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_第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_第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_第3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_第4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根本信息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学分3学时:51使用教材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参 考书 目1何克抗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8出版2赵呈领、杨琳、刘清堂、 张景中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7出版3陆宏、 孙月圣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05出版)4闫寒冰著,?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01出版)5叶良文、孙立文、 徐世德著,?新课程新整合新探索:

2、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2出版)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将教育技术根本理论应用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习者在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根本理论的根底上加强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以下要求:1. 掌握教育信息化与IITIC的概念并理解教育信息化与IITIC的关系;2. 理解IITIC的开展历程、内涵与实质;3. 了解IITIC的误区及其正确的实施途径与方法;4. 稳固并了解IITIC的学科理论根底;5. 掌握IITIC教学环境的创设方法、ISD方法、资

3、源设计与开发方法;6. 理解IITIC的常用模式,并在相关案例学习根底上应用相应的模式开展教学;7. 掌握IITIC的评价方法;8. 了解AI的开展及其对IITIC的深化与丰富;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4课时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并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2. 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规定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改造;3. 理解教育信息的概念,并理解其根本特征与相关内容;4. 理解信息技术对课程和教学带来的影响;5. 理解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并在了解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举措根底上厘清IITIC的开展脉络与前景;二、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概念;2. 信息技术的核心;3.

4、教育信息的概念、根本特征与相关内容;4. 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三、教学难点1. 教育信息的概念、根本特征;2.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3.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宋体或楷体,加粗1. 课堂讲授、板书;2. 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 多媒体课件演示;4. 学生作业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一、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一何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1信息技术的假设干典型定义1) 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

5、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2)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的技术。 3)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 4)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5) 比拟权威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2.IT技术的四个根本组成局部四基元1) 感测技术。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这类技术的总称是“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

6、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2) 通信技术。即信息传递技术,其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如光纤通信、卫星信号传输等。3) 计算机和智能技术。即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 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等。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根底上,还可形成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决策信息,这称为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处理与再生都有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 4) 控制技术,即施用技术,包括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3. 信息技术四基元及其功能系统;信息技术体系及其层次;现代信息技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p3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一、

7、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一信息时代中教育的假设干开展方向1. 培养与提升良好的信息素养;1) 信息素养的内容2) 信息素养的定义。2. 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问题讨论与延伸:如何达成上述目的?3. 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课堂讨论:你认为如何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能力?二、 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一) 课程体系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与角色;(二) 决定课程体系的相关因素;1. 人类所积累和需要开展的知识2.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欲求;3. 相应的社会环境、条件;4. 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等特点;(三) 信息技术的开展对上述四个决定课程因素的影响1. 知识爆炸vs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2. 传

8、统文化传承方式vs信息文化3. 传统课程vs信息化课程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一 何谓教育信息化?(一) 教育信息化开展脉络与概念1. 开展脉络: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2. 教育信息化概念1)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2)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3) 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4) 上述定义均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发应用;

9、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5)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开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二 教育信息化开展阶段(一) 起步阶段-根底设施建设与初步应用-有益探索;90年代至21世纪初;(二) 逐步深入-强化根底设施建设、深化资源开发、推广与探索教育教学应用;三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根本特征(一) 双重属性:技术与教育;(二) 技术属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三) 教育属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四) 教育信息化根本特征1. 教材多媒化2. 资源全球化3. 教学个性化4

10、. 学习自主化5. 管理自动化6. 环境虚拟化四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一) 根底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二) 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三) 教育资源建设;(四)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五) 制定信息化政策;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一信息化教育的达成有赖于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于教育教学各领域。(一) 信息技术整合与教育教学整体过程所实现的目标在于:1.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2. 全新的环境有助于崭新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实施,同时有助于 学习者高阶能力创新精神、合作能力等的开展;(二) 有助于传统教学结构的改革,形成全新的教育关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六个具体目标p17

