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化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从知识解析到促进从知识解析到促进 学生认识发展为本学生认识发展为本王磊王磊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对话交流对话交流 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考虑什么?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常考虑什么? 您在考虑过程方法维度教学目标时通常会您在考虑过程方法维度教学目标时通常会考虑什么?跟知识目标有什么关系?考虑什么?跟知识目标有什么关系? 您在考虑教学内容时通常会考虑什么?教您在考虑教学内容时通常会考虑什么?教材定位、知识构成、知识的功能价值,三材定位、知识构成、知识的功能价值,三者之间最忽略什么?知识的功能价值只考者之间最忽略什么?知识的功能价值只考
2、虑生产生活应用价值吗?虑生产生活应用价值吗? 您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通常会考虑什么?是您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通常会考虑什么?是只考虑已有知识基础吗?只考虑已有知识基础吗? 对话交流对话交流 您通常的教学行为是哪些?您通常的教学行为是哪些? 经常向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经常向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 经常开展学生活动吗?开展哪些活动?请经常开展学生活动吗?开展哪些活动?请用用“动词动词”表达?表达? 你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通常会做什么?你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通常会做什么? 你的板书和你的板书和PPT内容都包括什么?内容都包括什么?高水平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高水平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
3、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知识线、认识发展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证据线、讲解陈述线 作业和评价设计作业和评价设计有利于认识发展的问题:有利于认识发展的问题: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思路性问题有利于认识发展的学生活动:有利于认识发展的学生活动:预测、设计、模型建构、分析、解释、评价预测、设计、模型建构、分析、解释、评价有利于促进认识发展的教师行为有利于促进认识发展的教师行为 :追问反思、模型化、证据反驳、思路外显、追问反思、模型化、证据反驳、思路外显、认识方式评价
4、认识方式评价 教学取向的变迁教学取向的变迁 从知识记忆到概念理解从知识记忆到概念理解 从知识解析到认识转变从知识解析到认识转变 从知识结论获得到认识能力形成从知识结论获得到认识能力形成 从具体性知识学习到核心观念建构从具体性知识学习到核心观念建构 从单课时孤立教学到单元整体教学从单课时孤立教学到单元整体教学何谓认识发展何谓认识发展 转变了具体的前科学认识转变了具体的前科学认识 明确了基本的化学观念明确了基本的化学观念 丰富了认识角度丰富了认识角度 建立了认识思路建立了认识思路 发展了认识方式类型(发展了认识方式类型(孤立、要素地孤立、要素地联系、联系、系统地;静态、组成地系统地;静态、组成地动
5、态、变化地;定性地动态、变化地;定性地定量地)定量地) 形成了认识能力(描述和说明、分析和解形成了认识能力(描述和说明、分析和解释、预测和证明、设计和调控)释、预测和证明、设计和调控)何谓化学认识发展何谓化学认识发展基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能力基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能力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什么?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什么?主要认识域主要认识域物质(无机物、有机物)、化学反应、水溶液、气体、材料物质(无机物、有机物)、化学反应、水溶液、气体、材料对于物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存在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于物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存在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物质的转化
6、与制备;物质的转化与制备;对于化学反应:方向、限度、速率、能量转化;对于化学反应:方向、限度、速率、能量转化;对于水溶液:分散质、分散剂、相互作用(平衡、反应)、现象对于水溶液:分散质、分散剂、相互作用(平衡、反应)、现象什么是化学的视角?什么是化学的视角?基本认识角度基本认识角度物质、元素、化合价、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物质、元素、化合价、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官能团、价键、能量、平衡官能团、价键、能量、平衡性质、变化、反应、转化;性质、变化、反应、转化;基于元素和微粒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基于元素和微粒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基于变化和反应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基于变化和
7、反应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基于能量和价键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反应;基于能量和价键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反应;基于性质和转化认识物质的存在和制备;基于性质和转化认识物质的存在和制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知识获得与认识发展不是简单的等于关系;知识获得与认识发展不是简单的等于关系; 认识发展不仅体现在认识结果上更是认识能力的发展;认识发展不仅体现在认识结果上更是认识能力的发展; 认识能力即认识方式的发展与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类别认识能力即认识方式的发展与认识角度和认识方式类别有关;有关; 核心知识具有重要的认识发展功能;核心知识具有重要的认识发展功能; 将知识将知识“退后退后”和和“向前向
8、前”一步或几步更有利于发挥知一步或几步更有利于发挥知识的认识发展功能;识的认识发展功能; 将知识关系转换成认识模型,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认识将知识关系转换成认识模型,更有利于转变学生的认识方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方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丰富的认识活动的挑战。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丰富的认识活动的挑战。促进学生化学认识发展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化学认识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取向:概念理解教学观念建构教学认识方式(能力)发展教学教学方式: 观察-实验-启发讲授教学基于概念应用的问题解决教学概念转变教学(POE:预测-观察-解释)科学探究教学(假设检验、变量关系探究、解释论证探究、设计
