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_第1页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_第2页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_第3页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_第4页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详细汇总专题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一、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进行呼吸及排出体内废物;B、生长:由小变大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成熟;C、生殖;D、遗传与变异;E、应激性(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F、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与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3、生物与人类关系:A、人类生存离不开生物 B、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 C、人类生产活动离不开生物 D、人类健康离不开生物4、没有生物,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二、细胞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

2、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1)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与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2)细胞质:物质合成与分解的场所。 (3)细胞核:近似圆球状,含有遗传物质。(4)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与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5)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具有调节细胞内渗透压的作用,促进与外界气体、养料交换。花、叶、果实的颜色,除绿色之外,大多由液泡内细胞液中的色素所产生,常见的是花青素。花瓣、果实与叶片上的一些红色或蓝色,常常是花青素所显示的颜色。细胞的发现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细胞学说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与施旺细胞基本结构1、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2、植物细

3、胞还有细胞壁、液泡与叶绿体有关生命现象1、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细胞壁具较强支持作用的纤维素2、植物的叶呈现绿色-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2、生物体由小变大原因:A、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3、生物有:A、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等) B、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水稻、猫、人等)4、细胞分裂:(1)定义:一个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2)意义:产生新个体;是细胞数目增加;产生生殖细胞5、细胞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与功能的细胞的变化过程。6、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成组织:细胞分化以后,形态结

4、构相似,功能相同细胞连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连合起来,并且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即器官;最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而组成的多个器官总与称系统。7、A、植物组织: 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主要存在于根尖、芽与形成层。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 营养组织:能贮藏或合成营养物质,如叶肉细胞。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与养料等,导管与筛管。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机械组织存在于尚在生长的各种器官周围。 B、动物与人的主要组织: 上皮组织:人的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与体 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上皮组织由许多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

5、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与吸 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的细胞 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称为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具有运输与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 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与 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又可分 为三种:心肌、骨骼肌与平滑肌。 神经组织:如果被针刺了一下,你会感到疼痛。这是神经组织在起作用。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脊髓与周围神经中。8、植物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

6、果实、种子9、人与多数动物:运动系统运动支持保护;消化系统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体内废物;泌尿系统泌尿与排尿;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调节作用,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生殖系统生殖等。10、多细胞生物组成层次:A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 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三、显微镜的使用1、放大镜使用方法:(1)物体固定,移动放大镜(2)放大镜固定,移动物体2、显微镜的结构与用法(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光圈、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等(如图)1)粗调节器(粗螺旋):大螺旋称粗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

7、台作快速与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象呈现于视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镜时,先用粗调节器迅速找到物象。 2)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与不同深度的结构。 3)反光镜:装在镜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转动,它有平、凹两面,其作用是将光源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经通光孔照明标本,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

8、10×10=100。图象观察:例:“上“就是把“上”转180度(或先上下对称,把得到的图象左右对称,所得图像就是观察到的图象),如“P”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d”(上下对称得b,b再左右对称,得d)(2)使用方法: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与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与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

9、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

10、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3、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1)用洁净的纱布清洁载玻片与盖玻片(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动物细胞滴生理盐水(浓度为0.9%),防止细胞吸水胀破)(3)将观察的生物标本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5)如需要染色,则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染色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色液

11、浸润标本的全部。(6)观察血细胞血膜的制作过程专题二、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意义:地球上的生物约有几百万种,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生活习性。为了更好地认识它们,必须对它们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分类。(2)分类的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3)分类的依据: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上的特征2、种群、群落与植被1)种群:在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与。同一种群内的生物个体,虽然年龄、性别、形态及品种上的差异,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物种。一定区域内的生物有多个种群。同种生物个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与功能,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

12、、性别比例等2)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与(森林群落、池塘群落)3)植被: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与称为植被群落。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3、生物与环境(1)环境影响生物生存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大气、土壤等)1)阳光对植物的生理与分布起着决定作用;2)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3)水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4)空气、土壤、温度、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2)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内互助:蚂蚁、蜜蜂的分工合作种内斗争:动物之间为

13、了争夺食物=配偶、栖息地而竞争。 寄生或共生 种间斗争 竞争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关系。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得益,如果使两者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继续生存(藻类与真菌关系) 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根是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寄生: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蛔虫、吸血虫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竞争:水稻与杂草生活在一起时为争夺阳光、水分、空间而竞争。捕食:草食动物兔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狼以兔等为食。(2)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现存的各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与生活方式,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形态与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如植

