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隧洞灌浆的施工方案_第1页
引水隧洞灌浆的施工方案_第2页
引水隧洞灌浆的施工方案_第3页
引水隧洞灌浆的施工方案_第4页
引水隧洞灌浆的施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 格式.可编辑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中水五局2012 技案 020 号)合同名称:新能发展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合同编号:XN-DSKEJ-SG-001-致:武汉长科监理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监理部我方今提交发电引水洞灌浆工程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施工方案 工程放样计划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专项作业方案请贵方审批。承 包 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日 期: 2012 年 9 月 23 日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意见。监理机构:武汉长科监理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监理部签 收 人:日 期:年 月 日说明:

2、本表填写一式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 份。新能发展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XN-DSKEJ-SG-001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工程项目经理部2012年 9月 23日专业知识整理分享批准 /日期:/ 日期:编写 /日期:大山口二级水电站发电引水洞灌浆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1.1 、地质条件洞身段上覆岩体厚度19.037.0m, 穿越的岩性主要为中泥盆统萨阿尔明组下亚组灰岩、火山角砾岩及上第三系中新统桃树园组砂质泥岩。灰岩属中硬岩,厚层状结构,岩层产状85 SE 80 ,洞身段处于微风化新鲜基岩,纵波速

3、度Vp 55005800m/s。根据试验资料:灰岩颗粒密度为2.75g/cm3、天然密度2.70 g/cm3 、自然吸水率为0.55%、饱和吸水率为0.76%、孔隙率1.82%、 烘干后抗压强度110.0MPa、 饱和抗压强度66.7MPa、 软化系数0.61 。火山角砾岩,棕红色,厚层状结构,微风化新鲜状态,纵波速度Vp=51005200m/s。颗粒密度为2.70g/cm3、干密度2.65 g/cm3 、饱和密度2.67g/cm3、自然吸水率为0.50%、饱和吸水率为0.61%、孔隙率1.85%、烘干后抗压强度 64.1MPa、 饱和抗压强度43.5MPa、 软化系数0.68。 烘干后抗剪强

4、度c 为 2.2MPa、 为 46.0 、浸水后抗剪强度c 为 2.0MPa、 为 44.0 。变模:烘干50.8103MPa,饱和36.0 103MPa;弹模:烘干54.3 103MPa,饱和41.4 103MP。a砂质泥岩属软岩,中厚层状结构,岩层产状318 NW 10 ,洞身段处于微风化新鲜基岩,纵波速度Vp=27002800m/s。颗粒密度为2.702.73g/cm3 、 干密度 2.052.25g/cm3 、孔隙率16.0%、天然抗压强度20.031.3MPa、烘干后抗压强度 3.326.08MPa、 饱和抗压强度0.7566.87MPa、软化系数0.020.37 。 烘干后抗剪强度

5、c为 0.62.4 MPa、 为 41.543.5 度、 浸水后抗剪强度c 为 0.010.5 MPa、 为 38.0 度。变模:烘干3.325.80 103MPa,饱和0.1640.305 103MPa;弹模:烘干4.116.91 103MPa,饱和0.3540.393 103MPa。根据砂岩、泥岩、砂岩泥岩自由膨胀率(据试验成果):微风化新鲜岩为3340%,小于 40%的判定标准,不具膨胀性。洞线断裂构造及节裂不发育,洞身段岩体完整性较好,按岩石强度、岩体完程度、结构面状态、产状和地下水条件对围岩分类,隧洞段0+0150+452.695以类围岩为主,0+452.6951+200 以类围岩为

