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_第1页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_第2页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_第3页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_第4页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第四章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水泥混凝土和建筑砂浆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水泥、水水泥、水组成水泥浆体(粘结介质),组成水泥浆体(粘结介质),将将粗、细集料粗、细集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胶结成为一个整体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化学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统称为胶凝材料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统称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的水泥混凝土的特点特点:料源丰富、可塑性好、成本低廉料源丰富、可塑性好、成本低廉脆性脆性可与钢筋协同作用,组成钢筋混凝土可与钢筋协同作用,组成钢筋混凝土1.按按表观密度表观密度分类分类(1)轻混

2、凝土:减轻结构自重)轻混凝土:减轻结构自重(2)普通混凝土:约)普通混凝土:约2400kg/ /m,最常用,最常用(3)重混凝土:防辐射)重混凝土:防辐射2.按按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分类分类(1)低强度等级)低强度等级(2)中强度等级:)中强度等级:C30C60(3)高强度等级)高强度等级3.按按工作性工作性分类分类(1)干硬性:)干硬性:(2)常态:坍落度值)常态:坍落度值10100mm(3)流态:)流态:4.按按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分类分类(1)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2)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3)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4)灌浆混凝土:)灌浆混凝土:第一节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普

3、通混凝土的组成1.水泥(胶结材料)水泥(胶结材料)(1)品种)品种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PS、PP、PF快硬混凝土:快硬混凝土:P (P)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P (P)(2)强度)强度水泥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等级要与要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相适应相适应(PO 42.5) C30混凝土路面优先选用混凝土路面优先选用早强型早强型水泥水泥2.细集料细集料(1)级配、细度模数)级配、细度模数混凝土用砂石材料:小的空隙率(大的密实度)和混凝土用砂石材料:小的空隙率(大的密实度)和小的比表面积小的比表面积1)级配)级配区:较粗;大砂率区:较粗;大砂率区:区:区:较细;小砂率区:较细;

4、小砂率2)细度模数)细度模数Mx细度模数只反映全部颗粒的平均粗细程度,而不能细度模数只反映全部颗粒的平均粗细程度,而不能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应同时考虑应同时考虑级配级配和和细度模数细度模数两个指标两个指标(2)天然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天然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泥量:小于含泥量:小于0.075mm泥块:大于泥块:大于1.18mm 小于小于0.6mm(3)人工砂的石粉含量)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石粉含量:小于石粉含量: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的颗粒含量(与泥不同与泥不同)(4)坚固性)坚固性(5)有害物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妨碍水泥水化、降低集料与水泥石粘结性、与水泥妨碍水泥水

5、化、降低集料与水泥石粘结性、与水泥水化产物产生不良化学反应水化产物产生不良化学反应云母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轻物质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有机物含量(6)碱活性)碱活性(7)氯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8)海砂中贝壳含量)海砂中贝壳含量3.粗集料粗集料1)强度:)强度:岩石抗压强度、粗集料压碎值岩石抗压强度、粗集料压碎值2)坚固性)坚固性饱和硫酸钠溶液饱和硫酸钠溶液3)级配)级配连续级配:工作性好,不离析,水泥用量大、常用连续级配:工作性好,不离析,水泥用量大、常用间断级配:空隙率低,节省水泥,容易离析间断级配:空隙率低,节省水泥,容易离析4)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最大

6、粒径、公称最大粒径最大粒径:最大粒径:100完全通过的最小筛孔完全通过的最小筛孔公称最大粒径:可以公称最大粒径:可以100完全通过,也允许有少完全通过,也允许有少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量筛余(筛余量不超过10),通常),通常公称最大粒径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要小一粒径比最大粒径要小一粒径。尽量增大最大粒径尽量增大最大粒径5)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6)硫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硫酸盐7)碱活性)碱活性4.拌和用水拌和用水海水只允许用来拌素混凝土海水只允许用来拌素混凝土5.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1)粉煤灰)粉煤灰2)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高炉矿渣粉3)硅灰)硅灰