14、物根尖结构,小肠结构等;2)形态与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如保护色(昆虫、北极狐、熊等)警戒色(毒蛇、黄蜂等),拟态(竹节虫、枯叶蝶)4、生态系统:(1)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它与群落根本区别在于含有非生物因素。(2)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太阳能、空气、水、矿物质、热量等; 2)生产者:绿色植物 ; 3)消费者: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 4)分解者: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腐生动物等。(3)功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1)食物链图像: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表示方法为:生产者消费者,如兔子吃草,表示为:兔

15、子草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3)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渠道;物质是不断循环的,能量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 生物富集: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相联系,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如自然界中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但以吃草为生的兔子吃了这种草,而这种有害物质很难排出体外,便逐渐在它体内积累。而老鹰以吃兔子为生,于是有害的化学物质便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这样食物链对有害的化学物质有累积与放大的效应,这是生物富集直观表达。污染物是否沿着食物链积累,决定于以下三个条件:即污染物在环境中

16、必须是比较稳定的,污染物必须是生物能够吸收的,污染物是不易被生物代谢过程中所分解的。(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在各自的数量与比例上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调节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就越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当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的总与。地球上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5、人类与生态环境(人类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17、的主要目的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与启示1)危害:过度消耗地球生物圈资源,产生资源与能源问题;地球变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地球生态,引发各种灾害与生态危机2)启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人口的增长必须符合生态规律。(2)保护生物多样性1)自然保护的意义:人类要改造自然,更要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使生物圈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实施自然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护人与自然的与谐统一。2)自然保护的措施:植树造林,建立三北防护林等十大林业

18、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生物等自然资源;立法保护生物资源;建立环保机构,加强污染的监测与治理。6、生态瓶:生态系统稳定性,要受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为了探索人工模拟的微型池塘生态系统的最佳组成,使其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可以多设计几组对照实验,每个对照实验中,只变动其中一种因素。专题三、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绿色植物的根、茎、叶结构 1)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与根毛区 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 伸长区: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根毛区:根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分。 2)植物茎主要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

19、木质部、髓构成 韧皮部:筛管(活细胞):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将制造的有机物由上向下运输到茎与根); 韧皮纤维:有支持作用,使茎不易折断。 形成层: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茎不断加粗是形成层活动结果。无形成层的植物不能够长粗,如水稻、小麦等一年生植物。 木质部:导管(死细胞):将运输水、无机盐的通道(将水、无机盐由下向上运输到茎、叶、花、果实与种子等器官); 木纤维:有支持作用,树木坚硬原因靠木纤维作用。 髓:茎中心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养料作用。 3)叶的结构主要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表皮有保护作用,叶肉有制造与贮藏营养的作用,叶脉有输导与支持的作用。2、无机盐植物生长的作用营养元素作用缺乏时

20、的症状N促进植物生长,枝叶茂盛,叶色浓绿,增加产量,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瘦小P促进根系生长,迅速开花,穗数增多,籽粒饱满生长缓慢,嫩叶变小,植株暗绿带红K茎秆粗壮,不易倒伏,促进糖与淀粉的生成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与散失根吸水与失水的原理(渗透吸水):根吸水与失水与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的浓度差有关.水会从浓度高的地方流向浓度低的地方.烧苗:由于一次性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根失水而萎蔫运输:导管 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 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中的水变为水蒸气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现象。蒸腾作用的意义

21、:是根吸水的动力;能促进水分与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可降低叶面的温度。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光、温度、空气流动、湿度等。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蒸腾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气孔空气气孔与保卫细胞:保卫细胞: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启与闭合。气孔:内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一般陆生植物叶的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这样可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内水分过多散失。因为睡莲叶的下表皮完全浸没在水里,水中的空气不能满足水

22、生植株的需求,所以下表皮气孔数极少。水生植物叶片的气孔基本位于上表皮。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叶的上、下表皮气孔数不同,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1)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控制的,是CO2、O2与蒸腾作用散水进出的门户;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闭合。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贮存着能量的淀粉,并释放氧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1)物质转变:将简单无机物(水与二氧化碳)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如淀粉),同时释放氧气2)能量转变:讲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是大气中的CO2与O2含量相对稳定。5、植物的呼