6、主。1.2 、施工部位及工程量:施工部位施工项目单位工程量引水洞0+0001+200回填灌浆2 m13320.35引水洞0+0001+200固结灌浆钻孔m18480引水洞0+0001+200固结灌浆m18480二、施工进度计划根据砼浇筑施工计划安排和目前混凝土浇注情况,灌浆施工计划工期:上游段砼灌浆施工2012 年 12 月 20 日前完成所有已浇筑完成的砼的灌浆施工。按钻灌 220m/d工效,计划2013年 3 月 1 日 2013年 7 月 15日完成所有砼灌浆施工(包括钻孔、灌浆施工台车的搭设和所有管线的铺设工作以及检查孔施工)。 2013年 6 月 20 日之前完成1#支洞封堵工作的固

7、结灌浆和回填灌浆预埋管的埋设工作 ;2013 年 5 月 20日之前完成2#支洞封堵工作的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预埋管的埋设工作。三、资源配置3.1、 、劳动力计划根据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面分散的特点,施工高峰期投入施工人员为:上游段灌浆施工20 人,技术人员2 人,管理人员2 人,共计24 人。下游段灌浆施工14 人,技术人员2 人,管理人员2 人,共计18 人。每一工作面各配备 3 个风钻工,总计48 人。3.2、 主要施工设备施工高峰期设备投入:上游施工面配备YT-28 手风 钻 3 台、3m3 电动空压机一 台、13m3 电动空压机一台、SGB6-10 型灌浆泵二台、3SNS 型灌

8、浆泵二台、HSD2 00一拖二灌浆自动记录仪一套、捷通(JT) 系列智能灌浆自动记录仪一套、高速搅拌机一台、低速搅拌机三台。上游施工面配备YT-28 手风 钻 2 台、3m3 电动空压机一台、13m3 电 动空压机一台、 SGB6-10 型灌浆泵二台、3SNS 型灌浆泵二台、捷通(JT)系列智能灌浆自动记录仪一套、高速搅拌机一台、低速搅拌机二台。3.3、 主要材料计划需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3000t。四、风、水、 电 系 统布 置4.1 、供风系统在上下游两个施工面各安放一台13m3和一台3.5m3移动式电动空压机供固结灌浆和回填灌浆钻孔使用。空压机和钻孔、灌浆设备随施工平台移动

9、。4.2 施工用 水上游段洞内砼灌浆施工用水从发电引水洞洞口取水点铺设2塑料管,通过发电引水洞闸门通气孔进入洞内, 用 2水泵抽至灌浆施工面。下 游段段砼灌浆施工用水从1#和 2#施工支洞洞口的取水点抽取至洞内制浆站处供钻孔、制浆使用。4.3 、施工用电2012 年洞内灌浆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电源端口,通过发电引水洞洞口通气孔进入。2013 年洞内灌浆施工用电由1#和 2#施工支洞与主洞交叉口的电源端口接引, 穿过砼钢模台车时,由固定在砼钢模台车上的硬质塑料管通过。洞内架设支线接引至施工面附近的配电箱,再由配电箱接引至施工设备。洞内支线沿洞壁悬挂。施工高峰期最大用电量约200KW/h。五、制浆

10、系统上游段洞内砼灌浆施工的制浆站拟建在发电引水洞进口附近,制备的0.5:1的浆液通过灌浆泵输送到施工面。当灌浆施工至距离发电引水洞洞口约600m处时,在1#和 2#施工支洞与主洞交叉处搭设制浆站;下游段段砼灌浆施工的制浆站可以利用1#和 2#施工支洞与主洞交叉处搭设的制浆站或根据现场情况就近搭建,浆液通过高速制浆机输送。六、排污在距离灌浆施工面下游150m 处修 建 临时挡水围堰,钻孔、 灌浆的 岩粉、污水在此处沉淀,沉淀后的污水用排污泵排到指定位置;沉淀的岩粉和弃浆随时装袋、控水后,装 车 运至指定的弃渣场。七、回填灌浆施工7.1 、 钻孔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混凝土强度超过70%设计强度后