11、余胜泉,20051. 提升学习技能、质量与效率;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2. 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3. 构建全新的学习环境;增强课程的社会性、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体验。第五节 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 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鸟瞰(一) “尤里卡方案、ISW向教育进军、“虚拟大学、“智慧岛等;(二) 美国的教育信息化开展脉络 1. 1985年的专门针对职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明日苹果教室2. 1993年,NII对整体信息化环境的根底性奉献;3. 1996年,理查德.赖利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让美国学生做好迎接21世纪的准备: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对NII的深化;4. 1996年秋,C

12、EO论坛的5年方案对国家教育技术规划的评估与改良-应用“学校技术和准备状态表STAR对学校和地区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状况的评估,最终形成2001年的报告。5. 1999年,PT3工程开始实施;6. 2005年,美国出台第三个国家教育技术方案;(三) 英国教育信息化的开展1. 从1995年开始逐渐重视网络根底设施建设;2. 1998年提出?我们的信息时代?的政策宣言;3. 详细而不失指导性的e-strategy;a) e-strategy为期5年,是在对前期本国教育信息化开展成果及缺点根底上提出的全面改良型方案;b) 包括:信息化教育的整体目标、改革所涉及的根本范围、信息技术能实现的内容、实践中

13、优先开展的活动;c) 明确以六大优先行动为核心的未来任务,主要表达在继续完善根底设施、建设整合式的在线效劳系统和平台、丰富相应的效劳资源、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资源包等(四) 亚洲各国教育信息化的开展1. 亚洲其他各国由于地域狭小、经济兴旺、信息化设施完善,故其教育信息化开展能迅速开展并立竿见影;2. 政府的支持与社会各级力量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开展;3. 关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目标性与倾斜性;4.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化程度高、开展后劲足。无论硬件设施的提供或是相应学习资源的建设均表达出高效、丰富、完善的特点。5.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断探索并积极实践新的、有别与传统教育教学的新方

14、式;6. 教育信息化涉及面广、视野开阔、起点高,使尽可能的人群获得完善的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五) 中国教育信息化开展1. 根底设施建设上:2004年9 月的调查显示,城市、县镇、农村地区生机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到达20:1的学校的比例为80%,县镇地区为54%,而农村地区仅为37%,低于被调查学校的平均水平,而且有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同样,东、中、西部地区生机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生机比到达20:1 的学校的比例为 74% ,中部地区为 61%,而西部地区为41% ,而且西部地区还有34%的中小学没有计算机。2. 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及相应的教学方法训

15、练流于形式;3.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建设重复程度严重,共享度弱;4. 研究机构与高校科研人员的理论支持力度低下;5. 社会技术机构与企业的参与度低; 六、作业和思考题1利用概念图软件,绘制本章知识结构网络图,并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2小组讨论: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与冲击?自身准备采用何种方式去应对这种挑战?3.按小组查找各国教育信息化开展现状的资料并整理成文。4.初步了解档案袋评价的理论与操作事项,初步建立个人关于本门课程的学习档案袋。七、参考文献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 ;3.;4. 余胜泉, 吴娟,?

1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5. 。八、课后分析1.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概念,所以应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视频,使学生对这一事物首先有一感性的认识。但是限于条件无法做到这一点。2.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较难理解。我理解可能的原因在于“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3. 课堂讨论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即关于所讨论的相关问题所知甚少。这需要在课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与资料以做准备

17、。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理论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所经历的几个阶段;2.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3. 了解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哪些成果?还有什么缺乏?4. 理解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5. 理解我国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间中存在哪些误区?6. 理解与掌握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二、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2. 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借鉴意义;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有哪些?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三、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2. 如何围绕新型教学结

18、构的创立加以整合。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课堂讲授、板书;2. 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 多媒体课件演示;4. 学生作业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一、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一CAI阶段1.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2. 基于计算机的高性能解决知识点的教学,并且以演示为主;3. 概念上只提计算机教育“;二CAL阶段1.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2. 从辅助教转向辅助学习;3. 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并存;4. 而国内由于历史原因,知道现在“计算机中心的思想依然没有革除;三IITC阶段1. 信息技术教育大行其道;2. 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地介入到教育系统与