23、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植物的无氧呼吸是指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如涝、土壤板结等)对糖类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酒精与二氧化碳(大多数情况下)或乳酸(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放出少量的能量。酒精对植物的细胞且有毒害作用,长时间无氧呼吸会造成烂根。有氧呼吸作用:指活细胞在酶的参与下,吸入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水与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注:种子在贮藏条件低温、避光、干燥、含氧量适当6、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比较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化学反应式场所叶绿体活细胞条件光照有光无光均能进行物质转化无机物-有机物 放出氧气有机物-无机物 消耗氧气能量转化光能-化学能有机物中化

24、学能转化、释放、利用意义生物体有机物与能量的最终来源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气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有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了能量 下图为光照强度与净光合作用强度与总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注:A点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点为光补偿点,C点为光饱与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放出CO2与吸收CO2的量来表示)7、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1)合理灌溉、合理施肥2)合理密植: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提高农作物的的产量,应尽量让阳光照射到农作物上,少照射到地面上,并尽量避免农作物之间的相互遮光。3)种子处理:成熟的活种子,时刻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有利于

25、种子的储藏,可采用低温、干燥等方法以降低呼吸作用。8、【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的实验1)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与消耗。2)叶片遮光:对一部分叶片的处理及目的:把一片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罩,即让这部分叶片无光照,而另一部分不遮罩,有光照。把盆栽的天竺葵置于阳光下,进行遮罩的叶片的实验是对照试验,既无光与有光形成对照。3)脱色: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方法: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隔水加热的原因:酒精有挥发性,直接加热容易燃烧起火,隔水加热可以避免,另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逐渐溶解叶绿素,叶片呈黄色。4)检验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方法:向叶片

26、上滴加碘液(棕色),变蓝的部位表示进行了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因为淀粉遇碘变蓝。预期结果:没有遮罩的叶片部分变蓝,遮罩的部分不变蓝。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5)结论: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除供自己利用外,还通过食物链,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2、 人体的新陈代谢(一)人体的消化1、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消化系统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注:人体中的腺体可分为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等。内分泌腺无排泄管,腺细胞排列缺乏极性,多聚集成团块状或

27、索状。内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称激素。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与淋巴,由血液与淋巴输送到各组织或器官中。内分泌腺与内分泌组织共同组成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调节方式,对机体的各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外分泌腺:是进行外分泌的腺体,一般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由腺上皮包围起来的腺体与排泄分泌物的导管即排泄管,所以也称为导管腺。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脏、乳腺、胰腺等(胰腺分为内分泌部与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外分泌腺有排泄管,称腺导管,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一般为排泄作用)功能:消化食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吸收营养物

28、质2、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吸收:消化以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可分为物理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与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29、。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口腔与食道:不吸收。 胃:只吸收少量水与无机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部分水、无机盐与某些维生素。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与某些维生素。总结: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小肠内壁有肠腺,可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小肠很长(56米)可增加消化、吸收时间;小肠内壁有皱襞,可增加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壁与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细胞组成,便于物质交换。) 机械性消化与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3、生物催化剂酶(1)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2)特点:高效性、专一性

30、、多样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等(4)与人体有关的消化道、消化腺与消化酶等几项内容列表如下: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功能:调节血糖、分泌消化液、解毒等)消化道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消化物质口腔唾液腺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胃胃腺胃液(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胆汁(不含消化酶)促进脂肪消化(乳化)胰腺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消化糖类、蛋白质与脂肪小肠肠腺肠液(同胰液一样)消化糖类、蛋白质与脂肪(二)人体的呼吸呼吸系统由呼吸道与肺两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吸入氧与呼出二氧化碳。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其温暖、

31、湿润、清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由许多肺泡组成。1、气体交换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 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3、气体的运输:氧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的。4、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三)人体的血液与循环心脏与血

32、管1、观察心脏位于人体胸中部偏左下方,心肌有力地收缩与舒张将血液输向全身。心脏被心肌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能够控制血液定向流动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开的瓣膜(房室瓣)分别隔成上下两个腔,整个心脏可分为4个腔(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围绕在心脏上的冠状动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与氧气。下图表示心房、心室舒缩时间关系2、血管:血管: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管。静脉(有静脉瓣):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管。毛细血管:连通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管壁特点厚、弹性大薄、弹性小极薄管腔小大极小血流速度快慢最慢功能