7、6.外加剂外加剂第二节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检验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及检验技术性质技术性质工艺性质:工艺性质: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力学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耐久性强度强度变形变形硬化混凝土硬化混凝土一、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一、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凝结硬化之前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凝结硬化之前 新拌混凝土新拌混凝土1、和易性:综合性质、和易性:综合性质 工作性工作性指砼拌和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指砼拌和物能保持其组成成分均匀,不发生分层离分层离析、泌水析、泌水等现象,适于等现象,适于搅拌、运输、浇筑、捣实成搅拌、运输、浇筑、捣实成型型等施工作业,

8、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砼的性能等施工作业,并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砼的性能流动性流动性黏聚性黏聚性保水性保水性施工和易性施工和易性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相互矛盾相互矛盾2、稠度试验、稠度试验(1)坍落度、坍落扩展度试验坍落度、坍落扩展度试验坍落度(精确至坍落度(精确至5mm)、棍度、含砂情况)、棍度、含砂情况观察粘聚性、保水性观察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流动性(2)维勃稠度试验(坍落度)维勃稠度试验(坍落度10mm的干硬性砼)的干硬性砼)试验过程:试验过程:开始振动开始振动 透明圆盘底面被水泥浆布满瞬间透明圆盘底面被水泥浆布满瞬间所经历的时间(所经历的时间(s)2)泌水及压力泌水试验)泌水及压力泌水试验泌

9、水试验泌水试验压力泌水试验压力泌水试验衡量混凝土拌和物在压力状态下的泌水性能,关系衡量混凝土拌和物在压力状态下的泌水性能,关系到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是否会离析而堵泵到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是否会离析而堵泵3、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因素、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因素内因:组成材料的质量及用量内因:组成材料的质量及用量外因:环境条件、时间外因:环境条件、时间1)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1m混凝土中水的用量)混凝土中水的用量)固定用水量定则:固定用水量定则:在原材料品质确定的条件下,用在原材料品质确定的条件下,用水量一定,水泥用量增减水量一定,水泥用量增减50100kg/m,新拌混凝,新拌混凝土的流动

10、性(坍落度)基本保持不变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基本保持不变和水泥水化反应和水泥水化反应润湿集料表面润湿集料表面 总表面积总表面积自由水:决定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自由水:决定新拌混凝土工作性2)胶浆数量和集浆比)胶浆数量和集浆比胶浆作用:胶浆作用:填充填充空隙、空隙、包裹包裹集料表面并略有富余起集料表面并略有富余起润滑润滑作用作用3)水胶比)水胶比W/ /B:水的质量水的质量/ /胶凝材料的质量胶凝材料的质量水胶比的大小决定胶浆的稠度水胶比的大小决定胶浆的稠度4)砂率)砂率s:砂的质量砂的质量/ /砂石总质量砂石总质量空隙率总表面积(1)对流动性的影响)对流动性的影响水泥浆数量一定时:水泥浆数量一定时

11、:砂率越大砂率越大砂浆越多砂浆越多润滑减阻作用越好润滑减阻作用越好流动性越大流动性越大但砂率过大但砂率过大集料空隙率大、总表面积大集料空隙率大、总表面积大水泥浆数量不水泥浆数量不足足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干稠、流动性减小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干稠、流动性减小坍落度坍落度砂率砂率合理砂率(2)对黏聚性、保水性的影响)对黏聚性、保水性的影响(3)合理砂率合理砂率:指砂子在填满石子间空隙后有一定:指砂子在填满石子间空隙后有一定的富余量,能在石子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层,的富余量,能在石子间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以减小粗集料(石子)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以减小粗集料(石子)间的摩阻力,使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达到最大值

12、和物流动性达到最大值5)原材料性质)原材料性质水泥水泥品种、细度、矿物组成、混合材料掺量品种、细度、矿物组成、混合材料掺量集料集料级配、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粒径大小级配、颗粒形状、表面特征、粒径大小6)外加剂)外加剂最佳掺量7)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水泥水化率、水分蒸发率水泥水化率、水分蒸发率8)时间)时间坍落度损失:坍落度损失:坍落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坍落度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4、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措施、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措施(1)调整材料组成)调整材料组成(配合比)(配合比)(2)掺加外加剂:减水剂)掺加外加剂:减水剂(3)加强振捣)加强振