19、教学领域;3. 逐渐改造传统学习环境、形成全新的学与教方式、以此改变传统教学结构。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本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流行的两种观点一计算机技术融合于课程的教学中-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利用与相关条件的建设1. 利用与开发适当的教学平台;2. 重视教师的信息技术以及学科素养进行培养;3. 借助于各种相应的教与学方式达成整合目的;二信息技术的内部整合-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目标,并以各种课程为媒达成目标1. 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目标;2. 注重相应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的开发与实施;3. 最终形成信息技术素养;缺点: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但缺乏系统性

20、,从而无法触及本质问题1具体内容一整合与课程整合1. 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 结合with;使并入(into);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 2. 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局部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3.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二典型定义的解读1. 李克

21、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2. 整合的三个根本点是: 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根底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利用信息化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3. 何克抗: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表达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22、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4. 整合的三个根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上述三个根本属性之间呈逐步递进的关系;三内涵与本质1. 内涵-信息化环境可以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而上述目标那么需要全新的教学方式-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PBL等;全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开展;同时,在上述教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发生根本变化,从而革新传统教学结构。 2. 本质-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新

23、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一、IICT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1. IICT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环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学科的教学质量!二、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一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1. 教育技术CEO论坛2000年度报告: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扩大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并应用与课堂教学;丰富、动态化的学习内容;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关键 2. IICT的目标-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IICT的内涵-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3. 有效整合的步骤: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4

24、. 确定课程整合应当到达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依据评价结果对整合方式进行改良;二美国IICT的现状及其效果1. 主流观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侧重与课外环节,课堂教学中应表达传统教学方式的价值;2. 根本模式:just in time,WebQuest,PBL,基于工程资源的学习;3. 根本方式:学习者-教师于课前将讲授内容、相关资料、重难点以及预习要求通过网络发布;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难点进行预习;4. 并同教师进行沟通;教师-查寻资料准备教案、与同事及家长进行沟通、保存管理教学的相关记录等三英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1. 英国政府同相关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了相关

25、资源、技术的开展,并不断进行积累与改良;2. 信息化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注重实效;3. 存在的问题:资源尤其是一些教学平台缺乏教学的适切性与针对性如教学目标的综合性与教学对象的多样性;信息技术同传统教育理念的冲突担忧教学个性的丧失三、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1. 2000年10月,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里程碑意义;2. 取得的进步:硬件设施的范围逐步扩大并在原有根底上逐渐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呈现量的飞速开展;IICT的理念得以传播;3. 存在的问题:地域与经济开展层次参差不齐导致数字鸿沟逐步扩大;4. 信息化教学资源质量差强人意;教师培训流于形式

26、;课堂教学整合现状令人堪忧!5. 原因:1) 地理、经济结构;政府官僚体制;文化因素;2) 传统教学思想;考试制度;课堂教学方式;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一、对信息技术价值与作用的错误认识(一) 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崇拜共存;(二) 为课件而课件;(三) 求新求异的极端化;(四) 课堂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泛化;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错误认识(一) 主体地位的异化-主体意识放任自流;自由的边界(二) 真正理解并实践信息素养的内涵;(三)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关键;(四) 协作应注重实效;三、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一) 教学情境的创设过分依赖多媒体;(二) 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三) 无视对学习者情感

27、、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四、资源建设与认识上的误差(一) 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质量的提升;(二) 过分依赖网络资源,无视其他教学资源;(三) 重视教的资源,无视学的资源;(四) 教学资源的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一、 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对建构主义的批判性理解二、 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建构进行整合一个适宜的观察点-我的整合是否对传统教学的四要素有所触动?;三、 教学设计应学教并重这种提法值得商榷!学科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这种提法的模糊性!四、 学科教学资源的提升;五、 以适应各学科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教学结构的改革!六、作业和思考题1.