9、评价探究)教学策略:彰显核心知识的认识功能价值还原和探究本源性认识问题外化认识角度和认识思路建构认识模型引导学生参与解释、论证、预测、调控、设计等高级认识活动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教学策略主要教学策略 观察观察-实验实验-启发讲授教学启发讲授教学 基于概念应用的问题解决教学基于概念应用的问题解决教学 概念转变教学(预测概念转变教学(预测-观察观察-解释)解释) 科学探究教学(假设检验、变量关系探究、解释论证探究、科学探究教学(假设检验、变量关系探究、解释论证探究、设计评价探究)设计评价探究) 模型建构教学模型建构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认识发展的问题线索:有利于认识发展的问题线索:关系性
10、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有利于认识发展的学生活动:有利于认识发展的学生活动:预测、设计、模型建构、分析、解释、评价预测、设计、模型建构、分析、解释、评价有利于促进认识发展的教师行为有利于促进认识发展的教师行为 :追问反思、模型化、证据反驳、思路外显、认识方式评价追问反思、模型化、证据反驳、思路外显、认识方式评价一、从单课时体现三维目标到一、从单课时体现三维目标到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整体性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知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内外结合的主题活动设计学生化学认识发展层级设计多条线索协同整体课时设计二、从知识理解到概念转变、
11、认识二、从知识理解到概念转变、认识发展、学科思想和观念建构发展、学科思想和观念建构 学情分析关注学生偏差认识、认知障碍和认识发展层级 设置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偏差认识转变 彰显知识的认识功能价值,建构学科观念 设计认识性驱动问题、挑战性认识任务“电离”教学;“原电池”教学、“电解”教学三、开展多样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更三、开展多样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 猜想、假设、预测活动 质疑、提问、评价活动 设计、解释、概括活动 数据分析、处理、模型建构活动 外化思维过程和思路方法四、精心选用教学素材四、精心选用教学素材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创新生活化、微
12、型化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挖掘例证、原型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应用素材丰富多样与时俱进,从环境自然和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和现代科技 联系实际从必修到选修、从元素化合物到概念原理的教学 创设不同水平层次的真实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能力 从举例说明,到理解解释、设计改进 从现象描述,到本质分析、变量干预 化学课堂教学教学发展化学课堂教学教学发展值得关注的关键词值得关注的关键词 知识价值、学科观念、认识发展、认知冲突 高级思维、预测猜想、解释分析、实验探究 任务驱动、支架教学、小组讨论、思维模型 真实情景、高新科技、现实问题、整体设计寻找半导体材料寻找半导体材料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
13、金材料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寻找用于制取农药的元素 人教版必修一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节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赵晓明赵晓明北京师范大化学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化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高端备课”项目组项目组碳家族碳家族: :C C、CHCH4 4、COCO、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COCO2 2、CaCOCaCO3 3、H H2 2COCO3 3如何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如何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 ?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物物质质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金属金属非金属非
14、金属氧化物氧化物酸酸碱碱盐盐C CCO COCO CO2 2H H2 2COCO3 3NaNa2 2COCO3 3 NaHCO NaHCO3 3NaNaNaNa2 2O NaO Na2 2O O2 2NaOHNaOHNaClNaCl等等NaNa2 2COCO3 3 NaHCO NaHCO3 3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举例:举例:举例:举例:已知:已知:CuO+2HCl=CuClCuO+2HCl=CuCl2 2+H+H2 2O O 从物质的从物质的组组成成上分类上分类CuOCuO NaNa2 2O OCOCO2 2 SOSO3 3 已知:已知:COCO
15、2 2+2NaOH=Na+2NaOH=Na2 2COCO3 3+H+H2 2O O 推测:推测:NaNa2 2O+2HCl=2NaCl+HO+2HCl=2NaCl+H2 2O O推测:推测:SOSO3 3+2NaOH=Na+2NaOH=Na2 2SOSO4 4+H+H2 2O O 氧化物氧化物从物质的从物质的性质性质上分类上分类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CO2 2、SOSO2 2、SOSO3 3COCO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
16、和水的氧化物CaOCaO、NaNa2 2O O、CuOCuO物物质质纯净物纯净物混合物混合物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氧化物酸酸碱碱盐盐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盐按金属离子按金属离子按酸根离子按酸根离子钠盐钠盐讨论讨论: :酸类物质有哪些共同的性质酸类物质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酸酸与其它类别物与其它类别物质的反应关系质的反应关系举例举例结论结论能与能与 反应反应能与能与 反应反应能与能与 反应反应能与能与 反应反应能与能与 反应反应2HCl+Fe= FeCl2+H22HCl+CuO=CuCl2+H2OHCl+NaOH= Na
