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常遇到的历史术语例解_第1页
学生考试常遇到的历史术语例解_第2页
学生考试常遇到的历史术语例解_第3页
学生考试常遇到的历史术语例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生考试常遇到的历史术语例解一、原因类直接原因:因果之间不存在着任何中间物。如: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外交失败。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中东石油危机。例1 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C)A山东是甲午战争的主要战场B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由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C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恣意横行D德国租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例2 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最直接的原因是(B)A群众基础良好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D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基本原因:指大部分或主体上原因。如:俄国1861年改革的基本原因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指各

2、部分原因的总和。如: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4条。主要原因:原因中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如:武昌起义成功的主要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例1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原因是(A)A英国极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B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C中国经济军事落后于英国D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例2 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主要原因是(B)A北方是军阀统治中心B北伐战争的重要影响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主要是南方人例3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最终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其主要原因是(A)A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权力B宋美龄等力劝

3、蒋介石妥协C中共的帮助和教育D认识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例4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派军队参战,主要是因为(C)A美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B向世界表明新中国敢于迎战强大的美帝国主义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D表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根本原因:指根源性、根本性、起决定作用的原因,通常从生产力、经济基础、内因、阶级属性去寻找。如:1848年法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与主要原因大致相同。)例1 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D)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朝统治D缺乏必要的社会

4、条件例2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B)A失去帝国主义支持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护国运动的开展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例3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原因是(D)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例4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根本原因是(B)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C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社会原因与历史原因:不同点:社会原因指现实的(当时的)原因,历史原因指过去的原因。相同点: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对外等各个方面。如宋高宗杀害岳飞的历史原因是宋历代皇

5、帝对武将的猜疑;社会原因是抗金胜利会威胁宋高宗的帝位。注意:原因“是回答”为什么“,属必然性:“条件”则表示“有什么”,属可能性,客观性很强。如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是中共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条件则是孙中山实现思想的伟大转变、当时的国民党有革命性等。二、目的类直接目的: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的近期上的目的。主要目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目的。如:俾斯麦推行“非常法”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刚刚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根本目的:是本质的最主要的目的的。如: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注意:多数情况下,主要目的也就是根本上目的。三、结果类效果:与成果意思相同

6、,多指好的。结果:中性词,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或是不好不坏的。后果:多指坏的结果。但也有例外,如:评述南唐李昇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这里指“后来的结果”,是好的)注意:与目的相比,“结果”是客观的,而“目的”则是主观的。四、性质类性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实质:揭露假象看本质,回答“其实是什么”的问题。本年:透过现象看本质,回答“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注意:三者通常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认识角度不同(彼此、虚实、表里)。五、评价类作用、影响:都指对人对事产生的效果。注意:一般都要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近期与远度、狭义与广义两个范围加以考虑。功绩:指突出的成

7、就和贡献。意义:指价值和作用。通常包括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经验、教训等。地位:指作用和影响:如唐文化历史地位;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等。六、疑问类是什么:与“什么是”意思相同。主要问“内容”(如性质、概念、表现等)基本史实、结论。为什么:主要问“原因”(或目的|根据、理由等)如: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怎样:主要问“原因+过程(或结果)。”如:历史上两次国共合作是怎样实现的?清朝前期经济是怎样恢复的?有什么:主要问“评价+动态”。如某事有什么意义、影响、特点、教训、结果、变化、发展(注意:这在近年材料题中屡见不鲜。)说明了什么:主要问“结论”。它往往要求从理性上、趋势、规律

8、上去归纳、总结。如(据有关材料)分别说明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七、指令词评述:叙述+评价,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如: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评述要求包括目标、经过、结果|评价。)概述:就是扼要叙述,只要点到为止,不要啰嗦。如概述近代列强侵华势力消长原因及结果。评价:即对人、事、现象进行价值判断,通常谈它的性质、作用、意义、影响,且要注意全面。证。评要“综合”,价要“结论”,三言两语。如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作用。评论:评有对象,论有分析。如分析评论赵翼的唐女祸中的观点。八、常用词发展、变化:两者都是“变”。“发展”侧重变的过程,“变化”侧重变的结果:有量变和

9、质变。特点、特征:两者都表示“与众不同”、“独特之处”。现象、表现:都指情况、史实而言。表明、说明:表明也就是说明。归纳、概括:归纳也就是概括。经验、教训:两者都是主观性的,经验指成功的,教训指失败的。错误、危害、教训:错误指客观事实、表现。危害指客观后果、影响。教训指主观认识。九、时间类世纪:公元纪年以100年为一世纪。世纪开始有两说:00派与01派。如:00派主张20世纪开始于1900年,而01派则主张应为1901年。目前尚无定论,但多采用前说。年代:一世纪中又以10年为一个年代。如19601969年,通常称为20世纪60年代,依此类推。初期、末期:一个世纪的最初10年,如19001909

10、年,通常称为20世纪初或20世纪初期,而不称为20世纪一十年代。一个世纪的最后10年,如18901899年,即可称为19世纪90年代,也可称为19世纪末或19世纪末期。前期、后期:也可称为上半期、下半期,分别指一个世纪的前年和后50年。早、中、晚期:通常一个世纪前30年称为早期,中间40年称为中期,后30年称为晚期。“公元0年”注意:没有这个概念。因此有关公元前后时间相距计算应注意减去1。注意:公元前某世纪初、末的计算与公元后正好相反。如公元前209年应为3世纪末,若公元209年则为3世纪初。十、概念类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简单说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

11、面。在历史问题中,凡涉及到社会背景(根源、状况)等,一般都包括上述三个方面。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阶级、政权之间的关系。广义上说战争、外交、民族关系也属于政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经济:一般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工业)、商业等部门情况,赋税、财政、人民生活情况。文化:广义的指“文明“是人们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商文化,狭义的仅指精神财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等。2、路线、方针、政策:路线:指思想上、政治上或工作上遵循的根本途径或基本准则。如“左”倾路线、党的基础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如经济建设方针、教育

12、方针。政策: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如民族政策、干部政策3、趋势、潮流:格局:事物发展的动向,或者说朝着重某个方向发展。如当今世界格局的总趋势是多极化。潮流:本指潮汐引起的水流运动。历史学中常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4、格局、体系格局:指事物发展的结构和格式。体系: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体系与格局,在政治、经济范围运用,二者无大区别。但体系还可用于文化意识方面。如:思想体系,不能说成毛泽东思想格局。5、私有制: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制度产品私有。6、封建国家:指封建政府机构整个社会。7、中央集权:即“地方分权”相对,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地方政府于中央政府,并根据其政策、法令办事。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即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是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最大特征9、封建化:彻底实行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经济基础和封建上层建筑。10、民族融合:换言之,即是民族之间差异的消失。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