28、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本质与内涵是什么?2. 国外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对国内的开展有何启示与借鉴?3. 目前阻碍国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有哪些?4. 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5. 按小组查找相关的整合案例,并分析其思路与方法加以总结。七、参考文献1.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 :/baike.baidu /view/428083.htm;3. :/4. 余胜泉,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5. 。八、课后分析1. 本章是这门课程的核心

29、,同时也是难点之一。突出表现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的理解。在这里着重提醒学生:其本质在于改变传统教学结构而创立新型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而内涵那么在于形成利于整合的环境。2. 关于有效整合途径与方法亦是本章的重难点所在。但教材在处理这一单与内容是篇幅较少。这当然与国内相关的成熟的实践经验有重大关系。作为授课这一环节,还应尽量查找资料加以补充。3. 为强化教学效果,在后续课程中,还应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着重讨论“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这一问题。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根底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根底;2. 掌握教学结构的概念;3. 掌握“主导主体

30、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相关内容;4. 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是如何认识的;5. 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能够提供哪些支持;6. 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根底;2. 教学结构的概念;3. “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概念与相关内容;4. 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认识;5.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所在。三、教学难点1. “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内涵与特征;2. 建构主义学习观;3. 建构主义策略观及其假设干常用策略;4. 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参考意义。

31、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课堂讲授、板书;2. 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 多媒体课件演示;4. 学生作业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结构理论一、教学结构的定义与特征(一) 定义1.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表达。(二) 特征1.特征: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二、两种现行的教学结构的特征(一) “以教师为中心结构的特点:1. 教学系统四要素的特征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媒体教师VS学生、教师VS教材、教师VS媒体、

32、媒体VS学生、教材VS媒体(二) “以学生为中心结构的特点:2. 教学系统四要素的特征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媒体、教师VS学生、教师VS教材、教师VS媒体、媒体VS学生、教材VS媒体(三) 重点解释并举例说明:“以学生为中心结构中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 三、“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特征(一) 定义:介于两种教学结构之间,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表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二四大教学要素在“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中表现出6个特点:1.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双向的强交互,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不断与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向教师汇报学习成果并获得教师的反应。2.学生从教材和各种学习

33、资源获得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从不同侧面找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可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挑选、重组或整合。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并对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进行设计。4.学生通过学习媒体也可自主创设学习情境,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调节媒体呈现的内容和方式,从而可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节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5.教师要围绕教材搜集、整理相关的教学资源,要为学生提供比传统教材丰富的教学内容,并依据这些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6.教材和教学内容要通过适当的教学媒体呈现,所以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也要依据教材和教学内容。四、教学结构与教学深化改革的关系(一) 教学结构与教学深化改革:1. 改革革命

34、;2. 批判摒弃3. 教学结构的改变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4. 在两种结构中寻求一种所谓的折中,从而缓和教学双方的矛盾,为两者在课堂活动中创造自由、公平的空间与时机。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一、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概要一代表人物:1. 皮亚杰日内瓦学派:儿童认知开展阶段说-儿童是在与周围化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开展。同化与顺应2. 维果斯基维列鲁学派;1) 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2) “活动、“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开展中的作用;3. 杜威的经验主义学习理论二、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关系(一) 共同的哲学取向根

35、底;(二) 相异的心理加工方式信息加工方式VS意义建构三、建构主义思想的构成(一) 建构主义知识观1、 知识是对世界的一种描摹,并不代表现实本身,所以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不断革新的;2、 知识改造现实需要针对情景进行再创造;3、 知识只是客观世界的一种符号表征语言、文字、符号等,所以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二) 建构主义学生观1、 丰富而富有差异性的儿童经验世界;2、 教学的主旨在于引导、交流、探索 (三) 建构主义学习观:1、 学习是个体主动探求外部世界,并且在于外部世界充分互动的方式中形成自我的完善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建构性;2、 基于人的社会性以及个体认知层面、视角、深度等的差异性考虑,在特定情

