!5.板书,北大荒的秋天6.齐读课题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难不倒大家吧。2.昨天你们已经读过这一课了,北大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北大荒。( )的北大荒3.大家用一些词语来赞美北大荒,可作者呢?用了一句话来赞美北大荒。师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齐读!那么北大荒的秋天究竟美在哪里呢?4.出示学习单:(1)快速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北大荒的美?(2)
5、这几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划出有关词语。5.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了北大荒的美。(板书:天空、小河、原野)这三个地方各有特点,他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的天空 ( )的小河 ( )的原野6.三个地方,各有千秋,我相信大家也肯定有自己最爱的地方。好好地把这三小节读一读,再把这三个地方比一比,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地方?并且想一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令你喜欢?6.选择小河的大约占了一半,选择天空的很少,只有不至十人,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原野!那我们就先去北大荒看看那儿的天
6、空吧。第三板块:学习第二小节。1.瞧,这就是那美丽的天空。那北大荒秋天的天空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课文,试着用文中的词句来说明。你可以用笔圈圈划划。出示学习单:(1)请你默读第二小节,划出天空美丽的句子。(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空美在哪里?(3)再有感情朗读你划的句子。2.自由阅读、圈划。3.全班交流。(1)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a、你觉得它写得美在哪儿呢?b:(指图)是啊,天空中有一道像银子一样的灰色,像橘子一a、样的黄色,像血一样的红色,还会有哪些像什
7、么一样的颜色呢?师:那叫生:草绿c:这么多的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d:天空中有这么多色彩,你们觉得美吗?(美)那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e。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F透过简单的语言文字,我们品味出了北大荒秋天天空的美,相信大家一定能将感受到的读出来,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读出感受。第四板块、教学生字词:1.出示生字,指名读。2.识记生字字形。3.指导书写。4.学生描红。作业设计 用钢笔字描红。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从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心旷( )怡
8、 ( )( )典雅 轻风( )来 夜幕( )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北大荒的秋天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第4小节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3.知道北大荒是我国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9、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先概括具体的构段方式。难点:仿照第4小节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预习设计1. 完成看拼音写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第一版块:复习1. 认读词语2.说说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觉得北大荒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北大荒的天空、小河、原野都很美丽。)二版块:精读课文,想象意境生根据学习单学习3.4小节。A、 学习第三自然段1. 怎样的小河?2. 指导朗读B、 学习第四自然段1.用一个词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大街上
10、 集市里 赛场上 过节时)3.说说听到哪些声音?读句子并说说自已的好像听到什么。4.学习拟人手法。5.说说你看到这情景时的心情。3. 学习第5小节读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仿照第四自然段,围绕“九月的北大荒一片丰收景象。”这几话来说一说第三版块:总结 第四版块:学写生字1.学习生字2.说说书写的注意点3.进行练写第一版块:复习回忆,整体感知1.认读词语:一碧如洗 五彩斑斓 几缕流云哗啦啦 乐呵呵
11、60; 沉甸甸银灰 橘黄 血红燃烧 摇铃 山岭2.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北大荒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读句子)3.北大荒不仅风景美丽,物产也很丰富。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再次走进那美丽富饶的
12、北大荒。第二版块:精读课文,想象意境过渡:北大荒秋天的小河、原野究竟怎样地美呢?1.出示学习单:自由读3.4段,你觉得哪里的景色最美呢?把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哪里最美呢?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学习。A、第三自然段 (板书:小河)(1)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小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板书:清澈见底蓝绸子)(2)那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那是一种宁静的美!那自由活泼的小鱼则是一种灵动的美,这一静一动我们该怎么读好呢!先自己试一试。(指名读)B、第四自然段 (板书:原野)(1)让我们走进北大荒辽阔的原野,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哪个词能
13、概括北大荒秋天原野的特点?(板书:热闹非凡)(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是热闹非凡的呢? 这些热闹非凡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多,声音大。那么原野热闹非凡,到底热闹在哪里呢?你们听到声音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好好读书,看谁的耳朵最灵,能从课文中“听”到原野热闹的声音? (3) “听”到声音了吗?读读句子,说一说。(我听到大豆在欢笑。风儿吹过,大豆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好像在欢笑。)(我听到高粱在唱歌,一阵风吹来,颗粒饱满的高粱摇晃着身子,好象在唱歌。)(我听到的人们在说话,他们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听到榛树叶子在秋风中沙啦啦地响,好象笑声,又像歌声,这声音到处都能听到,好听极了)(4)生活中
