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_第1页
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_第2页
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_第3页
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_第4页
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抗滑桩井口及井下加固措施1 .工程概况我部目前已启动了第2、3、4排抗滑桩桩孔施工,在开挖过程中,有部分桩孔发生上节护壁后方土石坍塌事故,根据已揭露的地质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抗滑桩土体坍塌:(1)抗滑桩施工区域属于崩坡堆积体,土体构成复杂、整体性和自稳性差;2 2)土体较松散,部分地段为碎石堆积,护壁混凝土与土体粘结性差;3 3)抗滑桩浅表层土体孔隙率大,造成透水率大;4 4)施工中多孤石堆聚,开挖清除孤石过程中,机械设备对孤石后部土体的扰动大。土石坍塌后,护壁后方形成空腔,造成护壁悬空,空腔内孤石碎石土随时可能再次塌方,砸伤工人。土体的不稳定性,造成抗滑桩开挖过程中,护壁随时有下坠和变形

2、的可能,现已对工人安全及施工进度产生了明显影响。2 .解决方案对于抗滑桩土方坍塌问题,拟在抗滑桩桩口设置“井”字梁,防止锁口及护壁下沉;并对浅表层(锁口以下6m范围)抗滑桩护壁采取灌浆加固措施,增大壁后土体整体性,防止孔壁坍塌。暂定注浆孔孔径不小于50mm,孔深不小于3m;布孔间距50cm,每米一排,环向布置。注浆压力0.20.3Mpa。注浆完成24小时后,原孔位钻孔,施作128注浆锚杆用于锚固,锚杆外露2030cm。若注浆施工后,护壁受侧向土压力作用仍产生突出变形,则采用工字钢加工“十”字撑进行支撑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再确定是否增加深度3 .施工方法3.1 锁口施工为防止锁口及护壁

3、下深,锁口加设“井”字梁,桩井锁口配筋图见3-1,锁口钢筋使用量见表3-1.N1:25201'】TIN5:381639N12:4016020上层N11:216下层N10.225上层N9:816干层N8:825上层N7:216下层N6:225N4:401639图3-1桩井锁口配筋表3-1抗滑桩锁口钢筋量统计表编号直径(mm型式聿根长度(mm根数总长度(m总忘量(kg)N1电253/643572578.6302.61N4电16伤2244048.877.104N541629黄9843869.92110.474N6电25600021246.2N7R16600021218.96N8电25225|

4、81869.3N9<5_1622581828.44N10R25700021453.9N11£16700021422.12N12包1629101024264050.479.632合计808.74“井”字梁连同锁口同时浇筑,具体施工方法参照抗滑桩锁口施工方案3.2井壁加固措施3.2.1施工工艺测定孔位一钻机就位一钻孔一灌注水泥浆一原孔位钻孔一植入锚杆钢筋一进行下层作业3.2.2施工准备(1)固结灌浆浆材采用纯水泥浆,水泥标号为P.O42.5级(2)注浆施工前,对钻机、注浆泵、搅拌机等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3.2.3钻孔(1)固结灌浆的所有钻孔,统一进行编号。

5、孔位布置见图3-2.图3-2井壁固结注浆孔位布置图灌浆孔编号由桩号、护壁节数、孔号组成,X-Y-Z-Q”表示:第X排第Y个桩第Z节护壁第Q个孔,其余类推。每节护壁暂定一排钻孔。(2)开孔位置和终孔深与设计的偏差不应超过10cm。(3)钻孔孔径采用小口径,孔径不小于小50mm。3.2.4压水试验(1)选择有代表性的灌浆孔进行灌前压水试验。(2)压水试验压力采用该孔段灌浆压力的80%o(3)压水试验吸水量的稳定标准为:将压力调到规定数值并保持稳定后,每5min测一次,连续四次测读压入流量,当测试成果符合下列标准之一时,试验工作即可结束,并以最终测读流量作为计算流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值的1

6、0%。3H次测读流量均小于1.0L/min。3.2.5灌浆(1)对灌浆材料的要求日灌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应不低于42.5MPa,其细度要求为:通过70叩标准筛的筛余量应小于2%,水泥应保持新鲜,受潮结块者不得使用。g灌浆过程中若发生意外,说明局部区域水泥灌浆效果不好时,应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共同研选合适浆材。(2)灌浆方式。采用孔内循环法进行固结灌浆,射浆管距孔底不宜大于0.5m,接触段灌浆时,灌浆塞应阻塞在岩面以上0.2m处。空用全孔一次钻灌。(3)灌浆压力及压力控制灌浆压力:混凝土厚02m时灌浆压力采用0.3Mpa。0口遇承压水,应考虑承压水头的影响,适当