36、形下学习者的学习应被纳于特定的学习社群Learning Community中,并通过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参与认知-学习的社会性;四、建构主义情景观1、 传统教学对知识的过度膜拜去情景化知识的权威性、可迁移性等导致教学的单向性;2、 布朗J.S.Brown的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认为:在非概念层次上,活动与感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3、 建构主义的情景学习特点4、 学习任务化、过程复杂化、背景综合化;5、 任务真实化、起点类比化;6、 过程动态化五、建构主义策略观(一)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步骤1、 搭脚手

37、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开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

38、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根底上到达对当前所学概念比拟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奉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 支架式教学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1、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深受目前西方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

39、、以技术学为根底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根底的学习。 2、 研究主题真实化或问题化;研究过程自主化、弹性化;3、 抛锚式课程实例: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开发的两个工程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理论一、 创造性思维的6个组成要素(一) 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横纵思维。(二)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 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2、 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3、 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4、 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5、 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第四节 多元智能理论一、 对传统智力的反思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

40、(一) 传统智力定义1、 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2、 一个人的智能实际上是指解答智能测验题IQ的能力或善于应试学习能力倾向测验SAT的能力。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二) 对所谓“弱智的反思-以舟舟为例(三) 多元智能的诠释1、 八大智能: 参考教科书85页 2、 言语语言智能3、 数理逻辑智能4、 视觉空间智能5、 音乐韵律智能6、 肢体运动智能7、 人际沟通智能8、 自我认识智能9、 自然观察智能(四) 案例-视觉空间智能在语言教学中成功应用(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

41、元智能的开展1.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开展的活动平台;2.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开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3.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开展;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展。六、作业和思考题1分析比拟现行两种教学结构有何特点;2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客观主义知识观有何异同?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是什么?4.现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能提供哪些支持?七、参考文献1. 2. ;4.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 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

42、中的运用?.开明出版社,2021年。7. 谢利民,?现代教学根底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八、课后分析1. 关于教学结构的分类及其特点,学生理解较为狭隘。有益的做法是将这一概念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概念加以比拟并能举例说明。2. 深刻理解建构主义的知识观需要较为翔实的资料与深刻的解读,因为这一观点既是哲学上关于知识本质、来源等问题的认识对象,同时也和目前的知识管理等实务紧密相关。3. 建构主义的策略观内容非常丰富,假设一一加以解读,课时无法保证。这样,一方面将支架式策略与抛锚式策略讲解透;一方面可以以课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其他的策略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从而完善学生关于这一块知识的

43、理解。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理解教学环境包含的要素;2. 掌握典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类型与特点;3. 掌握教学设计的概念及典型教学设计模式;4.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5.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方法;6. 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分类与特点;7. 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搜集、开发、建设与管理的途径与方法;8. 了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管理方法。二、教学重点1. 典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类型与特点;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方法;4. 教学资源的搜集、开发、建设与管理的途径与

44、方法;三、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过程;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方法;3.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课堂讲授、板书;2. 课堂小组讨论与师生共同讨论;3. 多媒体课件演示;4. 学生作业展示;五、教学过程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环境一、 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一) 教学环境的含义1、 学术界关于教学环境概念的界定:1) 教学环境主要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2) 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3) 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4) 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所。5) 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

45、育环境2、 教材中的定义:教学环境: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两局部,显性环境主要包括教学仪器、设备、教室内外等物理设施,隐性环境那么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气氛、习惯、标准、人际交往气氛以及心理适应等。 3、 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环境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所创立的教学环境,是信息化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与条件。这种教学环境包含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所有条件和因素,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时空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等条件和因素的集合。 (二) 教学环境的要素及结构关系(三) 教学环境要素分析1、 物理教学环境1) 涉及到

46、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放置与分享、技术支持、平安与卫生、光线、桌椅摆放以及每个学生和班级小组使用的时机、教师和学生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否受到影响 2) 基于网络的物理教学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的设计,而是隐含着很多观念和人文因素,对学生的认知开展和情感价值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影响 3) 教室空间布局主要涉及空间大小、桌椅选择、桌椅排列的形式等,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学观念,传递着情感,为学生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文根底 2、 技术教学环境1) 可分为两类: Ø 可利用的信息技术环境Ø 经过设计的信息技术环境 2) 技术的教学环境设计涉及: Ø 支持教学的一些根本

