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巩固个生字,会写个字。、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二五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五自然段。、从小村庄的前后变化中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学习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再一次回到这个小村庄以前,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故事里的词语。、出示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
2、湛蓝深远、清新甜润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读这些词语?、自由读、齐读。、教师出示句子提示:师:谁能用上面的词语来说说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试一试。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村前河水(),天空(),空气()。(自由读、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二、研读文本,读中释疑、选择问题,自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自然段。请你想一想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你可以在书本上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一划,反复朗读体会。学生自读课文,划词句或写批注,教师巡回指导。、交流反馈,
3、精读课文:师:村民们靠着锋利的斧头得到了什么?“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自由读,问: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砍掉了许多树”或者“多”,从哪里看出来?“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大量” 点红词语,指名读这“各式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头、犁)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树木变成了房子、工具、家具和柴烟,还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了变成了)(学生可能回答:变成了木桥、小船、等等)(如学生说出“()的(),则引导:你已经会用书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让我们最后来读读这个句
4、子吧!齐读师:孩子们,你现在就是小村庄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栋栋房子,家里多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应有尽有的家具,你们觉得这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板书“()的”(学生可能回答:有用的,值钱的,带来幸福的等等)教师随机板书。如学生出现“害人的”等回答,则引导说出想法后,留待下文解决。师:孩子们,你们中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那么,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师: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而一场洪水却让你们失去了一切,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的 自然段,找一找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
5、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自由读句,问:你读懂了什么?(生可能答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拎”:如学生直接讲明原因,则:你抓住了这个“拎”字,体会得多么细腻!如学生未能讲到“拎”:则教师引导:你能给它换个词吗?(“拿、抓、捡”等等)这么多词都可以,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个“拎”呢?“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指名读。、“谁谁”:你能给这些“谁”取取名字吗?、“一棵一棵”:指名读(你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师的心上!)师引读:不管是谁,不管什么原因,村民们都能随随便便地砍树,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
6、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你觉得他什么地方读得最好?(可能为“一年年一代代”、“不断”、“裸露”等)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树木随着时间不停地减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扩大”。指名读。师:一年年,一代代,小村庄里的变化就只有这些么吗?(不是)从哪看出来?(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们,从这六个小点儿里我们望过去,再望过去,你看到了什么?(空气不断被污染,河水不断变黑)师:在人们不断挥舞手中的斧头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绿色的树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无情地吞噬曾经茂密的森林。(边说边出示树木被破坏的组图)师: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那个雨水奇多
7、的八月让村民们永生难忘!出示:“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孩子们,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问:“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可以看出大雨没喘气?你能把“没喘气的大雨”读出来吗?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 “下了五天五夜”读了这些词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可能回答:人们呼救的,婴儿啼哭的,洪水冲击的咆哮声)课件播放课件(洪水咆哮)让我们一齐来经历那个八月,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齐读。三、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一场洪水过后,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读第自然段。、师:“什么都没有了”,没有
8、了什么呢?(出示:_没有了,_没有了,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从课内的到课外的)、师:各式各样的工具(没有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没有了),优美的环境(没有了),眼前不错的生活(没有了),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没有了),就连许多鲜活的生命也(没有了),什么都_(没有了)。、师:孩子们,再让我们回头来看一看早先的小村庄吧。山上的森林是那么_,村前的河水是那么_,天空是那么_,空气是那么_!而此时此刻,却什么都没有了。、出示后半句: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指名读。齐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什么都没有的心情吧!)、师:现在你再来看看,这到底是一把什么样的斧头?(生可能答:“