13、捣5、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选择、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选择与水泥的凝结时间不同6、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性能试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性能试验1)凝结时间试验)凝结时间试验初凝:加水初凝:加水失去塑性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所经历的时间终凝:加水终凝:加水产生强度产生强度所经历的时间所经历的时间测定方法:从混凝土拌和物中筛出测定方法:从混凝土拌和物中筛出砂浆砂浆用用贯入阻力贯入阻力法测定法测定2)泌水及压力泌水试验)泌水及压力泌水试验3)混凝土的含气量: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含气量: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空气的体空气的体积百分比积百分比二、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二、硬化混凝土的强度1、砼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强度等级

14、、砼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强度等级1)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 ) 标准尺寸:边长为标准尺寸: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试件的正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标准养护:温度温度20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95以上以上龄期:龄期:28d抗压强度: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抗压强度:三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代表值cuf破坏荷载,N受压面积,mm非标准尺寸:边长为非标准尺寸:边长为100mm、200mm当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乘以相应的当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换算系数,折,折算为相当于标准试件的强度。算为相当于标准试件的强度。环箍效应摩阻效应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照标准

15、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的正立方体试件,在试件,在28d龄期时,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龄期时,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的抗压强度值只是只是一组试件一组试件抗压抗压强度的强度的平均值平均值许多试件许多试件按按数理统计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的方法确定的kcuf,cufkcuf,3)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表示方法:表示方法:“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某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某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0MPaC15、C20、C25、C30、C35

16、、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共共14个个强度等级强度等级在结构设计时,混凝土在结构设计时,混凝土各种力学强度的标准值,均各种力学强度的标准值,均可由强度等级换算出可由强度等级换算出,所以强度等级是混凝土各种,所以强度等级是混凝土各种力学强度值的基础。力学强度值的基础。kcuf,C30 强度等级强度等级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C30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MPa,亦即,亦即用用该混凝土制作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该混凝土制作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30 MPa的概率在的概率在95以上以上2、轴心抗压强度(、

17、轴心抗压强度( )试件尺寸:试件尺寸:150mm150mm300mm混凝土试件的受力状态更接近其在混凝土试件的受力状态更接近其在结构结构中的承压状中的承压状态态cpfcucpff)(8 . 07 . 0AFfcp3、劈裂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 )混凝土是一种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脆性材料,抗拉强度很小抗拉强度很小,仅为抗压,仅为抗压强度的强度的1/ /201/ /104、抗弯拉强度:抗折强度(、抗弯拉强度:抗折强度( )tsfff4、影响硬化后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硬化后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内因:内因: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外因:外因:龄期、养护、试验条件龄期、养护、试验条件(

18、1)胶凝材料的强度)胶凝材料的强度砼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硬化水泥浆体)的质量,水泥石砼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硬化水泥浆体)的质量,水泥石的质量又取决于的质量又取决于水泥的特性水泥的特性和和水胶比水胶比。配合比相同时,水泥的强度等级越高,则砼的强度越高。配合比相同时,水泥的强度等级越高,则砼的强度越高。(2)水胶比)水胶比)(,bbacuWBff0(2)水胶比)水胶比)(,bbacuWBff0反比关系 例题例题 某混凝土所用水泥实际强度某混凝土所用水泥实际强度36.4MPa,水灰比为,水灰比为0.45,碎石。估算该混凝土,碎石。估算该混凝土28d强度值。强度值。解:解: W/ /C=0.45,

