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_第1页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_第2页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_第3页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_第4页
土壤环境与常见的林木病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姓名:专业:专业:学号:学号:201x年年12月月_一、林木病害的概念林木病害林木病害就是树木受有害生物侵害和不良就是树木受有害生物侵害和不良环境条件影响环境条件影响, ,使使正正常常的生理程序遭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受到破坏,生长的生理程序遭到干扰,细胞、组织、器官受到破坏,生长发育受阻发育受阻, ,有生理上有生理上和形态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发生一系列失常的失常的现象。现象。杉木黄化病苹果缺铁症杨树白纹羽病紫荆黄化病怎么分类?怎么分类?柑橘黄龙病二、林木病害的分类按是否传染分:按是否传染分:一、一、非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也叫生理病害也叫生理病害, ,没有没有病症病症, ,系由系由土

2、壤土壤、水分、温、水分、温度、光照等不适宜度、光照等不适宜, ,或营养失调、有毒物质污染等不利于林木生或营养失调、有毒物质污染等不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所引起。这类病害不能进行再传染;长的环境条件所引起。这类病害不能进行再传染;二、二、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 ,有明显的病症有明显的病症, ,系由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系由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类菌质体、寄生性种子植物, ,以及线虫和蜡类等有害生物侵害引以及线虫和蜡类等有害生物侵害引起。起。按发病部位分:一.地上病害地上病害,即表现在地上的茎、叶、花、果上的病害类型;二.地下病害地下病害,即林木根部病害。按传播途径

3、分可分为气传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虫传病害等。林木的病害很大一部分都与土壤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土壤的林木的病害很大一部分都与土壤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机质、其他微生物等。理化性质、有机质、其他微生物等。病状、病症、症状:病状、病症、症状:病状病状:林木受病后,首先在生理上,如核糖体的合成,酶的活动,:林木受病后,首先在生理上,如核糖体的合成,酶的活动,呼吸,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代谢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干扰,生理改变呼吸,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代谢方面受到一系列的干扰,生理改变的进一步持续和深化必然导致林木解剖和形态上的变化,植物生的进一步持续和深化必然导致林木解剖和形态上的变化,植物生病

4、后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解剖上的形态特征称之为病状。病后所表现出来的生理、解剖上的形态特征称之为病状。病症病症:在表现病状的同时,某些生物性病原经过寄主体内的生长:在表现病状的同时,某些生物性病原经过寄主体内的生长发育后,也可能在植物的外表显现出黄粉、白粉、霉层等特征,发育后,也可能在植物的外表显现出黄粉、白粉、霉层等特征,我们把这些有病原物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之为病症。我们把这些有病原物表现出来的特征称之为病症。以上两者合称为以上两者合称为症状症状。土壤与林木病害土壤与林木病害非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生理病害)(生理病害)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1.土壤营养缺乏所致的病害缺铁缺铁症症缺镁缺镁症症缺硫缺

5、硫症症缺磷缺磷症症缺硼缺硼症症缺铜缺铜症症2.土壤盐碱所致的病害3.涝旱所致的病害4.温度不正常所致的病害5.土壤中有毒物质所致的病害低温危害低温危害高温危害高温危害1.1.真菌病害真菌病害 2.2.细菌病害细菌病害3.3.病毒病害病毒病害4.4.线虫病害线虫病害三1.常见的林木土壤致病中的非传染性病害树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树木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 ,而而且需要铁、镁、钙、硼、锰、硫、铜等多种微量元素且需要铁、镁、钙、硼、锰、硫、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缺一其中缺一不可不可, ,如果土壤中某种元素不足如果土壤中某种元素不足, ,或

6、不能被树木吸收利用或不能被树木吸收利用, ,树木就树木就会患缺素症。会患缺素症。1.1.土壤中营养贫乏所致的病害土壤中营养贫乏所致的病害缺铁症缺铁症1缺硼症缺硼症5缺镁症缺镁症2缺硫症缺硫症3缺磷症缺磷症4缺铜症缺铜症62.2.土壤盐碱所致的病害土壤盐碱所致的病害一般盐碱土中含钠盐钙盐镁盐使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高一般盐碱土中含钠盐钙盐镁盐使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高, , 就降低就降低了根的吸收力了根的吸收力, ,使树木发生与旱害相似的病态。种子在盐碱土中使树木发生与旱害相似的病态。种子在盐碱土中萌发迟缓或停止萌发迟缓或停止, , 叶黄或萎蔫叶黄或萎蔫, ,幼树也极度衰弱。幼树也极度衰弱。在盐碱地带育