11、开始钻孔。钻孔利用一次性搭设移动脚手架平台施工,采用YT-28 手风钻从预埋管中进行钻孔,钻孔孔径不小于 38mm,孔距2.78m ,排距 3.0m,单数排3 个孔,双数排2 个孔;固结灌浆孔孔距为2.78m,孔数11 个,梅花型布置。 孔位布置剖面示意 图及展示固结(回填)灌浆孔位布置剖面示意图4567894332111102排距为3.0m,每排示意图如下。56789101117.2 、 回填灌浆 回填灌浆范围为顶拱1200,回填灌浆孔兼做固结灌浆孔。 回填灌浆钻孔孔深为入岩10cm。 回填灌浆施工以4 个混凝土浇筑段为一个施工单元,单元内回填灌浆分两序进行,其中,没有顶拱孔的环为I 序环,

12、有顶拱孔的环为序环。 每个单元各序灌浆孔施工时,将所有施工的各序灌浆孔均钻至设计孔深。 灌浆材料:回填灌浆水泥选用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水满足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要求;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灌浆设备:灌浆选用3SNS 型灌浆泵。 制浆:制浆时水泥等固相材料必须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 浆液搅拌:浆液搅拌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 ,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温度保持在5400C,超出此范围的浆液视为废浆;浆液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不能超过4h,否则应予以弃掉。 浆液水灰比:回填灌浆的水灰比序孔拟采用0.5

13、:1 ,序孔拟采用1:1和 0.5:1 ,当孔内吸浆量较大时采用水泥砂浆,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拟选用:I 序孔选用0.2Mpa, II 序孔选用0.3Mpa,或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确定;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级升压。 灌浆顺序: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由低向高依次施工的顺序,在灌浆过程中,较高孔和顶拱孔作为排气孔;灌浆过程中,如果出现串浆,待串浆浓度达到或接近进浆浓度时,封堵此孔的预埋管,继续灌注,直到达到结束标准。 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孔内停止吸浆,持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对于灌浆孔和串浆孔均采用带压闭浆。 封孔:

14、灌浆结束待凝712个小时后,取出灌浆孔口装置。 特殊情况处理:灌浆作业应连续进行,如果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进行扫孔复灌。7.3 、质量检查 灌浆结束后,将灌浆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布置灌浆效果检查孔,检查孔均布置在顶拱处。 压浆检查在灌浆结束7 天后进行;检查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在设计压力下, 向检查孔内注入2:1 的水泥浆,初始 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 即为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回填灌浆部位,按监理工程师的批示进行处理。八、固结灌浆施工8.1 、固结钻孔 顶拱固结灌浆在回填灌浆检查合格后进行;边墙固结灌浆孔可在回填灌浆前进行,钻孔选用YT-2

15、8 手风钻进行,孔径不小于 38mm,孔深为入岩4m。 钻孔冲洗:钻孔结束后,先采用风水联动的方式进行孔壁冲洗,灌浆前,下设灌浆塞进行裂隙冲洗,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裂隙冲洗应冲洗至回清水后 10min结束。 灌前压水:选择基本孔的5%在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灌前简易压水,压水时间 20 min ,每 5 min 测量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8.2 、固结灌浆 灌浆材料:固结灌浆水泥选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水满足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要求;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灌浆设备:灌浆选用3SNS 型灌浆泵。

16、 制浆:制浆时水泥等固相材料必须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 浆液搅拌:浆液搅拌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 ,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温度保持在5400C,如浆液温度达不到要求,用水箱把水加热在进行浆液搅拌。超出此范围的浆液视为废浆;浆液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不能超过4h,否则应予以废弃。 浆液水灰比:固结灌浆的水灰比拟采用2:1 、 1:1 、 08:1 、 05:1 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2:1 。 灌浆压力:灌浆压力拟采用 序孔0.3Mpa; 序孔0.4Mpa,或根据监理工程师确定;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级升压。 灌