19、 C/ /W=1/ /0.45=2.22 碎石:碎石:a =0.53,b =0.20 代入强度公式有:代入强度公式有:fcu,0=0.5336.4 (2.220.20)=39.0 MPa(3)集料特性()集料特性(强度、形状、表面特征强度、形状、表面特征)砼破坏形式:砼破坏形式:集料强度水泥石强度时,集料与水泥石的胶结集料强度水泥石强度时,集料与水泥石的胶结面破坏面破坏集料强度水泥石强度时,集料本身破坏集料强度水泥石强度时,集料本身破坏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2)养护条件()养护条件(温度温度、湿度湿度)和)和龄期龄期anffacnclglg, 3)试验条件)试验条件试件的形状

20、、尺寸试件的形状、尺寸立方体试件整体受立方体试件整体受“环箍效应环箍效应”的影响。棱柱体试件中间未受的影响。棱柱体试件中间未受影响,所测强度相对较低。影响,所测强度相对较低。加载速度:加载速度:加荷速度越大,测得的强度值也越大加荷速度越大,测得的强度值也越大5、提高砼强度的措施、提高砼强度的措施1)选用高强度水泥和早强型)选用高强度水泥和早强型水泥水泥2)采用低)采用低水胶比水胶比和浆集比和浆集比3)掺加砼)掺加砼外加剂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和矿物掺合料4)采用湿热处理(蒸汽或蒸压)采用湿热处理(蒸汽或蒸压养护养护)5)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三、混凝土的变形三、混凝土的变形砼变形砼

21、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短期短期荷载作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用下的变形长期长期荷载作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用下的变形化学减缩化学减缩温度变形温度变形干缩湿胀干缩湿胀1、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弹塑性变形)、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弹塑性变形)弹性弹性变形变形塑性塑性变形变形E弹性模量2、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蠕变)、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徐变、蠕变)3、化学减缩、化学减缩水泥水泥水化产物水化产物的固体体积小于水化前的固体体积小于水化前反应物反应物(水和水泥)的总体积(水和水泥)的总体积4、温度变形(、温度变形(热胀冷缩热胀冷缩)减少减少大体积砼大体积砼温度

22、变形温度变形5、干缩干缩湿胀湿胀6、收缩试验、收缩试验四、耐久性四、耐久性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因服役环境外部因素和材砼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因服役环境外部因素和材料内部原因造成的侵蚀和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不料内部原因造成的侵蚀和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不变的能力。变的能力。环境外部因素环境外部因素:酸、碱、盐腐蚀;冰冻破坏;:酸、碱、盐腐蚀;冰冻破坏;水压渗透;干湿循环;荷载作用;振动冲击水压渗透;干湿循环;荷载作用;振动冲击材料内部因素材料内部因素:碱集料反应:碱集料反应 氯离子腐蚀氯离子腐蚀酸雨腐蚀酸雨腐蚀 1、抗渗性、抗渗性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能抗渗等级

23、:抗渗等级: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所能抵抗的最大水压力。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所能抵抗的最大水压力。分为分为 P4、P6,P8,P10,P12。如。如P6表示可抵抗表示可抵抗0.6MPa的水压的水压力而不渗透。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力而不渗透。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称为抗渗混凝土。称为抗渗混凝土。110HP2、抗冻性、抗冻性 硬化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硬化混凝土在水饱和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性能。混凝土抗冻性以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性能。混凝土抗冻性以抗冻等级抗冻等级或或抗冻标号抗冻标号表示。表示。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慢冻法;快冻法:慢冻法;

24、快冻法 3、抗氯离子渗透性、抗氯离子渗透性 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造成砼中氯离子对混凝土的破坏:造成砼中钢筋腐蚀钢筋腐蚀试验方法:电通量法;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试验方法:电通量法;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法)4、碱、碱集料反应集料反应 原材料原材料(水泥、外加剂、混合材水泥、外加剂、混合材)中的碱中的碱(Na2O或或K2O)与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浇筑后若干年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浇筑后若干年(二、三十年二、三十年)逐渐反应,逐渐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开裂。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开裂。 (1)碱碱-硅反应硅反应: 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反应产生碱硅凝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反应