33、心脏全身血管全身血管心脏血液 组织血流方向离心方向流动回心方向流动从动脉静脉端3、动静脉血的区分:动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氧结合时颜色鲜红。静脉血: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跟随氧分离时,颜色暗红。“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因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注:由于心室需用更大的力将血液输送出去,所以心室壁较心房壁厚,同时由于体循环路线较肺循环长得多,因此左心室的壁较右心室的壁厚。血液循环1、动力:心脏的收缩2、规律:血液在心脏与血管按一定方向流动3、途径:分体循环与肺循环心率:指单位时间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成年人75次/分,正常60-100次/分)心输出量:心

34、室收缩时向动脉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心输出量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心脏血管输出血液的数量。脉博:心脏的一张一缩的博动,象波浪一样沿着动脉管壁向远处传播。脉博每分钟次数与心跳次数相同。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一般所说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测量位置:上臂肱动脉;单位:千帕。(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成年人12.018.7千帕/8.012.0千帕或90140mmgh/6090毫米汞柱)血液1、血液的成分与功能血红蛋白: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

35、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炎症:白细胞数目突然增加很多。 不易止血:血小板过少(提取血液时加抗凝剂防止凝血。2、骨髓的造血功能1)人体内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2)少量骨髓捐献对人体没有什么影响。人体的造血组织有很强代偿功能,当抽取部分骨髓后,造血干细胞会加快增值,在一两周内恢复原来的水平。因此,捐献者不仅不会影响自身的造血功能,反而使自身造血系统得到锻炼,更具备了生命活力。人体内ABO血型系统与输血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的血量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其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行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2、输血原则:输同型血。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异型

36、间输血可以在一定血型之间进行(如图)。但必须输得少而慢,否则会发生凝聚成团,从而危及生命。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小现象(通过观察血流向来区分动脉与静脉)(四)、尿的生成与排出的过程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与尿道,其功能是将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与毒物通过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肾脏:产生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肾脏:基本单位:肾单位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肾单位结构: 肾小体:a、肾小球;b、肾小囊。 肾小管。2、尿的形成膀胱暂时贮存尿液,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是尿的排出是间断的3、血浆、原尿、尿液的异同成份血细

37、胞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 酸尿 素血液血浆×原尿××尿液×××解释:(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与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与尿素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与全部的葡萄糖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废物: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与尿素形成尿液流向输尿管。 病变:1)在无外伤的情况下,人的尿液中同时出现蛋白质与红细胞,那么这个人的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强(有可能是发炎)。2)某人的尿量比正常

38、情况下增加数倍,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作用)4、尿的的排出 排泄:生物体把体内的废物与多余的水、无机盐排出体外过程。排泄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水汽;皮肤的汗腺:部分水、无机盐、尿素;泌尿系统:以尿形式排出废物与多余水、无机盐。三、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生物的主要类群1、细菌、真菌与病毒1)细菌:单细胞个体,有球菌、杆菌与螺旋菌三类。由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质、含有遗传物质的核区组成(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的还有鞭毛、荚膜、芽孢等部分组成。是原核细胞,属原核生物。 芽孢(100°C沸水要煮3小时才会死亡):抵抗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环境。2)真菌:酵母菌、霉菌

39、、大型真菌三类。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呈椭圆形。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与液泡等。多细胞真菌的基本结构是菌丝。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3)病毒:极微小只有最小细菌1%,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它。病毒形态:球形、杆状、蝌蚪状。病毒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组成外壳与核酸组成核心。病毒生命活动特点: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需寄生在其生物的细胞里。2、植物:都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根据种子的有无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藻类、苔藓、蕨类属于孢子植物藻类植物:水中、潮湿。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0、植物体里都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水里。 代表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等。苔藓植物:潮湿地带、矮小。 苔藓植物具有茎与叶,但没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形成胚,胚受母体的保护;受精过程必须借助于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代表植物:墙藓、葫芦藓、地钱。蕨类植物:山林、田野阴湿环境里。主要特征:植物体具有、茎、叶,并且有输导组织与机械组织;多数形成孢子囊群,受精过程离不开水。代表植物:芒萁、肾蕨、海金沙、满江红、金毛狗等。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裸子植物:(750种,我国280种)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在外面。主要特征: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因