14、大豆会欢笑,高粱会演唱吗?(不会)书中是把大豆、高粱当作人来写的,这就是拟人句,会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读句子。(5)假如你就是北大荒人当你看到眼前这情景,心情怎么样?(心情就像火一样高兴、激动、兴奋、喜悦)读句子。(6)课文第四自然段先概括的写了原野上的热闹非凡,再从大豆、高粱、榛树叶子等方面具体写出原野的热闹非凡。让我们分组合作读一读,把原野上热闹非凡的景象给展现出来。师读总起句,一组生读大豆的句子,一组读高粱,一组读榛树叶子。2.学习第5小节过渡:北大荒的秋天不光景色优美,还是丰收的季节,满地都是宝物。瞧!出示挂图(1)九月的北大荒,有笑声,有各声,一片丰收景象。北大荒人是怎么赞美这遍地金黄
15、的九月的?(大豆摇铃千里金)(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大豆成熟了,豆荚随风摇摆,发出了清脆的声响。这时候,北大荒的物产都成熟了,到处是丰收景象。)(3) 是啊,北大荒遍地是宝啊,这里的田野(齐)。难怪人们要用这句话来形容九月的北大荒了(板书:大豆摇铃千里金 齐读)。(4)自己读读第五段,结合你自己课前对北大荒的了解,从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等方面来说说看,九月的北大荒是一幅怎样的丰收景象。仿照第四自然段,围绕“九月的北大荒一片丰收景象。”这几话来说一说。(田野里金黄的麦穗,黑红的高粱,碧绿的大豆;山岭里名贵的
16、人参、鹿茸;江河里跳跃的鱼群;草甸子里飞出的野鸭野鸡)(5)这么美丽富饶的北大荒,是谁创造了这一切?(感受人民的勤劳)4.刚才我们在作者优美的文字的指引下,看到了北大荒秋天明净的天空,清澈的小河,热闹的原野,看到了北大荒丰富的物产,这时你最想说什么呢?5.真是千言万语都说不尽心中的感慨啊!让我们跟着作者由衷地赞美一下北大荒吧!出示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第三版块:总结有了勤劳的人们,北大荒再也不是荒地,而是富足的仓库。这里天空小河原野。所有到过北大荒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第四版块:学写生字1. 描红2. 说说书写时的注意点3.
17、; 师示范4. 学生练字板书设计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小练笔:(任选一题)(1)以“运动会上热闹非凡”或者“××节的大街上热闹非凡”为总起句,写一段话。(2)仿照课文,写一写我们家乡的秋天。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西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学习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本课
18、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资源相关材料 西湖,在浙江省杭州市之西,三面环山,一面濒城。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湖面上有孤山和白、苏二堤,将湖面分成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岳湖五个部分。湖中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西湖为杭州游览胜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学生经验 有少数学生游览过西湖,学生对“西湖”这个名称有点熟悉,但对西湖到底有何特色、到底美在哪儿知道得很少。预习设计1读课文5遍以上,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不理解的通过看图、查字典解决。3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学 程 预 设导
19、 学 策 略调整第一板块:走近课文1 欣赏杭州西湖风光视频。2 交流感受。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展示预习情况朗读第一组词语:(1)多种形式朗读。(2)预设:下面两行词语描写了西湖中的一些景物。朗读第二组词语:随文理解词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2 读句子,初步认识比喻句。(1)根据学习单进行自主学习。(2)交流这几句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这句话中把湖面比做了银镜。(4)练习朗读。3展示课文初读情况。预设:第一自然段:西湖就是一颗镶嵌在“人间天堂”的明珠。第二自然段:远眺山峦 湖面第三自然段:近观孤山、白堤、苏堤、湖心小岛第四
20、自然段迷人夜景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西湖之美师生齐读课文。四、临写本课所学生字素、绵、淡、格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祖国的河山无比壮丽,到处有如画的风景,美不胜收。“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等都是对这些美景的高度概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这些美景呢?那今天我们就先到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杭州西湖去走走看看吧!板书:西湖2课件展示西湖美景春、夏、秋、冬、白天、傍晚、夜景,师配以简单的讲述。3看完后,学生说感受。看完这组西湖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过渡:是呀,西湖那么美,那还等什么呢?赶紧跟着作者到西湖一游吧!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第一组词语:素 连绵起伏
21、60; 一山浓,一山淡 犹如格外 漂浮 掩映 仿佛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夜幕初垂 镶嵌 掠过 柳丝轻拂 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一圈 白堤 华灯 琴声 泛舟湖上(1)指名朗读,开火车朗读,集体朗读。(2)淡(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他意思相反的词吗?)(3)格外(你能把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那其他同学
22、边听边想,看看还可以把“格外”换成什么词?)出示第二组词语:人间天堂 一颗明珠 柳丝轻拂放眼远眺 层层叠叠 连绵起伏 十里明湖 秀美典雅 心旷神怡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轻风徐来湖水荡漾 泛舟湖上 (1)指名
23、朗读,开火车朗读,集体朗读。(2)相机理解:连绵起伏(连绵起伏的什么?)出示第三组词语:连绵起伏的山峦 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 硕大的银镜葱绿的孤山 明净的湖水如画的西湖 悠扬的琴声(1)指名朗读,开火车朗读,集体朗读。2读句子,初步认识比喻句。西湖,就是镶嵌在这
24、天堂里的一颗明珠。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感受六个比喻句。出示学习单一:A认真读读这六句话,想一想,这几句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B想想“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这句话中把什么比做了什么呢?为什么要把湖面比作镜子呢C练习朗读。 D学习时间6分钟。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了解每个