17、浆方式:灌浆采用孔口循环全孔一次灌注的方式。 灌浆分序: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其中单数为I 序环,双数环为II 序环;环内则单数孔为I 序孔,双数孔为II 序孔。 变浆标准: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达到300L,或注浆时间达到1h,而注入率和灌浆压力均无显著变化时,应加浓一级水灰比;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 并联灌浆: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的方法,但在注入率较小的情况下,同一环的灌浆孔可并联灌浆,孔数不宜超过3 个。 结束标准:在设计

18、压力下,单孔注浆注入率不大于1L/min 时,群孔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5L/min 时,持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 封孔:灌浆结束后,排除孔内的积水和污物,采用机械注浆进行封孔,并将孔口抹平。洞内涌水段处理措施 涌水孔的钻孔、灌浆钻孔过程中如遇孔内涌水时,测计涌水流量和压力,记录涌水部位。涌水孔钻进结束后,应立即下设灌浆塞控制涌水,及早进行灌浆处理。涌水孔灌浆结束时的压力应为设计灌浆压力和涌水压力之和。浆液选择与变换开灌浆液材料采用水灰比为2:1 的普通水泥浆。水泥浆的变浆原则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 5148-2001 )执行。大吸 浆量 钻孔 灌浆 方法a. 低 压

19、。用 稍高 于涌 水压 力的 灌浆 压力 进 行 灌 浆,待 裂隙 逐渐 充满 浆液 , 浆 液的 流动 性 降低 后, 再逐 渐升 高 压力 , 再 按常 规要 求 进行 灌浆。b. 限 流。限 制注 入率 不大 于 1520L/min ,以减 小浆 液在 裂隙 里 的流 动速 度, 促使 浆液 尽 快沉 积。 直至 达到 灌 浆结 束标 准后 结束 灌 浆。c. 浓 浆灌 注。 采用 最 稠的 水泥 浆 (0.5 : 1)进 行灌 注。d. 加 速凝 剂。在最稠 的浆 液( 0.5 : 1 )中 掺入 水玻 璃、氯化钙 速凝剂。 采用 2TGZ-60/210 双液注浆泵灌注。e. 灌 注水

20、 泥砂 浆。 根 据灌 注情 况, 掺砂 量 可以 按水 泥重 量的10%、20% 100%逐 步增 加; 砂的 粒径 也可 逐 渐变 粗。 将砂 浆搅 拌 均匀 后, 采用UB8.0A砂浆泵进行 灌 注。f. 间 歇灌 浆 。在 灌注 一定 数量 水泥 或灌 注 一定 时间 后 ,停 止灌 浆一 段时 间。 每次 间歇 时 间为 28h 。g. 化 学灌 浆。 采用 SNS-10/6 化 学注 浆泵 灌注HW水 溶性 聚氨 酯。灌浆作业应连续进行,如果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在冲孔至设计孔深后复灌;如果中断后的注入率不小于中断前注入率的 50%,则认为该孔段合格

21、,否则,应重新钻孔灌浆。灌浆过程中如果发生和相临孔串浆,若有条件,可进行并灌,如果不具备条件,则及时将该串浆孔封堵,待此孔灌浆结束后,扫孔复灌;若被串孔正在进行钻孔,应立即停止钻孔,并对该孔进行有效的封堵。当灌浆孔内灌入水泥量超过一定数量(1t ) ,而注入率和压力均无明显变化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降压、间歇灌浆或灌砂浆等方法处理。8.4、质量检查 灌浆结束后,将灌浆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布置压水检查孔,检查孔的数量不少于基本孔的5%。 压水检查在灌浆结束3 天后进行,压水压力与灌前压水相同,压水方法采用单点法。 当压水吕容值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该孔合