47、效劳系统和软件的配备 Ø 支持教学的一些专用平台和网站的设计 3) 不仅仅是系统或平台、软件和资源的简单集合,对技术教学环境的设计还要兼顾多种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4) 技术教学环境对教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影响也更大 5) 学习的技术环境设计不仅包括资源的设计,还包括支持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或系统的设计 3、 情感教学环境1) 对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而且是隐形的,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2) 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快、平等的情感环境,鼓励学生彼此学会欣赏与感谢,学会容忍他人 3) 从学生的角度,人际交互主要有三个方面:生生交互、生师交互、生社交互、

48、生生交互有两种形式:由于交流需要而自发产生的交互、基于学习任务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而形成的交互 4) 生师交互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5)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与社会的交流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必须重视人际交互设计(四) 典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组成及特点补充有关“网络视频教学系统、虚拟仿真型教学系统、虚拟实验系统、E-Learning教学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等的相关内容1、 投影多媒体教室;1) 是一种接受、闭合型教学系统,师生之间存在双向交流,多媒体设备主要起演示教学内容作用,利用视音频多媒体的优势,以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49、,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 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维护容易、价格低廉,最为常见 3) 媒体主要由教师使用,主要起助教作用 4) 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控制者,如使用不当易成“电灌2、 多媒体网络教室;1) 三种根本方案:纯硬件、纯软件、软件硬件结合 2) 主要功能:视听教学、实时监控、控制、分组管理、交互辅导 3) 优点: Ø 可以轻松实现集体授课、协作式学习、个别辅导、探索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Ø 生生、生师沟通方便,与外界联系方便 Ø 教师监视功能易发挥,学生自主性也强“主导主体相结合 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应用类型 同步Synchronism 异步As

50、ynchronism 同地 个人 PC-CAI、放像机、虚拟现实等 教科书、电子笔记本、电子辞典等 小组 讲授、讨论、录像放映等 录音、录像、练习等 群体 多媒体课堂,网络教室等 电子阅览室、教学局域网等 众体 影院、会堂、报告厅等 图书馆、学习资源中心等 异地 个人 、 、网络视频 等 E-mail、电子查询、网络信息检索等 小组 聊天室、电子论坛等 电子座、E-mail、网络课件 群体 视频会议、虚拟教室等 BBS、校园网、网络课程、虚拟学堂等 众体 播送电视、视频会议系统等 Internet、互联网、数字图书馆、电讯新闻组 六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点1) 教学信息多媒体化2) 学习资源共享化

51、3) 学习活动合作化4) 自主学习个性化5) 教育管理自动化 第二节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一、 教学设计概述(一) ID的概念;1、 ID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 (二) ID特点;1、 ID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对教学系统的核心要素进行系统设计,也就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系统设计与安排 2、 ID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与方法,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指导实际教学过程、为“如何教及“如何学提供具体处方的规定性理论 (三) ID理

52、论根底1、 ID的理论根底: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四)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二、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一)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1、 优缺点;优点:1) 以教师为中心,面向教师的“教 2) 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3) 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打根底是有利的缺点:1) 重“教轻“学 2) 无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2、 一般模式过程与要点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3在上述分析的根底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4在上述分析的根底上,选择教学媒体;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

53、评价;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应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二)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1、 优缺点;1) 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的“学 2)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对创新精神培养大有好处2、 一般模式过程与要点1) 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2) 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3) 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到达自主建构的目标;4) 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5) 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

54、意义的根底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三)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四、 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一) 表达式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1、 课题名称 2、 课题概述 3、 教学目标分析 4、 学习者特征分析 5、 学习任务分析 6、 资源 7、 教学活动过程 8、 评价 9、 帮助与总结 (二)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1、 教学内容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3、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4、 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运用 5、 形成性练习题和开放性思考题设计 6、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第三节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一、 信息化学习资源概述(一)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概念;1、 学习资源;1) 学习资源是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