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你觉得自己哪个自然段读得最好?那就请你来读这一自然段。(鼓励学生积极练读)第一自然段: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第二、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西湖的哪些景色呢?第四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色?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西湖之美1过渡:远眺西湖,犹如优美的山水画;走进西湖,仿佛来到仙境一般。那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的脚步,来欣赏西湖的山水之美。2师生齐读课文。3过渡:初次接触西湖,就让我们心旷神怡,心生向往。至于西湖具体有哪些值得人们眷恋之处,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品尝。四、临写本课所学生字请大家拿出纸笔,将这堂课学的四个生字再临写3遍。五、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26、:西湖,这人间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从古至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挥毫泼墨。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最喜六月的西湖,因为这时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西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
27、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预习设计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第一板块:学习第一段1接背第一自然段。2理解“素”的含义。3比较句子 第二板块:学习第二自然段1欣赏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2根据学习单自学预设青山:层层叠叠绿青浓淡湖水:静如银镜一闪一闪3交流4学生自由练读。请个别学生读。集体配音朗读。第三板块: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这段中介绍的景点。2集体交流喜欢的景点,说说喜欢的原因。3多种形式朗读这一段。4用文中的词来形容自
28、己的心境(心旷神怡) 第四板块:学习第四自然段1听老师朗读,感受夜西湖的美。2交流感受,进行朗读。 第五:总结1交流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2齐读课文,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第一板块:导学第一段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杭州被称为,而西湖就是(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出示“素”在字典上的解释,学生选择。1.本色、白色。 2.本来的,原有的。 3.颜色单纯,不艳丽。 4.向来,一向。2这小节一共有两句话,结合课文想一想重点是那一句? 3.比较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
29、颗明珠。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第二板块:导学第二自然段1 电脑出示西湖青山绿水的画面。2 出示学习单一:(1)看完画面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湖是什么样的? (2)用“”划出描写山峦的句子,用“”划出描写湖水的句子。 (3)学习时间:5分钟。3交流刚才的问题(相机板书)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出来吗?5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
30、而来。第三板块:导学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出示学习单二:(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划出。(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集体交流(1)指名答,板书(2)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3)作者把湖中那蜿蜒的白堤和修长的苏堤比作两条翠绿的绸带,迎风飘逸,真令人赏心悦目。(4)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5)我们已经知道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那么这些美景座落在这银镜上,又呈现出怎样神奇的景象呢?“仿佛”是什么意思?你
31、能用“仿佛”说一句话吗?“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仙境。(6)太美了!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愉快、舒畅)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心旷神怡)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句。3过渡: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诗、如画,如梦。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接着我带你们去观赏西湖秋色。 第四板块:导学第四自然段1听配音朗读。(电脑出示画面)2看着这样一个画面,听着优雅的声音,你是否也想来做一次配
32、音演员呢?3学生自由朗读。第五板块:总结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背诵课文。 完成补充习题剩下的作业。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拉萨的天空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3.能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感悟,初步感受拉萨天空的美丽。教
33、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能通过朗读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难点:通过朗读第三自然段,感悟拉萨天空的美丽。教学资源课文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对西藏了解不多,可能只在电视画面中见过有关的风光片,在他们的心中,“西藏”、“拉萨”是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可通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政教合一政权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逻