17、Cl+H2O2HCl+CaCO3=CaCl2+H2O+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酸盐盐 + + 水水碱碱指指示示剂剂盐盐 + +H H2 2金属金属盐盐 + + 水水碱性碱性氧化氧化物物新盐新盐 + + 新酸新酸盐盐碱碱金属金属 碱性氧化碱性氧化物物盐盐指示剂指示剂酸的类别通性酸的类别通性分组探究:分组探究:组一:探究组一:探究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的类别通性的类别通性组二:探究组二:探究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类别通性的类别通性组三:探究组三:探究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类别通性的类别通性组四:探究组四:探究碱碱的类别通性的类别通性根据所学的知识预测根据所学的知识预测SOSO2 2的
18、性质的性质基于分类观建构下未知物性质预测的基基于分类观建构下未知物性质预测的基本步骤:本步骤:预测预测性质性质类别类别通性通性分类分类选择选择相应相应类别类别试剂试剂验证验证得出得出结论结论SOSO2 2 SOSO3 3 HH2 2SOSO4 4H H2 2O OO O2 2SOSO2 2 HH2 2SOSO3 3 HH2 2SOSO4 4H H2 2O OO O2 2SOSO2 2+H+H2 2O O H H2 2SOSO3 3SOSO2 2+2NaOH=Na+2NaOH=Na2 2SOSO3 3+H+H2 2O OSOSO2 2+CaO=CaSO+CaO=CaSO3 32SO2SO2 2
19、+ O+ O2 2 2SO2SO3 3一定条件一定条件不同价态碳元素与有关不同价态碳元素与有关类别代表物质间的关系类别代表物质间的关系CHCH4 4C CCOCOCOCO2 2H H2 2COCO3 3NaNa2 2COCO3 3 NaNa2 2HCOHCO3 3升价升价降价降价升价升价降价降价核心元素核心元素的价态的价态-4-40 0+2+2+4+4物质类别物质类别单单质质氧氧化化物物酸酸碱碱盐盐氢氢化化物物未知物的性质预测未知物的性质预测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核心元素的价态核心元素的价态类别通性类别通性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
20、第八十中学 徐辉徐辉北师大化学教育研究所北师大化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项目成果高端备课项目成果Fe2O3 Fe?Fe2O3 + 3CO 2Fe + 3CO2高温如何从新的角度对该反应进行类型分类?如何从新的角度对该反应进行类型分类?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反应物反应物进行分类?进行分类?反反应应物物氧氧化剂化剂还还原剂原剂所含元所含元素化合素化合价价降降低低所含元所含元素化合素化合价价升升高高Fe2O3CO氧化剂具有什么性质?还原剂具有什么性质?氧化剂具有什么性质?还原剂具有什么性质?氧化剂被氧化剂被 (氧化或还原),(氧化或还原), 还原剂被还原剂被 (氧化或还原)。(氧化或还原)。在
21、氧化还原反应中,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反应应物物氧氧化剂化剂还还原剂原剂所含元所含元素化合素化合价价降降低低所含元所含元素化合素化合价价升升高高氧化性氧化性被还原被还原还原性还原性被氧化被氧化怎样分析一种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呢?怎样分析一种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呢?分析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怎样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价态呢怎样分析物质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价态呢?硫:硫:20+4+6S的化合价可以的化合价可以 ,所以具有,所以具有 。+6S的化合价可以的化合价可以 ,所以具有,所以具有 。 -2S、S的化合价可以的化合价可以 ,所以具有,所以具有 。 0+4 一般
22、规律:一般规律: 高价氧化低价还,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中间价态两边转。两边转。 1、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价态,如最高价、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价态,如最高价、最低价、中间价态。最低价、中间价态。 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低,该物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低,该物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氧化剂吗?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氧化剂吗? 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该物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可以升高,该物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还原剂吗?质就一定适合做常见的还原剂吗?NaCl因为因为Na、Cl 均是其稳定的均是其稳定的价态,不易变价,所以,价态,不易变价,所以,NaCl并不适合做常见的氧化并不适合做常见的
23、氧化剂或还原剂。剂或还原剂。+1-1NaCl2、了解常见元素比较稳定的价态:比较稳、了解常见元素比较稳定的价态:比较稳定,则不易变价,一般来说,就不适合从该定,则不易变价,一般来说,就不适合从该元素入手来分析该物质。元素入手来分析该物质。如:如:H、Na、K、Al、C、O、F、Cl 等等+1+1 +3+4 -2-1-1+1 已知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判断什么元素的已知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判断什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实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所以我们重点分析所以我们重点分析浓硫酸浓硫酸中的中的硫硫元素。元素。 已知硝酸能与许多金属反应,但一般不产已知硝酸能与许多
24、金属反应,但一般不产生氢气,判断什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生氢气,判断什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重点分析所以我们重点分析硝酸硝酸中的中的氮氮元素。元素。3、怎么分析物质中的重点元素,即核心元素?、怎么分析物质中的重点元素,即核心元素?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承担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承担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氧化剂或还原剂的角色?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常见的氧化剂:O2、Cl2、HNO3、KMnO4、浓浓H2SO4、FeCl3 等等常见的还原剂: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Zn、Fe,以及,以及C、H