41、而种子也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根、茎、叶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代表植物:马尾松、松、柏、杉、苏铁等。被子植物:(25万种约占所有植物一半以上)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胚珠包被在子房里,结成的种子包被在果皮里,不裸露出来,故称为被子植物。植物体结构完善,多数具有导管。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被子植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3、动物: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分为五大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鱼类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体

42、外受精;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与一心室。淡水鱼类(800多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合称为四大家鱼。海洋鱼类(2000多种):大小黄鱼、带鱼、比目鱼、鲐鱼、金钱鱼、鲨鱼。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变态发育、幼体生活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与一心室;体温不恒定。(青蛙、大鲵:娃娃鱼)。爬行类(晰蜴、鳖、蛇、壁虎、龟等)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牙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腔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

43、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全身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与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隔;用肺呼吸;心脏四脏;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白鳍豚、猴等)它们是动物界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原生动物(3万多种):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绿眼虫等(动物界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单细胞生物)。腔肠动物:水螅、水母、海葵、珊瑚等。 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与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猪肉绦虫、血吸虫、

44、涡虫等。 主要特征: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蛔虫、钩虫、蛲虫等。 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环节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 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可以疏松土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是优良的蛋白质食品与饮饲料;可以用来处理有机废物。中药材。 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体腔。软体动物:(10万多种)河蚌、鲍鱼、江珧、扇贝、牡蛎、乌贼、鱿鱼、章鱼等,少数蜗牛,钉螺有害。主要特征: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身体表面有贝壳。节肢动物(100万种,占动物界84%左右)主要有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与多足纲等。昆虫纲(蝗虫等)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都有一

45、对触角一对复眼,一个口器;胸部有了对足,一般有2对翅。(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都有外骨骼;足与触角分节。(二)新陈代谢1、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物质与能量的转变,这个过程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活细胞)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2、意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如一旦停止,生命就告结束。3、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概括如下: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异化作用:(

46、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变化过程。备注: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这两个方面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共同组成了人体新旧物质更替的过程。代谢方式包括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两个方面,而营养方式只包括同化作用方式。(三)区分自养与异养,知道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1、同化作用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自养型。地球上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同化作用的过程中,只能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

47、且储存能量,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叫做异养型。异养生物包括各种动物、寄生生物、腐生生物。2、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酿酒工业就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来生产酒精;制造酸奶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乳酸发酵)来生产乳酸。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密闭,避免氧气进入。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通常分布在含糖量较高与偏酸性的环境中,如蔬菜、水果的表面与菜园、果园的土壤中。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与酒精。酵母菌在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熟知的酿酒、发面外,还能用于生产有机酸、提取多种酶等。专题四

48、、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的感应现象: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1、根将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使其不能整体移动。但是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却能发生移动,且移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2、植物体也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感性运动最引人注意的例子是含羞草叶子的运动。二、植物生长素1、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现胚芽的生长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胚芽的

49、尖端能产生某种控制胚芽生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2、植物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会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这就叫植物的向光性。当单侧光照射植物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会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使茎背光侧长得快,从而产生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细胞(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结构2、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通,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1)脑与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与启动相应的反应。3)中枢神经

50、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1)脑神经: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与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与运动。2)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与肌肉,共有31对。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 、四肢及内脏的感觉与运动。3)植物性神经:脑神经与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植物性

51、神经。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3、神经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如图)。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2)大脑的结构分 左、右两个半球 ,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与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与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2)小脑

5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消化、调节体温等。4)、脊髓的结构与功能(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与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53、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例:当我们无意中接触到针尖时,往往发生的情形是:先把手缩回,后才觉得手被刺痛了。这说明了脊髓有反射功能与传导功能。5)周围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的传导功能4、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反射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活动是针对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反应5、动物的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以完成。例:婴儿的吮奶、蜜蜂、蚂蚁、鱼

54、群的群聚生活行为、动物为了生存而具有的索食行为等动物的后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如:老虎表演钻火圈、海狮表演顶球、狗能听人的呼唤等6、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1)非条件反射:是人与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如:膝跳反射、吸吮反射、角膜(眨眼)反射、缩手反射等。2)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二)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

55、调节1、激素: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在血液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激素的功能异常时的病症分泌不足分泌过多胰脏胰岛素a.促进人体吸收的血糖储存在肝脏与肌肉内b.加快血糖的分解糖尿病低血糖症脑垂体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甲状腺激素a.保证体内新陈代谢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呆小症甲亢肾上腺肾上腺素a.加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