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文化优秀教案_第1页
两汉时期的文化优秀教案_第2页
两汉时期的文化优秀教案_第3页
两汉时期的文化优秀教案_第4页
两汉时期的文化优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汉时期的文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2 .过程与方法:(1)辩证分析: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2)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

2、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3)培养求真求实学风: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学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准备】图片、史料。【教学过程】1/1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3、意图1.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的生平(1)讲述司马锻炼学生的提出问题:同学们概述司马迁的故迁的故事。谛言能力,进一事。步了解司马迁的品质。辱滓掌/(2)史记史记的内容(2)思考问提出问题:史记是一部什么样题,回答问题:纪传了解史记体裁的书?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体通史;史记记的主要内容。事?它的历史地位怎样?述从史帝到汉武探究新知帝时期的史事;史(授新课)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的第教师解释:史学体裁主要有纪传一部纪传体通史。体、编年体等。理解史学体拓展学生的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裁。知识,了解史学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体裁,为今后的年、月、日顺序记述史

4、事。因为它以时学习奠定基础。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2/11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讲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

5、。(3)活动探究朗读史记的片段,谈谈史记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材料一: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己材料二:然羽非有尺寸,乘势陇山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大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己司马迁撰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治学和治史态度?(3)朗读史记的片段,回答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指斥

6、暴君、酷更,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成书的条件:从小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游历,收集了大量资料,开阔了3/1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其重要价值在哪里?眼界;做了史官后,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十年多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与史学著作。2.佛教传入与道教产生(1)佛教的传入提出问题:佛教起源于哪里?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佛教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第一所寺院叫什么名字?(1)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7、白马寺。对佛教的传入、基本主张、传入的意义形成清晰概念。探究新知(授新课).1干教师引导:东汉明帝时,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回来时请了两位西域的高僧,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洛阳。明帝命人建寺存放,请两位高僧也住在里面,取名白马寺。佛教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教师引导:佛教的传入,为中国的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了解佛教在我国盛行的情况。4/11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创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优秀作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兰盆会、吃腊八粥等民俗活动也是源于佛教,甚至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不知不觉地使用了很多佛教的观念,如烦恼、世界、烟缘。佛教的道德观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当

8、的影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说,就是很多中国人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有佛教艺术的特色的塔、寺等建筑兴起,石窟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佛教的影响。欣赏中国四大佛教圣地。动脑筋:佛教和道教为什么会在我国古代得以传播和发展?猜一猜:你知道下列成语或俗语跟哪个宗教有关?有深远影响。欣赏图片。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佛教的主张具有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封培养学生比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较和分析能力,要;道教的主张迎合进一步了解佛教了封建统治者追求和道教的区别。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这两种宗教都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支持,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回答问题:激发兴趣,

9、平时不烧香,临学以致用。时抱佛脚。(佛教)道局一尺魔局5/11一丈。(道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道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佛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道教)不看僧面看佛面。(佛教)了解道教的基本概括。了解道教和道家的区别。(2)道教的兴起提出问题:道教什么时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谁?道教的基本主张是什么?道教与道家是一样的吗?我国道教的发源地在哪里?展示图片青城山。(2)东汉时期,张道陵。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都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青城山。6/11道教在

10、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直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中国文化随处可以见到道教影响的印迹。尤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同学们接触比较多,可以试着举一些例子。分组讨论:文学:如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肩以如来佛和玉皇大帝为首的佛、道的两个系统;道教还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力义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启着明显的关系。艺术:道教的宫观建筑、雕塑和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人体科学做出了贝

11、献。了解道教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联系生活,学以致用。3.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过渡: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思考问题,回答问题:青铜、竹简、熟牛皮、兽骨。缺点:不易刻写;笨重、昂理解纸发明的重要性。7/11(1)纸的发明展示甘肃天水出土的纸图片,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提出问题: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它有什么缺点?(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后来,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这就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展示蔡伦的图片)。提出问题:请大家到教材中找一找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所用的原材料8/11贵;不易保存。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回答问题:树皮、破布、麻头

12、、旧培养识图能力,了解早期纸的缺点。了解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有哪些?展示原材料的图片:树皮、破布、鱼网做原材料观察和想象能力。蔡伦改进后的纸有什么优点?意义。总结: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蔡侯纸”。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展示造纸术传播图。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观看图片,理解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发明对我国及世界产生极大的作用,那造纸术工艺有哪些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汉朝造纸工艺流程图,并展示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漂洗、浸泡原料。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

13、油脂、色素。把原料切碎、煮烂。把原料捣成细纤维,9/11并放入水池搅成纸浆。用模具捞取纸密Aw浆,并晒干使之成型。纸成型后表面粗糙、发皱,不利于书与,福用力初光,使纸张表明平滑。4.名医张仲景和华佗(1)张仲景哪位同学来讲张仲景的故事?张仲景的医学成就是什么,后世尊称他为什么?讲述:伤寒杂病论把霍乱、痢疾、流行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称为伤寒诸症,然后辨别病情,找出病源,提出治疗方案和相应的药力。金匮要略汇集r各种杂病药方,记录了内科、外科和妇产科等数百个药力。伤寒杂病(1)讲故事: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按当时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每月初一、十五两大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为了纪念张仲景,后人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圣称为“坐堂先生”。回答问题:伤寒杂病论;“医圣”。锻炼语百能力。理解张仲景的医学成就。10/11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2)华佗提出问题:我们经常用“华佗再世”来形容一个人医术的高超,那么华佗在医学上的成就是什么?总结:“麻沸散”是全身麻醉药剂,用于外科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据后汉书记载:华佗让病人用酒冲服“麻沸散”,不一会,药剂发生作用。等到病人失去知觉之后,他切开病人的腹腔,把“积聚”(月中瘤之类的东西)切掉,然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