25、产生碱硅凝胶,吸水后膨胀引起混凝土结构崩溃。胶,吸水后膨胀引起混凝土结构崩溃。 (2)碱碱-碳酸盐反应碳酸盐反应 碱骨料反应的三个条件碱骨料反应的三个条件: : (1) 混凝土中含有碱活性的骨料;混凝土中含有碱活性的骨料; (2) 混凝土中有较高的碱含量混凝土中有较高的碱含量(Na20、K2O) ; (3) 有充分的水。水工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有充分的水。水工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 (1) 慎选骨料。重要工程用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慎选骨料。重要工程用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 (2) 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采用低碱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量。采用低碱(0

26、.6)水泥、降低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控制含碱外加剂。水泥用量、控制含碱外加剂。 (3) 掺加活性掺合料掺加活性掺合料(粉煤灰粉煤灰); (4) 控制进入混凝土的水分。控制进入混凝土的水分。 (1) 合理选择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合理选择水泥、砂、石等原材料; (2) 控制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大水灰比及及最小水泥用量最小水泥用量; (3) 掺入合适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掺入合适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4) 加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 除应搅拌均匀、浇筑和振除应搅拌均匀、浇筑和振捣密实外,应特别加强养护。捣密实外,应特别加强养护。5、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27、第三节第三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质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确定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质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原材料,确定各组成材料的用量。各组成材料的用量。1.配合比设计的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规定基本规定第三节第三节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 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表示方法 (1)单位用量表示方法)单位用量表示方法 (2)相对用量表)相对用量表示方法示方法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满足结构物设计)满足结构物设计强度强度要求;要求;(2)满足工程所处环境)满足工程所处环境耐久

28、性耐久性要求;要求;(3)满足施工要求的)满足施工要求的工作性工作性;(4)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本。 (1)水胶比水胶比W/B: 按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按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确定。在满足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在满足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为节约水泥,可采用较大的水胶比为节约水泥,可采用较大的水胶比 (2)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mw: 水灰比确定后,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确定后,单位用水量决定浆集比,据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及粗骨料的最大决定浆集比,据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及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来确定。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前提下,单粒径来确定

29、。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前提下,单位用水量取较小值,可节省水泥、改善耐久性位用水量取较小值,可节省水泥、改善耐久性4 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3)砂率砂率 s: 砂子占砂石总量的百分比,对工砂子占砂石总量的百分比,对工作性影响较大。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作性影响较大。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前提下,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可选用较的前提下,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可选用较小的砂率小的砂率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的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初步计算 初步配合比初步配合

30、比 经实验室试拌调整经实验室试拌调整 基准配合比基准配合比 经实验室强度复核经实验室强度复核 试验室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1 1)确定试配强度)确定试配强度式中式中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2 2)计算初步配合比)计算初步配合比645. 10kcucuff,kcucuff,15. 10 (2) 确定水胶比(确定水胶比(W/B) 按耐久性校核 (3 3)选取)选取1m1m砼的用水量砼的用水量mmwowo

31、 (4)确定混凝土的单位胶凝材料用量)确定混凝土的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bo (5)确定合理的砂率值)确定合理的砂率值s (6)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计算粗、细骨料的用量(mgo,mso) 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体积法(绝对体积法)体积法(绝对体积法)2 2)试配、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试配、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试配试配 :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按初步计算配合比进行试配调整调整: 4)配合比强度检验和密度修正)配合比强度检验和密度修正 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减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

32、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减0.05。 计算配合比时作了一些假定,计算配合比时作了一些假定,计算表观密度计算表观密度与与实测表观密实测表观密度度不一定相等,需要根据实测表观密度计算校正系数,并校正不一定相等,需要根据实测表观密度计算校正系数,并校正各种材料的用量。各种材料的用量。 混凝土拌合物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计算表观密度(计算表观密度(c,c): 再根据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校正系数再根据实测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校正系数: 注意注意:实测值:实测值与与计算值相差不超过计算值相差不超过2时,用量不必校正;时,用量不必校正; 超过超过2时,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即为时,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

