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学设计1 【设计思想】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结合高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和社会实际, 设疑问难, 循序渐进, 用丰富而生动的现实材料来引出和论证相关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精神,课前准备充分,课上组织讨论,提高认识,并将思想认识内化,避免空洞说教和简单灌输。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1) 联系的含义(2) 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3) 整体与部分的含义(4) 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5) 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理解:(1)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 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1
2、)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 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2) 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和多样性, 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3、 【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4、 【整体感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3、把握联系的普遍性、 客 观性和多样性,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 学。5、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把握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和多样性, 学 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 、出示小组自主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第一小组:归纳:联系的普遍性和方法要求。举例:说出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辨析: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直接联
4、系。第二小组:归纳:联系的客观性和方法要求。举例:说说生活中违背联系客观性的事例。辨析: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第三小组: 归纳:联系的多样性和方法要求。举例:请说出生活中能反映联系的观点的成语或俗语。第四小组:归纳: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和方法要求。分析: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互依存(整体离不开部分)、相互影响(部分对整体的影响) 。2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 (部分离不开整体)3“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部分离不开整体)4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部分对整体的影响)5牵一发而动全身。 (部分对整体的影响)6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由许多木板组成
5、,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部分对整体的影响)(3) 、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老师进行点评和归纳。( 四 ) 、合作探究怎样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设置活动: 为三个和尚设计管理组织方案, 使他们协调统一始终有水喝。 比比谁的方案最有创意!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很有创意,无论哪种方案,同学们都考虑了从整体着眼, 优化组合,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设计了一些方案,我们看他是怎么设计的: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水缸就满了。第二座庙:老和尚立了新庙规,三个小和尚,谁水挑得多,晚上吃饭加道菜;谁水挑得少,没菜,
6、吃干饭。这一来,小和尚们争着挑水,一会儿庙里的水缸就满了。第三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山上的竹子很多,咱们干嘛挑水呢!砍一些竹子,打通它,连成一个输水管,河边装一个粘辘。第一个和尚摇粘辘,水桶上去了;第二个和尚站在高处,把水桶里的水灌入水槽;第三个和尚在庙里接水 :把水缸装满。三个小和尚分工不同,三天一轮换。教师归纳总结:第一座庙的和尚发明了接力挑水法,靠的是协作、团结的 精神,搞了 “机制创新”。第二座庙的和尚订了新的庙规,这就是 “管理创新”。第三座庙的和尚用竹子做成输水管道, 三个和尚靠技术创新解决了吃水问 题。(五)、归纳小结我们今天主要内容就学到这,请同学们(可以选一位或几位同学)把今
7、天所 学的内容归纳一下。教师归纳总结、升华。(六)、课堂练习步步高课时规范训练297 298页课件展示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0c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c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些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也不会下雨的。此时,如果人工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讨论:(1)根据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分,自然降雨与人工降雨分别属于什么联 系?(2)自然降雨早在人类产生之前就产生了的,这种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 观的,但人工降雨浸透了人的目的性与创造性,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 客观的吗?(3)我们肯定联
8、系是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又认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这两种说法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自然降雨是属于自在事物的联系,而人工降雨是属于人为事物 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即使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浸透了人的目的性、 能动性,但是,第一,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的状态,只是改变了 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使联系形式多样化。第二,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为内容才能办得到,否则任何建立新 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课堂探究:(每一探究题先独立学习3分钟,理出答题思路;之后小组交流3分钟, 写出集中小组意见的答案。预备展示。)探
9、究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切实做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 环境保护的工作,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观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前 进。请用有关哲理说明为什么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答案:(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的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10、。(2)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经济发展要依靠人的劳动和聪明才智,而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使资源的人均量减少,而人类为了生存,就要不断的索取资源。资源的滥用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3)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自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使之向良性 循环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不仅影响当前的发展,而且会殃及后代,祸及子孙。 探究二: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
11、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结合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 1 ) 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 2 )从联系的客观性看,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 3 )从联系的多样性看,事物的联系是多
12、种多样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巩固练习:( 10 分钟)1.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A、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B、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想怎么联系就怎么联系2. 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说明A、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G人们不能否认事物时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
13、、相互制约的3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C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4. 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掠夺式地开采资源。 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 事物
14、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B.C.D.5.外来生物入侵造成严重危害的事实启示我们A.必须杜绝外来生物的引进,保护本地原有生物 B .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不可改变的C.必须承认物质世界的本原D.要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提高实践运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6.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这段话告诉我们自然界是客观的,人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性要正确对待联系的客观性在把握事物时不能仅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忽视那些间接的、
15、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做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A.B.C.D.7. 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法,其哲学依据是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A、B、G R8. (广东)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 .联系的客观性 C .联系的主观性 D .联系的普遍性9请判断分析: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2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3、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4、人为事物的联系呈
16、现“人化”特点,所以是主观的。()(10分钟 ) (请思考下列各题所考察的知识点, 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1、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下列对联系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B.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C. 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D.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 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 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掠夺式的开采资源。 这
17、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 B. C. D.3、从调查来看,鸡年结婚的比较少,主要源于“鸡年不宜结婚”的迷信说法。“鸡年不宜结婚”的说法A 、 体现了事物之间总是无条件的发生着各种联系B 、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C 、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4、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获得各种信息,购买所需物品,并能与远隔千里之外的朋友聊天、讨论
18、问题,各抒己见。这说明A 、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联系B 、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呈现着“人化”的特点C 、 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D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5、“鱼离不开水,瓜离不开秧”这一俗语揭示的是A、 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 B 、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C 、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D 、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6 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 表明:A 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 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D 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7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个“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这位老板的认识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B.割裂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C.否认了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驻村工作队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模版
- 湖南省湘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济宁三模)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规范
- 中职学生政治思想个人总结模版
- 前台收银年终总结模版
- 症状性癫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 第11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 解码新质生产力
- 离心泵操作与维护培训
- 向政府写诉求书范文(精选12篇)
- 通用长期供销合同范本
- 电视节目策划学胡智峰
- 2023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测试A级理论复习资料
- 建筑业企业资质职称人员相近专业认定目录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追求有意义人生
- 生产车间如何节能减耗(课堂PPT)
- 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回弹计算
- 横向项目结题证明模板
- Y3系列三相异步电机产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