34、姿(即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预习设计1.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2.查阅资料,了解西藏。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第一板块:走近课文1播放青藏高原2.齐读课题。3.板书课题,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二板块:预习导学回忆预习任务逐一检查预习作业:1.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1)读准生字。(2)给生字找朋友。(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2.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学生完成板书填空第三板块、精读课文学生自学交流:(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不忍离开
35、)。(是拉萨天空的蓝。)指名读、齐读第四板块、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读生字,说字形。2. 用钢笔描红。第一板块: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青藏高原。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3.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揭示课题后,可让学生思考: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第二板块:预习导学学课文前,我们要完成哪些任务呢?预习导学:1.生字词的学习 拉萨 湛蓝 映衬 纯净河畔 视线
36、 隆冬 蓝晶晶藏语 圣地 窗帘不忍移开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2.朗读课文3.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湛蓝的、蓝色、蓝晶晶)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学习单:1.如果是你站在这湛蓝透亮的天空下,你最想做什么呀?2.哪些词写出了人们的感受呢?3.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交流:1.作者也和同学们一样,来到拉萨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自
37、己读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词写出了人们的感受呢?2.让游客神往的是( ),紧紧吸引游客视线的是( ),让游客不忍离开的又是什么啊?( )3.拉萨的天空真蓝,蓝得让人神往,它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离开。同学们!你们的视线想离开吗?(不想)那就是蓝得(学生齐答:让人神往),蓝得让你(不忍离开)4.把第三小节改一个字,变成我们自己的感受。第四板块、教学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说说字形。交流容易写错的地方。2.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3
38、.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4.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拉萨的天空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2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难点: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预习设计1.自主练习朗读课文,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2.认真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体会
39、句子的意思。3.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准备质疑。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出示“天空”,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第二板块、精读课文 学生自学 交流1.学生回答 2.齐读所列的词语,抄在书上“湛蓝”的旁边。3.了解、介绍。 学生自学 交流指名学生读读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0、;指名读朗读比赛 指名读。齐读指名简介布达拉宫学生自交流读读这一节,说说读懂了什么体会比喻的贴切第三板块、品味升华,总结全文学生阅读欣赏拉萨的天空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出示“天空”一词(蓝色),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2.、通过上一节课对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拉萨的天空-)第二板块、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单11.轻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天空的美,读完后可以用笔圈出来。2.“湛蓝”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词的意思和湛蓝相似?3.谁能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光城”?交流:1.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湛蓝 透亮比
41、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2.出示:与湛蓝意思相似的词 3.出示“日光城”的介绍 学习第二、第四自然段学习单21.朗读课文二、四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理解“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的意思。4.你们了解布达拉宫吗?5.想象一下,假如布达拉宫上没有这么美的蓝天,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交流:1.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这话”是什么话?这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蓝天真能洗脸吗?“这话”妙在哪儿?是呀,蓝天像湖水一样湛蓝,简直可以洗脸。你们说,这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啊,难怪人们要说这话真是“太妙了”!谁能把这么