7、提高灌浆压力以保证灌浆质量。寸灌浆压力的控制,应结合受灌区地质条件和透水性、吸浆率,浆液稠度及其变换一同考虑。一般,当吸浆率较小时,应灌稀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规定压力,吸浆率较大时,应灌浓浆,稍缓慢地升到规定压力。若预估在规定压力下的单位吸浆量不超过30L/min,且地质等条件允许,可优先采用“一次升压法:但当规定压力下的吸浆量超过30L/min,或因地质等条件不允许时,则应采用“分级(二至三级)升压法”控制灌浆压力。作为控制降级或升级的单位吸浆量的上、下限值,单位吸浆量的上、下限值初拟为50L/min和30L/min。两种升压法的适用部位,分级数及级差、“上、下限值”等具体事宜,待现场进一步

8、共同商定和调整。町L口回浆管上均应安装压力表,压力表的压力峰值均应测记,压力的控制和调整,应以回浆管压力表压力为准,但当孔内吸浆量较大暂无回浆时,则以进浆管压力调控灌浆压力,严防因超压导致抬动破坏。(4)浆液变换灌浆浆液浓度,应由稀到浓,逐级改变,浆液的水灰重量比,建议采用2:1、11、0.81、0.5:1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一般采用21。g灌浆的时候,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少,或当吸浆量不变,压力均匀升高而未超过规定压力时,灌注工作应持续下去,不应改变水灰比。色下列变浆标准供施工参考:1)当某级浆液的灌入量已达300L以上,而灌浆压力和单位吸浆量均无改变;或当灌入量已达400L以上

9、,而单位吸浆量仍大于其“起始单位吸浆量”的3/4时,应变浓一级灌注。2)一般不要越级变浆灌注,但当单位吸浆量大于3040L/min时,可视具体情况越级变浓。(5)灌浆结束。同结灌浆作业应连续进行,不得无故中断,达到结束标准后终止。年浆结束标准1)在规定压力下,如单孔的单位吸浆量不大于0.4L/min,再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2)在规定压力下,如单孔的单位吸浆量小于1L/min,并延续了60min,也可结束灌浆。(6)封孔O孔灌浆工作结束后,及时采用机械妥善封孔,封孔浆液比级不低于0.5:1,要求封孔回填料与孔壁紧密胶结,回填料本身也应填密压实。裂段以内的灌孔,可采用“机械压浆法”封

10、孔,即将胶管(或铁管)伸入至孔底上0.5m处,用灌浆泵或砂浆泵以胶管压入浓水泥浆或0.8:1:0.6(水:水泥:砂)的水泥砂浆,挤出孔内积水稀浆。随压入浆体之浆面上升,徐徐上提胶管,一定注意管口总须埋入上述浆面下至少1m深,直到孔口返出压入浆体,方可慢慢抽出胶管。色当灌浆结束时灌注的水泥浆已浓于0.6:1,则可不再作封孔灌浆,待水泥浆(至少24h)沉淀凝结后,排水清污,用“机械压浆法”补封水泥砂浆。如孔待凝至少24h后,均应对孔表尚未填满压实部分排水去污,进行必要的消除,用干硬性水泥砂浆补封填实。灌浆结束后,因故24h内未能封孔,应采用风水轮换冲洗孔壁(必要时还应先行扫孔),洗净后吹干积水,再

11、用“机械灌浆法”封孔。OS有承压水的灌孔,封孔后应采取措施塞紧孔口,严防承压水将浆液带出孔外,影响工程质量。3.2.6特殊情况处理(1)用浆灌浆过程中发生用浆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措施:O口被用孔正在钻进,应立即停钻。g用浆量不大时,可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置:1)当被用孔不具备灌浆条件时,可在灌浆的同时,向被用孔通入低压水冲洗、平压,间歇放浆,使水泥浆不致充填孔内。2)若具备灌浆条件,最好还是通水冲洗,尤其是万一当灌用孔排序不同时;当然也可以并组同灌,据实视其利弊和方便与否而定。色当用浆比较大,不宜通水,或通水效果不佳时,可按下面四种情况处置。1)不具备灌浆条件,且用浆灌注的浆液比3:1稀时,应立

12、即停灌,并冲洗干净,待被用孔具备可灌条件时再洗缝同灌。具备灌浆条件,可并组同灌。3)被用孔只有12个,且灌注浆液水灰比达到3:1或更浓,仅因被用孔没有洗缝,但经分析认为影响不大时,也可并组同灌。4)确实不具备灌浆条件,浆液又浓至3:1时,可用灌浆塞阻塞在被用孔用浆部位上方1-2m处,待灌孔灌浆结束后,立即将被用孔去塞,扫孔洗净,待后再灌。色当较多用孔并组同灌时,可采用多机(一泵一孔或几个并联组或其组合)同灌或分隔封闭分区灌注,封闭后24h再进行各封闭区的灌浆。用通孔并组灌浆时,一般宜留出一定数量的孔排水稀浆,当排出浆液与进浆比重接近时,排浆孔间歇放浆,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但若灌浆过程中放不出浆,则并组同灌。e用通灌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抬动,一般宜按各孔中最小的灌浆压力灌注。灌浆过程中,若发生与各类预埋仪器、倒垂孔、测压管(但它一般在灌后钻设)等串通时,应立即停灌,并通清水冲洗,直至被审部位水澄清后30min止,并待专门研究处理措施。(2)冒浆灌前冲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