25、2、CO 等等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再分析物了解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再分析物质中质中核心元素核心元素的价态,即可预测其的价态,即可预测其可能可能具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现有物质现有物质 H2O2 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从氧化还原角度)怎样验证你的预测是否正确?怎样验证你的预测是否正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一:取适量实验一:取适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实验二:取适量实验二:取适量碘化钾碘化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双氧水。请分析该
26、同学的设计意图,并预测实验现象。请分析该同学的设计意图,并预测实验现象。物质的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式各元素的各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核心元素核心元素的化合价的化合价预测可能具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有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物质与之选择合适的物质与之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反应,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分析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小结:老、新、小结:老、新、老:老:“老老”概念概念新:新角度新:新角度作业:作业:1 1、继续熟悉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继续熟悉常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 2 2、课本、课本P38P38习题。习题。研究反应的新角度、研究反应的新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新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新角度、研究物质在反应
27、中所起作用的新角度研究物质在反应中所起作用的新角度 铝的化合物支瑶支瑶北师大化学教育研北师大化学教育研究所高端备课项目究所高端备课项目成果成果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净水絮凝剂净水絮凝剂耐火砖耐火砖请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知道的含铝化合物。请在笔记本上写出你知道的含铝化合物。AlAl2O3Al(OH)3AlCl3Al2(SO4)30+3单质单质 氧化物氧化物 氢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盐化合价化合价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净水絮凝剂净水絮凝剂耐火砖耐火砖Al2O3Al(OH)3Al2(SO4)3请请预测预测硫酸铝硫酸铝 Al Al2 2(SO(SO4 4) )3 3 具有的化学性具
28、有的化学性质质? ? 说明理由。说明理由。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设计实验验证你的预测。小结:小结:预测预测性质性质类别通性类别通性分类分类选择试剂选择试剂无机物无机物 多角度交叉分类多角度交叉分类设计实施设计实施实验实验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现象现象先抓住共性先抓住共性再关注差异再关注差异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思考: 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是否有新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是否有新的假设?如果有,是什么?的假设?如果有,是什么?小结:研究无机物性质的思路小结:研究无机物性质的思路发现特殊现象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结论及解释结论
29、及解释预测物质的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实验和观察物质的类别物质的类别净水絮凝剂净水絮凝剂Al(OH)3Al2(SO4)3抗酸药,治疗胃酸抗酸药,治疗胃酸 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Al(OH)3用做无机阻燃剂的原理是什么?你对它的性质用做无机阻燃剂的原理是什么?你对它的性质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提到其他铝的化合物及其性质吗?有什么新的认识?还提到其他铝的化合物及其性质吗?任务3请你预测:请你预测:Al2O3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说明具有哪些化学性质?说明理由。理由。请你利用托盘中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请你利用托盘中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并实施实验,证明你的预测。并实施实验,证明你的预
30、测。 试剂:未经打磨的铝片、稀盐酸、试剂:未经打磨的铝片、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 实验后与同学交流:实验后与同学交流: 你做了什么实验?你做了什么实验?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为什么这些现象可以证明你的预测?为什么这些现象可以证明你的预测?AlAl2O3Al(OH)3AlCl3Al2(SO4)30+3单质单质 氧化物氧化物 氢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盐化合价化合价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于这张图,你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对于这张图,你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AlAl2O3Al(OH)3A
31、lCl3Al2(SO4)30+3单质单质 氧化物氧化物 氢氧化物氢氧化物 盐盐化合价化合价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地图实现物质转化的地图两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结束语我的收获我的收获认识了铝的化合物的性质认识了铝的化合物的性质通过通过分类分类预测预测验证验证结论来认识物质结论来认识物质的一般性质的一般性质通过人造宝石的制备体会了含铝元素间通过人造宝石的制备体会了含铝元素间各类各类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任务4实验室如何实现由原料金属铝制备目标物实验室如何实现由原料金属铝制备目标物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请你预测请你预测FeSO4的性质。的性质。 电解质电解质