7、苗造林在盐碱地带育苗造林, ,应选择抗盐树种应选择抗盐树种, ,增施有机肥提高树木抗盐增施有机肥提高树木抗盐力。此外力。此外, ,灌溉洗盐、松土、覆盖土表防止盐分上升、深耕、开灌溉洗盐、松土、覆盖土表防止盐分上升、深耕、开渠等都有助于除盐。渠等都有助于除盐。3.3.涝旱所致的病害涝旱所致的病害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在体内水分饱和的状态下进行。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在体内水分饱和的状态下进行。 急剧急剧干旱时干旱时, ,幼苗常发生萎蔫或死亡幼苗常发生萎蔫或死亡, , 叶枯的特点是从叶尖、叶缘开叶枯的特点是从叶尖、叶缘开始枯黄。林木长期处于水分不足始枯黄。林木长期处于水分不足, , 虽不萎蔫虽不萎

8、蔫, ,但一般植株瘦弱矮但一般植株瘦弱矮小。小。相反,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氧气缺乏,氮素流失,而嫌气细菌相反,土壤中的水分过多时,氧气缺乏,氮素流失,而嫌气细菌活跃,产生有机酸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林木根部,产生腐烂,地活跃,产生有机酸等有毒物质直接毒害林木根部,产生腐烂,地上部分也随之枯萎。上部分也随之枯萎。4.4.温度不正常引起的病害温度不正常引起的病害低温引起的病害低温引起的病害 . .寒害寒害 指气温降至指气温降至00以上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寒害的以上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寒害的原因是低温造成植物代谢紊乱,膜性改变和根系吸收力降低等。原因是低温造成植物代谢紊乱,膜性改变和根系吸收力降低等。 .

9、.冻害冻害 指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指温度降至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的伤害。 . .冻举冻举 间接地低温危害,指土壤反复、快速冻结和融化间接地低温危害,指土壤反复、快速冻结和融化引起的伤害。引起的伤害。 . .生理干旱生理干旱 冬季或者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冬季或者早春土壤冻结时,树木根系不活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不动,这时如果气温过暖,地上部分进行蒸腾,不断失水,而根系不能及时加以补充,时间久了就会枝叶干枯或死亡。能及时加以补充,时间久了就会枝叶干枯或死亡。高温引起的病害高温引起的病害 根颈灼伤根颈灼伤 指土表温度过

10、高,灼伤幼苗的根颈。指土表温度过高,灼伤幼苗的根颈。5.5.土壤中有毒物质所致的病害土壤中有毒物质所致的病害由于不正确施用农药、除草剂等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土由于不正确施用农药、除草剂等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土壤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物质过多在土壤中富集时对林木造壤有毒物质或重金属物质过多在土壤中富集时对林木造成的病害。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发病比较明显,如化工厂成的病害。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发病比较明显,如化工厂附近,被严重污染的河流附近等,这类病害对林木造成附近,被严重污染的河流附近等,这类病害对林木造成致命的伤害。致命的伤害。三三2.2.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非传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非传染性病害的共同规律

11、非传染性病害的共同规律 病害发生量大,普遍;病害发生量大,普遍; 病害分布往往成片,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病害分布往往成片,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植株间病情差异不大。植株间病情差异不大。 可采用的化学诊断方法有可采用的化学诊断方法有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 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 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 接种试验法接种试验法四四, ,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寄性种子植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及寄性种子植物引起的病害等。其中物引起的病害等。其中, ,真菌病害约占林木病害的真菌病害约占林木病害的80 80 以上。以上。植株受到传染性病害侵染后在解剖

12、上发生的变化大致可以分成三植株受到传染性病害侵染后在解剖上发生的变化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种类型:增生型增生型 受病后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这种病原反映受病后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这种病原反映在形态上则表现为肿瘤及丛枝等现象;在形态上则表现为肿瘤及丛枝等现象;减生型减生型 受害部分变现为细胞的体积减小,数量减少,细胞结构受害部分变现为细胞的体积减小,数量减少,细胞结构发育不充分等特点,反映在形态上往往表现为小叶、黄化等现象;发育不充分等特点,反映在形态上往往表现为小叶、黄化等现象;坏死型坏死型 病部细胞和组织坏死或被解体,形态上表现为坏死斑和病部细胞和组织坏死或被解体,形态上表