22、格;当单元内孔段合格率超过85%, 且不合格孔段透水率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且不集中时,可认为该单元合格;否则,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措施进行处理。九、支洞封堵后施工措施1、固结灌浆、钻孔固结灌浆钻孔采用搭设临时性脚手架平台施工,采用 YT-28 手风 钻直接进行钻孔,钻孔孔径不小于 42mm,孔深为入岩4m。钻孔冲洗:钻孔结束后,先采用风水联动的方式进行孔壁冲洗,灌浆前,下设灌浆塞进行裂隙冲洗,冲洗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裂隙冲洗应冲洗至回清水后 10min结束。灌前压水:选择基本孔的5%在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灌前简易压水,压水20 min,每5 min 测量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

23、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固结灌浆固结灌浆在支洞封堵混凝土浇注前进行。灌浆材料:固结灌浆水泥选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水满足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要求;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灌浆设备:灌浆选用3SNS 型灌浆泵。制浆:制浆时水泥等固相材料必须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浆液搅拌:浆液搅拌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 ,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温度保持在5400C,如浆液温度达不到要求,用水箱把水加热在进行浆液搅拌。超出此范围的浆液视为废浆;浆液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不能超过4h,否则应予以弃掉。浆液水灰比

24、:固结灌浆的水灰比拟采用2:1 、 1:1 、 0.8:1 、 0.5:1 四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2:1 。灌浆压力:固结灌浆灌浆压力为0.5Mpa。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级升压。灌浆方式:灌浆采用孔口循环全孔一次灌注的方式。灌浆分序: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其中单数为I 序环,双数环为II 序环;环内则单数孔为I 序孔,双数孔为II 序孔。变浆标准:灌浆浆液应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或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不得改变水灰比;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达到300L,或注浆时间达到1h,而注入率和灌浆压力均无显著

25、变化时,应加浓一级水灰比;当注入率大于30L/min 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可越级变浓。并联灌浆: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的方法,但在注入率较小的情况下,同一环的灌浆孔可并联灌浆,孔数不宜超过3 个。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单孔注浆注入率不大于1L/min 时,群孔灌浆注入率不大于15L/min 时,持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封孔:灌浆结束后,排除孔内的积水和污物,采用机械注浆进行封孔,并将孔口抹平。、特殊情况处理灌浆作业应连续进行,如果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在冲孔至设计孔深后复灌;如果中断后的注入率不小于中断前注入率的 50%,则认为该孔段合格,否则,应重新

26、钻孔灌浆。灌浆过程中如果发生和相临孔串浆,若有条件,可进行并灌,如果不具备条件,则及时将该串浆孔封堵,待此孔灌浆结束后,扫孔复灌;若被串孔正在进行钻孔,应立即停止钻孔,并对该孔进行有效的封堵。当灌浆孔内灌入水泥量超过一定数量而注入率和压力均无明显变化时,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采用降压、间歇灌浆或灌砂浆等方法处理。2 、 回填灌浆钻 孔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孔位钻孔,钻孔采用搭设临时性脚手架平台施工,采用YT-28 手风钻直接进行钻孔,钻孔孔径不小于 50mm,孔深0.2m,孔内埋设 50mm铁管,铁管深入岩石0.15m 。铁管固定在岩壁上,并接引至施工支洞永久检修通道内(或靠

27、近支洞一端的支洞混凝土封堵端) ,铁管露出混凝土面0.3m。在混凝土强度超过70%设计强度后,进行灌浆施工。 回填灌浆回填灌浆范围为顶1200。钻孔孔深为入岩20cm。灌浆材料:回填灌浆水泥选用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水满足混凝土搅拌用水的要求;外加剂和掺合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灌浆设备:灌浆选用3SNS 型灌浆泵。制浆:制浆时水泥等固相材料必须进行称量,称量误差应小于5%。浆液搅拌:浆液搅拌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 ,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温度保持在5400C,超出此范围的浆液视为废浆;浆液使用前应过筛,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