33、即为设计配合比设计配合比。5)换算施工配合比)换算施工配合比 试验室确定配合比时,骨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准,而工地现场试验室确定配合比时,骨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准,而工地现场的砂、石材料都含有一定水分,应根据现场砂石的含水率对配的砂、石材料都含有一定水分,应根据现场砂石的含水率对配合比进行换算。若现场合比进行换算。若现场砂含水率为砂含水率为a,石子含水率为,石子含水率为b,经经换算换算每每m3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使用,使用环境为干燥的办公用房。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震捣,施工环境为干燥

34、的办公用房。混凝土由机械搅拌、机械震捣,施工要求的坍落度为要求的坍落度为3050mm。原材料如下:原材料如下: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强度等级P.O 52.5,密度,密度 c=3.1g/cm3,水泥强度等级富,水泥强度等级富余系数余系数 c=1.05;砂:砂:区中砂,表观密度区中砂,表观密度 0s =2650kg/m3;石子:石子:5-20碎石,表观密度碎石,表观密度 0g =2700kg/m3。试求:试求:(1) 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2) 若施工现场砂的含水若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率为3%,碎石含水率为,碎石含水率为1%,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普通混凝

35、土配合比设计实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MPaffkcucu2 .380 . 5645. 130645. 1,0,63. 005. 15 .5207. 046. 02 .3805. 15 .5246. 0/0,cebacuceafffCW解:解:1. 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 1) 确定计算配合比确定计算配合比 试配强度试配强度: 确定水灰比确定水灰比:碎石:碎石: a=0.46, b=0.07。 此混凝土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此混凝土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4.17),允许的最大水灰,允许的最大水灰比为比为0.65,故可取,故可取(W/C)=0.63。 确定单位用水量确定单位用

36、水量(mw0):由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及所用的:由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及所用的骨料情况,查表骨料情况,查表(4.24),选取单位用水量,选取单位用水量mw0 =195kg。 计算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kgCWmmwc31063. 0195/00查表查表(4.17),满足耐久性要求最小水泥用量为,满足耐久性要求最小水泥用量为260kg/ m3,故可取故可取mc0 =310kg/m3。 确定合理砂率确定合理砂率:根据骨料及水灰比情况,查表:根据骨料及水灰比情况,查表(4.25),取取 s =37%。 计算粗、细骨料用量计算粗、细骨料用量:按体积法计算,取:按体积法计算,取 =1。%37%1001101.

37、0100019526502700310031000000gsssgmmmmm解得:解得:mg0 =1174kg及及ms0=690kg。初步计算配合比:初步计算配合比:mc0:ms0:mg0:mw0 =310:690:1174:195 =1:2.23:3.79:0.63。2 配合比的试配、调整配合比的试配、调整 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混凝土按计算配合比试拌混凝土15L,各材料用量为:,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泥4.65kg,水,水2.93kg,砂,砂10.35kg ,石子,石子17.61kg 拌匀后做和易性试验,测得坍落度为拌匀后做和易性试验,测得坍落度为20mm,低于规定,低于规定值要求。增加值要求。增

38、加5%的水泥浆,即水泥用量增加到的水泥浆,即水泥用量增加到4.88kg,水,水用量增加到用量增加到3.08kg。测得的坍落度为。测得的坍落度为30mm,且粘聚性、保,且粘聚性、保水性均良好。水性均良好。 试拌调整后的材料用量:试拌调整后的材料用量:水泥水泥4.88kg,水,水3.08kg,砂,砂10.35kg,石子,石子17.61kg,总质量总质量35.92kg。 kgmmmmmtcgswcc327241092.3588. 4,00000kgmw207241092.3508. 30kgms694241092.3535.100kgmg1182241092.3561.17052. 0:02. 3:63. 1:1204:1180:636:393:0000wgscmmmm拌合物实测表观密度拌合物实测表观密度2410kg/m3,则拌制,则拌制1m3混凝土材料用量:混凝土材料用量: 水泥:水泥:水:水:砂:砂:石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