13、现为坏死斑和烂腐等现象。烂腐等现象。在许多集体病害中,往往不是表现为某种单一病变型,在许多集体病害中,往往不是表现为某种单一病变型,而是两种或者三种病变型。而是两种或者三种病变型。1.1.几种真菌的病害几种真菌的病害. .白纹羽病白纹羽病白纹羽病也是一类真菌病害,致病原在土壤中,白纹羽病也是一类真菌病害,致病原在土壤中,初始侵入林木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初始侵入林木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层或根状菌丝,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层或根状菌丝,在腐朽木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针、在腐朽木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针、阔叶树及果树。阔叶树及

14、果树。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加强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根本性措施。根本性措施。 2.2.适当施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地适当施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地下水位。下水位。 3.3.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进行化学防治。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进行化学防治。 4.4.增施有机肥在根腐病的防治上有一定的效果。增施有机肥在根腐病的防治上有一定的效果。 . .根腐病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病原菌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在土壤内,根腐病是由病原菌的菌丝体和菌核潜伏在土壤内,属真菌病害,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属真菌病害,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浸染。染病林木的病根表面呈紫色或

15、红部接触后被浸染。染病林木的病根表面呈紫色或红色,病株叶簇萎蔫、卷缩,叶片失水青干,枝条干色,病株叶簇萎蔫、卷缩,叶片失水青干,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多种林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多种林木树种均有被侵染的可能。木树种均有被侵染的可能。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种子、插穗消毒。种子、插穗消毒。2 2苗床土壤消毒。苗床土壤消毒。3 .3 .药剂防治。药剂防治。4 4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2.2.细菌及其所致的病害细菌及其所致的病害林木病原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多数为林木病原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多数为土壤习居土壤习居菌

16、菌。细菌不能穿透树木表皮侵入,只能通过自然孔口。细菌不能穿透树木表皮侵入,只能通过自然孔口(气孔、皮孔等)或伤口侵入。感病植株、病株残体(气孔、皮孔等)或伤口侵入。感病植株、病株残体及土壤是林木病原菌的初侵染源。林木受害后表现斑及土壤是林木病原菌的初侵染源。林木受害后表现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点、腐烂、枯萎、畸形等症状。杨树根癌病、苹果毛根病都是杨树根癌病、苹果毛根病都是危害较大的细菌病害。危害较大的细菌病害。杨树根癌病杨树根癌病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幼树的根颈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幼树的根颈处,发病初期病部出现瘤状物,以后瘤渐增大,肿瘤大小不等,数量不定。由瘤状物,以后瘤

17、渐增大,肿瘤大小不等,数量不定。由于根系受到破坏,重则引起全株死亡,发病轻的造成植于根系受到破坏,重则引起全株死亡,发病轻的造成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叶色不正。株生长缓慢或停止,叶色不正。发病规律根癌病菌主要存活于癌瘤的表层和土壤中,病发病规律根癌病菌主要存活于癌瘤的表层和土壤中,病原细菌从伤口入侵,经数周或原细菌从伤口入侵,经数周或1 1年以上可出现症状。细年以上可出现症状。细菌侵入寄主后主要在皮层细胞中定植,其致病因子菌侵入寄主后主要在皮层细胞中定植,其致病因子TiTi质质粒部分整合到寄主细胞的粒部分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DNA上,致使皮层细胞迅速大上,致使皮层细胞迅速大量增殖。沙壤土偏碱且

18、湿度大利于发病,连作苗圃发病量增殖。沙壤土偏碱且湿度大利于发病,连作苗圃发病重。苗木根部伤口多利于发病。重。苗木根部伤口多利于发病。具体的林木细菌病害举例具体的林木细菌病害举例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加强检疫; 2、育苗前对苗床用氯化苦熏蒸消毒; 3、生物防治。杨树根癌病3.3.病毒和类菌质体所致的病害病毒和类菌质体所致的病害由由病毒病毒、类病毒类病毒、类菌质体类菌质体、类立克次体类立克次体引起的林木引起的林木病害统称为林木病毒病害。这类病害主要为害阔叶树病害统称为林木病毒病害。这类病害主要为害阔叶树, ,很少为害针叶树。可通过土壤生物及土壤传播。很少为害针叶树。可通过土壤生物及土壤传播。病毒是活细胞内寄生物病毒是活细胞内寄生物, ,离开活体不能繁殖离开活体不能繁殖, ,在人工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基上不能生长。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 ,即改变寄主的即改变寄主的代谢途径代谢途径, ,在寄主细胞中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在寄主细胞中合成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从而形成新的病毒。形成新的病毒。类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