9、锋利的、害人的、破坏环境的、疯狂的”教师随机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否认前面的几种说法,教师随机擦去。)如学生没有否认,则教师引导,“现在,它还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吗?”教师擦去先前的板书。)小结:师:正是这把曾经给村民们带来幸福和财富的斧头,如今却毁掉了这一切。正是这把斧头把原本美丽的小村庄,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教师板书“美丽”和“什么都没有了”)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观察板书,思考讨论:师:孩子们,请你看看这把斧头,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如果这把斧头(人们)
10、不是乱砍滥伐,原本可以为村民们带来财富和幸福的生活。(老师觉得你真了不起,你还知道,只有过度的砍伐才会造成灾难!)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怪斧头,错就错在村民们不该用斧头砍那么多树!(你真厉害,能够看到表面背后的原因!)早知道这样,村民就不该乱砍乱伐。(我听出了你对他们表示惋惜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谴责。)应该边砍边种,砍得少种得多,就不会被洪水冲走了。 (多有远见呀!多好的建议啊!请你一定要把这个建议告诉幸存下来的村民!如果村民们吸取教训,一定能让美丽的小村庄再次回来!(我相信经过你们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再见到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世界上多几个你这样的环保专家,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四、
11、布置作业老师想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请你想一想后来小村庄又会发生什么故事,接着课文来写一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什么都没有了()的斧头?()的斧头【教学反思】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文章语言朴实,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当我接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既震撼于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结尾,同时又深深地为它那精练而发人深省的语言文字所吸引。我觉得,这并不是一般的阅读教学,还得让孩子更深一层地体会到文章包含的韵味;但同时,这更不
12、同于思想品德课,不能把所谓的环保意识强加给孩子,而只能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体会和思考。所以,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就期望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创设朗读和感悟的情境,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语言训练与学生心灵的感悟融为一体,使严谨而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同时也具有审美性和趣味性。正是这样的思考使我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几点:一、以“斧头”主线,引发矛盾冲突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反复出现了“斧头”两个字,可以说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虽然课文中在斧头的前面加上的只是“锋利”这一个词,但这斧头包含着许多深意,却不是孩子们粗读课文所能够体会的。当人们拥有一栋栋房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
13、具,还有所有他们想要的一切的时候,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也许是一把致富的斧头、带来幸福的斧头,而当村民们用乱砍滥伐,导致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庄的时候,这又是一把罪恶的、残忍的、悲剧性的斧头。这样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孩子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难道一切都是斧头的罪过吗?怎样才能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呢?从而使孩子们除了懂得环境保护的道理外,还能够在自己体悟的基础上站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客观地看待村民砍树的这一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仅仅去遗憾或是去痛恨。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只是不可以过度地、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让“斧头”引出“斧头”背后的东西,这比起单纯地说教,要孩子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效果会
14、好得多。二、以“留白”为契机,挖掘文本含义这篇课文中有许多隐性的语言文字,作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用它们,孩子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个重点句的教学中,我都比较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比较注意抓住文本内部隐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展开思维,理解文本词句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中的省略号,孩子们可以读到很多标点里所隐含的东西;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让孩子自己来填补书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联想到文字外的;我还适时地穿插图片和视频,使孩子对留白的理解适时地和画面达成共鸣,进而促进对文字的理解和意义的把握。三、以“朗读”代解说,体验语言文字首先,我采用复习词语并运用词语说句子的方法复习前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既作为对第一课时学习的检测,这样的复习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点。而这种方式由于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跃,之后的学习和理解也更加多元。在教学几个重点句时,我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后都不忘让孩子读一读有所体会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读以文字的解读为基础,同时也把对文字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原卷版)
- 2025租赁合同参考
- 如何应对仓储业的快速变化计划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无答案
- 学生动手实践与实验活动计划
- 幼儿园户外探索活动安排计划
- 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计划
- 班级活动中的领导力培养计划
- 学校社团工作计划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 2025-2030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2年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与医保政策对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三篇
- 复盘苹果供应链发展历程探寻特斯拉供应链长期成长标的
- 35kV落地手车式开关移动平台的研制
- 沙场合作协议书完美参考
-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
- 动物营养学教案
- 基夫赛特炼铅的设计运行(2)(1)
- 信用证修改练习习题
-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18》电子版.docx
- 塞思卡拉曼《安全边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