42、奇妙的感觉读给大家?谁来和他比一比!2.有贴着山顶显得更加明洁。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3.一年四季中,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介绍布达拉宫。4.想象一下,假如布达拉宫上没有这么美的蓝天,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图片对比) 学习第五自然段学习单31.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这圣地的窗帘就是什么?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3.拉萨的天空又给你增添了哪些印象?交流:我们都知道,房间里如果有好看的窗帘,就能使房间变得怎么样?所以窗帘能装饰美化房间。 那这圣地的窗帘就是什么呀?(湛蓝的天空)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拉萨的窗帘了,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拉萨的天空是_
43、; _第三板块、品味升华,总结全文1.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拉萨都被这湛蓝、透亮的天空紧紧吸引,在拉萨的蓝天下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我们课文的作者王宗仁先生来到拉萨就写下了很多散文,我们来欣赏他创作的拉萨的天空前一部分,我们的课文就是根据这一部分改写的。比一比,课文美,还是作者的原文美?出示原文2.藏族歌手韩红有一首歌,是她在梦里写家乡拉萨的一首歌拉萨的天空我们一起来欣赏。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完成补充习题四、五。2.把这篇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3.背诵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4.给拉萨的天空设计一句广告语,要突出拉萨天空的特点。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李玉华
44、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2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学会联系特定的语境在字典中选择正确的意思。2.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词句练习。难点:能根据上下文准确选择字词的意思,并能用这种方法预习课文。教学资源1.准备语文书中的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查字典用。2.准备一本新华字典。预习设计1.准备好新华字典或其他字典。2.复习在二年级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3.同桌之间练习查字典比赛。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一、谈话导入:交流用字典解决了哪些问题二、例子引路1.自由读题,个别读2.齐读句子3.说说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4.
45、查阅字典或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5.交流6.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7.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一个字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三、当堂训练1.自由读题,了解题目的要求2.自主查阅字典,查出带点字的读音3.小组讨论带点字应该字典中的哪种解释四、课堂小结:1.和教师共同小结本课的学习2.当堂练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说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那你能说说,在平时的学习中字典帮助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吗?看来字典的功劳确实不小,可是,今天我们遇到的问题看来字典老师也不能解决了。二、例子引路1.审题,指名读题目。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有这样一句
46、话,出示: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大家细细读一读,想想这句话里的“漾”是什么意思?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通过查字典知道“漾”字有两种解释,是哪两种?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水面轻微动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4.那你们想一想这句话里的“漾”字应该选择哪种解释呢?5.小组交流:根据句子和字典选出合适的字义。6.师: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方法小结:一个字词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应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
47、含义。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三、当堂训练出示练习:小猴在读童话书时遇到了几个不认识的字,你能帮他查查字典找到确切的解释吗?出示句子,查出带点字的读音,指导生将语句读通顺。小组讨论带点字应该字典中的哪种解释。集体交流蔫:在这里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挎:这里是说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蹑:在这里是指小彼得掂着脚尖动作很轻。四、课堂小结: 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你们学会了吗?请试着用这种方法预习新课文中的字词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收集关于描写祖国风光的成语,并能读背。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 李玉华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练习2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家大公司介绍
- 档案自我介绍竞聘
- 涂色方法应用指南
- 农艺植物营养
- 趋势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急性胰腺炎康复计划
- 2025年内科护理学高频考题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 2025企业劳动合同附加协议书
- 补肾安胎合剂调控VEGF-Hippo-YAP通路对RSA小鼠母胎界面血管新生的影响
- 军队文职新闻试卷及答案
- GB/T 46406-2025科研项目数据管理指南
- 钢围檩及钢支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钻探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少先队基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心肺复苏指南护理课件
- 医药代表工作分享汇报
- 安全生产法(2025年修订版)
- 网页基础试题及答案
- 交警交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AI与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