32、反应反应 电离电离 离子离子导导 电电(率)(率)pH水溶液水溶液或熔融或熔融其他其他现象现象化合物化合物物质物质基于现象基于现象 、基于分类、基于分类基于过程行为、基于微粒基于过程行为、基于微粒建立概念定义为本建立概念定义为本解析概念关键字词为解析概念关键字词为本本发挥概念功能价值为发挥概念功能价值为本本基于概念定义讲解基于概念定义讲解基于关键特征探究基于关键特征探究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基于实际问题解决实验实验例证例证模型模型情境变化情境变化分类、解释分类、解释预测、设计预测、设计单向孤立思考和分析单向孤立思考和分析双向系统思考和分析双向系统思考和分析微粒来源微粒来源微粒种类微粒种类微粒作用微粒
33、作用微粒数量微粒数量课例1人们是如何利用导电性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人们是如何利用导电性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实验实验学生自己概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特点学生自己概括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特点教师明确定义并分析概念关键字词教师明确定义并分析概念关键字词为什么不同的化合物会不同?氯化钠为什么会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为什么不同的化合物会不同?氯化钠为什么会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导电?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到低如何产生?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到低如何产生?从电离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从电离角度重新认识酸碱盐从导电性实验中还能发现什么?从导电性实验中还能发现什么?电解质
34、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电解质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课例2电器不能用手摸,为什么?本节课来研究电解质的电离。电器不能用手摸,为什么?本节课来研究电解质的电离。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电解质?要将下列物质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要将下列物质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为什么?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为什么?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电解质为什么能够导电?电解质为什么能够导电?(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而其水溶液可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而其水溶液可以导电?)以导电?)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有人说,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
35、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有人说,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可以导电,也有人说关键是看它本身能否电离,你同意哪种观点?否可以导电,也有人说关键是看它本身能否电离,你同意哪种观点?重新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重新认识酸碱盐的本质课例课例3我们要研究单一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我们要研究单一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氯化钠白色固体,溶解到水中后,你分别能氯化钠白色固体,溶解到水中后,你分别能“看到看到”什么?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证什么?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证明。明。为什么在水溶液中氯化钠可以导电?水可以提供外力使钠离子和氯离子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还有什么可以提供外力?电离的条件是什么?电离的结果是什
36、么?电离的条件是什么?电离的结果是什么?是否其他物质也具有与氯化钠相似的行为?是否其他物质也具有与氯化钠相似的行为?导电现象导电现象电离行为电离行为微粒种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微粒种类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从这个角度怎样对化合物进行分类?如何用化学用语表示电解质这种行为?请分析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钙、氯化铵的电离行为。重新认识酸碱盐的本质现给你一份现给你一份100mL1mol/L的的Al2(SO4)3溶液,你能想到什么?溶液,你能想到什么?其他 电解质很重要,那么什么是电解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研究。 氯化钠和蔗糖进入人体后是以什么样的微粒形式存在?如何检验物质进入溶液中是以离子还是分子形式? 透过一杯水,你能看到什么?加入一把盐,宏观和微观上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自动化通信协议功能码大全
- 小学科学实验活动教学计划
-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记录表及分析报告
- 大型商场设备维护管理规范
- 建筑安全施工风险辨识与防护措施
- 论语必背篇目注释与课堂教学指导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试题解析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控制方案
- 超市促销小票设计与管理模板
-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践分享
- 全北师大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
- 平衡计分卡 课件
- 樊登读书会市级分会运营手册OK
- 车辆装卸运输规定(2篇)
- 眼内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新
- 原发性肝癌英文版
- 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试题340道含答案)
-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 中小学高级职称英语全英答辩题
- 陈明主讲中医妇科经验方
- 附件2:深圳市第十二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暨2022年深圳技能大赛-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