28、不能超过4h,否则应予以弃掉。浆液水灰比:回填灌浆的水灰比序孔采用05:1 ,当孔内吸浆量较大时采用水泥砂浆,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灌浆压力:灌浆压力0.3Mpa,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级升压。灌浆顺序:灌浆采用环间分序,环内由低向高依次施工的顺序,在灌浆过程中,较高孔和顶拱孔作为排气孔;灌浆过程中,如果出现串浆,待串浆浓度达到或接近进浆浓度时,封堵此孔的预埋管,继续灌注,直到达到结束标准。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孔内停止吸浆,持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灌浆;对于灌浆孔和串浆孔均采用带压闭浆。封孔:灌浆结束待凝712个小时后,取出灌浆孔口装置。特

29、殊情况处理:灌浆作业应连续进行,如果因故中断,应及早恢复灌浆,若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进行扫孔复灌。质量检查灌浆结束后,将灌浆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确定灌浆效果检查方法及合格标准。十、冬季施工措施当地表水温度低于5时,灌浆施工就进入了冬季施工阶段,此时露天施工所用施工设备、管路、水泥、水等均应采取保(升)温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1施工现场需搭设保温棚对制浆设备、管路、水泥、水等进行保温,保温棚用脚手杆搭建,棚外覆盖棉被,棉被外铺苫布和彩条布。在保温棚内搭设水泥存放平台。保温棚尺寸为12 6 6(长*宽 *高) 。保温棚搭设需要材料见下表保温棚搭设所需主要材料用量表序号名称

30、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脚手杆1?t1.5表中所列数量为估算量2卡扣固定式个120一字式个30自由式个203棉被2 m1504彩条布宽 8m2 m1605加热棒3000W个26苫布10m 10m块22保温棚建在高压水池附近空旷平坦的地方,便于水泥车靠近,避免水泥的二次倒运。卸水泥的一侧应处于避风位置。3所有管路外包玻璃棉进行保温,需要用玻璃棉保温的管路(供水管、送浆管和排水管)总长约为300m。4送浆管路在送浆前要用热水冲洗,确保管路内壁没有结冰现象,否则,容易造成管路堵塞,以至于造成管路报废。5供、排水管路应尽量保证管路内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6保温棚内采取相应的取暖措施,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1、棚内用砖砌筑简易火炉取暖,并派专人负责看护。7制浆用水采用在水箱内加热棒电热加温至3540后,再和直接抽取的地表水在6m3水池内混合,确保制浆用水的水温不低于5。然后,用水泵抽取供制浆使用。8制浆的废弃物和废水及时清理,避免占用保温棚内的空间。9保持保温棚内的整洁,倒放水泥时应轻倒,避免造成棚内空气污浊。十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1.1 、施工前控制 、 施工前进行灌浆材料、设备、 仪表的检验。其性能、 指标满足施工要求。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任第一责任人,实施质量终身制。 、制定质量管理细则及奖罚制度。11.2 、施工过程

32、重点控制 、保证制浆过程中搅拌时间及水泥掺量满足设计要求。 、保证钻孔偏斜率符合设计要求。 、保证供浆、灌浆的连续性,中断时间不可超过规范要求。 、严格控制灌浆压力,保证灌浆过程中压力满足设计要求。 、 严格控制灌浆结束标准,确保每段灌浆结束时间和注入率满足规范要求。 、监控封孔施工过程,确保封孔密实。 、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做到准确、清晰、完整。11.3 、结果控制施工完毕,按监理工程师指定位置进行检查孔压水(浆)试验,以检查灌浆效果。十二、安全保证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范。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由项目负责

33、人担任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配备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长为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并配备班组兼职安全员,负责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整个施工活动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由专职安全员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督促检查各单位严格执行。4、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在各施工部位开工前,应仔细分析施工环境及生产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的消除或控制方法,并做到措施得力,责任落实,层层交底。5、对各种特种作业,严格做到持证上岗,挂牌施工。6、做好施工队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外聘劳务的安全知识教育。7、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8、做好劳动保护工作,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和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